欢迎您访问科普小知识本站旨在为大家提供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科普小知识,以及科普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科普文章

新年俗

科普小知识2022-09-27 20:07:03
...

新年俗,指的是中国新年(春节)不同于传统的新风俗。目前,“旅游过年”、“集五福”等都可称为新年俗。

1、过年背景

传统春节,是千百年积淀的文化遗产。在每一年新旧轮回、物质生产的间歇时间,不断播种希望、消解困惑,节日中都有对来年的祈愿和设计,有仪式、有神圣感。

春节源于远古社会的“腊祭”。“腊祭”原是神农氏时代“索鬼神而祭祀”、“合聚万物而索享之”的“岁终出祭”。由于宗教、风俗自身的保守性和历代统治阶级出于自身目的而提倡,这种产生于生产力低下的原始时代的传统礼俗,一直保留下来,直至演化为春节习俗。

民间则有不同的说法,传说太古时有一种怪兽叫“年”,每到寒冬将尽新春快来之时,便四处噬人。古人为防御它来掠食,聚集一起,燃起篝火,投入竹子,使其爆裂出巨响,把“年”吓跑。一夜平安无事,翌日便相互道贺,享丰盛食物,共庆幸福生活。年复一年,便形成一个欢乐的节日——过年。

腊月二十三,俗称“小年”,传说这日是“灶王爷上天”之日。腊月二十四,掸尘扫房子,这日是约定俗成的扫除日。腊月二十五,推磨做豆腐。传说玉帝会下界查访,吃豆腐渣以表示清苦。腊月二十六,杀猪割年肉,人们只在一年一度的年节中才能吃到肉。腊月二十七,宰年鸡、赶大集,春节所需物品都在置办之中。腊月二十八,打糕蒸馍贴花花。以桃木为辟邪之木,后来被红纸代替。腊月二十九,上坟请祖上大供。对于祖先的崇拜,在我国由来已久。大年三十,一夜连双岁,五更分二天。寒辞去冬雪,暖带入春风。大年初一,金鸡报晓。晚辈给长辈拜年,长辈给压岁钱,压住邪祟。大年初二,金吠报春。亲眷人家去拜年,东家留吃饭、西家排酒筵。大年初三,肥猪拱门。女婿看望老丈人、媳妇回娘家,礼物带双数。大年初四,三羊开泰。灶王爷要查户口,恭迎灶神回民间。大年初五,艮牛耕春。五路接财神,东西南北中,财富五路通。大年初六,马到成功。到此日,沥酒拜街中。万户千门看,无人不送穷。大年初七,人寿年丰。摊煎饼吃七宝羹,安顿身心,休养生息。大年初八,放生祈福。众星下界之日,制小灯燃而祭之,一寸光阴一寸金。大年初九,玉皇天诞。人们都会举行祭典以表庆贺。大年初十,祭石感恩。有天还有地,人畜房屋都依地;米麦百谷都生地。正月十一,祭奉紫姑。深受压迫的女性,把她奉为弱女子的保护神。正月十二,搭建灯棚。元宵节将近,开始做元宵赏灯的准备工作。正月十三,灶下点灯。预放元宵,自十三日起,巷陌桥道,皆编竹张灯。正月十四,临水娘娘诞辰,又称“顺天圣母”。是拯救难产妇女的神仙。正月十五,夜照田蚕(神)。观颜色判断一年的丰歉,后演化为元宵节观灯。

2、变化原因

年俗指的是人们行为方式中约定俗成的做法,是一种行为文化。影响它的最主要因素是人们生活方式的变化,新的生活方式自然会产生新的年俗习惯,但是无论新旧都寄托了人们的美好愿望、体现了过节的文化气氛。

春节新旧年俗的嬗变原因是因为人们的生活方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这些变化包括家庭越来越小型化,过去多是大家庭,兄弟姐妹、祖孙几代组成了一个家庭“社会”,年俗的发生有了根基,当代多是三口之家,家庭“社会”萎缩,旧年俗的发生没有了场合,自然会慢慢淡出。

3、年俗变迁

正在消逝的旧年俗

春节的文化核心是调试人们的心理和精神状态,加强社会交流和沟通促进和谐。

春节众多传统年俗逐渐萎缩甚至消失:年画、剪纸面临人们的审美情趣改变和市场萎缩冲击而急剧衰退;春联因热衷的人数寥寥变得景象萧条;炮竹因为安全和环保问题而遭禁放;年夜饭则被消费观念改变得走出人家移师酒店。至于过去重要的腊月二十三祭灶活动,因为城市里已经没有了柴火灶,厨房里只有煤气炉,想祭灶也不知该把灶君的画贴在哪里;腊月二十四“扫尘”,大家都还在上班,找一个小时工帮助打扫卫生已经算对得起这个年了;穿新衣,在人们生活水平提高后,平常就可以购置新衣,过年时穿新衣的喜庆早已没有。

新旧年俗都承载美好心愿

从体现浓浓“年味”的旧年俗到体现快餐文化的新年俗,年轻人从容面对,年长的老人还沉浸在怀念之中。

不同的“年味”,相同的“心情”

虽然春节期间"年味"似乎不够浓了,但从元旦到春节放假前这段时间,却洋溢着传统的"年味",全社会处于"过年"的心态中:中国从*到地方都有团拜会、茶话会、年会、看望困难群众、看望老*、发放慰问品等活动……虽然表达时间变了、表现方式变了,但却同样是“过年”的心态。

传统过年是由家庭到社会,大年三十家庭团聚吃年夜饭,正月初三开始家族之间的社交,最后正月十五是全社会的狂欢;2014年、2015年却是逆向的,从社会到家庭,先是单位团拜,春节放假后各自回到家中团聚。新的年俗文化正在形成。

用新智慧营造新年俗

为适应当代人的精神文化需求,一些新的年俗在自发地形成:央视春晚,已成为中国人民年三十晚上不可或缺的文化大餐;以前走家串户或打电话式的拜年,也由短信、微信拜年而取代。

发红包是中国传统年俗,寓意着长辈对晚辈岁岁平安的美好祝愿。

长辈给晚辈发,老板给员工发,朋友、同学相互派发,有的还玩起“红包接龙”,“手气最佳”的接着派发。不少不能回家过年的朋友,和家人在群里边抢红包、边话家常,还不时发段语音、视频,不论相隔多远,全家人如同团聚在一起。

2014年春节期间兴起的“抢红包”游戏,很快就通过移动互联网走入千家万户,到2015年春节,大有旋风席卷之势,成为全民娱乐。连五六十岁的长辈都说,谁说过年没年味,“抢红包”为传统年俗注入了时代活力。

4、社会反应

农耕时代的旧年俗体现了家的温暖,现代社会一方面是“天涯若比邻”,另一方面却是“比邻若天涯”,与其说是怀念单个旧年俗,不如说是怀念旧时那种温暖的感觉。但是有些东西随着时代会自然淘汰,生活方式变了,要强求留住某种生活方式也没有必要,应该因势利导,建立健康、积极的新年俗。

用新理念服务新年俗

“真正深刻认识节日,才能过好节。”对春节的认识有两个误区:一是把春节看低了春节不是简单的休息和吃喝,而是全社会的心理调试期,是建设精神文明、构建和谐社会的大好时机;二是把春节功能异化了春节不仅拉动消费、具有经济功能,更要有社会心理文化的功能。“站在这种高度看春节,就要通过一些形式和活动来激发社会,营造好的节日气氛。”

纵有历史变迁却没有改变13亿中国人心中的一个符号大年三十家人要在一起,这是全民的文化认同,是全社会的文化认同。团聚,是中国人民基本文化需求。*要服务好人类史上每年最大的“迁徙”,铁路部门全力“保春运”、高速公路免过路费,这些都是惠民的好做法……

一些城市的烟火晚会、灯会以安全问题为由停办了。这是因噎废食,烟花,为全城的老百姓而燃放,不能简单地归之于浪费,是与民同乐,获得市民的认同,这个社会成本*可以评估如何承担。“"一刀切"只能说明管理服务水平不够。节日中人们不聚集、不交流,社会不释放,这种节日的文化需求没有满足,就会外溢,就会去过"洋节",圣诞节就会在中国高热不下。”李松说,国外有巴西的狂欢节,西班牙的奔牛节、还有西红柿节等,也都有人群的聚集,关键看如何管理。“如何服务春节,*从理念到管理服务方式都需要改进。”

一度沉寂的庙会又像雨后春笋般成长起来……但这些春节新年俗还远远满足不了现代人的需求,原因在于春节的情感性与仪式感没有强化:社区放假了,以社区为单位的社区活动没有人去构建;所有公共服务设施也大都闭门休息;虽然有了庙会,恢复了一些节日的形式,但只是一个旅游消费市场,缺乏文化认同的神圣性,没有文化的内在联系,没有与每个人的情感紧密联系。

在社会变迁的大背景下,让年味回归,让传统回归,更重要的是价值观念回归。传承和发扬传统文化习俗,重在挖掘传统文化的精神内核,营造更加顺应现代技术条件、适应现代生活需求的传统文化氛围,让传统焕发新的生机。

上一篇:泰国新年

下一篇:五节芒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