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机电职业技术学院
内蒙古机电职业技术学院成立于2003年,是经自治区人民*批准、国家教育部备案的培养理工科高素质高级技能型专门人才的公办全日制普通高等学校,前身为1952年创立的内蒙古工业学校,是自治区成立后建立的第一所工科学校。全额拨款事业单位,直属自治区教育厅。学院是“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计划”骨干高职院校立项建设单位。学院占地面积830亩,建筑面积29.7万平方米。
中文名:内蒙古机电职业技术学院
建校时间:1952年
占地面积:830亩
建筑面积:29.7万平方米
院校类型:理工类
学院代码:776
学院地址:呼和浩特市赛罕区巴彦镇大学城内蒙古机电职业技术学院
1、学校简介
内蒙古机电职业技术学院成立于2003年,是经自治区人民*批准、国家教育部备案的培养理工科高素质高级技能型专门人才的公办全日制普通高等学校,前身为1952年创立的内蒙古工业学校,是自治区成立后建立的第一所工科学校。全额拨款事业单位,直属自治区教育厅。学院是“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计划”骨干高职院校立项建设单位。学院占地面积830亩,建筑面积29.7万平方米。
62年来,学院坚持“立足内蒙古,辐射全国,服务能源与冶金行业,培养技术技能人才”的办学定位,坚持“五个结合”,积淀形成了特色鲜明的“校厂一体、产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巩固和发挥在自治区能源、冶金、机械制造、水利行业高素质的技能型人才培养的主渠道地位和优势,秉承“校企携手,锻造塞外能工巧匠”的办学理念,抓住内蒙古大力发展能源、冶金产业,和“呼包鄂”经济一体化、振兴东部盟市的发展战略机遇,瞄准行业企业人才需求变化,以重点专业建设为龙头,带动相关专业群建设。校企合作,创新“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实行教学过程的实践性、开放性和职业性。加强优质核心课程建设,打造专兼结合的优秀专业教学团队,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全面提升办学的综合实力,充分发挥骨干作用,促进内蒙古地区高等职业教育的改革与发展,为内蒙古自治区经济社会发展培养吃苦耐劳、一丝不苟、团结协作、敬业奉献,具有创新精神的高素质高级技能型专门人才。为生产、建设、管理、服务一线输送毕业生70000多人,在内蒙古自治区工业、水利系统享有盛誉。
内蒙古机电职业技术学院
学院现有在校生9571人,学生来源于全国7个省、市、自治区。设有机电工程系、电气工程系、冶金与材料工程系、水利与土木建筑工程系、信息与管理工程系、公共管理系等10个教学系部。学院根据自治区产业结构调整升级和发展绿色循环经济对人才的新需求,加强专业和专业群建设,依托传统优势专业,增设新专业,形成能源、冶金、制造、水利等4个专业群,开设机电一体化技术、数控技术、电气自动化技术、材料工程技术、电厂热能与动力装置、建筑工程技术、水利水电建筑工程等32个专业。初步建立起以机械制造、机电、自动控制、冶金材料、水利工程为主,以信息、管理为辅的专业结构体系。学院是教育部、国防科工委、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开展数控技术应用专业领域技能型紧缺人才培养培训基地。以建设国家和自治区级水平品牌专业为抓手,深入区内外大中型能源、冶金企业进行调研,根据企业需求,及时调整专业方向,加强专业的内涵建设。机械设计与制造专业被教育部批准为全国职业教育首批示范性专业;机电一体化技术、电气自动化技术、数控技术、焊接技术及自动化、冶金技术、机械制造技术、电厂热能动力装置、水利与土木建筑工程、材料工程技术、电力系统自动化技术等15个专业被评为自治区品牌专业,“机电一体化技术”(能源方向)、电力系统自动化技术、电厂热能动力装置、冶金技术等4个专业为教育部、财政部重点支持建设专业,焊接技术及自动化专业成为提升专业服务产业发展能力项目,工程测量与监理、水利水电建筑工程专业被水利部评为全国水利职业院校示范专业。
2、历史沿革
内蒙古机电职业技术学院
学院前身内蒙古工业学校,创建于1952年9月,原名扎兰屯工业学校。1953年7月经内蒙古自治区*工业部批准更名为:“内蒙古工业学校”,1956年8月由扎兰屯迁到呼和浩特海尔大街40号,是新中国成立后内蒙古自治区成立的第一所工业类中等专业学校。2003年5月经自治区人民*批准,升格为高等职业技术学院,更名为内蒙古机电职业技术学院,隶属于自治区人民*。建校58年来,共培养出35000多名毕业生,在推动自治区工业化进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是内蒙古能源、冶金行业最大的高素质高技能型专门人才培养基地。
学院成立后,在自治区党委、*的关怀下,在上级有关部门的正确领导和大力支持下,学院领导班子带领广大教职工解放思想、更新观念,抢抓机遇,开拓进取,用发展的办法解决历史和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使学院在人才培养、专业建设、教学改革、师资队伍建设、人事分配制度改革、招生就业和基本建设等方面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形成了以全日制高等职业教育为主,兼办中等职业教育,同时面向社会开展多形式、多层次的职业技能培训的办学格局。
内蒙古机电职业技术学院已于2009年8月整体搬迁入住新校区,新校区规划总建筑面积33万平方米。建设规模为29.7万平方米的一期工程,于2007年8月20日开工建设,2009年8月竣工并投入使用。
3、校园文化
机电学院赋
广袤草原,塞外明珠,厚重青城,历史悠久。拂去尘封之岁月,穿越历史之时空。放眼千里莽原,寄情万里苍穹。
大学城,倚阴山之巍峨,聆黄河之铿锵。昔者,沙土丘壑,水沟洼地,经二载雕琢,今展雄姿。一座新城数十楼宇拔地而起,宏伟壮观。好一幅华美景象,风光秀丽,流光溢彩。
土默川上,大青山下,机电学院享有盛誉。人杰地灵,风水宝地,引区内外学子慕名前来,共创伟业。盛世之名校,领傲人之风骚,秉先贤之遗志,笃学励志,精技强能,铸机电职业学院之校魂。
良骥风驰,往事如烟。五二年扎兰屯工校初创,步履维艰。五六年迁校青城初奠基业,辛勤耕耘。新世纪抓机遇升格高职,盛世腾飞。评估创佳绩,新区谱新篇,骨干争一流,伟业展宏图。八载春秋四大跨越,热血铸就今日辉煌。
回首六十载,自百楹精舍至千亩校园,由数百学子到万人学院。高职教园圃,新秀一枝,争芳斗艳,奇葩绽放。重技能训练,校厂一体,产学结合。兴科学研究,促内涵建设,育人质量全面提高。以就业为导向,培养社会急需人才。机电学院饮誉内蒙古,骨干高职名扬海内外。招才聚贤,人文荟萃,教书育人,志洁心香。良师业精,学术渊博,人师德昭,品行高尚。人才规格,与时俱进,服务社会,德技双馨。赛场竟智,技压群芳,吾院学子,屡获殊荣。
六十载风雨兼程兮,创业艰难艰苦倍尝。几代人奋发图强兮,育人天职薪火相传。学子莘莘,七万桃李。学有名师,终成大器。昔得塞外能工巧匠摇篮之美誉,今获国家骨干高职学院之威名。万众同心,共创育人千秋伟业。情系桑梓,服务区域经济崛起。骄人佳绩,来之不易,凝心聚力,拼搏进取,求实创新,春华秋实。
未来岁月,不骄不躁,鹏程万里,鹤翥九天,持续发展,再创佳绩。
机电学院数不尽育人伟绩,写不完报国志向,绘不完宏伟蓝图,道不尽远大理想。
如今机电,无限风光,回首往昔,喜泪沾襟。笔短情长,余韵未尽,抒怀明志,喜哉校庆。时维壬辰龙年八月五日。
校徽释义
内蒙古机电职业技术学院
校徽的构成方式以围合的设计表现学院上下团结一心的力量和凝聚力,环状图形则表示学院是一个坚不可摧的整体。
圆形还象征和谐、圆满,表明学校追求和谐与卓越的坚定信念。
整个造型,动感与稳重相结合,表现了既脚踏实地、又勇于创新的学校精神,突出了学院特色。
校训
笃学励志精技强能
校风
知致行毅达用惟真
机电精神
艰苦奋斗勇于攀登抢抓机遇永不言弃
4、师资力量
内蒙古机电职业技术学院
学院拥有一支专兼结合高素质的教师队伍,专任教师357人,教授30人,副高级职称127人,博士、硕士179人,实施“双送”、“双挂”工程,教师的实践能力和双师素质有了明显提升。“双师素质”教师达299人,聘请企业兼职教师365人,实施教师素质能力提升培养计划,聘请专家来校举办讲座,派出教师出国、出区培训近800人次;实施教师队伍“名优工程”培养计划,深入推进质量工程建设,建成自治区级优秀教学团队10个,培养全国优秀教师1人,自治区教学名师9人,自治区教坛新秀6人,培养院级教学名师和教坛新秀34人。是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优秀院校,领导班子连续2008、2009、2010年被自治区党委*评为实绩突出单位,2013年被自治区党委组织部、高校工委评为优秀等次。2011年学院被评为全区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先进集体。2013年冶金与材料工程系被评为全国职业教育先进单位。
教学设施
内蒙古机电职业技术学院
学院建有4个*财政支持的职业教育实训基地,9个具有教学和生产双重功能的“校中厂”实训基地,151个模拟、仿真实训室,256个校外实训基地。教学仪器设备总值1.42亿元。学院与美国通用公司合作共建“GE自动化系统”实训基地。还建有自治区工科院校中规模最大、工种最全的“校中厂”,拥有车、铣、刨、磨、镗、钳、焊等机床和设备320多台套,学生参与毛坯生产、粗加工、精加工到装配产品的生产全过程,促进了实践能力的提高,是培养学生动手能力、提高学生工程实践水平的重要基地。学院以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为平台,将“企业”引入校园,把“产品”引入课堂。校内实习工厂自行设计、批量生产Z512台钻、精密铸造球阀等产品。学生参与产品的设计、生产,产品和零配件的生产过程即学生的实习过程,以具体生产项目为教学目标和教学任务,运用“项目导向”、“任务驱动”等教学模式,实现了教学与生产相结合。
5、教学机构
电机工程系
内蒙古机电职业技术学院
机电工程系是学院五大教学系部之一。它拥有一支高素质的师资队伍和完善的教学实验实训条件,承担着全院近三分之一的教学任务。近几年,机电工程系根据学院改革与发展的要求,主动适应区域经济发展的需要,不断调整专业与课程结构,大力整合教学内容,使专业建设水平与人才培养质量得到了迅速地提升,毕业生的质量深受社会与用人单位的肯定与好评。自2005年以来,机电一体化技术、机械制造与自动化和数控技术等专业共培养出3500多名毕业生,为自治区经济建设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机电工程系现有专兼职教师130人(专任教师92人)。专任教师中教授6人、副教授、高级工程师等副高职称29人,博士研究生2人,硕士研究生和在读研究生共39人,双师型教师75人。从企业外聘兼职教师35人,其中工程师与高级工程师17人、技师或高级技师型能工巧匠18人。这支专兼结合的师资队伍,是优化专业结构、提升教学质量的重要保证。多年来,这支队伍十分重视自身学术水平的提高。
机电工程系现开设的专业有:机电一体化技术、机械制造与自动化、数控技术、数控设备应用与维修、矿山机电、模具设计与制造。其中机电一体化技术、数控技术两专业为自治区品牌专业,机械制造与自动化(机械加工技术)专业是国家职业教育示范性专业。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数控技术专业、机械制造及自动化专业兼有高职、中职和函授本科教育,基本形成了以高职教育为主,多层次共同发展的教学体系。专业建设形成了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教学模式,教学内容基于工作过程,教学方法为理实一体化,充分体现了以能力培养为本位,尤其是以实践动手能力培养为重点的职业教育指导思想。
电气工程系
电气工程系是学院五大教学系之一,现有教师44人,学生2025人。主要培养从事工厂电气、自动控制、计算机控制系统等方面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毕业生可从事大、中型企事业各类电气设备和供电系统的选型、安装、调试、运行和维护等工作,也可担任电气设备和供电系统的管理工作及一般电气施工设计等工作。
治金与材料系
内蒙古机电职业技术学院
冶金与材料工程系是一支团结向上、积极进取、敢于创新的团队,现有教师43人,其中高级职称9人,中级职称8人,具有硕士学位20人,具有“双师”职称15人。已经招生的专业有材料工程技术(稀土材料方向)、冶金技术、焊接技术及自动化、有机化工生产技术、材料成型与控制技术、电厂热能动力装置等专业。本系现有在校生三年高职1831人。
为了培养适应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需要的技术应用型人才。我们不仅注重强化学生的实践技能训练,使学生具备胜任基层某一特定的职业岗位(群)的知识、技术(特别是高新技术)应用能力,还强调努力培养学生具有良好的综合素质和职业道德。为此,我们不断创新教学方法,坚持产学结合,坚持就业导向,坚持能力主体。合理调整理论课与实践课的比例,成功构建我系特有的课程体系,着力加强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际操作技能的训练,使学生“毕业即能顶岗”,提高毕业生的就业竞争力。
水利与土木建筑工程系
水利与土木建筑工程系成立于2006年,它的前身是内蒙古水利学校、内蒙古水利职工大学,于2006年并入内蒙古机电职业技术学院,具有60多年的办学经验和教学水平,现有在校学生2045名。
系内开设水利水电建筑工程、建筑工程技术、水利工程施工技术、工程测量与监理、工程造价、道路桥梁工程技术六个专业。师资力量雄厚,师资队伍结构合理,现有专任教师35名,其中教授3人,副高职称17人,讲师8人,硕士研究生16人(含在读研究生),双师型教师29人,其中国家一级注册建造师2名、注册监理工程师5名、注册造价师2名、二级建造师4名,有企业工作经验教师10人。自治区级教学名师1人,自治区级教坛新秀1人,院级教学名师3人。企业兼职教师48人。
信息与管理系
内蒙古机电职业技术学院信息与管理工程系是我院最年经的系部。自成立以来,我系为企事业单位培养了大批计算机及会计、物流方面的中、高级专业技术人才,毕业学生已遍及大江南北,为我国及自治区经济建设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公共管理系
公共管理系成立于2011年,其前身为基础部。
内蒙古机电职业技术学院
本系师资力量雄厚,教师职称及学历结构合理,具有先进的高等职业教育理念。现有专任教师34人,其中15人具有高级职称,14人具有中级职称,9人具有研究生学历。现开设旅游英语和物业管理2个专业。旅游英语专业2012年秋季开始招生。本系还承担着全院学生英语、数学、语文等公共课程的教学任务,为实现学院人才培养目标提供基础保障,所辅导学生多次参加自治区英语口语和汉语写作比赛,获得了优异成绩。
6、精品课程
学院引入能源、冶金行业企业技术标准,与企业合作开发57门工学结合的优质专业课程。机械设计基础、金属切削原理与刀具、电工基础、单片机原理及应用、C语言程序设计、现代电子技术、高炉炼铁生产、机械制造技术、自动控制原理与系统、流体力学与传热、建筑结构、机械设计基础、公差与测量等19门课程被评为自治区级精品课程。
7、探索创新
学院积极探索,敢于创新,成立了由自治区经济信息化委员会领导担任理事长、12家大型能源、冶金企业和“政校企育人基地”负责人任副理事长、152家企业参加的校企合作发展理事会,建立了能源、电力、冶金、机械和水利5个二级专业分会。校企合作发展理事会的成立,为我院专业建设、师资队伍建设、学生就业以及构建“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提升社会服务能力、增强办学活力等方面搭建起广阔的平台,为学院人才培养提供了可持续发展的长效机制。先后与阿拉善左旗*和腾格里经济技术开发区企业合作,建立了政校企育人基地;与大唐国际再生资源公司合作,组建了“高铝资源学院”。通过校企合作发展理事会和各专业分会的平台,充分发挥政校企育人基地和“高铝资源学院”的作用,把校企合作办学、合作育人、合作就业、合作发展推向制度化、平台化,不断深化校企合作*机制建设。“校企共建二级学院推动教育教学改革的探索与实践”获得2013年高等教育自治区级教学成果一等奖。
内蒙古机电职业技术学院
根据建设国家能源、冶金产业生产加工基地和自治区能源、冶金产业结构调整优化升级,对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的需求,调整专业结构。重点建设专业与能源、冶金企业紧密结合,通过与企业共建二级学院、校企人才共育基地、“校中厂”、“厂中校”实习实训基地,深化和实施多样化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深化了“理实一体,双境育人”的人才培养模式,电力系统自动化技术专业实施了“4321”式人才培养模式(获2013年内蒙古自治区教学成果一等奖),电厂热能动力装置专业实施了“学训结合,四段递进”的人才培养模式,冶金技术专业以订单培养为基础,实践了“校企共育,分向培养”的人才培养模式,机械制造与自动化专业深化了“四个一体”的人才培养模式,水利水电建筑工程专业实施了“学做合一、能力递进”的人才培养模式,汽车电子技术专业深化了“工学结合、校企双向介入”的人才培养模式,提高了学生的职业能力。
8、合作交流
学院与企业紧密合作,成立了校企合作办学理事会;形成了“校厂一体、产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与校企合作办学理事会成员单位采用“2.5+0.5”、“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开设鸿峻铝业、鄂尔多斯电力、大唐托电等冠名班;组建了由行业、企业专家参与的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与151家大中型企业建立了稳定的校外实训和毕业生就业基地;与内蒙古利丰集团深度合作构建的汽车电子技术专业“工学结合,校企双向介入”人才培养模式,获2009年自治区教学成果一等奖。
学院依托自身的办学特色和良好的教育资源,服务自治区能源、冶金、水利行业,实施技术服务、技术研发、高技能新技术培训与技能鉴定等。承接*主管部门委托培训总量11674人次,为经济社会服务的其他培训总量53239人次。
内蒙古机电职业技术学院
学院与中航国际股份有限公司合作,进一步拓展国际交流合作,先后为肯尼亚、加纳、赞比亚、乌干达、刚果、马拉维、卢旺达等非洲国家在职业教育方面提供技术支持与服务,选派教师到非洲国家实地考察,并制定、编写实验实训室建设与师资培训方案,指导实验实训室建设,设计、建设项目涉及机械、电子电工、汽车、焊接、土木、计算机6大类别、100多个实验室。对肯尼亚高教部16位大学教师进行了为期4个月的培训,对非洲26位大学校长进行了为期两周的培训。学院还先后派出10位教师到肯尼亚大学授课,为肯尼亚培训专业教师427人次,对促进非洲职业教育的发展做出了贡献,提升了学院国际影响力。
9、获奖荣誉
2011年校园文化技能艺术节荣获“全国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优秀成果奖”。
内蒙古机电职业技术学院
2012年荣获全区第三届大学生辩论赛专科组第一名。
2013学年学院职业技能鉴定所被评为内蒙古自治区优秀职业技能鉴定所。
2006年第二届全国数控大赛中,获得学生组数控车工第4名、加工中心操作工第13名和数控铣工第18名,是全国参赛院校中比赛成绩全部进入前20名的三所院校之一。
2008年第三届全国数控大赛中,获得学生组数控铣工第3名,数控车工第5名。
2009年教育部组织的全国技能大赛上获得数控机床装配、调试与维修团体二等奖。
2012年在教育部主办的全国数控技能大赛中,获数控机床装配调试与维修二等奖。
10、录取规则
(一)录取原则
内蒙古机电职业技术学院
公平竞争、公正选拔、公开程序,以全国普通高等学校统一招生考试的成绩为依据,德智体全面衡量,从高分到低分择优录取。
(二)提档比例
在自治区按1:1.1的比例调阅考生档案择优录取。
(三)专业录取原则
区内录取时,对投档考生的专业安排按专业志愿清的方式进行,即投档考生按专业志愿从高分到低分录取。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