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科普小知识本站旨在为大家提供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科普小知识,以及科普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科普文章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科普小知识2022-09-28 12:04:45
...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涉及电力电子技术,计算机技术,电机电器技术,信息与网络控制技术,机电一体化技术等诸多领域,是一门综合性较强的学科,其主要特点是强弱电结合,机电结合,软硬件结合,电工技术与电子技术相结合,元件与系统相结合,使学生获得电工电子、系统控制、电气控制、电力系统自动化、电气自动化装置及计算机应用技术等领域的基本技能。该专业培养具有工程技术基础知识和相应的电气工程专业知识,具有解决电气工程技术分析与控制问题基本能力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是为各行各业培养能够从事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计算机技术应用、经济管理等领域工作的宽口径、复合型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1、主要课程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电路原理、电力系统自动化、电力系统继电保护、模拟电子技术基础、数字电子技术基础、电机学、高电压技术、电力系统分析、电磁场与电磁波、单片机技术、发电厂电气部分、工厂供电、电机与电力拖动基础、电力电子技术、自动控制原理、计算机控制系统、系统工程导论、微机原理及接口技术、控制理论、电力工程基础、嵌入式系统与单片机、PLC原理及应用、电力传动技术、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

主干学科

电气工程、控制科学与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主要课程

电路原理、电子技术基础、工程电磁场、软件技术基础、微型计算机技术、计算机网络、电机学、自动控制理论、信号分析与处理、管理学、工程经济学、电力系统(暂态、稳态)分析、电力系统继电保护、发电厂电气主系统、高电压技术等。各年级可根据社会需要设置柔性的专业方向模块课及选修课。

学位课程

高等数学、电路原理、电子技术基础、微型计算机技术、计算机网络、电机学、自动控制理论、电力系统分析、电力系统继电保护、C语言、C++。

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

金工实习、电子工程实践、电工测量与实验技术、计算机软硬件实践、专业综合实验、专业课程设计、毕业实习、毕业设计等。

2、培养目标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培养具有工程技术基础知识和相应的电气工程专业知识,具有解决电气工程技术分析与控制问题基本能力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是为各行各业培养能够从事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计算机技术应用、经济管理等领域工作的宽口径、复合型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培养要求: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电工技术、电子技术、信息控制、计算机技术、电气工程及自动化技术等方面较宽广的工程技术基础和一定的专业知识,使学生受到电工电子、信息控制及计算机技术方面的基本训练,以及电气工程及自动化领域的专业训练,具有解决电气工程技术与控制技术问题的基本能力。

①总体培养四结合

强电为主、强弱电结合、电工技术与电子技术相结合、软件与硬件相结合、元件与系统相结合。所培养的学生系统观念强,基础知识宽厚,具有较强的工程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②基础实验五步走

专业基础实验教学采用新的教学模式,即以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为目的设置实验课程和实验内容。将专业基础实验分为由初级到高级五个训练平台,使学生受到电子工程实践、电工电子测量与实验技术、电子线路设计和CPLD及电子CAD技术、单片机应用综合技术、电子线路综合设计等一系列的综合型、设计型训练。

③专业实验重能力

新模式的专业实验教学旨在培养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科学研究能力和创新能力。将专业实验按照能力培养目的分为课程实验(如电机实验、微型计算机技术实验、电力电子及计算机控制技术实验等)和独立开设的专业综合实验(电力系统继电保护综合实验、电力系统综合自动化实验、电力系统检测实验、电力系统综合设计、水电站运行仿真培训等)。

④知识视野跟前沿

开设反映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领域科技前沿新技术、新设备、新机制的特色选修课,以及交叉学科概论选修课,以开阔学生的视野,了解当今科技前沿。

3、学习方向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电力系统)(本科,四年,理工类)

专业简介:电力系统专业方向是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中最具有优势和特色的专业方向,为*一类特色专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培养从事高压电气设备设计、制造和运行维护等方面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该专业方向依托电气工程一级博士学位授权学科和博士后科研流动站,覆盖了高电压与绝缘技术和电介质工程2个二级博士、硕士学位授权学科,电力系统,为*重点学科。同时,该专业方向设置高电压绝缘技术和电气绝缘与电缆两个专业模块。

主要课程:本专业主要开设公共基础课、电路、电磁场、电机学、电力电子技术、单片机原理、电气测试技术、电力工程基础、电介质物理、电气绝缘测试技术、高电压试验技术、电气绝缘结构设计原理与CAD、光电通信原理、电力系统过电压及保护、电缆材料与电缆工艺原理等专业基础课和专业方向课程。

就业方向:可在电力设备制造行业从事高电压设备的设计、开发、生产和管理等工作,可在电力系统从事高压设备的运行维护方面的技术工作和管理工作,就业于电业局,供电局,发电厂,也可在高校和科研院所从事教学和科研工作。

4、就业前景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是电气信息领域的一门新兴学科,触角伸向各行各业,小到一个开关的设计,大到宇航飞机的研究,都有它的身影。由于和人们的日常生活以及工业生产密切相关,发展非常迅速,现在也相对比较成熟。

该专业产生于70年代,首先在英国的牛津大学,首次实现的是直流电的控制方式,那时候执行元件的驱动电压是直流的,控制电压也是直流的,自动化系统的工作方式是很简单、粗糙的,精度也很低。但直流的控制方式由于其历史的久远而被人们所熟知,自然而然的人们想到了用直流电去控制交流执行元件。随着晶体管、大功率晶体管、场效应管等大功率的电子器件的出现和成熟、以及建立在场的理论上、以现代数学、矩阵代数为理论依据的弱电强电控制系统更使电子技术与自动化达到新的历史高度。虽然我国在这方面的发展还没有站在世界的最前沿,但随着我国综合国力的提高,对外交往的增加,我们已经逐渐缩小与发达国家的差距。具有代表性的是:每秒3000亿次计算机研制成功;纳米技术的掌握;模拟技术的应用。

发展前景:“自动化”一是属于信息产业。信息产业被人们誉为“朝阳产业”,发展快、需要人才多、待遇高,是当今科技发展的趋势所在。因此,作为信息产业中的重要一员,自动化专业同样有着光辉的前途。二是自动化应用范围广。

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现代化工业的不断发展使电气自动化技术方面的人才市场有着相当大的潜力。尤其是广东地区,自动化生产技术不断提高,自动化产品不断普及,智能楼宇和智能家居的应用,智能交通的不断发展,为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提供了广阔的发展前景。

5、开设院校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清华大学、塔里木大学、徐州工程学院、南京理工大学紫金学院、盐城师范学院、西安交通大学、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厦门大学、上海大学、上海海洋大学、浙江大学、中国农业大学、华中科技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华北电力大学、天津大学、武汉大学、重庆大学、华南理工大学、东北电力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湖南科技大学、苏州大学、三峡大学、中南大学、四川大学、西南石油大学、东南大学、河海大学、山东大学、东北大学、湖南大学、长春工业大学、西南交通大学、河北工业大学、北京交通大学、西安理工大学、沈阳工业大学、哈尔滨理工大学、合肥工业大学、中国矿业大学、上海海事大学、广西大学、福州大学、兰州理工大学、燕山大学、太原理工大学、上海电力学院、南京理工大学、北京建筑大学、安徽工业大学、大连海事大学、长沙理工大学、西安工程大学、山东理工大学、山东科技大学、青岛大学、青岛科技大学、黑龙江科技大学、福建农林大学、河南理工大学、西华大学、贵州大学、湖南工业大学、山西大学、太原科技大学、太原工业学院、中北大学(朔州校区)湖南工程学院、兰州交通大学、昆明理工大学、华北水利水电大学、江西理工大学、武汉理工大学、华东交通大学、厦门理工学院、河北科技大学、河北工程大学、广东工业大学、中国民航大学、重庆理工大学、天津科技大学、内蒙古农业大学、华南农业大学、许昌学院、山西农业大学、平顶山学院、福建工程学院、河南科技学院新科学院、六盘水师范学院、遵义师范学院、东北林业大学、南昌大学、西安邮电大学、华北理工大学、合肥师范学院、铜陵学院、重庆三峡学院、中国石油大学(华东)、河北大学、河北科技师范学院、南京工业大学、郑州轻工业学院、宝鸡文理学院、榆林学院、中国计量大学、西南交通大学希望学院、武汉纺织大学、四川理工学院、海南大学等等。

6、研究生教育

博士点

清华大学、上海交通大学、浙江大学、华北电力大学、东北电力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华中科技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南京航空航天大学、西安交通大学、三峡大学;

重庆大学、华南理工大学、天津大学、武汉大学、四川大学、东南大学、河海大学、山东大学、东北大学、湖南大学、长春工业大学、西南交通大学、河北工业大学、北京交通大学、西安理工大学、沈阳工业大学、哈尔滨理工大学、合肥工业大学、中国矿业大学、上海海事大学、广西大学、福州大学、兰州理工大学、燕山大学、太原理工大学、中南大学

硕士点

华北电力大学、东北电力大学、上海电力学院;

西安交通大学,东南大学,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南京理工大学,长春工业大学、河北工业大学、安徽工业大学、大连海事大学、长沙理工大学、三峡大学、四川大学、兰州理工大学、西安工程大学、山东理工大学、山东科技大学、青岛大学、青岛科技大学、哈尔滨理工大学、黑龙江科技大学、福建农林大学、河南理工大学、上海大学、西华大学、贵州大学、湖南工业大学、山西大学、太原科技大学、湖南工程学院、兰州交通大学、昆明理工大学、武汉理工大学、华中科技大学、武汉大学、华东交通大学、厦门理工学院、河北科技大学、广东工业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太原理工大学、内蒙古工业大学、中南大学,四川理工学院、中国农业大学

7、学校排名

本一级学科中,全国具有“博士一级”授权的高校共30所,本次有26所参评;还有部分具有“博士二级”授权和硕士授权的高校参加了评估;参评高校共计41所。注:以下得分相同的高校按学校代码顺序排列

学校代码及名称 学科整体水平得分
10003清华大学 91
10487华中科技大学 90
10698西安交通大学
10335浙江大学 87
10611重庆大学 85
10079华北电力大学 80
10213哈尔滨工业大学
10056天津大学 78
10613西南交通大学
10248上海交通大学 76
90038海军工程大学
10287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74
10142沈阳工业大学 73
10286东南大学
10359合肥工业大学
10422山东大学
10486武汉大学
10532湖南大学
10561华南理工大学
10214哈尔滨理工大学 72
10290中国矿业大学
10004北京交通大学 71
10188东北电力大学 69
10294河海大学
10386福州大学
10699西北工业大学
10112太原理工大学 68
10610四川大学
10254上海海事大学 67
10256上海电力学院
10280上海大学
10009北方工业大学 64
10252上海理工大学
10319南京师范大学
10459郑州大学
10500湖北工业大学
10731兰州理工大学
10755*大学
11075三峡大学
11535湖南工业大学
10147辽宁工程技术大学 63

按照教育部学位中心2012年学科评估结果依次介绍各高校专职两院院士、IEEEFellow、*重点实验室以及一级学科或若干二级学科是否为国家重点学科或国家重点(培育)学科。各高校综合实力介绍

清华大学(专职院士2人:卢强、韩英铎,IEEEFellow8人:卢强、何金良、宋永华(兼职)、王善祥、张伯明、梅生伟、康重庆、董新洲,国家重点实验室1个:电力系统及大型发电设备安全控制和仿真国家重点实验室,电气工程国家一级重点学科)

华中科技大学(专职院士3人:樊明武、潘垣、程时杰,IEEEFellow2人:程时杰、曲荣海,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1个:国家脉冲强磁场科学中心,国家重点实验室1个:强电磁工程与新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专业实验室1个:新型电机国家专业实验室,国家工程研究中心1个:新型电机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国家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个:电工与电子国家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电工),电气工程国家一级重点学科)

西安交通大学(专职院士2人:王锡凡、邱爱慈,IEEEFellow2人:王锡凡、邱毓昌,国家重点实验室1个:电力设备电气绝缘国家重点实验室,电气工程国家一级重点学科)

浙江大学(专职院士2人:韩祯祥,汪槱生,IEEEFellow3人:宋永华、何湘宁、徐德鸿,国家专业实验室1个:电力电子技术国家专业实验室,国家工程研究中心1个:电力电子应用国家工程研究中心,电气工程国家一级重点学科)

重庆大学(专职院士1人:李文沅,IEEEFellow1人:李文沅,国家重点实验室1个:输配电装备及系统安全与新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电气工程国家一级重点学科)

华北电力大学(专职院士1人:杨奇逊,国家重点实验室1个:新能源电力系统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工程实验室1个:生物质发电成套设备国家工程实验室,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个:国家火力发电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国家二级重点学科: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

哈尔滨工业大学(专职院士1人:梁维燕,IEEEFellow1人:徐殿国,国家二级重点学科:电机与电器,该校在此领域享有国际盛誉。)

天津大学(专职院士1人:余贻鑫,国家二级重点学科: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

西南交通大学(专职院士1人:钱清泉,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个:国家轨道交通电气化与自动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国家二级重点学科: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国家二级重点(培育)学科:电力电子与电力传动)

上海交通大学(专职院士1人:饶芳权)

海军工程大学(专职院士1人:马伟明,国家二级重点学科: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IEEEFellow1人:阮新波,国家二级重点(培育)学科:电力电子与电力传动)

沈阳工业大学(专职院士1人:唐任远,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个:国家稀土永磁电机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国家二级重点学科:电机与电器)

东南大学(国家工程研究中心1个:火电机组振动国家工程研究中心,IEEEFellow1人:程明)

合肥工业大学(国家二级重点学科:电力电子与电力传动)

武汉大学(国家重点实验室1个:水资源与水电工程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湖南大学(院士1人:罗安,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个:国家电能变换与控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国家二级重点(培育)学科:电工理论与新技术)

华南理工大学(专职院士1人:李立浧)

哈尔滨理工大学(专职院士1人:雷清泉,国家二级重点学科:高电压与绝缘技术)

河北工业大学(国家二级重点学科:电机与电器)

中国矿业大学(国家二级重点学科:电力电子与电力传动)

东北电力大学(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1个:电力系统安全运行与节能技术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