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和县
太和县-位于安徽省西北部,地处黄淮平原腹地,位于阜阳、亳州两市之间,面积1822平方公里,人口162.7万。太和历史悠久。属古《禹贡》豫之域。春秋时为鹿上,战国时为新郪。自秦始为县,其后县治几移,县名几易,先后为新阳、细阳、颖阳、万寿、泰和等。元大德八年(公元1304年),县治移至今地,改"泰"为"太",取《易·乾·象辞》"保合太和,利乃贞"之义。这里人杰地灵,贤才辈出,东汉清沼使范滂,声播海内,名列八顾,清乾隆年间白莲教首刘之协,道光年间两广总督徐广缙等人,如群星璀璨,名留青史。名胜古迹,遍布境内,倪邱孤堆,七处故城遗址,元代建造的文庙建筑群,都记载着太和古老的文明。"沧桑何处问真情,一日重新订万年"。在这片充满生机和希望的大地上,勤劳、智慧的太和人民正在以崭新的精神风貌,凭着对家乡最真挚的感情,在新的世纪里,抒写太和更加绚丽的画卷。
中文名:太和县
外文名:Taihe
别称:细阳县、陈留县、颍阳县、“椿樱之乡”、“书画之乡”
所属地区:中国安徽省
下辖地区:全县15区(镇)。75乡,5个乡级镇。
建立时间:春秋时代前
面积:1822平方公里
人口:171.2万(2011年)
地理位置:位于安徽省西北部,地处黄淮平原腹地,位于阜阳、亳州两市之间
著名景点:文庙
主要街道:健康路、人民路、文明路
地域名人:王铁汉、苏磊
地方特产:薄荷、中药材桔梗等、椿芽和樱桃清时即为贡品,在国外也久负盛名
知名产业:医药商业与新兴的医药工业相互促进,形成了发展势头强劲的医药经济
知名企业:华源医药
机场:阜阳西关机场
电话区码:0558
邮编区码:236000
火车站:阜阳火车站
行政类别:县
所属地区:中国华东
下辖地区:辖24镇、7乡、1经济开发区
*驻地:城关镇
地理位置:安徽省西北部
方言:北方方言
气候条件:温带季风气候
著名景点:沙颍河国家湿地公园镜湖公园太和温泉度假村樱桃园
车牌代码:皖K
1、历史沿革
三国时属魏,废宋公国为宋县,景初二年(238年),隶属谯郡。
晋废细阳。武帝泰始二年(266年),将宋县改属汝阴郡。宋、齐属西汝阴郡。北魏太和间(477~499年)废宋县。
梁置陈留县。隋改陈留为颍阳县。唐贞观元年(627年)废颍阳,并入汝阴,境内置百尺镇(今原墙)。
宋开宝六年(973年)于汝阴县百尺镇置万寿县,属颍州。宣和元年(1119年),更名泰和县,移县治于沙河北岸(今旧县镇)。
元至元二年(1265年),省泰和入颍州。大德八年(1304年),复置县,改“泰”为“太”,寓意“太平祥和,政通人和”,县治迁于今地,属颍州,后属汝宁府。清雍正二年,改属毫州。
1951年属安徽省阜阳专区。
2、地理位置
位置
太和县位于安徽省西北部,地理坐标东经115°25′―115°55′,北纬33°04′―33°35′。东临涡阳、利辛,南抵阜阳,西接界首,西南与临泉相接,北与亳州谯城区为邻,西北与河南郸城接壤。东南经凤台、淮南去合肥224公里,西北经淮阳、西华去郑州307公里。东去津浦路至蚌埠209公里,西去平汉路之漯河210公里。太和县境南北长52公里、东西宽60公里。
地质
太和县境内地层0~40米深度内为全新统,40米以下为更新统。更新统上部,顶部岩性为青黄杂色亚粘土,颜色杂乱,较硬,干后坚实,切面光滑,有铁锰质结核及钙质结核,有裂隙,但发育不全。全新统分上、中、下3段。全新统下段顶板埋深18~24米,厚20米左右。顶部为灰黑色、紫灰色亚粘土,致密,干后坚硬,颗粒细腻,稍有滑感,裂隙不发育,含有较多地腐植质,可能为风化壳,此层是全新统下段的标志层。单层厚度4~8米,部分地区10米以上,向东南较薄,只2米左右。中部变为灰黄色亚砂土或粉砂,厚4米左右,至南部增厚,为6~8米。一般层次多,沉积不稳定,多是薄层相间的粉、亚砂与亚粘土互层。分选较差,在亚砂土内多含有钙质结核,是全新统与更新统的分界标志层。
地貌
太和县境处于淮北淤积平原之西北部,黄泛平原是地貌类型的主体,始于汉武帝元光三年(前132年)以来的黄河多次西泛滥淤积而成。境内地势平坦,西北高(海拔36.05米),东南低(海拔30.5米),高差5.55米,自然坡降一万分之一到七千分之一。按地貌成因分类,可分为剥蚀堆积河间平原和最新泛滥带。削蚀堆积河间平原广泛分布在河间地区,由青黄杂色亚粘土构成,顶部有50厘米左右的黑色风化壳,地表平坦,地势由西北向东南缓倾。青黄杂色亚粘土明显地遭受剥蚀,沿裂隙呈棱块状脱落,剥蚀脱落的亚粘土碎块,重新在附近或移至别处堆积起来。
气候
太和县地处亚洲大陆东部,气候按中国自然区划分为东部季风暖温带半温润地区,又接近北亚热带气候,实质是两种气候的缓冲区。其特点是季风气候明显,四季分明,光照充足,气候温和,雨量适中,无霜期长。但因处在两种气候的缓冲区,天气往往变化无常,低温、连阴雨、旱、涝、冰雹、霜冻和大风等自然灾害时有出现,给农业生产造成不利影响。气温:年平均14.9℃。1月份最冷,平均0.7℃,7月份最热,平均27.9℃,年温差27.2℃。1959年至1985年极端最高气温40.8℃。极端最低气温为-21.3℃,最高和最低温差62.1℃。太和县1959年至1985年的气象记录最低气温低于-20℃的年份有5年,最高气温超过40℃的年份也有5年。
3、地方特产
太和特产香椿、樱桃、薄荷、黄花菜被称为“太和四宝”。
太和是“椿城樱乡”,太和椿芽、樱桃明清时即为贡品,在国外也久负盛名。
太和贡椿芳香肥嫩,质脆味美,品种多样,有黑油椿、红油椿、春油椿等。太和椿芽尤以黑油椿品质最佳,谷雨前来摘,腌制后长年不腐,常食可抗肿瘤。早在唐朝,每年谷雨前后,驿者就驮着上等鲜椿芽马不停蹄赶往长安;明万历二年《太和县志》载;“每届春季,各地游人都到太和尝鲜(指椿芽)”;清道光年间,椿芽已远销到东南亚各国。太和贡椿多次被选送参加全国农产品展览。
太和县是中国樱桃的主要产地,唐宋时期已有名气,著名品种有:大鹰嘴、杏黄桃、黄金桃、金畿桃、银红桃等。其特点为成熟早,果核内无仁、含糖量高。樱桃干色泽鲜红,肉质细腻,营养丰富,味道甘美。
太和土地肥沃,物产丰富。农业种植呈粮、经、饲三元结构,粮食作物以小麦、大豆、玉米、高梁、红芋等为主,经济作物以芝麻、油菜、棉花、烟叶、薄荷、中药材等见长,中药材主要品种有桔梗、板兰根、白术、白芍、党参、牡丹、药菊等,均以产量高、质量好而闻名中外,其中桔梗更是远销韩国、日本和东南亚各国,成为全国桔梗生产加工三大集散地之一。
4、行政区划分
民国27年(1938年),实行区、乡、保、甲制,全县设3个区。34乡(镇)。478堡。
民国34年(1945年),调整区划,并34乡(镇)为30乡(镇),计有:细阳镇、赵寺乡、望高乡、关集乡、三塔乡、竹园湖乡、龙李乡、光芦乡、龙台乡、胡集乡、黑虎乡、齐桥乡、大黄乡、高庙乡、旧县乡、陈李乡、砖桥乡、亮集乡、税铺镇、界首镇。
1949年10月新中国成立,改用区、乡、行政村制,设10区。139乡。10区是:城关、茨谷、李兴、税黄、板黄、赵庙、洪山、光武、大新、原墙。
1950年3月增设双浮乡,5月增设关集区,8月31日由阜阳划入宫集区及长春区的赵李、王营、草李、长春4乡。
1952年7月撤税黄区,增设税镇、大黄、长春、三塔、清浅、倪邱、旧县等区,至此全县设19区。
1953年8月,将光武、芦村、大黄、亮集等区、乡划入界首县。
1956年,全县并为9区1镇(城关镇)。64乡。1957年3月撤区并乡,将全县64乡并为45乡。1958年元月,被撤区全部恢复。
1958年9月,改全县9区1镇45乡为11个人民公社。1960年12月增设洪山公社。全县设李兴、原墙、大新、倪邱、双浮、关集、宫集、坟台、赵庙、旧县、城关、洪山12个公社。
1961年8月,缩小农村人民公社规模,将全县12个公社改为12区,成立71个公社。
1969年3月撤区并社,全县成立20个公社。至此全县设33个公社。计为:关集、城郊、大新、肖口、旧县、双浮、清浅、赵庙、倪邱、洪山、原墙、三塔、宫集、三堂、苗集、阮桥、税镇、李兴、蔡庙、宋集、赵庙、坟台、水上、高庙、许寨、桑营、城关、马集、双庙、郭庙、长春、*、大庙。
1979年8月,撤人民公社恢复区制,全县设13区(镇)。同年12月增设宫集区、蔡庙区。
1983年5月,改人民公社为乡人民*,生产大队改为村民委员会。
1985年,全县为15区(镇)。75乡,5个乡级镇。现在有蒙古族、回族、藏族、*、苗族、彝族、壮族、布依族、朝鲜族、满族、侗族、瑶族、白族、土家族、哈尼族、傣族、黎族、畲族、高山族、水族、纳西族、土族、撒拉族、仡佬族、锡伯族、阿昌族、羌族、塔吉克族、京族等民族分布。(2000年人口普查)
2000年,太和县辖24个镇、7个乡。 根据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全县总人口1371482人,其中:城关镇131423、旧县镇59480、税镇镇37495、皮条孙镇21091、原墙镇49059、倪邱镇47127、李兴镇59572、大新镇47592、肖口镇48043、关集镇42972、三塔镇59177、双浮镇39625、蔡庙镇25648、三堂镇42806、苗老集镇40577、赵庙镇49877、宫集镇36689、坟台镇70732、洪山镇55673、清浅镇33741、五星镇36018、高庙镇20571、桑营镇35710、大庙集镇40375、*乡20574、赵集乡37951、郭庙乡39252、马集乡35962、二郎乡27543、阮桥乡38894、双庙乡40133。现在有蒙古族、回族、藏族、*、苗族、彝族、壮族、布依族、朝鲜族、满族、侗族、瑶族、白族、土家族、哈尼族、傣族、黎族、畲族、高山族、水族、纳西族、土族、撒拉族、仡佬族、锡伯族、阿昌族、羌族、塔吉克族、京族等民族分布。(2000年人口普查)
2004年底,太和县辖31个乡镇。
5、地区名人
吕范(?-228年)
字子衡,汝南细阳人,是三国时期东吴*的将领,官至前将军、扬州牧,追赠大司马。
吕范字子衡,汝南细阳人也。少为县吏,有容观姿貌。邑人刘氏,家富女美,范求之。女母嫌,欲勿与,刘氏曰:「观吕子衡宁当久贫者邪?」遂与之婚。后避乱寿春,孙策见而异之,范遂自委昵,将私客百人归策。时太妃在江都,策遣范迎之。徐州牧陶谦谓范为袁氏觇候,讽县掠考范,范亲客健儿篡取以归。时唯范与孙河常从策,跋涉辛苦,危难不避,策亦亲戚待之,每与升堂,饮宴於太妃前。
徐广缙(1797~1869)
字仲升,一字靖侯,安徽太和县大新区徐寨人,清嘉庆年间进士,选庶吉士.历任山东,陕西道御史,广西乡试正考官,榆林知府,江西总粮道,福建按察使,顺天府尹,四川布政使,江宁布政使,云南巡抚,广东巡抚,两广总督和两湖总督。
白鹤1970年11月生,安徽省太和县人,大学文化,现为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太和县书法协会副主席,仁济书画院副院长。作品曾获全国第七届书法篆刻展“全国奖”、第二届“中国书法兰亭奖”获提名奖、入展第三届全国楹联书法展、第八届中青展,作品在《人民日报》、《中国书法》、《书法》、《青少年书法》、《书法之友》等报刊发表或专题介绍。2002年2月由荣宝斋出版《当代中青年书法十家-白鹤书法作品集》。2003年获首届“杏花汾酒杯”中国电视书法大赛行草组金奖。2005年11月在安徽合肥成功举办“白鹤书法作品展”。作品曾在《人民日报》、《中国书法》、《书法》等刊物上发表或作专题报道。
苏磊
现为中国美术家协会安徽分会会员、中国人物画研究会会员、北京华和厅书画院特约画家。
苏磊,笔名石缘,留香居士,1966年1月生于太和,幼年酷爱画事、残纸笔耕,入手连环画,80年代初,潜入河南工艺美院,拜著名美术教育家、版画家李天瑛教授门下,基础扎实。多年来潜心研究任伯年、吴昌硕、潘天寿、黄胄等大师之法,立足传统,刻意创新,并尝当代新水墨之创作,主攻写意人物(尤善钟馗)。近年作品深受导师陈政明、华其敏、范杨等大家的赞许和指导,并得到领南派国画大师罗鼎华老人的真传。
其国画作品《曹雪芹》在2005年中国美协、中国行政管理学会举办的全国书画大展中荣获国画一等奖;中国书协、中国美协、共青团*联合举办的2006年全国青少年书画大赛中荣获青年美术银奖;在2007年庆祝香港回归十周年全国书画大展中荣获国画铜奖;同年在伟人颂 “纪念*《论实事求是》发展70周年”全国书画大赛中荣获金奖,并入编《中国当代书画名家妙墨集锦》,被组委会授予“当代书画百强”荣誉称号。
王铁汉
男,回族,38岁,安徽省太和县人,号秋实居人,冰骨,主攻焦墨山水,毕业于武汉纺织工学院服装系染美专业,在校期间获得湖北省高校文化艺术节青年组美术一等奖。现为北京北方书画院特聘书画师,中国书画家协会会员,安徽全椒儒林画院特聘二级画师,华南艺术工作者协会理事,北京京东美术馆注册签约高级美术师,通过国际职业资格认证与注册联合会美术职业认证(认证号码IORC05862237)中国书法函授学院客座教授,,
作品获奖介绍:2006年8月参加中国国画家协会等8家联办的纪念中国*建党85周年全国书画大赛获得铜奖,九月份在鲁迅故里杯全国书画大展中获得优秀奖(共设30名)作品编入获奖作品集,十月作品编入(中国书画家精品集),在纪念孙中山诞辰140周年海内外书画大赛中获得银奖,作品同时收入(当代名家特邀书画作品雅赏),2006年12月获得第三届中华名人全国书法美术作品大赛二等奖,2007年2月作品入选半个世纪中国书法美术经典作品征集,2007年获的孺子牛艺术奖暨纪念鲁迅先生逝世70周年全国书画大赛金奖,2007年3月获得第二届唐诗宋词全国书画大赛金奖,07年3月第二届山西国际书画艺术节获佳作奖,2007年3月江西三爪仑国际诗词书画大赛获铜奖,2007年三月作品发表在中国书画报第22期,2007年4月获得阳光杯全国书画摄影诗文大赛一等奖。
6、当地习俗
服装
境内男女衣着,悉如外人。款式色调随年龄、身份、季节而异。老年爱宽松素雅,青少年爱瘦俏鲜艳。
民国时期,太和虽是蚕丝之乡,,但穿丝着绸的只是极少数富人,广大群众都是穿着自纺自织的“土布”。妇女把家织的白布送到染坊去染成兰黑色(有的人用石榴皮、灶烟灰自染黑色),为全家人缝制衣服。又常自染五色线,织成花条、花格布,为妇女儿童制衣并作被单、被面使用。抗日战争时期,太和迭遭黄泛,白色衣服一触黄水,便染成土黄色,且洗濯不掉,加之当时种植的有一种“紫花”,织成布也呈土黄色,缝制衣服较白色耐脏雅观,一时土黄色服装在境内流行甚广,男性夏季穿此色布达10年之久。为此曾招致外地来人的嘲笑,称太和人为“土地佬。”
建国后,境内服装发生重大变化。工厂生产的机织布逐渐代替了家织布,缝纫机缝制的服装代替了手缝服装,中山装逐潮代替了传统的长袍短褂。自50年代至70年代,深兰成了全县男女老少的主要服色。1978年以来,改革大潮波及到服装领域,太和人衣着又发生一次明显的更替。化纤代替了棉布,在青少年身上茄克、西服代替了中山装,穿裙子妇女遍及城乡。式样繁多,色彩纷呈,一洗过去“兰海洋”的单调服色。
食品
食以面食为主,以小麦为细粮,称麦面为“好面”,其他为“杂面”。民国时期,中产之家每人全年吃小麦约50公斤。解放后,农村社员每人全年吃小麦也不过50公斤,1980年以来,农业获得较大发展,农村每人全年可吃小麦150—200公斤,改变了长期以来以粗粮为主的饮食结构。
农村爱养鸡鸭,产蛋以自食为主。爱种蔬菜,也多以自食为主。盛产红芋,加工粉丝作常年副食。
食油以芝麻油、菜油为主,并用棉油、豆油及猪羊动物油。旧时抛荒地多,荒地及豆地中马泡(一种叶果均似甜瓜,但较甜瓜小的野生植物)丛生,农民用马泡子做油,味香似麻油。
本地一日生活安排:早晨稀饭、馍;中午面条;下午馍、茶(白开水)。农村习惯把稀饭、面条、茶作为一日三餐的代称。
妇女善炊事,粗粮细做,花样众多。馍类有正馍、卷子、花卷、饼子、油馍、烙馍、煎饼、菜馍等。面条有宽窄长短,又有汤面、蒜面、蒸面等。常吃的还有咸粥、疙瘩、水饺等。冬春季节,农民爱吃豆杂面条,用豆面、红芋干面、麦面混合制成,佐以干菜,香软耐嚼,较麦面条味道醇厚。
城镇居民习惯全家围桌吃饭。农村多到“饭场”吃饭,一村之内,常有几个固定饭场,吃饭时皆端饭前往,边吃边谈,议论庄稼、时事及市场信息。
本地不产茶叶,居民多喝白开水。农家有时采雨前大叶柳、霜后黄桑叶煮茶。近年生活水平提高,肉食增多,饮用茶叶者渐多。
农村居民夏季下地劳动,多饮生水,为防止肠胃病,多吃生蒜。
本地水位高,井多水甜。1960年以后,盛行小口井,一家一个,卫生方便,但不及大井水甜。县城自1984年开始使用自来水。
居民爱吃树菜、野菜。树菜有榆钱、葛花、剌槐花、楮穗、桑穗等。野菜有荠菜、扫帚苗、野苋菜、老鸹筋。爱储干菜,有芝麻叶、红芋叶等。嫩胡芦、倭瓜、豆角等亦常切晒储存。
境内赵庙西部与界首交界处,居民吃豆虫及豆虫蛹。遇豆虫为害季节,扑捉成筐,用剪刀剪去头部,再刀尖将皮冲开,虫体自动翻卷,白如豆腐,洗净炒焦,色黄味香。虫蛹味道更佳。
居住
居民以同姓同村为多,村庄多以姓氏命名。围村多有河,喜种莲养鱼,岸植杨柳杂树,夏秋绿叶连荫,红蕖飘香。建国后连年大兴水利工程,沟多河深,村河常常水涸,水产颇受影响。
旧时村里路巷窄狭,雨时泥泞难行。建国后为改善居住条件,各地进行村庄和宅基规划。
目前村庄皆有官路,街巷宽阔,房舍座落有致。每户宅基二至三分,地权归公,使用权归个人。宅基喜平坦。主房向南,称堂屋,东西屋为旁房。围墙成院,筑狗头或鸡架门楼。住房分上下,长辈居上。室内陈设多为方桌、条几、壁上挂字画。
旧时庭院爱种石榴、枣树,取其见花见果,干矮叶稀,不蔽阳光。如今不少人家院植杂树,干高叶密,遮风蔽光,蚊虫增多。近年*提倡“庭院经济”,已有不少人家筑圈养猪,张网养鸡,栽花种果,美化环境,增加收入。
城镇多用公共厕所。农村重积肥,家家有厕所,多露天。
旅行代步
民国时期,出门多靠步行,当时流行的代步工具有小车、脚驴、马轿车、轿、马等。
小车又称“土牛”,木制独轮车,靠人力推行。居民常置此种车、备家人出门使用。少数贫苦人用此车出租,称为“推脚”或“卖路”。旧时官道行人,常见路旁树下系驴,背鞍项铃,专供行人雇用,雇者骑驴,驴主在后面赶驴,称为“赶脚”。以马代步的只是极少数富人、官僚、大绅,常请太康一带的马师驯马,驯成之马行路快,颠簸小,称为“走马”。
马轿车是一种双轮木板车,板上有轿形小屋,外张围幕,车上可坐三、四人,骡马拽行,多为富家私置。轿有彩轿、便轿,境内彩轿多为轿班集体所有,备迎娶雇用。便轿素围,多为富家私有,供妇女、老人出门使用,贫家也常借用素轿迎娶。抗日战争时期,境内出现胶轮马车,货客兼运,但为数极少。
建国后,自行车逐年增多、土牛、脚驴、马轿车等早已绝迹。1960年以后,农村公共汽车通达各区镇。80年代以来,出现许多私人客运车辆,行人称便。
婚嫁
旧时婚姻皆由父母包办。解放后实行婚姻自主。本地同宗不婚;同姓相婚,须不是一个支派。同村多同姓,故一村之内互婚者极少。即有数姓同村,也很少有通婚现象。
有亲上加亲之习,以两姨结亲、侄女随姑者居多,外甥女回外祖家结婚极少,俗谓“三辈不回老娘门”。
*有纳妾恶习,解放后法令禁止。
民国时期,沿袭封建礼教,常有青年寡妇守节,解放后极少。
“*”时期,民间出现“换亲”现象。双方儿女,互相婚配,也有三、四联换。原因多是儿子娶不到媳妇,强迫女儿去换取。80年代以后逐渐消失。
本地婚嫁程序繁琐,主要为订婚和结婚两个步骤。订婚之前又有对相、相家、双方同意之后,再会同媒人纳采。结婚有择吉、登记、迎娶、合卺、闹房、回门、请媒宴客等。
旧时迎娶,富家用花轿、唢呐、羊、酒、礼盒。贫家多用席篷太平车。近年农村仍多用轿、城镇多用汽车。
民国时期发嫁姑娘,妆奁多为箱、柜、桌、几、椅之类。贫富不同,多寡各异,父兄操办,量力而行。质量以坚固耐用为好。现时农村仍多从旧,城镇竞尚时样,妆奁以组合柜、沙发及家用电器为主。
本地新郎不迎亲。有时找一儿童压轿,陪同新娘一同返回。迎亲除抬轿、抬礼、乐队、放炮、放枪等人外,还根据妆奁多少派出一批搬运人员,组成迎亲队伍,一般由放炮人负责指挥。迎亲所用枪为“三眼枪”,是一种小型火铳,由铁匠打制而成,长约15厘米,三楞形,有3个孔眼,下装木柄,1人操作,一放3响。放时硝烟弥漫,声闻数里,势如礼炮,大壮声威。民间有人专操此业,用时按用火药多少收费。
姑娘出嫁,娘家常请两名长辈送亲,俗称“送男客”。其职务是护送新娘。行至新郎家一二里时,送男客便主动停下,等花轿进村,拜过天地,送男客才徐徐前进。新郎家派人出村迎接,上午盛宴款待。宴后,送男客到后堂拜会女主人(多是婆婆或祖母接见),请其对新娘多加关照,并安慰新娘一番,然后返回。
旧时富家发嫁姑娘,还常请一名远房嫂辈作“伴嫁娘”,俗称“填枕头客”,其职责是陪伴和照顾新娘。新娘下轿时,伴嫁娘护住轿门,主家要给她送红包。晚上闹房之后,新郎要送上红包,请她别处安歇。三天回门,伴嫁娘陪新娘一同返回。
民间婚礼隆重,门贴喜联,张灯结彩。院内设方桌一张,称“天地桌子”,上放贮满小麦的粮斗一个,内插秤杆一只,秤上悬铜镜一方,黑纱一领,象征天、地、日、月、星、云。桌前红毡铺地,为新夫妇跪拜之所。主家为隆重迎接新娘,一般延请架客2人,接客4—8人(最多达16人),架客由长辈妇女担任,接客由长相好的姑娘担任。新娘来到之前,架客接客都要梳洗打扮,盛妆相待。新娘花轿到来,四邻老少蜂拥而至,往往把庭院挤得水泄不通,观看结婚仪式和新娘容仪。花轿落地,司事人忙从轿门至天地桌前铺上芦席,为不让新娘鞋脚着地,以示贵重。接着接客齐出,在轿前翩翩起舞。先由两名接客捧胭脂盘到轿前呈给新娘,请新娘整容,新娘多是道谢一声,并不接受。之后,接客轮番到轿前向新娘施礼道贺,和新娘交换手帕、戒指、簪花之类,表示欢迎和亲爱(由于物品贵贱不同,事后多又换回)。然后,接客分两旁站立,由架客到轿前把新娘搀扶出来,架到天地桌前,再唤出新郎,让新夫妇并肩站定。再由长辈到桌前点燃喜纸,新夫归跪拜天地。拜毕,架客接客一同把新夫妇送进洞房,婚礼告成。
当晚,合卺、闹房。合卺俗叫“交心酒”,新夫妇并肩坐上席,晚辈陪坐两侧,闹房者环坐四周。新夫妇按闹房者要求,要互相敬酒、共饮一杯酒,衔杯递酒等等。新娘越是忸怩,闹房者越是纠缠不休,甚至要动手动脚,强制新娘向新郎做出许多亲昵动作,让大家开心。本地风俗,新婚“三天无老少”,近房的大伯哥也可去看看热闹。闹房者经常揪揪住大伯哥推他到桌前开心,要他向新娘鞠躬,和新娘握手,向新娘致欢迎词。还要新娘向他敬酒给他夹果子吃。如果有性情诙谐又比较年长的大伯哥参加这个酒会,能使四座捧腹,皆大欢喜。
闹房接着合卺,闹房者把新夫妇簇拥到洞庭,把烛(灯)息灭,由主家事先请来的送灯婆端着明灯,唱着《送灯歌》,从外间把灯送进洞房。接着撒床婆唱着《撒床歌》进来撒床。撒床歌词各地不尽相同,现将草集乡吴大娘常唱的撒床歌词抄录于后:
无事不进新人房,
东家请俺来撒床。
台头观洞房,
喜气闹嚷嚷,
一边是鸳鸯,
一边是凤凰,
飞来飞去落到梨花宝镜上。
迈走进洞房,
洞房好风光。
红绫被,锁金帐,
鸳鸯枕,甚奇样,
珍禽异花绣的好,
两边又插字两行。
叫秋菊和海棠,
端五果来撒床。
头一把撒的是天赐良缘,
二一把撒的是龙凤呈祥。
三一把撒的是相敬相爱,
四一把撒的是地久天长。
五一把撒的是万事如意,
六一把撒的是金玉满堂。
七一把撒的是东窗画眉张京兆,
八一把撒的是举案齐眉汉孟光。
九一把撒的是观音送子床前站,
十一把撒的是明年生个读书郎。
撒罢床,出洞庭,
东家请俺吃喜糖,
你们大家来闹房。
本地结婚,喜爱热闹,闹房者越多越好。如果冷冷清清,主家便认为有失体面。但有时闹得过度,强迫新郎新娘做些难堪的动作,也给新娘带来痛苦。
目前城镇结婚,多不再举行婚礼。男方派几名接客,乘车去女方家中,将新娘迎接过来,主家设宴招待一番,便告结束。
回民青年订婚,彩礼以果品为主。女方家长将果品散发给平时有来往的亲友,以示订婚,结婚时亲友均送礼资助。
回民结婚仪式由阿訇(教长)主持。阿訇坐上首,媒人坐两侧,新郎新认下面对坐。阿訇念“伊礼卜”(阿拉伯语,即证婚词),意思是:你们是自愿结合之夫妇,祝你们婚姻美满,孝顺父母,和睦近邻,互敬互爱,白头到老。念毕,转问女方是否同意。新娘答道:“丹达”(伊朗语,意思是我自愿嫁给他)。再问新郎,新郎答道:盖尔丽,楷尔丹”(意思是我承领新娘的意愿)。阿匀又把桌上摆好的花生、糖果等撒向观众,仪式即告结束。婚后第二天新夫妇回门。第三天新娘父母至婿家拜会亲家,男方同时把媒人请来,盛宴款待,称为“会亲谢媒”。
1980年以来,境内出现两种新的结婚形式,集体婚礼和旅游结婚。集体婚礼多在节日举行,由各级党政负责人主持,仪式上有党政负责人致贺词,新娘新郎代表讲话,伴以歌舞等文娱节目。旅游结婚是履行登记手续之后,新夫妇一同去外地旅游一段时间,返回后即恢复正常生活,不再举行迎娶和婚礼。
太和历史上属于贫困地区,民风俭朴,聘礼菲薄。旧时中产人家订婚,只不过备二尺红布包贴,请媒人亲家吃一次酒。如果备两件银质首饰,就算上好的了。建国后提倡勤俭节约,*、职工结婚,多是男无聘礼,女无妆奁,农村社员结婚,也都新事新办,崇尚节约,近年人民生活逐渐提高,婚事日趋奢侈,互相攀比,档次日高,一娶一嫁,双方常耗资数千无或上万元,使一般家庭难以承受。*虽屡倡简办,仍不能制止。
7、旅游指南
沙颍河国家湿地公园
公园主体为耿楼河道湿地,位于太和县城周边,延伸面积达20平方公里,湿地河流、沟渠、沼泽集中连片,相互连通,形成了相对完备的复合湿地系统,发挥着行洪、灌溉、航运、净化水质、调节气候、维护区域生物多样性等重要的生态功能。该湿地公园原有生态环境现保持完整,动植物资源丰富。地理条件优越,湿地周边历史遗迹众多,文化久远,内涵丰富。太和沙颍河湿地公园正式被批准为*湿地公园。
太和文庙
太和文庙与公园相邻,文庙正门悬挂“太和元气”四个大字的牌匾,门前的广场就是文庙广场。
太和文庙位于安徽省太和县城关镇黉学街35号,占地面积4620平方米,折7亩,为元大德八年(1304年),达鲁花赤李英创建。战乱破损,明洪武五年(1372年)重新修建,面阔5间20米,进深10米,为单檐歇山顶,琉璃瓦面,抬梁式与穿斗式相结合的木构宫殿式建筑,具有南北风格相结合的特征,是木橼架台梁大殿式建筑,房顶琉璃瓦,屋脊有套兽,四角飞檐,宏伟壮观,迄今已有700多年的历史。
万寿山
万寿山
太和县万寿山,原址位于古镇原墙镇粮仓附近,是古代官员的坟墓,被挖掘时里面有大量奇珍异宝。后来,太和县三角元*大兴土木,在三角元东堆出了一座“山”。
樱桃园
位于镜湖西路,每至樱花盛开和樱桃成熟季节,前来观光的络绎不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