舒城县
舒城县位于安徽省中部、大别山东麓、巢湖之滨,江淮之间。是合肥、六安、安庆三市交汇处。206国道、105国道、沪蓉高速公路、合九铁路贯穿境内。全县地理概貌西高东低,是一个山、丘、圩兼备,集山区、库区、老区、贫困区为一体的县份。西南为大别山余脉,山高岭大,林木葱茏,最高点万佛山峰海拔1539米。东部、北部为巢湖西岸杭埠河水系冲积平原,海拔最低点舒三6米。山地面积约占全县52%,丘陵面积约占全县20%,畈区面积约占全县28%。全县总面积2092平方公里,人口102万(2010年末),总户数约30.8万户,现辖21个乡镇和两个省级经济技术开发区、一个省级旅游度假区。城区常住人口22万(2010年),距合肥市48公里,距合肥经济技术开发区36公里。舒城风景秀丽、区位优越,素有“安徽北戴河,省会后花园”、“皖中花园,舒适之城”之称。
中文名称:舒城县
外文名称:ShuchengCounty
方言:江淮官话洪巢片
邮政区码:231300
地理位置:安徽省中部
行政代码:341523
名人:文翁、周瑜、李公麟、王祖贤
面积:2100平方公里
电话区号:0564
人口:99万(常住人口75万)
气候条件:北亚热带季风气候
车牌代码:皖N2
机场:合肥新桥机场
民系:下江民系
所属地区:中国安徽省
行政区类别:县级行政区
别名:龙舒、舒县、庐江郡、舒州、舒鸠
*驻地:舒城县城关镇梅河路
著名景点:万佛山、万佛湖、汤池温泉、周瑜城、百丈岩大瀑布
火车站:舒城站
下辖地区:21个乡镇、490个行政村
特产:舒席、舒城黄砂、舒城小兰花
1、历史沿革
2、地理位置
3、自然气候
舒城县属北亚热带湿润气候区。气候温和,四季分明,雨水充沛,季风显著。舒城县太阳光能总辐射量平均112.6千卡厘米,4~9月辐射为70.12千卡厘米,占全年总辐射量62%。日照多年平均为1969小时,大于10℃日照时数为1359小时,占全年69%。舒城县多年平均温度在12.9~15.6℃,极端最高温度为40.5℃,极端最低温度为零下17℃;最热为7月,最冷为1月;无霜期多年平均224天(1985年251天),初霜日多年平均出现在11月10日,终霜日多年平均出现在3月30日。
4、自然资源
土地资源
1985年,全县计有耕地66.9476万亩,其中水田57.0002万亩,旱地99474亩,山场153万亩,水面18.387万亩。常年平均降水总量26亿立方米;地面径流总量11.5亿立方米,径流深400~800毫米;水能发电蕴藏量约6万千瓦,可供利用约1.78万千瓦,已开发2779千瓦;农作物用水2.33亿立方米,沟塘堰库总蓄水量8.8093亿立方米,可供使用的2.24亿立方米。
矿产资源
舒城县矿藏有大理石、萤石矿、铁矿、金矿、石棉矿、矾矿、铁砂、黄砂、石英石、花岗岩以及矿泉水、温泉等。朝阳乡泉水堰村的柳抱泉,日出水量100吨以上,经国家地质部、卫生部、轻工业部、中国地质大学以及省、地有关专家、教授鉴定,泉水中含有偏硅酸等10多种人体所必需的微量元素。
动植物类
舒城县动、植物品种繁多。
动物
家养畜禽以牛、猪、鸡、鹅、鸭为主,野生兽禽以虎、灵猫、雉、雀等为主,计有50余种类;
水产以鲢、鳙、青、草“四大家鱼”为主,计有6目8科、40多种;还有蜜蜂、虎纹蛙、蝮蛇等其它小动物。
植物
农作物以水稻、油菜、生姜、大蒜、麻、蔬菜为主,近百年来,农作物先后使用400多个品种(其中建国后引进207种),现阶段尚在使用的有254个;林业以松、杉、竹、茶、栗、桐、油茶、柳、杨、桃、榆等为主,计有79科、372个品种;中药材以桔梗、半夏、贝母为主,计有203科、657个品种。舒城县名特产有“龙舒贡席”、绿茶、兰花茶、生姜、大蒜、板栗、麻袋、桂花、桔梗、羽毛、皮张等,畅销国内外市场。
5、行政区划
截至2012年,舒城县现下辖15个镇、6个乡(城关镇、晓天镇、桃溪镇、万佛湖镇、千人桥镇、百神庙镇、杭埠镇、舒茶镇、南港镇、干汊河镇、张母桥镇、五显镇、山七镇、河棚镇、汤池镇、春秋乡、柏林乡、棠树乡、阙店乡、高峰乡、庐镇乡),2个省级经济技术开发区、1个省级度假区,490个行政村与街道居委会,县域面积2100平方公里。
县*驻城关镇,距省会合肥市54公里。
6、旅游攻略
万佛湖景区
万佛湖是风景区的中心。位于安徽省中部的舒城县境内。是中国首批、安徽省首家的“国家AAAA级旅游区”,中国首批“国家水利风景区”,曾获“全国部门造林绿化400佳”的光荣称号和安徽省“九五”旅游接待贡献奖。其每年接待游客人次已跻身安徽省风景名胜区的前列。
万佛湖位于安徽省中部,大别山东麓,距省会合肥80公里,交通便捷。万佛湖是国家AAAA级旅游区、*水利风景区、国家地质公园、省级风景名胜区、省级旅游度假区。安徽旅游十大度假基地之一。被誉为“安徽的北戴河、合肥的后花园”。这里可谓“湖光山色、百里画廊;休闲养生、山水醉地”。万佛湖景区面积135平方公里,湖面50平方公里,库容9.03亿立方米。
万佛山景区
万佛山位于舒城西南,距合肥140公里,距舒城万佛湖景区60公里,总面积50平方公里。森林覆盖率95%,负氧离子含量高,是*旅游区、国家森林公园、国家地质公园及*自然保护区。主峰老佛顶海拔1539米,为舒(城)、桐(城)、潜(山)众山之祖,南与天柱山(1485米)遥相对峙。
7、著名人物
文翁(前156-前101),名党,字仲翁,西汉官史。庐江郡舒县(今舒城)人。
周瑜(175-210),东汉末年名将。字公瑾,庐江郡舒县(今舒城)人,建安十三年(208年),周瑜率东吴军与刘备军联合,在赤壁击败曹操。建安十五年(210年),在伐蜀路上逝世,年仅36岁。
李公麟(1049-1106)北宋著名画家。字伯时,号龙眠居士。汉族,舒城人。神宗熙宁三年进士,历泗州录事参军,以陆佃荐,为中书门下后省删定官、御史检法。
秦民悦(1436—1512),字邦约,一字崇化,安徽舒城县人。明朝天顺元年登进士。历任广平知府、南京吏部尚书。
8、经济发展
综述
2013年全县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41亿元,增长10%;财政收入11.2亿元,增长15%;农民人均纯收入7785元,增长15%。启动了一批管长远的重大基础工程,全年实现固定资产投资89亿元,增长25%。认真落实促进消费和稳定外贸增长政策,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53亿元,增长18%;
进出口总额1亿美元,增长30%。稳步推进农合行改制,不断创新金融产品和服务,全年新增贷款15亿元。加强*融资平台建设,开展国有资产划转移交,县城投公司资产规模增加到60亿元。
工业
舒城县工业生产,1949年以前以私营、个体手工生产为主,大宗产品有19类,其中名、特、优产品有龙舒贡席、土织丝绸、晓天方铁、纸伞、庐镇关铁锅、干汊河菜刀、桃溪斧头、孔集篾器、平田皮纸、缸窑陶器、西山盆桶、竹扫帚等,除县内自用外,大量销往县外,龙舒贡席远销日本、东南亚各地。据民国8年《安徽省六十县产业调查》记述:“舒城县从事手工业生产的有5640人”。又据民国11年舒城县知事鲍庚作的《舒城县大概情形》一文所记:“舒邑以丝、茶、竹、木、油、铁、药材等综合加工,(年)收入可达二百万元(银元)。皖中各县所售
豆腐铁(方铁),大半出自舒城,据梅河厘局税率计,每年可达十万元(银元)”。但由于受历史条件的影响,生产发展不快。抗日战争爆发时,生产遭到极大破坏。40年代初,从肥东、巢县、芜湖、南京等沦陷区逃来的难民,因无耕地,他们遂以手工业生产谋生,在客观上也促进了舒城县工业生产的复苏。特别是纺织、卷烟、制革、制鞋、成衣等行业较为发达。民国36年,全县有工业生产47个行业,从业人员5000多人,分属17个行业理事会,有私营半机械生产卷烟厂13家。
建国后,舒城县工业发展很快,私营工厂和个体手工业者受到*保护。1951年,开始组织手工业合作小组,并兴建粮食机械加工厂,1953年,兴建舒城茶厂,始用机械制茶。1956年,全县实现手工业生产合作化。按1980年不变价计算,全县1957年工业总产值1604万元,比1949年426万元增长2.76倍。1958年,全县大办钢铁,机械制造业应运而生,紧接着轻纺工业、建材工业、采掘工业、化工工业、粮油加工等工业连续“上马”。后因财力、设备、技术缺乏,1960年关、停、并、转了不适合市场、县情的企业。1963~1965年,通过调整,收到良好效果,1966年,全县工业总产值达1962万元,比1962年1457万元增长34.6%。1967年以后,舒城县新建了
麻纺织、棉针织、化肥等骨干企业,产品产量有所增加和提高,1978年,全县工业总产值达到5619万元,比1966年增长2.83倍。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工业生产进入新的发展阶段。新建了水泥、饲料加工、建材、电力和乡镇企业、个体户企业。至1985年,全县计有开工企业17917个,其中属重工业3661个,轻工业14236个,全民所有制22个、集体所有制1261个(县属集体所有制20个、乡镇所有制392个、农村合作经营849个)、个体户16634个(农村个体户15837个、城镇个体户797个);工业从业人员50818人;总产值1.7314亿元,比1949年增加39.6倍,全员劳动生产率3407元;固定资产6648万元。
2012年全县工业企业实现总产值242亿元,增长24.8%。净增规模企业15家,总数达120家,净增亿元企业10家,总数达50家。县开发区扩区升级通过省*批准,规划面积由2平方公里扩大到13平方公里。两个省级开发区完成基础设施投入4.8亿元,新增建成区面积3.6平方公里,入区企业168家,实现产值86.2亿元。9个乡镇工业集中区完成基础设施投入1.9亿元,新增建成区面积1.6平方公里,入区企业210家,实现产值64.1亿元。
农业
建国前,舒城县农业生产发展较慢。建国后,人民*把农业列为发展国民经济的基础,从根本上改变了生产关系,积极推广科学技术,生产水平稳步上升。1985年,全县农业总产值2.1653亿元,比1949年5189万元增长3.17倍(均为1980年不变价)。
1953年前,舒城县农业生产,长期沿用传统的耕作制度,绝大部分地区是一年一熟,少数地区是两年三熟或一年两熟。其茬口安排是:一年一熟制,每年芒种前栽中稻,立秋前栽迟(晚)稻。水稻收割后,绝大部分田翻犁水沤,少数田(地)种红花草和大、小麦、豌豆、蚕豆、油菜、大蒜,光照较差的山地,一年只种一季玉米、山芋、麦、豆;两年三熟制,多在土地肥沃、水源充足的地区,少数农户实行水稻(玉米、大豆、烟、靛、姜)——麦、油菜、大蒜——水稻轮作;一年两熟制,个别生产资金、劳力、畜力较强的农户,立夏左右栽少量早稻,立秋前收割后,或栽迟(晚)稻,或种寒(晚)玉米、荞麦、红豆(或黄花绿、泥黑豆)、荸荠、蔬菜,有的实行高杆、矮杆作物套种,水旱作物间作(水稻田埂种大豆)。
1954年,*安徽省委提出“扩大秋种面积,改变午秋收成比重;改一年一熟为一年两熟、三熟,实行间种、套种,提高复种指数;推广高产作物和耐旱、耐涝作物,改变广种薄收习惯”的农业“三改”措施后,县委、县人民*作出决议,重点是改一年一熟为一年两熟、三熟。1954年,全县播种早稻面积12800亩,粮食播种面积105.8万亩,比上年94.08万亩提高12.46%。1956年,播种早稻20.33万亩、双季晚稻21.6万亩,粮食播种面积达142.83万亩,比1953年、1954年分别提高51.8%、35%。一年两熟的水稻面积达46.84万亩,占全县水稻播种面积84.9万亩的55.2%。1963~1965年,因早晚稻品种不好,又加科学种田技术差、肥料不足,产量较低,群众不习惯,所以,每年播种双季稻面积分别在7~9万亩之间。1966年起,双季稻播种总面积有所扩大。1970年,县革命委员会决定:“消灭冬沤田,扩种红花草、双季稻,减少单晚稻。”1971年,全县播种早稻42.49万亩、双季晚稻41.6万亩、红花草36.28万亩、油菜7.4万亩、单晚稻9.62万亩,粮食播种总面积111.97万亩。除山区少数冷浸水田、圩区陷田外,其余均一年四季都有农作物在田,全县基本上实现一年两熟制(稻——稻、麦——稻、经济作物——稻)和一部分一年三熟制(绿肥——稻——稻、油——稻——稻)。这是舒城县农业生产耕作制度上划时代的变革,效果良好,群众拥护。这年全县粮食总产5.443亿斤,比上年净增1.03亿斤,增长23.4%,首次超过《全国农业发展纲要》的指标(亩产800斤),成为全省13个“超纲要”县之一,也是全地区第一个“超纲要”的县。在此后十年中,双季稻、红花草、油菜播种面积逐年稳定、稍有增加,最高年份的1977年,早稻达49.07万亩,双季晚稻达51.29万亩。红花草稳定在36万亩左右,确保早稻基肥。一年一熟的老品种中稻,只播9200亩,比1953年减少98.5%。耕作时令上,早稻一般不栽“夏秧”,双晚绝大多数不栽“秋秧”。
80年代,又向一年三熟制发展。主要措施:减少红花草面积,扩大油菜面积,稳定双季稻面积,缩短作物在大田的生长期,搞温水催芽、薄膜育秧、移栽油菜、培选良种。1980年,全县栽插早稻47.14万亩,比1970年增加41.1%;双季晚稻50.22万亩,比1970年增加58.6%;油菜13.07万亩,比1970年增加105.4%,1985年,增到21.07万亩,比1980年增加67.9%。全县稻——油——肥(红花草)一年三熟的面积,占全年农作物播种面积76%。
2012年粮食总产39.8万吨,增长5.3%,连续九年创历史新高。荣获全省粮食生产先进县称号。超级杂交稻高产试验平均亩产达839.6公斤,创造了低海拔地区百亩连片高产新纪录。新增规模养殖户400多户,新增省市级龙头企业16家,实现加工业产值86.1亿元,增长56%,农业产业化工作连续三年获全市第一。全面启动美好乡村建设,完成26个示范点村庄整治工作,改造农村危房3330户。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新增灌溉面积2.9万亩,除险加固病险水库24座。扎实推进平安农机建设,进一步健全农村三资代理服务,积极开展政策性农业保险,荣获全国农村集体三资管理示范县、全省平安农机示范县称号。
9、地方特产
油茶
又叫茶子树,为我国特有的木本油料树种,有2300多年历史。舒城油茶资源十分丰富,分布于丘陵11个乡镇,成林油茶20万亩,面积占全升档15%,居全国之首。
油茶当地群众称之为“打不烂的天然油库”,“摧不毁的铁杆庄稼”。一年种植,几十年收益。它是植物食用油中的佳品。一是营养价值高;二是晶莹透亮,色清味香;三是耐贮藏,不易腐败变质;四是可作人造牛奶等的原料。除茶叶外,油茶果壳可作为用来制碱、橡胶、糠醛、活性碳等。
据《新唐书。地理志》载,唐时舒城即盛产茶叶,并被列入贡品。舒城兰花茶叶作为安徽省传统地方名茶因其形似兰花、香若兰蕙深受海内外消费者的赞誉和喜爱,目前茶叶生产遍及山区16个乡镇,面积10万亩,年产茶叶2000吨。80年代研制开发的“白霜雾毫”被列为安徽省十种名茶之首,89年被国家农业部评为“部优名茶。白霜雾毫外形芽叶,自然舒展,如兰花初放,色泽翠绿,毫锋显露、内质香气清新怡人,而色浅绿明亮,叶底嫩匀成朵、主要产于境内西南绵延数百公里的高山茶区。山高岭峻,植被完好,土质肥沃,气候温和,无污染,生态环境得天独厚。特别是初春新茶冒尖时节,漫山兰花竟相吐蕊散发幽香,香气重染沁入新茶,使之具有了独特的兰花馨香。
舒城小兰花,深得消费者的喜爱,更是远销国外!
中国茶叶学会组织的“2010中国茶叶学会团体会员会议暨科技创新与低碳茶业学术研讨会”在合肥隆重举行。大会对舒城县获得“中国名茶之乡”和舒城小兰花获得首届“国饮杯”全国名优茶评比特等奖进行颁奖,在大会上舒城县相关负责人就舒城茶叶产业发展作经验交流发言。近年来,舒城县委、县*高度重视茶叶产业发展,大力实施舒城县茶产业振兴工程,加快推进茶树良种化、生产无害化、加工机械化、产品标准化、市场营销品牌化,实现了舒城茶业持续健康发展。
板栗
舒城素有“板栗之乡”美称,大面积栽培板栗有300多年历史。分布山区22个乡镇,现有板栗40万亩,年产量500万公斤,年出口50万公斤。本地产叶里芷、蜜蜂球、粘子板三个品种被安徽省林业厅定为优良品种。近年来,舒城县把板栗开发作为山区群众脱贫致富的支柱项目,注重科技投入,新品种“叶里藏”、“蜜蜂球”等果大质优、香甜脆嫩,有明显健胃、补肾之功效、富含钙、镁、硼、铁等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98年舒城县与国家材科院合作攻克了板栗冷藏保鲜技术难题,建立年储藏保鲜能力达400吨的板栗保鲜基地,保鲜率达99%。
竹器
舒城竹器以龙舒贡席为代表,简称舒席,是国家名牌传统出口产品,1906年在“*国际商品赛会上”获一等奖;1910年,在南洋大臣主办的物产会上获银质奖章,1917年在美国芝加哥国家商品赛会上获一等奖;1926年和1934年,分别参加上海、杭州全国展览会,分获一等奖。1953年,在莫斯科国际经济展览会上获工业美术奖。抗战前,日本裕仁天皇结婚,日本田洋行曾派人专程来舒城购席10床,作为贺礼。1979年以后,舒席又先后获部优称号以及省级以上10个大奖。舒席是以水竹为原料,取其头青、二黄,编成“人字纹”、“回纹”等花色。产品有睡席、枕席、童席、托席、座垫席、字画席和餐具、玩具等。具有造型雅致、花纹细密、柔软光滑、凉爽消汗、不被虫蛀、经久耐用、可折可卷、易于携等特点。龙舒贡席品位极高,不仅是消暑纳凉的生活用品,而且是门厅、礼堂、书斋、餐厅等内不可多得的装饰品。同时,也是友好往来、喜庆活动馈赠友人别致而大方的精美礼品。
生姜
本县生姜早在唐朝已有栽培,近现代,尤以干汊河镇一带所产生姜饮誉省内外,远销上海、南京等大中城市。姜性辛、温热、入药、调味、食用皆可,具有多种药用保健功能。近年来,孔集镇绿园食品公司生产的“泡姜片”在省内外市场非常畅销。
薇菜
属山野菜,是一年生草本植物,盛产于本县五显镇一带。90年代后经科学鉴定,发现含有人体需要的微量元素、氨基酸和蛋白质,食用、入药均可,渐被重视。五显镇为发挥资源优势,大量在群众中收购,通过加工、分检,制成薇菜干制品,销往省内外,出口日本等国家。
橡栗
是一种灌生栎树坚果,有天然黑色“仙果”之美称,大量生长于本县晓天地区山野。其果肉能制作成美味可口的食品,果壳可作工业染料,果渣是饲养牲畜的精饲料。《本草纲目》载:“橡实苦、微温、无毒,主治下痢、兑肛、痔疮出血、涩肠止泻、止肠风崩中带下、厚肠胃、肥健人”,具有多种药用价值。晓天镇运用现代科技,将橡栗制成橡栗粉、橡栗粉条、橡栗豆腐、橡栗冲剂、橡栗茶等系列产品,销往市场,前景看好。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