赶黄草
赶黄草始载于明代《救荒本草》,具有清热解毒、退黄化湿,活血散瘀,利水消肿之作用,是苗族民间用于肝病的经验方,苗族人世代习用,称她为“神仙草”。
1、简介
赶黄草始载于明代《救荒本草》,具有清热解毒、退黄化湿,活血散瘀,利水消肿之作用,是苗族民间用于肝病的经验方,苗族人世代习用,称她为“神仙草”。现代研究表明赶黄草内含多种有效成份均对肝损伤具保护作用,能恢复肝脏功能,减低饮酒及药物对肝脏的损害,抑制肝纤维化、肝硬化,并对甲肝、乙肝、慢性活动性肝炎具有显著的作用。
- 【学名】扯根菜
赶黄草 - 【别名】扯根菜、山黄鳝、水杨柳、水泽兰、水滓蓝。
- 【产地】泸州、古蔺县。
- 【性状】本品茎呈圆形,全株长达100cm,直径0.2——0.8cm,表面黄红色或绿色。较光滑,叶痕两侧有两条微隆起向下延伸的纵向褐色条纹,易折断。断面纤维性,黄色。中空,单叶互生。常卷曲易碎。完整叶片展开后呈披针形,长3~10cm,宽约0.8cm,两面无毛,上表面黄红或暗绿色,下表面红黄色或灰绿色。萌果黄红色,直径约6mm,种子细小、气微,味微苦。
- 【鉴别】本品横切面:表面细胞一列,含棕黄色块状物,表皮下方由多列厚角细胞组成,气囊约3列,被单列厚角细胞隔开。韧皮部较窄,形成层可见。木质部由导管、纤维组成,射线平直由1~2列细胞组成,髓部细胞类圆形,厚角细胞和韧皮薄壁细胞均含草酸钙簇晶,簇晶直径20~50μm。
- 【炮制】取赶黄草原杆,除去杂质,洗净,淋润,切段,干燥(必需是专业的中药草传统炮制手法,要求高,达到成份稳定)
- 【性味】甘、微温。
- 【适宜人群】:1.脂肪肝患者;2.经常熬夜劳累;3.少运动又营养过剩;4.应酬多的人;5.肝部经常不适者。
2、生长环境:
古蔺县地处川滇黔三省交界,境内为温暖带和亚热带交替地带,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境内山大沟深,坡谷纵横,海拔300-1843米,海拔落差大,立体气候明显,“一年三四季,十里不同天”。年均气温17.6度,年降水量700~800毫米,无霜期300天以上,是赶黄草生长所需的最佳环境。
3、赶黄草的功效
赶黄草的道地性是其神奇养肝效果的保证,深受养肝老友们推崇--其有效解酒,减少酒精肝对肝脏的损害,是商务养肝,居家养肝必备饮品!利水除湿,祛瘀止痛。用于黄疸,水肿;外用治跌打损伤。
4、赶黄草的作用
赶黄草性温、味甘、无毒、利尿、消尿、活血、化瘀、健脾、祛黄疸等,主治黄疸、水肿、经闭、血崩、带下跌打损伤,以及各型肝炎、胆囊炎、脂肪肝,被苗族人尊为传统祛黄病药物。
赶黄草
1、赶黄草能解酒
经研究表明赶黄草含有的没食子酸和槲皮素等成分均为已知具有抗乙肝病毒和保肝作用的有效成分。
2、赶黄草能护肝
赶黄草是一种地道的中药材,赶黄草具有清热解毒,平肝健脾的功效。在临床医学中常常被用为治疗酒精肝,脂肪肝,药物肝,压力肝,甲乙肝病毒,胆囊炎等肝脏类病症。由于其成分中含有没食子酸和榭皮素等有效成分,对于乙肝病毒有着非常好的治疗疗效,并且可以起到养肝护肝的作用,以此对肝脏引起的皮肤斑,视力下降干涩都有很好的调理效果。
5、赶黄草的禁忌
赶黄草属利水渗湿药,中医讲究物极必反,长期大量服用赶黄草可能对肾脏会产生不利的影响,可以配合其他中药以减少副作用,具体请遵医嘱。
赶黄草是属于凉性植物,对于胃肠亏虚的朋友来说,势必是要计量减半的,如果按照既定正常计量来说泡饮,自然是会有所影响,而造成拉肚子等不良反应。
6、史料记载
赶黄草始载于明代《救荒本草》,具有清热解毒、退黄化湿,活血散瘀,利水消肿之功效,是苗族民间治疗肝病的经验方,称为“神仙草”。目前古蔺县的赶黄草区域已被国家原产地域保护制度认可和保护。现代研究表明,赶黄草内含多种有效成分,对肝脏具有保护作用,能减低饮酒及药物对肝脏的损害。
赶黄草民间应用历史悠久,文化传说丰富。最为著名的要数《三国演义》中七擒孟获的故事。“五月驱兵入不毛,月明泸水瘴烟高,岂惮征蛮七纵劳”。话说蜀军追击蛮兵时遭遇瘴气侵袭,诸葛孔明束手无策心急如焚。后经山神指点觅得薤叶芸香草,“各人口含一叶,瘴气自然不侵”。此外,古蔺民间至今流传有蜀军南征途径古蔺县时全军困扰于不明病症。吃不下饭,浑身瘫软无力,并伴有恶心呕吐,随队军医束手无策,偶然仿得民间苗家偏方神仙草,从而拯救了蜀军的传说。这与《三国演义》中的记载有异曲同工之妙。神奇的“薤叶芸香”究竟为何物?为解开仙草之谜,历史学家、中医药专家、考古学者进行了多年的民间采风、遗迹考古以及药理分析等多方考证。终于证实薤叶芸香就是古蔺县特产赶黄草。
赶黄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