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天性椎体畸形
先天性椎体畸形系胚胎发育过程中椎体分节不全或形成不全所引起,可分为分节不良型、形成障碍型、混合型。胚胎发育过程中,如果椎体两侧成对骨化中心未能正常融合,则可形成半椎体、椎体纵裂和蝴蝶椎等椎体畸形。在椎体畸形中以半椎体占多数,而先天性脊柱侧凸中多数由半椎体所引起。脊柱畸形的发展,因椎体病变不同,畸形发育程度也不尽相同。
1、概述
先天性椎体畸形系胚胎发育过程中椎体分节不全或形成不全所引起,可分为分节不良型、形成障碍型、混合型。胚胎发育过程中,如果椎体两侧成对骨化中心未能正常融合,则可形成半椎体、椎体纵裂和蝴蝶椎等椎体畸形。在椎体畸形中以半椎体占多数,而先天性脊柱侧凸中多数由半椎体所引起。脊柱畸形的发展,因椎体病变不同,畸形发育程度也不尽相同。
2、病因
先天性椎体畸形多认为与常染色体显性和隐性遗传有关。
3、临床表现
主要为脊柱畸形,但因半椎体出现的部位不同引起的畸形也不相同。
1.脊柱侧弯
因单发或多发半椎体畸形所致。如为单侧半椎体,特别是相邻同侧两个半椎体存在时,则脊柱向半椎体侧隆起。如两个不同侧别的半椎体,其间有数个正常椎体相隔时,则脊柱呈“S”形侧凸。如相邻两个半椎体不在同侧,则无脊柱侧凸;
2.脊柱后凸畸形
见于后侧半椎体畸形者;
3.脊柱侧弯及旋转畸形
严重侧弯者,如果躯体上部重力不平衡,则于发育过程中可逐渐形成伴有明显旋转的侧弯畸形,并伴有胸廓变形等体征,半椎体畸形伴有后侧半椎体畸形时也易发生;
4.身高生长受限
患者躯干比同龄人短小,有时患处活动略受限。
先天性脊柱畸形患者常伴有其他器官、系统的先天性畸形,因此对先天性脊柱畸形的评估不应仅仅局限于脊柱,应包括以下系统:先天性泌尿生殖系统畸形(尿道畸形)、先天性心血管畸形、神经系统畸形(脊柱纵裂)。
4、检查
1.X线检查
X线片可明确椎体畸形类型,应包括全脊柱正侧位片,以便初步估计术中可能矫正的角度。
2.MRI检查
有条件者需做MRI检查,可以排除脊髓纵裂或栓系综合征。
对于有神经症状者,还必须行脊髓造影,以便进一步确诊。
5、诊断
详细记录病人的身高,包括站高及坐高,胸背的旋转及侧凸程度,是否合并其他畸形如先天性心脏病、Sprengel畸形、腭裂等。X线片可明确椎体畸形类型,应包括全脊柱正侧位片,以便初步估计术中可能矫正的角度。若有神经症状者,必须行脊髓造影,有条件者做MRI检查,除外脊髓纵裂或栓系综合征。
6、治疗
1.非手术疗法
轻度畸形者可佩戴支具,并加强背部肌肉锻炼。拍摄牵引状态下及自然状态下X线片,可测出脊柱弯曲柔软度。穿支具期间应记录原始弯及代偿弯的角度,以便监测其发展情况。如支具固定期间,弯曲度明显加重,则应考虑手术治疗。对于弯曲度超过50°者,最好不采用支具固定。
2.手术治疗
根据脊柱畸形的类型和严重程度、脊柱侧凸的进展速度、畸形的部位及病原菌的年龄而决定术式。
(1)脊柱原位后融合术适应于脊柱畸形轻至中度、外形尚可,畸形发展不快者,尤其单侧未分节者适合做此类手术。可采用自体髂骨作为骨源,融合范围包括上、下两个正常椎体。
(2)单侧椎体骨骺固定术对椎体凸侧的前方和后方进行融合,阻止其过度生长,使脊柱凹侧继续生长,达到矫形目的。
(3)脊柱侧凸的矫正及融合适合于脊柱畸形严重者。术前需行脊柱牵引,防止术中脊柱突然被拉长而发生脊髓损伤。
(4)半椎体切除术适应于骶椎连接部位所引起的脊柱倾斜和失代偿。切除半椎体后,用压缩棒进行固定。如合并有脊髓分叉或神经闭合不全,则要先行凸侧腰、骶1椎体之间半侧融合术。
(5)脊柱截骨适应于年龄较大或者青春期的患者,其椎体单侧未分节、病变部位僵硬、严重成角侧凸。如脊柱轴侧有肋骨融合,术中应将其切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