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文经
谢文经(1931-2012),1931年出生,海南省临高县人,汉族。1950年参加工作,当过小学音乐教师,1953年调入广东民族歌舞团担任歌队队长、演唱演员、创作组组长和艺术委员会主席。曾在广东人民艺术学院进修作曲,是中国音协会员、中国少数民族音乐学会会员、广东省音协理事。毕生从事海南民间音乐的收集、整理,并创作出大量的声乐作品和器乐作品。歌曲《舂米谣》、《久久不见久久见》《黎家姑娘》等,都获得过*或省级奖项。2012年8月27日,被誉为海南本土音乐泰斗的谢文经先生在广州病逝,享年81岁。
1、人物简介
谢文经(1931-2012),1931年出生,海南省临高县人,汉族。1950年参加工作,当过小学音乐教师,1953年调入广东民族歌舞团担任歌队队长、演唱演员、创作组组长和艺术委员会主席。曾在广东人民艺术学院进修作曲,是中国音协会员、中国少数民族音乐学会会员、广东省音协理事。毕生从事海南民间音乐的收集、整理,并创作出大量的声乐作品和器乐作品。歌曲《舂米谣》、《久久不见久久见》《黎家姑娘》等,都获得过*或省级奖项。
2012年8月27日,被誉为海南本土音乐泰斗的谢文经先生在广州病逝,享年81岁。
人物作品
按年代来划分,谢文经一生音乐创作可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是上世纪五六十年代,这是谢文经音乐创作的黄金期,这一时期谢文经深入五指山地区,搜集、记谱、整理、创作大量的民族音乐作品,主要有:《舂米谣》、《叫侬唱歌侬就唱》、《姑娘变了心》、《远航归来》等;
第二阶段,是七八十年代,谢文经随团迁居广州,十年“*”压抑了他最美好的创作冲动,那时他住在广州赤岗东路上的小屋里,思索音乐之外的生计问题,他要给孩子找工作、找房子,偶有佳作,也是出手不凡,这是他音乐创作的成熟期,主要作品有:《请到天涯海角来》、《久久不见久久见》等;
第三个阶段是2000年以后,谢文经从广州归来,唱着他浑厚的男高音,重新回到五指山的山水云天之间。这时他已70多岁,自觉得人生韶华不长,黄昏将至,惟有鞠躬尽瘁,只争朝夕,这一时期是谢文经音乐创作的爆发期,主要作品有:《我是五指山人》、《我们苗村多么美》、《西亚哟》、《五指山啊五指山》、《三月三呀三月三》、《天鹅飞来了》、《七仙岭的温泉》、《美丽三亚》、《三月三信达达》、《苗家瀑布》等。
到了晚年,他还系统整理和创作了一批传遍天涯海角、经久不衰的合唱歌曲,主要有:《斗牛调》、《调声》、《摇篮曲》、《黎家心花开》、《黎家姑娘》、《海南木棉红》等。
2、作品简介
《久久不见久久见》是海南本土音乐泰斗谢文经先生改编、创作的黎族新民歌。是一首用海南方言演唱的歌曲,创作灵感来源于黎族聚居区的民歌,词曲婉转、深情,是琼州大地广为传唱的经典。
据谢文经生前接受采访时透露,这首歌真正走红,是在1989年。当时,有位商人要出版海南话歌曲磁带,看中了《久久不见久久见》。于是,他把歌词进行了修改补充,并交给原海南民族歌舞团歌手陈忠演唱,结果出人意料:不仅磁带大卖,这首歌还被改编成好几个版本,有独唱、有对唱、还有合唱等。再后来,为了方便传唱,普通话版本也应运而生了。
那几年,海南各地每逢节庆或晚会,《久久不见久久见》是必唱曲目。接待岛外宾客时,导游都会在大巴车上为他们演唱这首歌曲。直到现在,《久久不见久久见》这首歌仍然是介绍海南音乐文化的窗口之一。
中国国家主席*应邀出席博鳌亚洲论坛2018年年会开幕式并发表重要主旨演讲时,提到了这首歌曲。
3、人物贡献
他是海南民族音乐的提灯人
上世纪五六十年代,是黎族音乐走出深山,重现辉煌的年代。在那段激情燃烧的岁月里,谢文经一直是海南民族音乐的艰辛探路者和提灯人。
谢文经与王妚大同场演出
1931年,谢文经出生在海南临高加来,1950年参加工作,当过小学音乐教师,1953年调入广东民族歌舞团担任过歌队队长、创作组长和艺术委员会主席。从那时起,他创作的眼光就投到五指山这片沃土,是这片多情的土地激发了他的创作灵感,他也为这片土地回馈出闪烁着他音乐才华和饱含心血的艺术成果。
他是《久久不见久久见》的作者
谢文经的音乐创作,深深地植根于五指山地区,其题材和风格体现了黎族苗族的审美取向,其情感诉求是海南本土传统文化价值的张扬。有人说,谢文经是海南的“王洛宾”,他所代表的那个时代,是海南本土音乐创作的黄金一代。我想这个评价,谢文经是受之无愧的。
晚年的谢文经病魔缠身,但仍然保持旺盛的创作热情。他在海南,一般都住在海口他女儿那间二居室里,有时我去看望他的时候,看到客厅、卧室、盥洗间里,到处摆满药品,只有客厅里那架旧钢琴,像一个倔老头般样屹立在墙角,时不时随着他那苍凉的琴音响起,才令人想起这里是一位为海南创作许许多多音乐经典的艺术家灵魂的寓所。
在这间寓所里,谢老与我谈起两件事,让我觉得他为人的耿直和率性。一件事是关于歌曲《久久不见久久见》的作者问题,他说这首歌现在火起来了,人家都以为是黎族歌唱家陈忠创作的,其实他才是词曲的原创作者。我说是的是的,这件事我知道,海南刚建省时,陈忠从广东民族歌舞团调入海南省团委,和我就住同一屋,那时我们烧报纸烤鱼干喝广东红扇米酒,陈忠就当我们的面开始练唱这首歌,当时就告诉我们这首歌是谢文经老师创作的。谢老听我说完后像孩子般兴奋地说:“是吗?是吗?他是这么说的吗?这就好,这就好!”另外一件事是2010年,海南广播电台的音乐编辑苏才霞把我作词的歌曲《昌江木棉红》,请谢老改编成合唱歌曲《海南木棉红》,他满口答应。后来这首歌作为省公务员合唱团参加比赛的曲目并获了奖。
4、两大遗憾
谢文经先生生前有两大遗憾,首先是认为黎族音乐是非常具有海南特色的音乐,可惜这好的音乐没有走出海南,走出中国,让更多人认可黎族音乐;其次是谢文经先生生前创作了近千首作品,但一直没有机会创办个人的音乐会。谢文经先生的遗憾,其实也是对传承黎族文化的一种殷殷期盼,更是对音乐的一种执着精神。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