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科普小知识本站旨在为大家提供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科普小知识,以及科普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科普文章

准时生产制

科普小知识2022-10-02 11:33:25
...

即准时制生产(JustinTime,JIT)。在所需要的时刻,按所需要的数量生产所需要的产品(或零部件)的生产模式,其目的是加速半成品的流转,将资金的积压减少到最低的限度,从而提高企业的生产效益。

1、含义

将必要的零件以必要的数量在必要的时间送到生产线,并且只将所需要的零件、只以所需要的数量、只在正好需要的时间送到生产。这是为适应20世纪60年代消费需要变得多样化、个性化而建立的一种生产体系及为此生产体系服务的物流体系。

2、产生背景

准时制是日本丰田汽车公司在20世纪60年代实行的一种生产方式,1973年以后,这种方式对丰田公司渡过第一次能源危机起到了突出的作用,后引起其它国家生产企业的重视,并逐渐在欧洲和美国的日资企业及当地企业中推行开来,这一方式与源自日本的其它生产、流通方式一起被西方企业称为“日本化模式”。


准时制

日本汽车工业从其起步到今天经历了一个技术设备引进对国产化----建立规模生产*----高度成长----工业巨大化----强化国际竞争力----出口日增对全球战略这样一个过程。但是,从一开始的技术设备引进阶段,日本汽车工业就没有全部照搬美国的汽车生产方式。这其中除了当时的*内市场环境、劳动力以及二次世纪大战之后资金短缺等原因以外。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以丰田汽车公司副总裁大野耐一等人为代表,他们从一开始就意识到了,美国汽车工业的生产方式虽然已很先进,但需采取一种更灵活,更能适应市场需求的能够提高产品竞争力的生产方式。

在这种历史背景下,1953年,日本丰田公司的副总裁大野耐一综合了单件生产(one-piece-flow)和批量生产的特点和优点,创造了一种在多品种小批量混合生产条件下高质量、低消耗的生产方式即准时生产(JustInTime,简称JIT)。

3、核心思想


拒绝浪费

在JIT生产方式倡导以前,世界汽车生产企业包括丰田公司均采取福特式的“总动员生产方式”,即一半时间人员和设备、流水线等待零件,另一半时间等零件一运到,全体人员总动员,紧急生产产品。这种方式造成了生产过程中的物流不合理现象,尤以库存积压和短缺为特征,生产线或者不开机,或者开机后就大量生产,这种模式导致了严重的资源浪费。丰田公司的JIT采取的是多品种少批量、短周期的生产方式,实现了消除库存,优化生产物流,减少浪费的目的。

准时生产方式基本思想可概括为“在需要的时候,按需要的量生产所需的产品”,也就是通过生产的计划和控制及库存的管理,追求一种无库存,或库存达到最小的生产系统。准时生产方式的核心是追求一种无库存的生产系统,或使库存达到最小的生产系统。为此而开发了包括“看板””在内的一系列具体方法,并逐渐形成了一套独具特色的生产经营体系。

JIT生产方式以准时生产为出发点,首先暴露出生产过量和其他方面的浪费,然后对设备、人员等进行淘汰、调整,达到降低成本、简化计划和提高控制的目的。在生产现场控制技术方面,JIT的基本原则是在正确的时间,生产正确数量的零件或产品,即时生产。它将传统生产过程中前道工序向后道工序送货,改为后道工序根据“看板”向前道工序取货,看板系统是JIT生产现场控制技术的核心,但JIT不仅仅是看板管理。

4、准时生产制要点

(1)准时生产制的基本思想是通过即时、按量、保质提供物料(零部件、在制品、成品)来杜绝浪费和充分发挥每一个工位的能力和作用。

(2)准时生产制的目标是提高投资的效益。这一点主要是通过减少库存、杜绝浪费、降低成本、减少资源投入来实现的。

(3)应用准时生产制的前提是:主生产计划必须是相对稳定一致的。这要求在主生产计划的时间框架中有相对不变的日产量,这样,加工中心的需求便几乎是常量。

(4)看板系统作为上求下供的接口工具以满足组合件的主生产计划。一批固定的容器(通常称为“蛋盒”)用来提供所需的每种零部件。当这些容器被装满或达到规定限额时,人们就不再生产更多的零件,以限制每种零件的库存量。同时还鼓励管理部门和工人不断改进工作以减少容器的数量与容积,进而减少库存。

(5)准时生产制系统中减少库存的关键在于减少批量、生产准备时间和前导时间。其目标是实现批量为一(单位),以与无库存生产相配套,这需要通过小组或加工中心改善操作工艺、强化管理部门与工人的协调配合来实现。

(6)准时生产制要求工厂布局尽可能少占用空间,并要求成组技术与之配套。

(7)准时生产制要求每一个工人一专多能。他们应能操作并会装配、维修、检查多台(或多种)机床和设备,能自觉改善加工工艺。这就要求管理人员不断改进选择、培养、评价和奖励工人的标准及程序,以更好地实现上述目标。

(8)准时生产制要求建立一种新颖的供货系统。在允许供应量发生变化的前提下,质量可靠,供应及时。一般来说,这可以通过跟单一供应商签订长期、稳定的供货合同来实现。

(9)准时生产制系统的实施要求各项工作井井有序。高层管理部门必须组织指挥得当;最终产品产出时间表应当与加工工序及供应计划相一致;生产组织应力求减少前导时间和生产批量;管理部门与工人的强化教育应趋于同一水平。

5、“看板”的作用及功能

看板:又称传票卡,在JIT系统中生产、运送指令的传递工具。它可以是一种卡片,也可以是一种信号,一种告示牌。

作用


看板生产组织

丰田的“看板”共分两种:一种叫“传件看板”,一种叫“生产看板”。每一道工序的设备附近都设置两个存件箱(或容器),一个储存着上一道工序已制成的本工序的备加工零部件,另一个则储存着本工序已生产完成以备下一道工序随时提取应用的零部件。只有汽车装配的最后一道工序是例外,它只有前一种存件箱,因为这道工序的制成品就是一辆完整的汽车,装配一完成,就可开出厂外交与顾客使用。

功能

(1)生产以及运送的工作指令

看板中记载着生产量、时间、方法、顺序以及运送量、运送时间、运送目的地、放置场所、搬运工具等信息,从装配工序逐次向前工序追溯,在装配线将所使用的零部件上所带的看板取下,以此再去前工序领取。“后工序领取”以及“JIT生产”就是这样通过看板来实现的。

(2)防止过量生产和过量运送

看板必须按照既定的运用规则来使用。其中一条规则是:“没有看板不能生产,也不能运送。”根据这一规则,看板数量减少,则生产量也相应减少。由于看板所表示的只是必要的量,因此通过看板的运用能够做到自动防止过量生产以及适量运送。

(3)进行“目视管理”的工具

看板的另一条运用规则是:“看板必须在实物上存放”,“前工序按照看板取下的顺序进行生产”。根据这一规则,作业现场的管理人员对生产的优先顺序能够一目了然,易于管理。通过看板就可知道后工序的作业进展情况、库存情况等等。

(4)改善的工具

在JIT生产方式中,通过不断减少看板数量来减少在制品的中间储存。在一般情况下,如果在制品库存较高、即使设备出现故障、不良品数目增加也不会影响到后道工序的生产,所以容易把这些问题掩盖起来。而且即使有人员过剩,也不易察觉。根据看板的运用规则之一"不能把不良品送往后工序",后工序所需得不到满足,就会造成全线停工,由此可立即使问题暴露,从而必须立即采取改善措施来解决问题。这样通过改善活动不仅使问题得到了解决。也使生产线的"体质"不断增强,带来了生产率的提高。JIT生产方式的目标是要最终实现无储存生产系统,而看板提供了一个朝着这个方向迈进的工具。

6、准时生产制(JIT)实现目标

JIT生产方式将“获取最大利润”作为企业经营的最终目标,将“降低成本”作为基本目标。在福特时代,降低成本主要是依靠单一品种的规模生产来实现的。但是在多品种中小批量生产的情况下,这一方法是行不通的。因此,JIT生产方式力图通过“彻底消除浪费”来达到这一目标。所谓浪费,在JIT生产方式的起源地丰田汽车公司,被定义为“只使成本增加的生产诸因素”,也就是说,不会带来任何附加价值的诸因素。任何活动对于产出没有直接的效益便被视为浪费。这其中,最主要的有生产过剩(即库存)所引起的浪费。搬运的动作﹑机器准备、存货、不良品的重新加工等都被看作浪費;同时,在JIT的生产方式下,浪費的产生通常被认为是由不良的管理所造成的。比如,大量原物料的存在可能便是由于供应商管理不良所造成的。因此,为了排除这些浪费,就相应地产生了适量生产、弹性配置作业人数以及保证质量这样三个子目录。

7、应用

JIT生产方式在70年代末期从日本引入我国,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最先开始应用看板系统控制生产现场作业。到了1982年,第一汽车制造厂采用看板取货的零件数,已达其生产零件总数的43%。80年代初,中国企业管理协会组织推广现代管理方法,看板管理被视为现代管理方法之一,在全国范围内宣传推广,并为许多企业采用。

近年来,在我国的汽车工业;电子工业、制造业等实行流水线生产的企业中应用JIT,获得了明显效果,例如第一汽车制造厂、第二汽车制造厂、上海大众汽车有限公司等企业,结合厂情创造性地应用JIT,取得了丰富的经验,创造了良好的经济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