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娘剧
牛娘剧亦称牛戏、地戏或长衫戏,是在岑溪民间歌舞“舞春牛”基础上衍变而成,解放以后定名为牛娘剧。具有浓郁地方特色,有说、有唱、有戏,娱乐性很强,深受当地农民喜爱。
名称:牛娘剧
别称:牛戏、地戏或长衫戏
1、概述
牛娘剧
每逢春节前后,当地群众自发演出牛娘剧,开展迎春活动,祈求五谷丰登,六畜兴旺。
歌戏发源于广西东南部(主要是藤县,平南地区),是流行于两广地区的以当地方言为唱词的极具民俗特色的著名剧种。牛歌戏言语通俗,形象生动含蓄,谐趣调皮;有不同角色的特定脸谱和扮相;有唱词和特定音乐结构。如果说京剧是国粹的话,那么牛歌戏便是广西的“区粹”。
2、简介
90年代,牛娘戏载入《中国戏曲志》,登上了大雅之堂。2002年,牛娘戏被共青团*评为“全国优秀乡村青年文化活动项目”。“牛娘戏”亦称牛戏、地戏或长衫戏,解放以后定名为牛娘戏,是岑溪市具有浓郁地方特色的地方戏,牛娘戏中有说、有唱、有戏,娱乐性很强,深收当地农民喜爱。牛娘戏是在当地民间歌舞“舞春色”基础上衍变而成。每逢春节前后,当地群众自发开展迎春活动,祈求五谷丰登,六畜兴旺。“舞春牛”:“舞春牛”是活动的中心。“舞春牛”由二至四人拉着一个披上画有图案的彩布装扮的牛形,至各家各户拜贺新春,边舞边唱。牛娘戏的特色:最初只唱些祷祝之词,由一人主唱,二至三人帮腔伴舞,有时有些即兴的表演。后来,渐次向娱乐方向发展,演唱内容不仅限于祈神祝愿,还编演了一些有故事情节的生活片断,一般是表现农事劳动过程,如耕田、播种、插田等,称为“插戏”,开始由歌舞向戏剧形态发展,但“舞春牛”或“插戏”的演出,都离不开牛公、牛婆两个角色,后来“插戏”成分不断扩大,终至脱离“舞春色”而独立进行。
岑溪“牛娘剧”,又叫牛娘戏,原名叫“牛戏”、“地戏”,起源于中国祖先的春牛崇拜,是一种由舞春牛娱神活动发展起来的地方戏曲,是全国独一无二的地方剧种。据载,自清乾隆时期起,岑溪就有牛娘戏班常年活动,剧种流传分布以岑溪为主。牛娘剧有传统剧目250多个。民间的牛娘戏班人数一般在10至16人之间,行当分生、旦、老、丑四类。表演时,演员唱完一个上下句,打一轮锣鼓。唱词以七字句为主,惯用比兴,风趣幽默、通俗易懂,喜剧特点突出,表演风格通俗朴素,深得地方群众的喜爱。*后,岑溪几平每个村子都有牛娘剧戏班,70年代市文化馆记录在案的牛娘戏班,就有240多个,直到近年,市内仍有一批脱产和半脱产的民间牛娘戏班,有的戏班年演出150—200场,个别演出点一批戏班轮番演出,可以连演2至3个月,剧目不重复。70年代以来,岑溪市对牛娘剧进行了改革、创新,形式上古朴的锣鼓干唱变成了现代配乐演出;内容上融入了时代的内容,使传统剧目和现代剧目相辅相成,并出现了牛娘剧剧种作家,王其鹏创作的《鸡笼》、《千金》、《亲家》等一批剧目,在区内外演出得到好评,提高了牛娘剧的知名度。风趣、幽默的喜剧风格,已成为现代牛娘剧的公认特点。牛娘剧已载入了《中国戏曲志》。2002年岑溪被区文化厅列为“广西民间艺术之乡(牛娘剧)”,同年,牛娘剧被团*评为“全国优秀乡村青年文化活动项目”。
3、历史渊源
岑溪牛娘剧是岑溪老百姓最喜爱的地方戏,其演出形式有点象东北的“二人转”,歌词每句七字,有点象七律,但不要求象七律那么工整,可押白话韵,易听、易懂、易记,深受老百姓的欢迎。作为《中国戏曲大全》里的剧种,与其它地方的一样,牛娘戏的应运而生,有一个美丽的传说伴随着。元末明初,岑溪流行着唱春牛的习俗。每年开春,农人便在村头晒坪,用泥塑成春牛,由当地有名的长者执鞭抽牛,口中念念有词,有说有唱,保佑天宫风调雨顺,接着围观的群众也争相举鞭抽打春牛,边打边唱,手舞足蹈,祈求平安。到了五百多年前,唱春牛经过历代传承和演变不断丰富和发展,根据农事劳动的情节增加了一整套舞牛动作。舞牛时,有两个插田姑娘伴唱,唱词也大为增加,并有了简单的牛娘音乐唱腔。后来又增加了鼓锣等乐器,一些民间艺人还把生活中的事通过舞春牛唱出来,也是即兴演出想唱什么就唱什么。
但“舞春牛”演出,都离不开牛公、牛婆两个角色。
后来民间艺人就把唱词记下来,经过收集整理,并在演出时加进了一些生活情节,形成了最初的牛娘戏。据口碑资料:清乾嘉年间艺人梁丽堂、李世钊等把一些佛经故事和广东传入的木鱼、南音唱本改编演出,并建立了梁丽堂班。这是最早的牛娘戏班。以后又逐渐有过不少班社。1908年,由莫华钊组建的集庆堂班,是最有影响的戏班,该戏班的著名艺人莫玉芳(人称“玉姐”)在演出时吸收了民歌小调,丰富了牛娘戏的音乐。上世纪20年代以后,有广东粤班演员来到岑溪,加入了集庆堂班,便将广戏的演艺传授给牛娘戏演员,牛娘戏吸收了广戏的表演程式及服饰装扮,向更成熟阶段发展。至上世纪40年代,因当局禁赌,戏班的演出受到很大影响。解放以后,牛娘戏得到恢复和发展,上世纪60年代以后建立了专业性剧团,并创编了一些现代题材的新剧目,其演出影响日渐扩大。1982年牛娘戏被收录入《中国戏剧词典》,同年牛娘剧《亲家》被搬上荧屏在广西电视台和*电视台播放。上世纪90年代,牛娘戏载入《中国戏曲志》,昔日的“下里巴人”变成了“阳春白雪”,登上了大雅之堂。2002年,岑溪市成为“广西民间艺术(牛娘剧)之乡”。
4、艺术特色
传统戏剧是民族民间艺术的瑰宝,在世界三大古典戏剧中,古希腊戏剧和古印度梵剧早已在舞台消失,唯有中国的戏剧还活跃在祖国各地城乡的戏剧舞台上。根据20世纪80年代编纂出版的《中国戏曲志》统计,在我国历史上共产生过394个戏曲剧种,牛娘剧就是统计中广西仅有的10个戏剧中的一个剧种。牛娘剧又叫“牛娘戏”,原名叫“牛戏”、“地戏”、“长衫戏”,是广西岑溪的一个地方剧种,流传在桂东南地区以及边邻的广东省罗定、信宜一带。一、牛娘剧的历史渊源相传在很久以前,梧州岑溪的黄华河上游方圆几十里的禾苗一夜之间全被一头野牛吃光,农民怒不可遏,手持刀叉棍棒追赶到犀牛山下,砍断了野牛的一只脚,从此野牛变成了石头牛,横卧于汶水乡三村的六旺河中。据说凡是贫苦乡民从石牛旁经过,犀牛山崖壁上便会自动滚下一枚铜钱,资助他吃粥饮茶;遇到旱涝灾害,石牛则大显其灵,使之风调雨顺,久而久之,乡民将石牛视为神灵,逢年过节便成群结队前往供奉。据《梧州府志》记述,到了明崇祯年间,人们为祈求五谷丰登六畜兴旺,开始有了“唱春牛”的习俗。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