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科普小知识本站旨在为大家提供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科普小知识,以及科普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科普文章

青阳腔

科普小知识2022-10-02 19:37:18
...

青阳腔是流传于安徽,江西等地的汉族地方戏曲剧种之一,因形成于青阳县而名;又因古时青阳县属池州府,还称"池州调"。青阳腔与徽州腔驰名于明清两代,誉为"徽池雅调",成为"天下时尚"的新调。宋代,中国东南沿海一带萌生的南戏,后来形成号称"四大声腔"之海盐腔、余姚腔、弋阳腔和昆腔,先后都在池州流行过,很快与青阳丰富的民歌、九华山佛俗说唱、大型宗教戏剧"目连"(俗'还愿戏')等民间艺术融合,约至元代形成青阳腔。2006年5月20日,青阳腔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时间:2006年

类别:传统戏剧

地区:安徽,江西

编号:Ⅳ—6

申报地区或单位:安徽省青阳县江西省湖口县

1、相关简介

青阳腔形成于安徽省池州市青阳县,因青阳属池州府,故又称池州调或徽池雅调。主要存在于安徽省青阳县及江西省湖口县等少部分地区。明代嘉靖年间,弋阳腔流入青阳地区,与当地方言及民歌小曲相结合,形成青阳腔。这一新起的声腔突破曲牌联套体的音乐结构,发展了“滚调”,创造了腔、滚结合的歌唱形式,将我国戏曲声腔的演进推向了一个新的高度。


2、唱腔特色

青阳腔拙扑、高昂、刚健、原始,它不用管弦伴奏,一般是用锣鼓伴唱,一唱众和,杂白混唱,腔滚结合(滚调),唱腔灵活多样,曲调清秀婉转,戏曲语言、唱词通俗易懂,尤为平民百姓所喜爱。

青阳腔属南戏高腔体系,其行当继承了古南戏的脚色*,有生、旦、净、末、丑、外、贴7个行当,后来又增加了小、夫两个脚色。其表演讲究"文戏武唱",娱乐性、趣味性强,火爆热闹,常穿插表演窜刀门、盘吊杆、翻高台、跳火圈等技艺。青阳腔中还有各种纸质面具,在舞美上极具特色。

青阳腔在声腔上属南曲五声系统,其演唱特征:用锣鼓伴唱,不用管弦;一唱众和,独唱与帮腔结合;运用腔滚结合的歌唱方法–滚调。


3、历史溯源

诞生

《中国大百科全书》载:"青阳腔是在(明)嘉靖年间,因弋(阳)腔流入当地,与地方语音及民歌小曲结合形成",广为流传。并创造了腔、滚结合的歌唱形式–"滚调",实现了戏曲声腔上的重大革新,在我国戏曲声腔史上起着承上启下的重要作用。

发展

四大声腔之一的弋阳腔传入青阳,吸收其精髓,并与当地九华山锣鼓佛俗说唱、民歌小曲等汉族民间艺术相融合,"错用乡语,融合土调",冶炼而成富有民间地方特色的青阳腔。因为青阳古属池州府,故称为“池州调。”


兴盛

作为南戏中一支突起的新军,青阳腔兴盛于明清,持续500余年,有《青阳时调》、《时调青阳》、《时调青昆》、《昆池新调》、《滚调乐府》等青阳腔剧本选集并广为流传。青阳腔由皖南发展到省城按庆,赣、鄂、川、湘等地。明代万历年间,青阳腔红遍全国,影响了目连戏、徽剧、黄梅戏、川剧、赣剧、京剧等戏曲的形成和发展,并与全国几十个地方戏曲剧种产生和发展有着亲密的血缘关系。

4、传承发展

1989年10月,青阳县文化局组织创作上演新编青阳腔小戏《月圆桥》参加安徽省第二届艺术节池州分场调演,获剧本创作和表演奖。1991年4月由安徽省艺术研究所、安庆市黄梅戏研究所、池州地区文化局、青阳县文化局联合编辑出版《青阳腔剧目汇编》(上、下集),收集青阳腔大小剧目94个。1992年5月3日,中国艺术研究院戏曲研究所、安徽省艺术研究所、池州地区文化局、青阳县人民*联合举办的全国青阳腔学术研讨会在青阳召开,与会专家、学者在会上交流学术论文24篇,并以《古腔新论》结集出版。


此外,青阳腔在湖口县也有比较广泛的群众基础,当地年纪稍长的人都能唱上几段,2000年,该县被文化部命名为“中国民间艺术(戏曲)之乡”。然而,由于青阳腔老艺人相继谢世,目前,艺人队伍青黄不接。湖口是务工大县,农村大量年轻人外出打工,家中多剩老人小孩,无人学演、更无能力演出。在家的年轻人对青阳腔感兴趣的并不多,想学习青阳腔有心传承的人就更少了。目前湖口县青阳腔老艺人仅剩殷武焕等几位年事较高的老人。县里的剧团已多年没有专业青阳腔演出。农村剧团中,目前仅有三四个仍在演出。在青年一代眼中,青阳腔难学、难唱、难懂、难演,既没有黄梅戏好演,又不如看电影省事,一些乡村艺人不得不在面临后继无人的同时,遭遇观众稀少的尴尬。

青阳腔从皖南流布到闽、湘、川、豫、晋、鲁等地,成为"天下时尚",直接或间接地影响了徽剧、赣剧、川剧、黄梅戏等剧种的形成与发展,在我国戏曲史上占有显赫的地位。然而,由于战争、瘟疫和外来文化冲击等多种原因,青阳腔日渐式微,基本上已从舞台上消失,濒于灭绝,急需抢救、保护和传承。

国家非常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2006年5月20日,青阳腔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上一篇:牛娘剧

下一篇:沙河调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