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平市梨树县小城子镇
小城子镇位于梨树县东北部。辖新城1个社区和新农、大房身、张家窝堡、二里界、庆东、同庆、平庄、西道、友贤、爱德、亲仁、江东道、*堡、土龙等23个行政村。镇*驻小城子,距县城41千米。八(面城)秦(家屯)公路过境。小城子素有“山水田园”之乡的美誉。
中文名称:小城子镇
行政区类别:吉林省、吉林市、小城子镇
人口:2.4万人
1、简介
小城子镇位于梨树县东北部。辖新城1个社区和新农、大房身、张家窝堡、二里界、庆东、同庆、平庄、西道、友贤、爱德、亲仁、江东道、*堡、土龙等23个行政村。镇*驻小城子,距县城41千米。八(面城)秦(家屯)公路过境。
2、历史沿革
由驻地得名。1949年设区,1956年建镇。
1958年设立小城子公社,1961年析置河山公社。1983年社改乡,1985年1月小城子撤乡建镇。
1996年,小城子镇面积100平方千米,人口2.4万人,镇*驻小城子,辖新农、大房身、张家窝堡、庆东、二里界、同庆、平庄、西道、友贤、*堡、爱德、江东道、亲仁13个行政村和按序数命名的4个居委会;河山乡面积50平方千米,人口1.8万人,乡*驻河山,辖土龙、河山、船口、高山、六屋、长山、大桥、新家、围子9个行政村。
2000年,撤销河山乡,并入小城子镇。
2003年,面积183.96平方千米,人口42280人,代码220322110。
3、行政区划
【2010年代码及城乡分类】220322104:
~001121新城社区
~200122爱德村
~201220长山村
~202220船口村
~203220大桥村
~204220东河山村
~205220六屋村
~206220平庄村
~207220亲仁村
~208220土龙村
~209220围子村
~210220西道村
~211220西河山村
~212220新家村
~213220新农村
~214220友贤村
~215220*堡村
~216220大房身村
~217220二里界村
~218220张家窝堡村
~219220庆东村
~220220同庆村
~221220江东道村
~222220高山村
4、经济发展
小城子素有“山水田园”之乡的美誉。境内水碧天蓝,草茂林丰,资源富集,人杰地灵。该镇有着丰富的矿产资源。主要有煤炭、大理石、花岗岩、石灰石、石墨、黄金等,其中煤炭储量达2.2亿吨,目前拥有大小煤矿40余家,年总产量达126万吨以上,是宝清县目前最大的煤炭生产基地。该镇有着丰富的森林资源。
全镇森林的山地面积约占区划面积的85%,是双鸭山地区规模较大的林业事业区。盛产猴头、木耳、山野菜、中草药等多种山产品。每年山产品的采集量与销售量约占全县的3/5。境内有着丰富的水利资源。有找力河、宝石河、梨树河等大小河流10余条,可开发的矿泉10余处。著名的“神龙泉”、“刊源泉”就在该镇境内。该镇有着丰富的旅游资源,公在梨树沟子一带就有全县规模最大的千亩红松种子基地林,“三道花石砬子”等旅旅游景点,特别是“梨花飞雪”,旧时是宝清县八大景观之一。该镇是宝清县杂粮和经济作物的主要产区之一。目前全镇白瓜、红小豆的种植面积已超过3万亩,占耕地总面积的40%,可谓“白瓜之乡”、红小豆“之乡,闻名中外的”宝青红“红小豆就发源于该镇,该镇是宝清县交通要道,依宝公路建成后,将成为我县通往省城的主要交通运输大动脉。截止2001年底,全镇国内生产总值已达9,500元,农业产值实现5,600万元,镇企业产值实现4,400万元,畜牧业产值实现1,100万元,粮豆薯总产实现1,600万公斤,财政收实现150万元。
5、附近景点
叶赫那拉古城
叶赫部族,在满语中意为“河边的太阳”,是满族的重要发祥地之一。明末元初的叶赫族先人征服了周围的弱小部落之后,在叶赫两岸的山头上选择险要之地筑起两座城堡。尽管叶赫部于619年初被清朝太祖皇帝努尔哈赤所灭,却无法掩埋其对清朝皇室史的重要而又微妙的作用:清太祖努尔哈赤夫人孝慈高皇后那拉氏及清末慈禧太后皆出生在此。故该城享有“两代皇后的家乡”的别称。直至今日,热情好客的叶赫人仍部分保留着传统的满族文化特色,并将以独特的满族礼节迎接慕名而去的海内外游客。
古城的建筑极有特点,每城有木、土、石三道城墙,城外有护城河环绕,登台而远眺,更觉朔风猎猎四野茫茫;内有八角时楼,古朴肃穆,巍峨雄俊,是我国北方少见的古建筑群体,极具考古及观赏价值。堡体及内部楼台等保存完整,散落着多处清朝历史中著名的遗迹,其中点将台、烽火台尤为引人注目。如今的叶赫那拉景区一分为二,分“古城文化区”和“转山湖风景游艺渡假区”,古城文化区内,有东西二城遗址、古驿站、伽蓝寺、娘娘庙、虫王庙等文化古迹可供游客参观游览;转山湖景区风光迤俪曼妙,湖面约5000亩的水域,再现了“山水共天一色”的诗意境界。
偏脸城遗址
从四平市梨树县城向北望去,天边有一道山岗,东西走向,绵延十余公里。在城北田间穿行三四公里。过招苏太河,一座古城遗址即在目前。古城顺山坡横下,四面高墙清晰可辨。全城地势不平,西北高而东南低,方向东斜,有如偏歪的人面。故人称偏脸城。
偏脸城的城墙为土墙,东墙与西墙,南墙与北墙,大体平行。每面长约千米,宽一米,高五六米左右。四墙有门,门外有瓮城,南北门与东西门,皆成对应。城墙四角,都有突出墙外,高于墙顶的圆形高台。这是角楼,站在上面可以嘹望全城。西墙与北墙外,都有护城壕遗址。偏脸古城在辽金时代最早叫九百奚营,归临津县管辖。统归于韩州统邻。因九百奚营地处交通要道,为南北往来的必经之地。故在辽金时代,九百奚营是相当重要的城镇。在此,曾幽囚过大宋的两朝君主:徽宗,钦宗两年之久。在历史上留下重要一笔。
二龙湖古城遗址
二龙湖古城遗址位于吉林省梨树县石岭乡二龙山村北崴子屯。城址平面呈方形,方向为南偏西30o,城址的西北部残缺,面积约35000余平方米。城墙由黄土夹砂石堆砌而成,残存高度1~5米,墙基宽12~15米。在南墙近中部保存有城门缺口。城址内出土有战国时期的铁镬、铁质马具,铜箭头及陶釜、罐、尊等器物,还有绳纹的板瓦和筒瓦等建筑构件。陶器的特点具有较明显的战国时期燕文化的风格特征,对研究战国时期燕文化与东北地区的密切关系提供了重要的材料。这也是目前所知东北地区受燕文化影响最北的城址,因而具有较为重要的历史、文化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