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飘拂草
根状茎不发达,具许多须根。稈密丛生,纤细,矮小,高5-18厘米,扁圆柱状,无毛,平滑,基部具少数叶鞘;鞘圆筒状,棕色,鞘口斜截形,上端渐狭,边缘为干膜质,无叶片。苞片缺如;小穗单个,生于稈的顶端,狭长圆形或棍棒状狭长圆形,长3.5-4.5毫米,宽1-1.5毫米,具少数花,最下面的一片鳞片内无花;鳞片长圆形或长圆状卵形,顶端钝,无短尖,长3-3.2毫米,苍白色,具绣色短条纹,背面沿中脉处绿色,有7-9条脉;雄蕊3,花药线形,药隔突出于花药顶端;花柱长而扁平,基部稍扩大,具疏缘毛,柱头3,被稀疏的乳头状小突起。小坚果倒卵形,近于三稜形,长约0.8毫米,白色,表面具稀疏的疣状突起和近于六角形的网纹。花果期8-9月。
中文学名:海南飘拂草
拉丁学名:FimbristylishainanensisTangetWang
拼音:hainanpiaofucao
门:被子植物门
纲:单子叶植物纲
目:莎草目
科:莎草科
属:飘拂草属
1、形态特征
根状茎不发达,具许多须根。稈密丛生,纤细,矮小,高5-18厘米,扁圆柱状,无毛,平滑,基部具少数叶鞘;鞘圆筒状,棕色,鞘口斜截形,上端渐狭,边缘为干膜质,无叶片。苞片缺如;小穗单个,生于稈的顶端,狭长圆形或棍棒状狭长圆形,长3.5-4.5毫米,宽1-1.5毫米,具少数花,最下面的一片鳞片内无花;鳞片长圆形或长圆状卵形,顶端钝,无短尖,长3-3.2毫米,苍白色,具绣色短条纹,背面沿中脉处绿色,有7-9条脉;雄蕊3,花药线形,药隔突出于花药顶端;花柱长而扁平,基部稍扩大,具疏缘毛,柱头3,被稀疏的乳头状小突起。小坚果倒卵形,近于三稜形,长约0.8毫米,白色,表面具稀疏的疣状突起和近于六角形的网纹。花果期8-9月。
2、产地分布
产地:产于广东海南岛,多生长于池塘的潮湿地方
3、分类文献
FimbristylishainanensisTangetWang,sp.nov.——FimbristylispaucifloraChunetHowinAct.Phytotax.Sin.VII,(1958)85,nonR.Br.(1810)——FimbristylissetaceaMerrilletChuninSunyatseniaV(1940)23,nonBenth.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