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科普小知识本站旨在为大家提供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科普小知识,以及科普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科普文章

后坪天坑群

科普小知识2022-10-03 20:56:01
...

后坪天坑群,位于重庆武隆县后坪乡境内,总面积15万平方米,共有5个天坑,是世界惟一的地表水冲蚀形成的天坑群。

1、景区简介


后坪天坑

后坪天坑群位于重庆武隆县后坪乡境内。

天坑总面积15万平方米,有5个天坑,藏于原始森林和竹林中,天坑周围绝壁万丈,天坑下面是地洞,地洞中隐藏着更大的天坑,箐口、石王洞、打锣凼、天平庙和牛鼻洞5个天坑的口径和深度均在300米左右。

经专家考察,5个天坑全为地表水冲蚀型天坑,是世界惟一的地表水冲蚀形成的天坑群,这里已成为地质学界关注和研究的焦点。

2、景区分布

世界唯一的地表水冲蚀成因天坑群——后坪天坑群。后坪天坑群是“中国南方喀斯特”联合申报世界自然遗产提名地。

位于武隆县后坪乡境内。

景区总面积38平方公里。因位于海拔1300米的分水岭地区的喀斯特台面,加之强烈的构造抬升,该台面上各种规模的喀斯特陷坑地貌十分发育,分布有众多的落水洞、竖井、塌陷漏斗(天坑)、峡谷、石柱、石林、溶洞等地质遗迹。

主要景点有箐口天坑、牛鼻洞天坑、石王洞天坑、打锣凼天坑、天平庙天坑、二王洞、三王洞、麻湾洞、宝塔石林、文凤山苏维埃*纪念碑等。

3、景区特点


后坪天坑群

各天坑四周绝壁环绕,形状完美。

自坑口视之,绝壁陡直,天坑深不可测,奇险无比。

自坑底仰视,四周绝壁直指天穹,引颈仰视,坐井观天,白云悠悠,天空湛蓝,给人以超然物外、远离尘嚣的感觉。

有的天坑雨季悬瀑自100——200米高的陡崖飞泻而下,倾珠溅玉,轰鸣回响,蔚为壮观。

同时,天坑群与其周边的洞穴、岩溶泉、峡谷等构成一个完整、典型的水文地貌系统。冲蚀型天坑为吸纳地表水流的主要场所,其下发育的洞穴即为汇入水流的集中通道,是蕴含天坑形成与发育演化及地壳抬升运动等信息的主要载体,不仅在科学研究上有重要的学术价值,而且有些洞穴洞内沉积景观较为丰富,具有较高的观赏价值和探险价值。

景区内的阎王沟岩溶峡谷全长2300m,总深度约500m,是盲谷式现代峡谷,谷深林幽,特别是下段,谷底深切,两岸下部近直立,宽度及小,气势逼人,行走其中,感受别样;

具有一定的观赏价值,对了解该地区的水文、地貌发育演化史也有重要意义。

4、形成原因


后坪天坑群

后坪天坑是由于受水长期冲刷而形成的,其形成时间大约在200万年至230万年以内。

在该天坑周围,曾有三到四条水量非常大的河流汇聚,这种外源水的量相当大,水动力也相当强,便形成漩涡,同时浸蚀和溶蚀能力都很强,在冲蚀和崩塌联合作用下,洞口越来越大,越来越深,便形成了天坑。

其中塌陷漏斗(天坑)规模宏大,群状密集分布,形态典型,保存完好。

由箐口、石王洞、天平庙、打锣凼和牛鼻洞五个天坑组成,是我国乃至世界上目前发现的唯一的地表水冲蚀成因的天坑群,是极为罕见的地质遗迹。

5、科学考察

因位于海拔1300米的分水岭地区的喀斯特台面,加之强烈的构造抬升,该台面上各种规模的喀斯特陷坑地貌十分发育,分布有众多的落水洞、竖井、塌陷漏斗(天坑)、峡谷、石柱、石林、溶洞等地质遗迹。

专家指出,天坑中蕴含的大量珍稀野生动植物,还有待进一步考证。

6、专家解释

现象

千百年来,武隆县后坪乡有一种奇怪的现象。后坪天坑一直被当地人称为能预测天气的“神坑”,每当坑中起雾时大雨马上就会到来。

释疑

经专家考察分析,每当要下雨时,洞外温度变高或气压发生变化时,就会向这3000米长(即从洞口进入天坑底部)的洞穴下压,而洞穴内是一个恒温环境,从而让洞口形成一团雾气。

因此产生了天坑起雾预示起雨的说法。

上一篇:从江椪柑

下一篇:大间歇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