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科普小知识本站旨在为大家提供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科普小知识,以及科普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  >  科普文章

泰国*

科普小知识 2022-10-04 10:14:45
...

泰国*(泰语:พรรคคอมมิวนิสต์แห่งประเทศไทย,简称พคท)是1942年到1990年代活动于泰国的*。1927年,马克思列宁主义在泰国开始萌芽,1942年12月1日,泰国*成立,原名“暹罗*”(*PartyofSiam,CPT)。1960年代,泰国*不断扩张。到了1970年代,泰国成为东南亚继越南之后第二大的左派人士活动区域。1965年,泰共开始对泰国*展开游击战。虽然内部遭受严重分歧,在政治高峰期仍估计已至少有400万人,军事高峰期亦拥有约一万四千余人,主要影响泰国东北部的依善地区(Isan)、北部的泰国高地(Thaihighlands)和南部地区,甚至形成国中国的局面。但到了后期,泰共内部的矛盾激化、冷战的局势变化让情势逐渐不利。此外,泰国*的一套反制措施,例如特赦*内的核心*,也使泰国*的元气大伤。终于在1990年代,随着冷战结束,泰国*逐渐消亡。

中文名:泰国*

外文名:泰语:พรรคคอมมิวนิสต์แห่งประเทศไทย,英语:*PartyofThailand

建立:1942年12月1日

解散:1990年代

前身:南海*暹罗特别委员会

党员:4,000,000

1、政党简介

泰国*在1942年12月1日在反对日本侵略者的斗争中创立。1946年泰国废除反共条例后合法存在,在议会中获2个席位。1947年政变后转入地下。1965年起,开始在泰国东北部的普潘山区进行武装斗争。随后武装斗争扩大到南部、中部、北部的一些山林地区,在全国半数以上的府县建立了根据地和游击区。后来党内发生了分裂,一派坚持武装斗争,另一派则主张和平斗争。1978年该党领导的武装力量达1.2万人,该党党章规定泰国革命分资产阶级*革命和*革命两个阶段。最低纲领是建立无产阶级领导的工农联盟,团结*力量,建立以国王为元首的各阶层人民都有*权利的*制度。1985年以来,该党力量呈下降趋势。


泰国*(与中国*共用一个党旗)

2、发展历史

创立前(1920到1930年代)

1926年到1927年期间,南海*(SouthSeas*Party)的暹罗特别委员会成立。1927年,于中华民国*进行剿共,大量的左派人士从中国流亡到泰国,成为泰共草创初期的生力军。大约在1929年到1930年之间,暹罗*正式成立。

草创时期(1940到1950年代)

在草创初期,暹罗*仍然是一个*相当微薄的政党,总部设于曼谷的四丕耶路(SiPhrayaRoad)的一栋木造建筑中,

成员主要是由曼谷的知识份子和*官员所组成。截至1948年,英国的情报机关仍然认为这个团体有3,000人的说法为“夸大的说词”。

在1946年到1948年之间,暹罗*拥有短暂的合法性。

1951年2月,泰国*代表在越南宣光省参与了第二届越南*国民代会。

1952年,泰国*举办第二届党代表大会

人民战争(1960年代)

1960年,泰国*参与了在莫斯科举办的*和工人党国际会议。

1961年9月,泰国*举办了第三届党代表大会。并决定在中苏交恶的国际情势下,选择与中国*站在同一阵线。

1964年10月1日,在*的国庆典礼上,泰国*代表在贺词当中正式宣布其立场。

意识形态上,泰国*主要信奉毛主义。1961年,泰共调整内部政策,要在中国无产阶级革命的经验之上发动武装暴动。这个政策到了1964年逐渐明朗化。泰国*谴责苏联*奉行“修正主义”和“社会帝国主义”

1966年,泰国*批评越南*没有与中国*站在同一阵线,因而与越共交恶。

1962年3月,泰国*于中国的云南成立“泰国人民之声”电台。

1965年1月1日,泰共成立“泰国爱国阵线”(ThaiPatrioticFront),提出了六点要求和平与中立的纲领。泰国爱国阵线呼吁成立一个爱国且*的*,并反对泰国*军和驻守泰国的美军。

泰国爱国阵线的成立是为了满足人民战争中的三角战略,意即发动战争需要党、军队和统一阵线三者的合作才能成功,而泰国爱国阵线正是为了统一阵线的功能而设置。

1965年8月,泰国*开始在那更郡(NaKae)策动小规模的武装暴动,并在泰国人民之声中宣布“武装暴动的时代已经开始”,当时泰共约拥有1,200名武装分子。

在越战时期,反对美军驻守泰国是个很重大的政治议题。泰共声称泰国将会在美国的影响力之下沦为新殖民地的国家,并强调唯有抗争才能维持国家主权独立。到了1968年,党内大部分的成员受到*思想的影响,更声称泰国不只是新殖民地,而是“半殖民地”。

到了1969年,泰国人民解放军总司令部成立,代表泰共正式拥有自己的游击队。这支军队主要活动与泰北的碧差汶山脉(PhetchabunMountains)和披泛南地区等山区活动。游击队所控制的范围主要在边境地带,与马来西亚*的基地接壤。

1969年7月,九名泰共的成员被捕,其中包括*委员会的成员,泰国*表示此次逮捕行动为*军的重大胜利。

全盛时期(1970年代)

然而,1970年开始,局势有了转变。*和越共开始提供后勤上的支援给泰国人民解放军,因此攻击规模也跟着扩大,例如攻击美国空军的轰炸基地。

1975年,泰国与*建交,泰国人民之声为这次建交喝采。

1976年10月6日,学生聚集在泰国国立法政大学(ThammasatUniversity)举行*,却被军警扫射,是为泰国法政大学*事件这次事件造成人们益发不满军*的压迫,使许多人加入泰共,大多为学生、工人、知识分子、农民和泰国社会党的*。新进者有超过1000名学生,其中有许多是校内的学生代表,他们在泰国人民解放军设置在老挝的营地接受训练,教官来自泰国、越南和老挝。]泰共将这些学生分成五到十组,每组大约250人。然而,有许多在都会区成长的学生无法适应游击队中艰困的生活。因此泰共决定把他们从丛林之中调到农村当中。

到了1977年,泰共已拥有六到八千人左右的武装*,以及约一百万名支持者。据官方资料,当时全泰国约有一半的省分“遭到*渗透”。

左派知识分子的加入使泰国爱国阵线的政策制定更加完善。在党员人数扩增之后,泰共开始吸收泰国社会各阶层的*。1977年5月7日,泰国社会党宣布与泰共在武力上进行合作。7月2日,两党宣布成立联合阵线。10月4日,泰国人民之声宣布“爱国*军事协调委员会”(CommitteeforCoordinationofPatrioticandDemocraticForces)于9月28日成立,9名协调委员分别是:

主席:UdomSrisuwan(泰国**委员会成员)

副主席:BoonyenWothong(泰国社会党)

协调委员:MonkonNaNakhon(泰国*)

协调委员:TherdphumChaidee

协调委员:SithonYotkantha(农*动人士)

协调委员:SamakChalikun(*统一阵线)

协调委员:ChamniSakdiset

协调委员暨发言人:SriInthapathi(原任职于泰国*的公共关系部)

秘书:提拉育‧布恩米(ThirayutBoonmi)

学运人士,为“团结战斗”(SamakhiSurop)的主编,这本杂志在当时的学生之间和国内颇为流行,甚至发行到海外。

当时与泰国*合作的还有泰国*人民解放军(ThaiMoslemPeople'sLiberationArmedForces)及泰国学生总部(NationalStudentCenterofThailand)。

由盛转衰

不过,由于泰共极度倚赖外国和邻国*的协助,军事和政治上的发展受到同盟一定程度的牵制,因此如果盟邦不愿提供帮助,泰共将处于十分不利的地位。

1978年,中苏交恶,造成越南和柬埔寨发生战争。这使泰共顿时间失去了来自越南和柬埔寨的协助。而老挝在这次冲突中站在越南这一边。1979年1月,老挝*驱逐了境内的泰共以及泰国人民解放军,使泰共顿失依靠。10月22日,BunyenWorthong带着一小部分的前学生领袖和知识分子自党内分裂出来,在永珍自组泰国新党(ThaiIsanLiberationParty,又被称为PakMai,即“新党”之意),支持越南-老挝联盟。

1975年,越南和柬埔寨发生冲突,中越*之间关系恶化。泰共一开始决定维持中立,后来越南军事入侵柬埔寨之后,泰共在1979年6月7日发表谴责越南的声明。但在此时,泰共面对空前的外交危机,泰国*和*决定联手对抗越南,同时两国在外交以及贸易上的往来逐渐升温。这使的*对于泰共的援助急遽减少,中国甚至劝阻泰共在电台发表反*的*思想。1979年7月10日,泰国人民之声宣布停业,并于隔天发送最后一则广播后,正式结束运作。9月30日,《人民日报》刊登了泰共庆祝*成立30周年的贺辞。贺词中呼吁两党加强军事上的合作,但此后中国媒体鲜少报道有关泰共的报道。

衰亡(1980年代)

1980年,泰国*宣布了“66/2523命令”,表示接受招安的泰共*可以获得赦免。

1981年3月,泰国社会党声称泰共已经被外国*所把持,宣布与泰国*决裂。

1981年4月,泰国*的*呼吁与*进行和平谈话。泰国*则回应泰共必须先解除其所有武装*,才有进行沟通的可能。

1981年10月25日,泰国陆军作战部指挥官差瓦立·永猜裕(ChavalitYongchaiyudh)将军发表声明,宣布已经扫荡泰国北边及东北边的泰国人民解放军*,战争已经进入尾声。

1982年,泰国总理炳·廷素拉暖(PremTinsulanonda)将军宣布了“65/2525命令”,再次赦免归降的*员和解放军。

1982年到1983年,大量的*及解放军接受招安,**迅速衰减。受招安的人有很多是在1976年法政大学*事件发生时加入的学生和知识份子,这些人大多反对泰共所坚持的*主义,并表示泰国应该扬弃农民起义的思想,朝向成为一个工业化国家的目标迈进。

在同时,两名泰共的高层被*逮捕,一名是*政治局的成员DamriRuangsutham。另一名是泰国南方的**southernThailand。

1990年代之后,*逐渐销声匿迹,且至今仍然违法。

3、政党组织

在1970年代,最基层的党务机关是区委员会和村委员会,由郡委员会管辖。郡委员会上面是省委员会,而省委员会由*委员会管辖。*委员会有25人,之后从这25人中选出7人组成*政治局。由于泰共对于*的身分保密,有关泰共领导组织的资料十分稀少。根据1977年来自柬埔寨的文件,泰共的秘书长是化名“卡姆丹”(Khamtan)的PhayomChulanont。其他文献提到同时期的*物还有“沙马南同志(ComradeSamanan,JaroenWanngam的化名)”。

4、种族组成

在暹罗*成立前,中国*党员因为剿共而流亡海外,有些便参与组成暹罗*,因此泰共与中国人合作至为密切。1946年,泰国*获得了短暂的合法地位,并且受到中国学运和工会运动的激励。党内有2000名活跃分子和3000多位支持者。1949年*成立,大部分在泰国的华人左派人士却选择加入泰国*,导致在1976年之前,泰共大部分都由中国人组成。1976年,法政大学*事件之后,大量泰国人加入*,泰国人成为泰国*中的主要族群。党中还有许多其他少数族群的人士,其中有一大部分是因为老挝的反共政策,而加入泰共的苗人。

上一篇: 吉尔

下一篇: 杨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