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科普小知识本站旨在为大家提供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科普小知识,以及科普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科普文章

郑州市金水区

科普小知识2022-10-04 13:19:36
...

金水区是河南省会郑州市的中心城区,因发源于春秋战国时期的金水河流经辖区而得名。金水区也是河南省委所在地,是全省政治、经济、文化、金融、信息的中心城区。辖区总面积135.3平方公里,其中城区面积70.65平方公里,辖17个街道,常住人口140.2万,是全省经济最发达的城区之一。

中文名称:金水区

外文名称:JinshuiDistrict

行政区类别:市辖区

所属地区:中国河南省郑州市

下辖地区:文化路街道、花园路街道、经三路街道、南阳路街道等

*驻地:东风路16号

电话区号:(+86)0371

邮政区码:450003

地理位置:地处郑州市辖区中心东北隅

面积:58平方公里

人口:140.2万人(2013年)

方言:中原官话

气候条件:温带季风气候

著名景点:河南博物院、郑州市动物园、郑州国家森林公园、郑州国际会展中心

火车站:郑州东站、郑州北站

车牌代码:豫A

特产:霸王大葱、龙须糕

1、基本概况


金水区

郑州市辖区。位于郑州市区东北部。地理坐标为东经113°40′-113°47′,北纬34°50′-34°57′。东临中牟县,南连管城回族区、二七区,西接中原区,北靠惠济区。辖区东西宽17.7千米,南北长21.5千米。总面积242.2平方千米,其中城区面积58平方千米。总人口99万人(2010年末)。全区辖19个街道:经八路街道、花园路街道、人民路街道、杜岭街街道、大石桥街道、南阳路街道、南阳新村街道、文化路街道、丰产路街道、东风路街道、北林路街道、未来路街道、龙子湖街道、祭城路街道、凤凰台街道、兴达路街道、国基路街道、杨金路街道、丰庆路街道。区*驻东风路街道东风路16号。(郑东新区的如意湖、博学路2个办事处在行政区域上属于金水区)

地处在华北沉降带开封坳陷区西南边缘过渡地带,是黄河冲积扇形平原南翼的顶端。全区属平原洼地,为黄河冲积平原,局部有盐碱和风成粉细沙丘堆积。地势西高东低,西南高东北低,最高点为紫荆山公园紫荆阁(海拔109米),最低点为柳园口村(海拔82.4米)。黄河流经辖区北部,境内河段长7千米;贾鲁河、东风渠、金水河、熊耳河、七里河、贾鲁支河等河流均汇入淮河。属半干旱、半湿润大陆性季风气候,年平均气温14.8℃,降雨量586.1毫米,无霜期213天,日照2052.6小时。107国道、310国道、郑(州)汴(开封)洛(阳)高速公路穿境。商城遗址是国务院第一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64年发现的大河村遗址,是仰韶文化和龙山文化地层的叠压堆积。还有紫荆山、海滩寺、兴国寺、王府坟、崇圣寺、五龙庙等历史文化遗址。

2、历史沿革

因金水河流经境内而得名。*,辖区属郑县管辖。1948年郑州解放,郑县分为郑州市和郑县,辖区城区部分属市、农村部分属县。1953年撤销郑县,成立郊区,辖区城区部分归陇海区、二七区和建设区,农村部分属郊区。1960年4月设立金水人民公社;1961年8月改为金水区。1987年区划调整后,形成区带乡*。是*河南省委、河南省人民*、黄河水利委员会及省直各厅局所在地。

1960年4月成立金水人民公社,由七一、紫荆山、人民路、杜岭、黄河路、文化区、郑纺机、岗杜、南阳新村9个街道分社和海滩寺农业分社组成。1961年8月,金水人民公社改成金水区,9个街道分社改成杜岭、人民路、花园路、经八路、文化路、南阳路、南阳新村7个街道办事处,农业分社改建成金水农业公社。

1980年成立刘寨街道办事处,1984年成立大石桥街道办事处。1987年全市进行区划调整,撤销金海区、新密区和郊区,成立邙山区。金水区刘寨街道办事处划归邙山区,原郊区的柳林乡、祭城乡、姚桥乡以及原金海区的庙李乡划归金水区。

1996年?,金水区面积242.2平方千米,人口52.9万人。辖8个街道、2个镇、3个乡:经八路街道、花园路街道、南阳路街道、南阳新村街道、文化路街道、人民路街道、杜岭街道、大石桥街道、柳林镇、祭城镇、姚桥乡、庙李乡、海滩寺乡。区*驻文化路。

2000年5月,撤销海滩寺乡,成立丰产路街道。区划调整后,全区辖9个街道、3个镇、1个乡。同年9月,区四大班子机关由文化路106号迁至东风路16号新址办公。

2000年全国第五次人口普查,金水区总人口878308人,其中:经八路街道84585人、花园路街道53630人、人民路街道44581人、杜岭街道21617人、石桥街道33380人、南阳路街道61039人、南阳新村街道76694人、文化路街道156466人、丰产路街道104263人、祭城镇98845人、椰林镇47844人、庙李镇69519人、姚桥乡25845人。

2002年8月,设立未来路、北林路、东风路等3个街道办事处。2002年底,全区辖杜岭、人民路、花园路、文化路、南阳路、南阳新村、大石桥、丰产路、未来路、北林路、东风路、经八路等12个街道,庙李镇、柳林镇、祭城镇、姚桥乡4个乡镇,136个社区、70个行政村,175个自然村。

2005年11月,撤销姚桥乡,设立龙子湖街道办事处。2005年末,金水区辖13个街道、3个镇:花园路街道、经八路街道、南阳路街道、文化路街道、人民路街道、杜岭街道、南阳新村街道、大石桥街道、丰产路街道、东风路街道、北林路街道、未来路街道、龙子湖街道(新增),祭城镇、柳林镇、庙李镇。

2006年6月,正式撤销祭城镇,设立祭城路、凤凰台2个街道。2010年11月,将祭城路、龙子湖2个街道管辖范围内连霍高速公路以北区域的北录庄村、任庄村、马渡村、来童寨村、黄庄村、黄岗庙村、小金庄村以及连霍高速以南、京港澳高速以东区域的刘江村、马楼村、柳园口村、贾陈村、徐庄村共12个行政村整建制划出,设立兴达路街道。新成立的兴达路街道面积42.43平方千米,人口10.7万人。

区划调整后,金水区辖16个街道、2个镇:经八路街道、花园路街道、人民路街道、杜岭街街道、大石桥街道、南阳路街道、南阳新村街道、文化路街道、丰产路街道、东风路街道、北林路街道、未来路街道、龙子湖街道、祭城路街道、凤凰台街道、兴达路街道、柳林镇、庙李镇。

2011年,撤销庙李镇,设立丰庆路街道;撤销柳林镇,设立国基路街道、杨金路街道。

3、地理环境

地理位置

金水区位于郑州市区东北部。东临中牟县,南连管城回族区、二七区,西接中原区,北靠惠济区。地理位置为东经113°40'~113°47'北纬30°50'~34°57'。辖区东西最大距离22.9千米,南北最大距离17.2千米,总面积135.3平方千米

气候

金水区地处北温带和亚热带气候的过渡带,属半干旱、半湿润大陆性季风气候,四季分明,日照时间长,热量充足,自然降水偏少。主要特征是:春旱多风,冷暖无常;夏炎多雨,水热同期;秋凉清爽,日照充足;冬季干燥,风多雪少。年平均气温14.8℃,降雨量586.1毫米,无霜期213天,日照2052.6小时,与1951年~1980年间的平均值相比,气温高0.6℃,雨量减少54.8毫米,日照减少332.7小时。

地形地貌

金水区处在华北沉降带开封坳陷区西南边缘过渡地带,是黄河冲积扇形平原南翼的顶端。全区属平原洼地,为黄河冲积平原,局部有盐碱和风成粉细沙丘堆积。

4、行政区划


金水区

金水区*在城区设立17个街道,作为派出机构,对所管辖区的行政和社会事务进行管理。

18个街道办事处:文化路街道、花园路街道、经八路街道、大石桥街道、人民路街道、杜岭街道、南阳路街道、南阳新村街道、丰产路街道、北林路街道、未来路街道、东风路街道、兴达路街道、国基路街道、凤凰台街道、杨金路街道、丰庆路街道。

5、自然资源

水资源


金水区

金水区境内共有7条河流。其中,黄河:流经龙子湖街道办事处的马渡、来潼寨、三坝等村,入中牟县境,境内河段长7公里。贾鲁河:境内长度23公里,流域面积63平方公里。东风渠:境内长度25公里,流域面积37平方公里。金水河:境内长度8.64公里,流域面积22平方公里。熊儿河:境内长度8.1公里,流域面积31平方公里。七里河:境内长9.2公里,流域面积16平方公里。贾鲁支河:境内长度25公里,流域面积77平方公里。金水辖区水资源总量为31330万立方米,人均水量450.7立方米,每公顷农田平均用水量为12750立方米。年平均利用黄河水2523万立方米。地表水年径流深为90毫米,年径流量为2179.8万立方米。地下水以浅层水为主,埋藏深度0.5米~10米,年允许开采量20万立方米/平方公里~50万立方米/平方公里。单井出水量约50吨/小时。全年黄河侧渗补给量700万立方米。全区地下水年允许开采量13876万立方米。

生物资源

金水区生物类繁多,在农业生产中利用价值较高,并呈现养殖种类增加,农业役用大牲畜数量明显减少的趋势。养殖动物主要有:黄牛、水牛、奶牛、马、骡、驴、山羊、绵羊、猪、犬、鸡、鸭、鹅、鸽等;特种养殖动物有:海狸鼠、珍珠鸡、鹊辑、肉鸽、梅花鹿、小香猪、北京填鸭、小尾寒羊等;奶牛养殖业发展较为迅猛。由于辖区地处中原,靠近城市,境内缺少山、河、湖泊,野生动物资源相对稀少,境内存野生动物主要有:鸟类、鱼类飞鼠类及刺猜、黄鼠狼、野兔、野鸡等;鸟类主要有喜鹊、斑坞、麻雀飞布谷鸟、乌鸦、莺鸟、大雁、猫头鹰、燕子、黄莺、啄木鸟等。境内栽培植物主要有粮食、油料、蔬菜、林木、果树、花卉、药材7大类。其中粮食作物以小麦、水稻、玉米、大豆、绿豆、红薯等为主。

6、经济发展

综述


河南省实验中学

2013年,金水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781.5亿元,增长8.2%。其中,第三产业增加值完成686亿元,增长8.1%。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完成50.15亿元,增长14.38%。

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350亿元,增长20%。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完成629.2亿元,增长9.3%。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31561元,增长9.5%。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达到16947元,增长9.4%。

第一产业

按照“生态绿色、休闲观光”现代农业发展方向,金水区都市型农业建设加快推进,农业产业化步伐加快。全区市级以上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35家,其中*龙头企业和省级龙头企业各3家,涵盖了农产品加工、农产品流通、花卉苗木生产流通等方面。集生态观光、绿色农业、沿黄生态旅游的都市型农业示范带(马渡农业示范园区)初具规模。建设形成了以林、果、花卉为主的生产型示范园区(鸿宝现代农业示范园)。

第二产业

2013年金水区省、市、区重点项目203个,2013年完成投资285.2亿元。*投资项目45个,全年完成投资5亿元。河南信息广场等7个重点项目竣工并投入使用,金水万达中心等重点项目开工建设。投资结构更趋优化,服务业投资333.9亿元,占固定资产投资比重95.4%;民间投资227.5亿元,占固定资产投资比重65%。

第三产业

2013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实现629.2亿元,增长9.3%。高端商贸业经营面积250万平方米;营业收入超200万的餐饮住宿企业191家,超亿元大型商场14家,超亿元市场11家。特色街区营业面积54万平方米,商户3290家,实现营业收入26.38亿元,农科路酒吧休闲一条街、西里路婚纱照材特色街成为郑州市特色商业街区。电商服务企业不断壮大,全区共有电商企业55家,中国农资网成为全国最大的农资信息电子商务综合服务平台;IT伙伴网已覆盖全省,线上渠道商4834户、经销商15193户。

7、基础设施

金水区是省委、省*所在地,是河南省政治、经济、文化、金融、信息的中心地区。辖区经济繁荣,金融、证券、商品交易所、保险机构齐全,是国内各大银行驻豫总部所在地;辖区内有亚洲最大的铁路运输编组站—郑州北站,纵贯全国南北的京珠高速与横跨东西的连霍高速在区内交汇;辖区汇集了*部委和省、市所属大中专院校、科研机构128家,市区中学35所,小学75所,是国家科技进步先进区和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验区;省、市、区三级医疗机构344家,医疗事业蓬勃发展;辖区星级宾馆、综合商场、特色餐饮、休闲娱乐星罗棋布,水电气暖设施配套齐全。

8、节日习俗

面条习俗


金水区

河南人爱吃面条,并有许许多多吃面条的方法。就品种来说,常吃的有汤面条,捞面条、卤面条、炒面条、炯面条、蒸面条、烩面条、拉面条等。从形状上说,有一厘米宽的宽面、窄如韭叶的窄面、细如发丝的龙须面,也有菱形的面叶儿、绵长不规则的面片等。从味道上说,有淡味、咸味、辣味、酸味等。面条是河南人除馍之外的另一大主食,平时每天至少吃一顿。面条的制作方法,因季节的更替不断变化。冬季天气寒冷,人们多吃汤面条、拉面条、烩面条,里面放些干菜、酸菜或新鲜青菜。有些地方的人爱吃清水面条,有些地方的人常在面条汤内搅入面糊,这种带糊的面条,人们俗称为“糊汤面条”。

夏季人们多吃捞面条,面条煮熟后捞出,放在凉水或阴阳水(开水掺凉水)中拔一下,拌以蒜汁、苋菜、荆芥和黄瓜丝,吃时清凉利口,防暑降温。

春秋季人们多吃卤面、炯面等。到了蒜苔和豆角收获的季节,家家户户都喜欢用蒜苔和豆角做卤面。因为这些菜是做卤面的固定菜,所以蒜苦和豆角上市的时候,也是人们吃面条最多的时候,平时三两天里最少要吃一顿卤面。

庄户人家爱吃杂面条,在小麦面中掺些绿豆面,有一种清香的味道。绿豆面条松散不易成团,掺些小麦面就会增加面条的韧性。吃这种面条的时候,汤内常常放些红薯叶、芝麻叶。中原民间有句俗语,叫“面条擀薄切窄,不怕临时添客”。意思是补面导的时候,把面条擀得薄一些,切得细一些,就是临时来了客人,主人也不会手忙脚乱。多添几碗水,客人的饭就出来了。所以说,人们爱吃面条,不仅仅是面条好吃,省力省时,它与吃米饭吃馍相比较,还是非常节约的。从吃面条这个习俗中,可以看出中原人民勤俭持家、朴实厚道的优秀品质。

七夕

牛郎、织女的故事流传了千百年,衍生出许多有趣的民间习俗。七夕的重头戏主要在女孩的身上!因为传说中,织女的手艺极巧,能织出云彩一般美丽的天衣。为了使自己也能拥有织女一般的巧手,在少女之间,遂发展出了一种“乞巧”的习俗。乞巧的习俗大约早在汉代就已形成,只不过是后来才和牛郎、织女的故事相结合。乞巧用的针就分双眼、五孔、七孔、九孔之多。七夕晚上,手拿丝线,对着月光穿针,看谁先穿过就是“得巧”。另一种丢针卜巧的方法,是在七夕的中午,放一盆水在太阳下爆晒,过了一段时间后,空间中的尘土就会在水面上结成一层薄膜。这时把针丢在水里,有了薄膜的支撑,针会浮在水面上。再看看水中呈现的针影,如果成为云彩、花朵、鸟兽之形,就是得巧。反之,若呈现细如线、粗如槌的影子,就是未能得巧。有些妇女,采集各种鲜花,放在盛有水的铜盆里,露置院中,第二天取来搽面,据说可使皮肤娇嫩白净。有些妇女捣凤仙花,取汁,染无名指和小指甲的指,称“红指甲”。有些妇女还唱《乞巧歌》:“乞手巧,乞容貌,乞心通,乞颜容,乞我爹娘千百岁,乞我姐妹千万年。”除此之外,七夕当天还得在月下设一香案,供上水果、仙花向织女乞巧。据载,蔡州有位丁姓女子,十分擅长女红。有一年七夕她乞巧时,看到一枚流星掉在她的香案。第二天早上一看,原是只金梭。从此之后,她的“巧思益进”。乞巧的方式之多,甚至连祭织女的供品也可派上用场。供品中必不可少的是瓜果,如果夜里有嬉子(一种小蜘蛛)在瓜果上结网,就表示该女子已得巧。讲究一点的,如唐朝宫女,就把喜子放在小盒子中,第二天早晨打开来看。如果网结得不好就是巧乞得少。另有窃听哭声之说,据说必须要是个童女,在夜来人静之时,悄悄的走进古井之旁,或是葡萄架下,屏息静听,隐隐之中如果能听到牛郎、织女对谈或是哭泣的声音,此女必能得巧。

9、地方特产

霸王大葱

霸王大葱因植株高(1.3—1.5米)、纯度精、产量高、营养丰富而得名,其葱白长达50—60公分,洁白脆嫩,味道香甜,烹饪熟食,犹有风味,是美食家和名厨眼中的珍品。金水区4万亩大葱生产基地已经建成,亩产3000公斤左右。

龙须糕

龙须糕具有悠久的历史,传说是哪吒闹海时把龙须割下来交给厨师做成的食品。糕点表面呈须状,故名楷须糕。是以米、面粉、糖、油作为主料,并佐以姜、虾、盐、肉、蛋松等混合制成。具有色泽美观,甜咸适口,风味独特等特点。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