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科普小知识本站旨在为大家提供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科普小知识,以及科普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教育教学

南京林业大学

科普小知识2021-09-30 04:51:38
...

南京林业大学,简称“南林、南林大”,位于江苏南京,是一所以林科为特色,以资源、生态和环境类学科为优势的多科性大学,是国家林业局和江苏省人民*共建的高等农林类院校,设有研究生院,国家首批“卓越农林人才教育培养计划”改革项目试点高校,是74所国家“特色重点学科项目”建设高校之一,是“国家公派优秀本科生国际交流项目”高校,江苏省省属重点大学,江苏省“2011协同创新中心”高校,江苏省“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高校,亦是全国首批具有博士和硕士学位授予权、具有教授和副教授任职资格评审权、博士生导师自主审批权和最早实行对外开放的高校之一,是具有江苏省属具有研究生推免资格的十四所高校之一,是中国最早建立的林业高等学府,在中国林业院校中享有较高声誉,是孕育林业顶尖人才的摇篮。2017年入选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名单。

中文名:南京林业大学

英文名:NanjingForestryUniversity

简称:南林、南林大

创办时间:1902年

类别:公立大学

学校类型:林业

属性:省部共建大学、江苏省属重点大学、国家首批“卓越农林人才教育培养计划”改革项目试点高校

所属地区:中国南京

知名校友:梁希、郑万钧、马大浦、夏春胜等

主管部门:江苏省人民*

硕士点:一级学科19个、二级学科82个

博士点:一级学科7个、二级学科39个

博士后流动站:8个

校训:诚朴雄伟,树木树人

校歌:《为了碧水青山》

专职院士:9人,含外聘院士7人

主要院系:林学院、风景园林学院、材料学院、化工院、机电学院、土木学院、艺术设计学院等

国家重点学科:一级学科1个、二级学科5个

学校地址:南京市玄武区龙蟠路159号

学校代码:10298

主要奖项: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5项、二、三等奖42项、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1项、国家发明一等奖1项、二等奖2项、2005年教育部评估优秀高校、省部级奖励达285项

长江学者:1人

江苏特聘教授:11人

博士生导师:180人

占地面积:10295亩

对外交流:美国、德国、意大利等20个国家

1、简介


南京林业大学

南京林业大学是一所以林科为特色,以资源、生态和环境类学科为优势,理、工、农、文、管、经、哲、法、艺等多学科协调发展的多科性大学。

学校学术实力雄厚,学科门类齐全,办学特色鲜明。现有8个博士后流动站、8个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40个博士学位授权二级学科、25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101个硕士学位授权二级学科和28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类别或领域。现有林业工程、生态学2个一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林木遗传育种、林产化学加工工程、木材科学与技术、森林保护学等4个二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1个江苏省一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培育点,4个江苏高校优势学科,7个一级学科国家林业局重点学科,2个二级学科国家林业局重点(培育)学科,4个一级学科江苏省重点学科,2个一级学科江苏省重点(培育)学科。国家重点学科数量位列江苏省属高校前列。在全国第四轮学科评估中,取得了两个“A+”、一个“A-”的好成绩,得A学科数位列全国林业高校和江苏省属高校第一。

2、历史沿革


老图书馆

学校前身为*大学(创建于1902年)森林系和金陵大学(创建于1910年)森林系,

1952年合并组建的南京林学院,是当时全国仅有的三所高等林业院校之一。

1955年华中农学院林学系(武汉大学、南昌大学和湖北农学院森林系合并组成)并入,

1972年更名为南京林产工业学院,

1983年恢复南京林学院名称,

1985年更名为南京林业大学。

3、办学思想


石碑

南京林业大学作为一所以林科为特色,以资源、生态和环境类学科为优势的多科性大学,在百余年发展历程中,坚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把提高教学质量作为永恒的主题,把德育教育放在首要位置,紧紧围绕培养*建设者和接班人这一根本任务,为实现“黄河流碧水、赤地变青山”的宏伟目标,不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继承发扬了艰苦创业的光荣传统,形成了“团结、朴实、勤奋、进取”的校风和“诚朴雄伟,树木树人”的校训。

4、基础建设

学校占地面积10725亩,其中,新庄主校区占地1257亩,句容下蜀校区占地4800亩,淮安校区占地1327亩,白马教学科研基地占地3300亩,江宁工程培训中心等占地41亩。现有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7.5亿元,图书馆纸质文献总量为180多万册,电子图书580多万册。校园网络以千兆带宽为主干,覆盖全校。

5、师资力量

南京林业大学是全国首批具有博士和硕士学位整体授予权的高校之一。学校拥有一支高素质的师资队伍,现有教职工2050余人,其中专任教师1280余人,博士生导师181人,具有高级职称700人。学校现有中国工程院院士2人,外聘院士8人,“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1人,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1人,国家青年“千人计划”人选3人,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6人,国家“万人计划”领军人才4人,全国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6人,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110余人;全国杰出专业技术人才1人,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5人,科技部中青年科技创新领军人才5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计划”6人;国家千人计划“顶尖人才与创新团队”1个,“长江学者奖励计划”创新团队1个。有江苏省“333工程”第一层次首席科学家4人,省级教学名师3人,江苏特聘教授18人,省部级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16人,省“333工程”二、三层次、“双创计划”、“青蓝工程”、“六大高峰”等各类省级人才计划300余人;江苏省科技创新团队及“青蓝工程”等省级创新团队12个。

6、院系设置

现设有林学院、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化学工程学院、机械电子工程学院、土木工程学院、经济管理学院、人文社会科学学院、信息科学技术学院、风景园林学院、理学院、外国语学院、艺术设计学院、家具与工业设计学院、轻工科学与工程学院、汽车与交通工程学院、生物与环境学院、研究生院、继续教育学院、应用技术学院、国际教育学院、公有民办南方学院、思想政治理论教学研究部、体育教育部等22个学院(部)。

7、专业设置

本科类


水榭

经济学:金融工程、国际经济与贸易

法学:法学、社会工作

文学:汉语言文学、英语、日语、广告学

理学:信息与计算科学、生物科学、生物技术、生态学

工学: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机械电子工程、工业设计、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车辆工程、测控技术与仪器、材料化学、高分子材料与工程、能源与动力工器、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电子信息工程、自动化、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土木工程、给排水科学与工程、测绘工程、化学工程与工艺、轻化工程、包装工程、印刷工程、交通运输、交通工程、森林工程、木材科学与工程、林产化工、林业工程类(中外合作办学)、环境工程、环境科学、食品科学与工程、风景园林、生物工程、生物制药

农学:园艺、森林资源保护与游憩、林学、园林、林学类(中外合作办学)

管理学: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工程管理、工商管理、市场营销、会计学、农林经济管理、电子商务、旅游管理

艺术学:摄影、视觉传达设计、环境设计、产品设计、公共艺术。

8、办学实力


校园风光

学校学术实力雄厚,学科门类齐全,办学特色鲜明。现有8个博士后流动站、7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39个二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19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82个二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和26个专业学位授权领域。现有林业工程1个一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生态学、林木遗传育种、林产化学加工工程、木材科学与技术、森林保护学等5个二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1个江苏省一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培育点,4个江苏省高校优势学科,7个国家林业局重点学科,3个一级学科江苏省重点学科,1个一级学科江苏省重点(培育)学科,3个二级学科江苏省重点学科。国家重点学科数量位列江苏省属高校前列。

学校面向全国招生,现有本科专业72个,其中,*特色专业建设点6个,省级品牌专业6个,省级特色专业10个。拥有*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1个,省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基地1个,*优秀教学团队1个,省级优秀教学团队2个,省级优秀科技创新团队4个,*精品课程3门,省级精品(优秀)课程及课程群30门。学校现有*实验教学示范中心2个,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6个。

9、办学成就


校园风光

荣获*教学成果一等奖1项、二等奖7项,省级教学成果特等奖2项、一等奖11项、二等奖18项。在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中,学校以优秀的成绩通过评估。

“园林”和“林产化工”专业被列入教育部“十二五”专业综合改革试点专业,林学类等8个专业类和英语专业等23个专业列入江苏省“十二五”高等学校重点专业建设项目。

《中西方家具鉴赏》、《园林规划设计》、《人造板工艺学》和《插花艺术》四门课程分别入选教育部精品视频公开课和精品资源共享课程建设项目。荣获“江苏省教学工作先进高校”荣誉称号。2010年有1篇博士论文获全国百篇优秀博士学位论文。

现有各类全日制在校学生3万余人,其中博士与硕士研究生、外国留学生4500余人。学校先后为国家培养了10万多名建设人才。

10、科研成果


跑道

长期以来,学校充分发挥学科优势,坚持自主创新,积极推动产学研结合,在科学研究、科技创新、科技成果转化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绩。学校现有“林木遗传与生物技术省部共建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江苏省速生木材及农作物秸秆材料工程研究中心”、“江苏省南方现代林业协同创新中心”、“国家林业局南方林木种子检验中心”等48个省、部级研究开发机构、重点实验室和工程研究中心,有65个校级研究所和研究中心。

学校每年在研课题600多项,近年来,承担包括“973”、“863”、国家科技支撑项目、“948”项目和部、省重点项目累计800余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累计400余项。通过鉴定的科研成果及批准专利1000余项,有337项成果获国家、部省级以上奖励,其中,国家发明一等奖1项,二等奖2项,三、四等奖各1项;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1项;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5项,二、三等奖42项;部、省级奖励285项。

11、对外学术交流


印象南林

与美国、德国、加拿大、英国、瑞典、俄罗斯、日本、意大利、芬兰、法国、伊朗等近20个国家的50多所高校或科研机构建立了广泛的学术交流和研究合作关系。

学校具有招收外国留学生和港、澳、台学生的资质,积极推出学校品牌特色专业,吸引了一大批外国学生留学我校。为引进国外优质教育资源,经教育部批准,该校与加拿大UBC大学联合开办3+2双学位(本科)国际合作办学班。

学校继续扩大对外开放,积极探索多形式、多层次的人才培养合作模式,与英国诺桑比亚大学、日本东京大学、法国洛林大学、瑞典皇家理工学院、德国弗莱堡大学、加拿大湖首大学等世界知名高等院校开展科研、教师培养等合作,同时与加拿大UBC大学、新布伦瑞克大学、美国阿拉巴马农工大学、秘西西比州立大学、芬兰坦佩雷科技应用大学开展国家留学基金委优秀本科生国际交流项目的派遣工作。与美国阿拉巴马农工大学合作共建的孔子学院,为该校深入开展多渠道、深层次、宽领域的国际合作与交流搭建了新的重要的平台。

12、学术期刊

学校主办有《南京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人文社科版)》、《林业科技开发》和《室内设计与装修》等学术刊物,其中《南京林业大学学报》为中国核心期刊,《林业科技开发》已成为中国科技核心期刊。

13、发展目标

目前学校注重依托雄厚的地域经济优势和优越的人文、自然条件,积极探索为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服务的有效途径,努力把学校建设成为以林科为特色,以资源、生态和环境类学科为优势,理、工、农、文、管、经、哲、法、艺等多学科协调发展,具有一定国际影响的高水平特色大学。

14、校园文化

校徽


校徽

南京林业大学在办学110周年暨独立建校60周年校庆庆典之际启用新校徽,

新校徽延续了原校徽的基本造型,进行了局部改良设计与造型的规范化。新校徽由“水杉叶”、“校老图书馆”和历史溯源“1902”年3个元素组成设计而成。

1、外形为圆形,两片鲜绿的水杉叶如张开的臂膀环抱校园。“水杉叶”由原校徽传承延续而来,这个特征已经沿用了20余年,是南林独有的特征符号,广大师生、校友和社会公众已经建立深刻的印象和识别。

2、中心为方形,即学校的老图书馆抽象。该建筑是南林历史与文脉的延续,见证了学校一步步的成长和壮大,也维系了一代代南林人的情感。深绿色的老图书馆以平直刚健的线条凸显特征,喻示严谨治学、诚朴树人的南林风貌。

3、数字“1902”,即南林的主要渊源*大学/南京大学前身“三江师范学堂”的创立时间,代表了学校百年的办学根基与渊源。

校风

团结、朴实、勤奋、进取

南京林业大学作为一所以林科(生态环境建设和生物资源培育、保护与开发利用)为特色,以资源、生态和环境类学科为优势的多科性大学,在百余年发展历程中,坚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把提高教学质量作为永恒的主题,把德育教育放在首要位置,紧紧围绕培养*建设者和接班人这一根本任务,为实现“黄河流碧水、赤地变青山”的宏伟目标,不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继承发扬了艰苦创业的光荣传统,形成了“团结、朴实、勤奋、进取”的优良校风。毕业生遍布全国各地,深受用人单位欢迎。

校训

诚朴雄伟,树木树人


地球仪

在办学110周年暨独立建校60周年校庆庆典到来之际,南京林业大学启用校训“诚朴雄伟,树木树人”。

“诚朴雄伟,树木树人”中的“诚朴雄伟”源自*大学校训。梁希、郑万钧诸位名师前辈,秉承此训,为林业科研、林业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学校予以继承,同时赋予其新的时代精神,将之弘扬光大。“诚”,即真心,诚意。“朴”,即质朴,朴真,朴实,实事求是。“雄”,即雄壮、雄伟、称雄。“伟”,即伟大、崇高、卓越。“诚朴雄伟”是优质的教师、优秀的学生、杰出的人才必须具有的品德、精神、学识、目标、理念的训导。

“树木、树人”与学校发展历史吻合,同时对当下多科性大学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等工作具有普遍指导意义。“树木”,既是学校传统优势林科的职责与使命,同时也指出了事物发展尤其是科学研究的规律:耐得寂寞,坚守坚持,才能有所成长、有所收获。相比“树木”,“树人”的工作更是长久之计、不易之事,“树人”是学校与教师应履行的首要任务,也是根本任务和神圣使命。无论“树木”还是“树人”都要遵守一个规律,只有根深蒂固,才能枝繁叶茂;只有广泛吸取营养,才能长成参天大树。这与学校从林科到9大门类的多学科协调发展道理一致。

“诚朴雄伟、树木树人”,作为南京林业大学的校训,教育、指导、激励全校师生,为把学校建设成为以林科为特色,多学科协调发展,在国内有地位,国际有影响的高水平特色大学,为实现建设生态型国家、人力资源大国的战略目标,凝心聚力,团结拼搏,创新发展。

校歌


15、学校领导

现任领导

党委书记: 蒋建清 校长: 王 浩
副书记: 王 浩 副校长: 刘中亮
王培君 李维林
刘中亮 张 红
纪委书记: 聂琦波 张金池
聂永江
总会计师: 周乃贵 勇 强
历任领导

书记

校长

朱启銮

1952—1954

郑万钧

1956—1962

杨致平

1955—1957

王心田

1962—1968

王心田

1958—1968

李力

1973—1979

李力

1973—1979

马大浦

1979—1984

王心田

1979—1981

王明庥

1984—1993

朱济凡

1981—1984

赵奇僧

1993—1997

夏承尧

1984—1993

余世袁

1997—2010

程志文

1993—2000

曹福亮

2010—2017

陈景欢

2000—2010

王浩  2017— 

封超年

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