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科普小知识本站旨在为大家提供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科普小知识,以及科普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科普文章

马山县

科普小知识2022-10-05 09:42:15
...

马山县位于广西中南部,隶属广西首府南宁市。东交上林、忻城县,南邻武鸣县,西接大化、平果县,北隔红水河与都安瑶族自治县相望,是南宁市的北大门。全县辖7镇4乡(其中瑶族乡两个),151个行政村(社区),总人口54.20万,总面积2345.33平方公里,主要有壮、汉、瑶等民族。

中文名称:马山县

行政区类别:县

所属地区:南宁市

下辖地区:白山镇、百龙滩镇、古零镇等

*驻地:白山镇

电话区号:0771

邮政区码:530600

面积:2363平方公里

人口:54.20万(2013年)

方言:西南官话、壮语、平话、新民话

车牌代码:桂A

行政代码:450124

1、行政区划

2005年辖7个镇、2个乡、2个民族乡:白山镇、百龙滩镇、古零镇、金钗镇、周鹿镇、林圩镇、永州镇、古寨瑶族乡、加方瑶族乡、里当乡、乔利乡。

2、历史沿革


马山县

马山县行政区域由原那马县和隆山县合并而成。古属南荒服地,秦属桂林郡地,汉属交州刺吏部郁林郡领方县和增食县,唐属岭南西道邕管羁縻思恩州,宋属广南西路邕州右江道羁縻思恩土州地,元属广西两江道宣慰司、广西行中书省田州路思恩州地,明属广西布政使司右江道思恩军民府。明洪熙元年(1425年)全县设置白山、古零、乔利、兴隆、那马、定罗6个堡。正统7年(1442年)思恩军民府府署从寨成山(今广西平果县旧城)迁至乔利堡,历时86年。嘉靖7年(1528年)6个堡改置为白山、古零、兴隆、那马、定罗5个土巡司。清同治6年(1867年)废那马土司改置那马厅,其余定罗、兴隆、白山、古零土司依旧。民国元年(1912年)那马厅和定罗土司合并为那马县。民国4年(1915年)兴隆、白山、古零三个土司合并为隆山县。民国16年,两县直隶广西省*。民国19年隶属宾阳民团区。民国23年隶属武鸣行政监督区。

解放后,隆山、那马两县隶属武鸣专区。1951年2月撤销武鸣专区,改隶南宁专区。1951年6月,广西省人民*政令,隆山与那马两县全并为马山县,县治设在原隆山县城厢镇(今白山镇),于7月1日正式办公。1952年7月宾阳与崇左两专区合并为邕宁专区,1958年元月设立邕宁专署,马山县属邕宁专署领导,同年11月改为南宁专员公署。1971年11月,南宁专区改为南宁地区后,马山县隶属南宁地区。2002年12月23日,国务院决定撤销南宁地区,设立地级崇左市,调整南宁市行政区划,原南宁地区的马山县于2003年6月27日正式划归南宁市管辖。

3、区位优势


马山县

马山地处南宁、柳州、河池市、百色“四市六县”的结合部。区位条件优越,交通优势明显。我国西南出海大通道都南高速公路、210国道、马山—大化、马山—上林高等级公路以及正在建设的南宁—金城江铁路、来宾—马山、马山—平果高速公路穿境而过,红水河由南向北流经境内80公里,水运可达柳州、梧州等地。县城距广西首府南宁市96公里,都南高速公路直达车程不足1小时,是大南宁一小时经济圈的重要组成部分。得天独厚的地理、交通优势,奠定了马山在广西经济发展布局中处于“两区一带”结合部的战略位置。

4、经济概括


马山县

工业:马山县国有工业企业共有11家。主要有水泥厂、糖厂、农机厂、印刷厂、酒厂、矿产公司、汽修厂、结晶硅厂、化工厂、锰矿、金钗煤矿。这些企业在马山县占有重要地位,水泥厂年生产25万吨兴峰牌水泥;糖厂日榨1500吨金伦牌白沙糖;农机厂年生产4000台6FP-18、6FP-24、6FP-28型磨粉(浆)机;印刷厂拥有先进的印刷设备和38间商业门面;酒厂年生产5000吨酒精;矿产公司经营来料加工滑石粉和茶楼;汽修厂修理汽车和乙类汽车维护保养;结晶硅厂年生产4000吨锰硅;化工厂年生产3200吨电石;锰矿年生产1000吨过滤锰;金钗煤矿主要是挖掘开采煤炭。

农业:马山县现有耕地面积23954公顷,其中水田10460公顷,粮食作物主要有水稻、玉米、大豆、红薯等。经济作物主要有甘蔗、花生、木薯、金银花、苦丁茶、旱藕以及各种蔬菜、水果等,其中金银花、早藕、苦丁茶在区内外享有盛名。近几年来,马山县积极调整农业结构,不断引进新品种和新技术,如草莓、黑皮冬瓜新品种和大棚蔬菜栽培技术,努力向“三高”农业方向发展。

林业:马山县位于广西中部,土地总面积23万公顷。林业用地10万公顷,活立木总蓄积量91万立方米,森林覆盖率36.1%,年产商品材1万立方米。全县有竹子4.5万亩,有速丰林3.6万亩,有待开发的宜林山地20多万亩。马山县1996年从自治区林科院引进速生丰产林尾叶桉到光明山林场试种并获得成功后,几年来积极招商引资,鼓励经济能人参与开发,目前,全县速生丰产林已发展到4.2万亩。图为乔利乡六落屯1999年种植的速丰生产林尾叶桉。

水产畜牧业:马山县2000年水产畜牧业总产值26535万元,占农业总产值44.09%,畜禽饲养量为:牛12.16万头,猪48.70万头,羊11.61万只,家禽316.94万羽,水产品产量6379吨,此外还有一定数量的特种养殖。该县山羊是出口创汇产品,里当香鸡是典型的大石山区三黄鸡品种,天然银鱼营养价值高,市场前景好。

5、自然资源


马山县

土地资源:马山县土地总面积为23.4534万公顷,其中:石山区土地面积13.2042万公顷,占全县土地总面积56.3%;丘陵土地面积为10.2491万公顷,占43.7%。2002年,土地利用变更详查结果土地分类面积为:耕地3.7019万公顷,占总面积15.78%;园地0.1362万公顷,占0.06%;林地4.5639万公顷,占19.46%;牧草地0.3388万公顷,占1.44%;居民点及工矿用地0.5273万公顷,占2.24%;交通用地0.1237万公顷,占0.53%;水域0.4480万公顷,占1.9%;未利用土地13.6136万公顷,占58.04%。

植物资源:马山县属亚热带常绿季雨林植被区,原生植被比较少,次生植被占多数,多为稀树灌丛、灌丛、草丛和人工植被(包括人工林和农作物栽培群落)。自然植被主要有香椿林、菜豆树林、任豆树林、枫树林、红荷木林、灌木林、灌丛(含藤本刺灌丛)、草丛;人工栽培植被主要有:马尾松林、湿地松林、杉木林、柠檬桉林、速丰桉林、竹林、经济果木林、农作物。全县列入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名录的有苏铁、樟树、蝴蝶果、顶果木、任豆树、青檀、喜树等7种,分属7科7属。其中属国家一级保护的有苏铁,二级保护的有樟树、喜树,三级保护的有蝴蝶果、顶果木、任豆树、青檀。

动物资源:已发现的野生动物有几十种,常见的有:野猫、山猪、果子狸、猴子、松鼠、黄京、穿山甲、竹鼠、蛤蚧、龟、鳖、蛇类及山鸡、鹧鸪等。其中属国家一类保护动物的有蟒蛇,二类保护动物的有蛤蚧、虎纹蛙、褐翅鸦鹃。

水资源:除红水河外,马山县有11条地表河(姑娘江、龙眼河、内勇河、周鹿河、那汉河、六青河、乔利河、乔老河、清波河、杨圩河)共集雨面积2170平方公里,最大流量为92立方米/秒;最小流量12.85立方米/秒;多年平均流量40.6立方米/秒,能开发利用水力资源蕴藏量8199千瓦,地下水203处,可利用92处,主要地下河11条,(龙灯河、行下河、坡洪河、陇万河、塘头河、临江河、兴华河、大完河、龙昌河、内外河、清水河)也均可开发利用。


马山县

矿产资源:马山县境内矿产资源已发现的矿种有27种。黑色金属矿产有:铁、锰;有色金属矿产有铅、锌、铜、锑、钨、铝(含铝土);贵重金属矿产有金、银;非金属矿产有水晶、滑石、叶腊石、重晶石、高岭土、方解石、白云石、硅土、大理石、花岗岩、粘土、石灰石、砂、磷;燃料矿产有煤、泥炭等。其中主要矿产有:重晶石、滑石、白云石、花岗岩、水泥灰岩、粘土、煤炭等,其资源储量及分布为:煤炭1025万吨,主要分布在金钗镇和百龙滩镇;铁矿264万吨,分布在合群乡、古零镇;锰矿40.8万吨,主要分布在林圩镇、周鹿镇;重晶石26.98万吨,分布在周鹿镇;滑石32万吨,主要分布在古零镇;石灰石7200万吨,分布在东西部石山地区。

旅游资源:马山县地处广西中部偏西,喀斯特地貌构造的溶岩蕴育了丰富的自然景观,主要旅游景点有“世界十大名洞”之一的金伦洞风景区,距离县城20公里,距南宁80公里,洞长10公里,有地下河流经洞中,可泛舟沿洞游览。还有红水河百龙滩风景区,弄拉生态旅游风景区,灵泉洞和灵阳寺等。

气候:1999年~2002年,马山县年平均气温变化在21.5℃~22.0℃之间,平均值为21.8℃。1999年、2000年、2001年,春播期间均出现低温阴雨或倒春寒天气,2002年,春播期间无低温阴雨或倒春寒天气过程。1999年、2001年、2002年,降水量比历年平均值1686.8毫米偏多,2002年,降水量比常年平均值偏少。年降水量分布不均。日照充足。每年都有不同程度的风灾、旱灾、涝灾、寒灾等自然灾害。

6、人口民族


马山县

人口:2002年,全县出生人口5176人(男2824人,女2352人),人口出生率为10.42‰。死亡人口2179人(男1257人,女922人),人口死亡率为4.39‰;全年净增人口2997人,人口自然增长率为6.03‰。2002年底,全县总人口499050人。其中,男250679人,女248371人;农业人口461613人,非农业人口37437人。与1998年底相比,四年来,全县总人口增加11107人,年均增长5.64‰。

民族:马山县是一个多民族聚居的地方,全县居住有壮、汉、瑶、苗、仫佬、毛难、水、彝、白、黎和土家族等10多个民族。2002年底,在全县总人口中,壮族378374人,占75.82%;汉族81597人,占16.35%;瑶族38359人,占7.69%;其他民族720人(苗族24人,水族41人,彝族5人,白族2人,黎族1人,仫佬族568人,毛难族45人,土家族9人,其它25人),占0.14%。

民族人口分布:马山县民族人口分布有明显的地域。壮族人口主要分布在白山、合群、古零、周鹿、林圩、金钗、永州、加方、乔利等9个乡(镇)。这9个乡(镇)共有壮族人口279312人,占全县壮族人口数的73.82%。其中,白山镇19226人,合群乡43187人,古零镇44411人,周鹿镇36192人,林圩镇32339人,金钗镇28136人,永州镇27333人,加方乡24244人,乔利乡24244人。汉族人口主要分布在周鹿、林圩、片联、乔利4个乡(镇)。这四个乡(镇)共有汉族人口70982人,占全县汉族人口的87%。其中,周鹿镇25120人,林圩镇21981人,片联乡14824人,乔利乡9057人。瑶族人口主要分布在白山、合群、里当、古寨、加方、古零、百龙滩等7个乡(镇)。这七个乡(镇)共有瑶族人口26662人,占全县瑶族人口数70%。苗族、水族、毛难族人口主要分布在白山、金钗镇、仫佬族人口主要分布在古零镇,彝族人口主要分布在林圩镇。

7、民族文化


马山县

马山是民歌之乡,被誉为“中华民族文化瑰宝”而蜚声中外的壮族三声部民歌发源于此。有“广西民间舞蹈一枝花”誉称的壮族扁担舞多次参加区内外民歌艺术节展演。有千余年历史、气势磅礴的壮族会鼓先后被选为2008北京奥运会圣火传递南宁站火炬传递仪式表演节目、2009广西“两会一节”开幕式表演节目、2010年上海世博会广西馆参展表演项目。2008年,马山壮族三声部民歌和壮族会鼓分别入选*和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04年马山县被自治区命名为“广西民间艺术之乡”。2008年被国家文化部授予“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称号。2011年再次荣获国家文化部授予“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称号,成为广西仅获此殊荣的12个县区之一,也是南宁市唯一获此殊荣的县区。

8、科教文卫


马山县

教育:马山县现有职业技术学校1所,教师进修学校1所,高完中5所,初中29所,小学179所,教学点793个。在校教职6183人(合代课教师2046人),中小学生77368人。全县有校舍46万平方米。1998年马山县通过自治区扫盲验收,并被财政部、教育部评为扫盲先进地区。目前,全县有12个乡镇通过地区级“普九”验收,“普九”人口覆盖率为86%。

马山县多次被地委、地区行署评为落实教育目标责任状一等奖或优秀奖。

文化:马山县民族文化源远流长,各族人民能歌善舞,民族文化丰富多彩,形式多样,素有“文化之乡”的美称。深受群众喜爱的有打扁担、打垅、采茶舞、踩花灯、会鼓、唱山歌和山歌剧等,其中壮族扁担舞和壮族三声部民歌享誉国内外。从1986年起,在县委、县人民*和区、地文化主管部门的关怀、支持下,马山县群众文化设施得到较大改善,已建成了县城、周鹿、林圩、古零、古寨和永州等6个文化中心及大球、乐平、云零等3个农民文化乐园。1986年10月,全区“建设城乡文化中心经验交流会”在马山县召开,经区文化厅检查评比,县城文化中心名列全区第三名。永州、周鹿、林圩、加方、古零、古寨等6个文化站被评为全区达标文化站。目前,县城已建成文化馆群文活动大楼和文化综合楼两幢,业务用房总面积2010平方米;图书馆用房总面积1173平方米;文物所业务用房总面积400平方米;民族艺术团排练演出大楼建筑面积900平方米,新华书店营业大楼建筑面积1700平方米;新建县城电影院建筑总面积1000平方米,观众座位560个;在建县大会堂一座,建筑总面积2229平方米。全县15个乡镇已全部建成文化站(图书馆)并建成乡镇影剧院8个、露天影剧场26个、村(屯)文化室76个,建立业余文艺团队126个,文化经营摊点195个。

体育:马山县体育事业局是县人民*的职能部门,负责管理本地区的体育工作。近年来,该局依托社会力量办体育,全县体育设施不断完善,民族民间体育开展得如火如荼,体育荣誉连年不断。为改变体育设施落后状况,该县投资200多万元建成县水厂游泳池,发动群众捐款献料8万多元,建成了江滨小区体育活动中心,自筹资金60多万元,建成了占地面积1400平方米的体育局训练健身楼,2000年,全县新增篮球场258个,其中灯光球场36个,排球场112个,田径场2个。民族民间活动开展得有声有色,在农村根据山区农村特点,因地制宜,开展形式多样的体育活动;在县城,组织单位系统行业开展各种杯赛,月月有比赛,形成制度化,活动常年不断。由于该县群体工作成绩十分显著,1997年被评为全国群众体育先进单位。竞技体育出人才,出成绩,影响大,几年来,共向区体工大队、区体校输送各类体育人才25名,运动员参加各级比赛共取得世界青年赛6枚金牌,全国少年赛3枚金牌,2个第六名,全区比赛14枚金牌,5个第二名。2000年,县体育中学被评为全国青少年体育工作先进集体。

9、特色特产


马山县

马山饮食文化独特,原生态食品丰富多样。马山黑山羊、马山土鸡、周鹿香牛、红水河水产系列、黑豆菜肴系列、马山豆腐、永州鱼片、永州米酒、林圩酸粉、白岫汤圆等风味小食享誉区内外;金银花、旱藕粉、竹笋、彩色竹豆、开心红薯等原生态食品风味独特,让人回味无穷。

10、旅游景点


马山县

金伦洞:位于马山县古零镇新扬村敢花屯金伦山下,近靠大明山。距县城21公里,距南宁87公里,距210国道公路仅300米。因传说中的壮族英雄人物韦金伦曾在洞内读书遇仙获宝而得名。1987年12月27日,经过对该洞进行了27天考察后的“中英联合洞穴考察团”称,金伦洞是世界第一流的岩洞,是世界十大名洞。岩洞穿过12座山腹,洞口高约5米,宽10米,可以从洞口乘坐小汽车穿过洞中长廊,直达数公里深处。总游程达9公里多。洞内有一条长流河水,可在洞里逆水行舟,浏览洞景。它共有7个进出口,有的通山脚,成为“地门”,有的通山顶,形成“天窗”。洞道有的很直,有的很弯,如九曲回廊,还有可容上万人的大洞厅。中乳石千姿百态。各种石柱、石花、石幔、石布、石灯、石盏、石瓜、石果、石禽、石兽难以胜数。

灵阳寺:位于马山县古零古零村北面约0.1公里的荔枝岩,是广西最大的岩洞式寺庙,其规模和影响力居广西第三位。灵阳寺始建于宋代元丰年间(1078—1085年),多次被损毁又重修。寺内现供设有11尊佛像,均用名贵的汉白玉制成,从遥远的佛教之国缅甸运回来,价值之珍贵,规模之宏大,造型之精美为广西之最。如今,灵阳寺香火旺盛,名声远播周边县市、港澳地区,它不仅是马山周边县市重要的宗教活动场所,同时也是南宁市环大明山旅游圈重要的旅游目的地,每逢佳节假日,灵阳寺游客穿棱如云,常年烛光摇曳,香烟缭绕。

红水河奇石:其成因距今约3亿多年,经地壳运动及流水冲刷,形成深切的弯曲的河道,河槽是上古生界二迭系三迭系的硅质岩、硅质页岩、硅石互层组成的基岩,深河里蕴藏着丰富而品极上等的奇石。喀斯特溶岩经不断发育,地壳上升,地表河流迅速下切,水沿构造裂隙处等强透水位强烈溶蚀、侵蚀和冲刷以及经重力崩塌作用的扩大钙化堆积作用,河道基岩有的便脱落掉入河道中,经河水不断的溶蚀与冲刷之后形成了大自然的艺术宝库一个天然奇石馆。这里的奇石不仅坚硬、色彩丰富,同时水洗度很好,手感十分光滑,具有极高的观赏价值和收藏价值。2002年柳州国际奇石节展评会上,马山红水河奇石参展作品中,获得1个金奖、3个银奖、1个铜奖。

永州定乐江:永州暗河地处马山、平果、大化三县交界处。它是由永州河和州圩河汇聚而成。该河有10段明河,10处暗河,全长20多公里。经考证,它是广西可开发游览的最大暗河,是广西暗河漂流的第一河。永州暗河景区距南宁168公里,距马山县城71公里,三级柏油路可直达景区。景区内群峰翠黛,流水潺潺,翠木葱笼,村落农舍简洁古朴,河洞内,高大空旷,石钟乳、石笋、石柱、石花、石塔、石瀑、石幔等琳琅满目。专家考察认为,这里是大自然的艺术之宫,是天造地设的杰作。


马山县

红水河:素有“红河画廊”之称的红水河百龙滩风景区位于马山境内北部,距南宁市120公里,离马山县城15公里,逆水而上可达大化县城,210国道和水南高速公路穿越过该景区,交通极为便利。悠悠红水河源远流长,万年长河突破崇山峻岭流淌在南国的峰丛峰林之间,两岸奇山延绵26多公里,保留原红水河道和多级河床之形态,一年四季可通航、漂流。两级河床两幅画,层次分明,错落有致,成为天下绝滩,更有多处沙洲,沙洁净而石玲珑,草青翠而竹环抱。河道曲折,有“八弯八滩”(定马、坡峦、镰刀、大黄牛、小黄牛、佛港、大弯、小弯等),岸上滩边草木生菲,悬崖险峻、秀美,河滩乱石嶙峋,千奇百怪。如神似仙,若禽似兽,绝壁上怪画斑驳,疑是九天鬼符。为此,被人们称为奇滩怪峡。该景区以河为线性分布着江河风景勾画出一幅“红河画廊”,1997年被南地行署评为“南地八大美景之一”。该景区以山奇、水秀、湖旷、峡怪、坝雄、滩险为特色,是区级旅游风景名胜区红水河—七百弄景区的重要构成部分。

弄拉自然生态旅游风景区:弄拉自然生态旅游风景区位于古零镇,海拔500―700米,石多土少,土层浅薄,峰林连绵,峰丛间形成13个封闭的弄场洼地,经过几十年的艰苦营造,形成了“山顶林,山腰竹,山脚药果,地上粮,低洼桑”的生态山弄,景区内有林面积达133.23公顷,种植有金银花、两面针、土党参、青天葵等210多种中草药植物,被定为*药物自然保护区。

上一篇:横县

下一篇:上林县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