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科普小知识本站旨在为大家提供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科普小知识,以及科普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科普文章

环江毛南族自治县

科普小知识2022-10-05 09:46:33
...

环江位于广西西北部,下辖12个乡镇、148个行政村(社区),居住着壮、毛南、苗、瑶等多个少数民族,总人口37.82万人。环江有六大特点:一是全国唯一的毛南族自治县。全县毛南族人口5.8万多人,占全县总人口14.38%。二是广西国土面积大县。全县国土面积4572平方公里,居广西县级第三位。三是物产丰富。环江的“菜牛”和“五香”(香猪、香牛、香米、香鸭、香菇)等特产名扬区内外,环江是全国菜牛之乡,同时境内有丰富的煤、铅锌等矿产资源。四是生态环境良好。环江是广西第三林业大县,*生态示范区和全国绿化模范县,境内有九万山久仁和木论喀斯特两个*自然保护区,环江喀斯特目前正在申报世界自然遗产,环江还是“全国兰花之乡”。五是全国最大的贫困人口接收安置县之一,从上世纪九十年代以来,共接收安置了都安、大化、东兰三县近6万贫困人口以及原大型国有采煤企业--红茂矿务局政策性关闭破产后2万多职工及家属。六是国家重点扶持贫困县,全县经济发展滞后,基础设施较为薄弱,目前还有85个村是贫困村。

中文名称:环江毛南族自治县

英文名称:HuanjiangCounty

所属地区:广西河池市

行政区类别:县

下辖地区:6个镇、5个乡、1个民族自治乡

*驻地:思恩镇

地理位置:广西西北部

气候条件:亚热带季风气候

著名景点:下南古墓群、木伦喀斯特森林保护区

人口:37万(2010年)

面积:4572平方千米

方言:壮语、毛南语、苗语。瑶语

车牌代码:桂M

电话区号:0778

邮政区号:547100

1、行政区划

环江毛南族自治县:辖6个镇:思恩镇水源镇洛阳镇川山镇明伦镇东兴镇;5个乡:大才乡下南乡大安乡长美乡龙岩乡;1个民族乡:驯乐苗族乡。

下辖地区 简介
思恩镇 思恩镇位于环江毛南族自治县东南部,东临大才乡、大安乡、北与洛阳镇接壤,西与水源相连,南与河池市金城区东江镇为邻。全镇现有12个村委会,2个社区,213个村民小组,2002年末总人口为4.6万多人。
水源镇 水源镇位于环江毛南族自治县西南部,东与思恩镇交界,南邻河池市,西与上南、下南乡接壤,北和洛阳镇相邻。境内居住有壮族、毛南族、瑶族等少数民族,是个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有着少数民族独特的风土人情。省道公路253线及“金红”铁路贯穿腹地,交通非常便利。
洛阳镇 洛阳镇地处环江毛南族自治县中部,东与大安乡接壤,南与思恩、水源镇相连,西与下南乡、川山镇毗邻,北与明伦、上朝、驯乐等乡镇交界,是环江县的中心乡镇,洛阳镇交通十分便利,镇内主要河流有从北部流向南部的大环江河,水陆交通四通八达,是自治区227个重点建设镇之—。
川山镇 洛阳镇地处环江毛南族自治县中部,东与大安乡接壤,南与思恩、水源镇相连,西与下南乡、川山镇毗邻,北与明川山镇地处环江毛南族自治县西北部,东与洛阳镇相邻,南与下南乡接壤,西与木论乡临近,北与贵州省荔波县毗连。全镇总面积450平方公里。
明伦镇 明伦镇森林覆盖率51.39%。境内的“五香”(香猪、香牛、香鱼、香鸭、香粳)系列名特优农产品闻名遐尔,是环江香猪的核心产区,国家农业部在该镇吉祥村建有*环江香猪原种保种场,所产的香猪远销香港、澳门及东南亚,香猪产业成为农民增收的新亮点。
东兴镇 东兴镇地处桂西北九方大山西麓,位于环江毛南族自治县东北部,东与融水县、罗城县接壤,西与本县明伦镇毗邻,南面、北面分别与长美乡、龙岩乡相邻,总面积490平方公里。全镇有1个居委会和10个村委会,255个自然屯199个村民小组,有壮、瑶、毛南、水、侗、苗和仫佬等7个少数民族。
大才乡 大才乡位于环江县东南部,素有环江门户之称,乡境东与宜州市安马乡交界,西与本县思恩镇相连,北与本县大安乡毗邻,南部与宜州市德胜接壤,大才交通便利,乡府驻地距县城23公里,距金宜一级公路8公里,环德二级路贯穿境内。
下南乡 下南乡盛产菜牛。独特的山区气候造成了下南莱牛肉香甜脆嫩、肥瘦相间、味道鲜美的特点,食时软滑浓馥,不膻不腻,易于消化,以其独特的风味赢得众多消费者的青睐,其产品远销海内外,享誉全球。下南乡也因此有“莱牛之乡”之美誉。
大安乡 环江至明-路贯穿南北。目前,已实现屯通公路目标,农村电话普及率达80%以上,闭路电视覆盖率达60%。大安乡是一个典型的农业乡,乡农林牧全面发展,甘蔗、桑蚕是该乡农业的两大支柱。
长美乡 长美乡位于环江毛南族自治县的东部,东与罗城县兼爱乡接壤,南和宜州市安马乡毗邻,西与本县大安乡交接,北和本县明伦、东兴两镇相连。小环江河由北向南流经全乡。全乡现有6个行政村,88个村民小组。
龙岩乡 龙岩乡是以林业为主要支柱产业的农业乡,乡内有丰富的水力资源、土地资源、竹木资源、土特产资源和旅游资源,全乡境内河流纵横密布(共有大小河流11条),目前主要的种植树种有杉木、巨尾桉、油桐、油茶及各种竹类。
驯乐苗族乡 驯乐苗族乡位于环江县北部,地处云贵高原东南麓,原始森林覆盖面积15万亩,森林覆盖率达64%,是环江县三大林业乡之一。东邻龙岩乡、明伦镇,南连上朝镇、洛阳镇,西接贵州省荔波县的佳荣镇、立化镇,北与贵州省从江县采便镇交界。

2、历史沿革


环江县境内

秦始皇三十三年(公元前214年)秦统一岭南,设置桂林郡、南海郡、象郡,今环江大部分地属桂林郡,西北少部分地属象郡。

汉高祖三年(公元前204年),南海郡尉赵佗击并桂林郡和象郡,自立为南越武王,今环江县地属南越国。汉元鼎六年(公元前111年),汉武帝灭南越国,在其地设置郁林、苍梧、合浦、南海、珠崖、儋耳、交趾、日南、九真等9郡,今环江县地属郁林郡定周县(今宜山县)。

三国(220~280年)今环江县地属三国吴郁林郡。西晋(281~316年)今环江县地属桂林郡龙刚县(今宜山县);东晋(317~420年)属桂林郡潭中县(今柳州市)。

南北朝(420~589年)之南朝宋、齐,今环江县地属桂林郡龙定县(今宜山县)。南朝梁、陈属龙州(今柳城县)。

隋朝(589~618年)今环江县地属始安郡。

唐贞观十二年(638年),在今环江县地置环州,是今环江县境内行政区域建置之始。环州治正平县环洛峒,即今环江渡口西之地庐屯(刘家屯)附近一带。环州下辖正平、福零、龙源、饶勉、思恩、武石、歌良、蒙都8县,除歌良在今宜山县及河池市*,其余7县均在今环江县境内。即正平县在今大环江下游以西地区的西南、福龙一带;福零县在今水源乡西南部;龙源县在今水源乡中部、西部、北部地域;饶勉县在今县西部地区;思恩县在今大环江中下游及以西地区;武石县在今县西部地区;蒙都县在今大安、长美、大才全境及思恩镇之人和、清潭、文化一带。

唐天宝元年(742年)改环州为正平郡(也作整平郡),属岭南道邕州都督府,统正平等县,治所在大环江以西正平县环洛峒。后析原环州东北部置羁縻抚水州。乾元元年(758年)复为环州,仍辖正平等8县,州治所移至环江洲。

五代十国(907~960年)环州辖思恩、蒙都两县(余6县俱废分别人隶)。先属楚,后属南汉。

宋代(960~1279年)环州为羁縻州,宋始属宜州,咸淳元年(1265年)属庆远府。宋初分环州西部设镇宁州。

宋熙宁八年(1075年)废环州和镇宁州,环州、镇宁州及所属辖县并人环州原属县的思恩县,治所移至带溪(今洛阳镇合作八圩),管辖带溪、普义、镇宁三寨。宋元丰六年(1083年)复治环江洲。

宋大观元年(1107年),将思恩县带溪寨升为溪州,治带溪寨,大观四年(1110年)废溪州。元至元十六年(1279年)思恩县属庆远路。元初废宋羁縻安化州(即唐之抚水州)将所辖区隶属思恩县。元至元二十九年(1292年)在今环江县境设置茆难团长官司、安化长官司,后废,归属思恩县。

大德元年(1297年)思恩县属庆远南丹溪峒等处军民安抚司。明洪武元年(1368年)思恩县属庆远府,二年改属庆远南丹军民安抚司,三年复属庆远府。洪武十七年(1384年)析思恩县西北部地建置荔波县,隶属庆远府,正统十二年(1447年)改属南丹州,咸化十一年(1475年)复属庆远府。正德元年(1506年)思恩县、荔波县改属庆远府河池州。

清初思恩县、荔波县隶属庆远府。雍正十年(1'732,年)荔波县改属贵州行省都匀府。

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析思恩县北部五十二峒、中州、三里等地另置安化厅,治今环江县明伦,隶属庆远府。

中华民国时期,今县境设置思恩县和宜北县。民国元年(1912年)安化厅易为安化县。思恩、安化两县隶属柳江道。

民国2年(1913年)安化县改名宜北县。16年思恩县、宜北县直隶广西省*。19年属宜山民团区。21年4月两县改属柳州民团区。23年3月两县属柳州行政监督区。25年11月两县改属庆远行政监督区。29年4月两县属第七行政督察区(原庆远行政监督区)。31年3月两县改属第二行政督察区(治柳江县)。37年10月两县改属第十行政督察区,治宜山县。

1949年11月20日,宜北县解放,同月24日,思恩县解放。两县均属庆远专区。

1951年5月至8月,广西省*报请政务院,并经政务院批复同意思恩、宜北两县合并置环江县,隶属宜山专区。8月11日,思恩、宜北两县合并为环江县,*环江县委员会、环江县人民*成立,县治思恩镇。同年12月改属桂西壮族自治区宜山专区。1956年3月改属桂西壮族自治州宜山地区。同年7月改属柳州专区。

1958年1月25日改属宜山专区。同年7月改属柳州专区。

1965年5月18日改属河池专区。1971年改属河池地区。1986年6月5日,国务院批准将“毛难族”改名为“毛南族”。

1986年11月1日,经国务院批准,撤销环江县,设立环江毛南族自治县,以原环江县的行政区域为环江毛南族自治县的行政区域。

1987年11月24日,值环江解放38周年纪念日,成立环江毛南族自治县,隶属河池地区

3、地理环境

地理位置

环江毛南族自治县位于广西西北部、地处云贵高原东南缘,九万大山南麓,东与融水、罗城两县相邻,南接宜州、河池两市,西与贵州省的荔波、从江两县毗连,地理坐标为东经107o51′—108°43′,北纬24°44′—25°33′。东西最大横距89公里,南北最大纵距90公里。

地形地貌

环江毛南族自治县位于黔中高原南部边缘的斜坡地带,总地势为北高南低,四周山岭绵延,中部偏南为丘陵,略呈高海拔为1693米,最低海拔为149米。

气候条件

环江毛南族自治县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区,气候温和,雨水充沛、日照充足、冬无严寒、夏无酷暑、雨热同季、无霜期长。年均气温南邱陵一带为19.9°C,北部山区为了15.7°C;一月平均气温10.1°C,七月平均气温是28°C;历年最低气温为—5.2°C,无霜期290,年均日照时数145.1小时;全年太阳辐射量为98.89千卡/平方厘米。

年平均降雨量北部为1750毫米,南部为1389.1毫米,集中于4—9月份,占全年降雨量的70%,历年最小降雨量922.8毫米,蒸发量1571.1毫米,空气平均相对湿度79%。

山系

环江毛南族自治县东北部山地是九万山系的一部分,最高山峰为凤凰山,海拔1693米;北部山地以打格斋为主峰(海拔1460米),向南伸延成为大小环江河的分水岭;西北部山地主要山峰是金坳山(海拔1061.4),自西北向南延伸;西部和南部以岩溶山地为主,间有土山、半土半石山,奇峰高耸,嶙峋陡峭,最高峰为木论乡的小洞坡,海拔740.0米;中部偏南的山地以八仙山最高,海拔731.9米。

水文

环江毛南族自治县境内主要河流有四条:大环江、小环江、中洲河和打狗河。四条河流均发源于贵州省,从北向南流过,汇入龙江。

土壤

环江毛南族自治县境内自然土壤有红壤、黄红壤、黄壤、棕色石灰土、黑色石灰土五个土壤亚类。成土母岩以砂页岩、石灰岩为主,砂岩、页岩次,黄壤分布在海拔800米以上的中低山地;黄红壤分布在海拔500—800米低山丘陵和高丘陵区,红壤分布在海拔500米以下的丘陵地或低山中下部,石灰土主要分布在石灰岩地区,有机质含量较高,微酸性,土层深厚,自然肥力强,石灰土微酸性,土层较薄,有机含量高。

4、自然资源

矿产资源

环江矿产资源丰富,具有分布广、种类多、储量大和品位高等特点。已发现可供开发矿种达20多种,矿产地30多处,已探明矿藏达1161万吨,矿产潜在价值80.95亿元。主要有煤、褐铁矿、黄铁矿、铜、铅、锌、磷、石膏、石棉、滑石、白云石、水晶、锰、雄黄矿、锡、银、硫、铀、瓷土、方解石、大理石、冰洲石和汞等28种矿产。其中铅锌矿的储量、品位均属广西之首。

动植物资源

环江属中亚热带常绿阔叶树区,森林植被丰富,物种繁多,全县林区有维管束植物915种,乔木树种有54个科,162属,536种。常见乔木树种有杉木、马尾松、椎木、樟木、香椿、菜豆树、荷木、水青岗、青岗栎、栲树、大叶栎、楠木、枫香、槭树。灌木及草本植被常见的有桃金娘、黄荆条、白背桐、盐扶木、岗松、野茅草、纤毛鸭嘴草、蕨类等。除了丰富的森林资源外,动物资源也非常丰富,全县有陆生脊椎动物共260种,分别隶属于4纲26目70科。其中,两栖类17种,占总量数的6.5%;爬行类47种,占18.1%,鸟类148种,占56.9%;哺乳类48种,占18.5%。

5、人口民族

人口

全县总人口332067人,其中各乡镇人口(人):思恩镇42736;水源镇32169;洛阳镇37857;川山镇31770;明伦镇31496;东兴镇19383;上朝镇11877;大才乡10960;上南乡4266;下南乡17492;木论乡5331;大安乡20667;长美乡24981;龙岩乡19729;驯乐苗族乡21353。(第五次人口普查)

民族

全县共有壮、毛南、汉、苗、瑶、仫佬、水、侗、回等19个民族杂居,组成了和睦共处的民族大家庭。其中世居民族有壮、毛南、汉、苗、瑶等5个民族。

6、经济发展

以下为2012年经济总结

综述

国民经济出现负增长。全年全县实现地区生产总值(当年价)322206万元,比上年下降4.8%,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48925万元,比上年增长2.6%;第二产业增加值65890万元,比上年下降22%;第三产业增加值107390万元,比上年增长3.3%。三次产业所占比重分别为46.2%、20.5%、33.3%。人均GDP为11740元,比上年下降5.23%。全年完成财政收入2.51亿元,其中公共财政预算收入1.33亿元,分别比上年下降17.7%和5.9%。人均财政收入915元,比上年下降18.08%。财政收入占GDP的比重为7.8%。年末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483482万元,比上年末增长15.59%;各项贷款余额217963万元,比上年末增长21.08%。

农业

农业生产稳步增长,种植结构进一步调整、优化。全年实现农林牧渔业总产值247145万元,比上年增长2.9%。其中农业产值104715万元,增长4.38%;林业产值31788万元,增长3.66%;牧业产值103708万元,增长1.24%;渔业产值3149万元,增长7.26%;农林牧渔服务业产值3785万元,比上年增长0.56%。

在粮食补贴政策的激励作用下,粮食作物种植面积有所增加,全年粮食播种面积25745公顷,增加411公顷,粮食产量12.03万吨,增长1.34%。桑园面积进一步扩大,全年桑园面积10835公顷,增加500公顷,蚕茧产量为15780吨。糖蔗面积有所增长,单产略有下降,全年糖料蔗种植面积14066公顷,增加264公顷,单产每公顷39812公斤(每亩2.65吨),全年总产量达56万吨,增长0.94%。水果产量2.16万吨,增长2.0%。

全年木材采伐量43.76万立方米,增长8.58%。油茶籽产量1320吨,增长0.08%。油桐籽产量540吨,增长2.27%。松脂产量441吨,增长1.38%。林地面积333681公顷,森林蓄积量12707948立方米。

畜牧业生产稳中略升。全年大牲畜存栏5.11万头,增长0.20%;生猪存栏13.99万头,下降5.92%。肉类产量21476吨,增长0.96%。

水产品产量3406吨,增长7.17%。

年末全县农业机械总动力为34.78万千瓦,比上年增长7.78%。年末农田有效灌溉面积为11190公顷。

工业和建筑业

受龙江河突发事件影响,工业生产下降。全年全部工业实现总产值143819万元,比上年下降46.02%;实现增加值43994万元,比上年下降52.28%。规模以上工业实现总产值107110万元,下降49.76%。其中轻工业产值48962万元,下降20.63%;重工业产值58148万元,下降61.62%。规模以上工业实现增加值30164万元,下降58.54%。其中轻工业13648万元,下降21.91%;重工业16516万元,下降70.12%。企业出现亏损1509万元。

规模以上工业主要产品产量中,生铁42813吨,下降36.61%;钢材6751吨,下降85.86%;铅金属含量178吨,下降91.76%;锌金属含量1910吨,下降84.28%;硫铁矿石25886吨,下降93.77%;原煤169014吨,增长23.43%;发电量2735万度,下降67.42;成品糖42389吨,下降24.54%;硫酸5392吨,下降90.59%;人造板55086立方米,下降14.13%;蚕丝604吨,增长1.34%。

全年全社会建筑业实现增加值21896万元,下降15.54%。

固定资产投资

受经济下行形势影响,固定资产投资大幅下降。全年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61293万元,下降42.28%,其中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投资,即农村私人建房,下同)117254万元,下降47.9%;农户投资44039万元,下降19.01%。分城乡看,城镇固定资产投资110859万元,农村固定资产投资50434万元。在城镇固定资产投资中,基本建设投资74345万元,更新改造投资17112万元,其它投资5114万元,房地产投资10921万元,城镇工矿区私人建房投资(50万元以上)3376万元。

全年房地产开发投资10921万元,比上年增长68.04%,房地产开发投资全部是商品住宅投资。商品房销售面积12918平方米。

全年房地产业(包含居民自有住房折旧)实现增加值14964万元,增长4.4%。

市场贸易

市场贸易稳步增长。全年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43565万元,比上年增长13.9%。按销售区域分,城镇实现89387万元,增长14.3%;乡村实现54178万元,增长13.3%。按行业分,批发和零售业实现125130万元,同比增长14.5%;住宿和餐饮业实现18434万元,同比增长10.0%。

7、社会事业

以下为2012年社会事业总结

教育

教育事业稳步发展。全年教育经费投入3.47亿元,同比增长20.91%。全县有普通中学19所,中等学校1所,小学140所,幼儿园69所,特殊教育学校1所。年末在校学生总人数52972人,其中中专在校生491人,普通高中在校生3792人,普通初中小学在校生36261人,特殊教育学校在校生77人。小学适龄儿童入学率为99.88%,初中升学率45%,高中升学率90.2%。

文化

文化、广播电视事业日益繁荣。全县有文化馆、图书馆、博物馆各1个,12个乡镇均建有文化站共计12个。广播人口覆盖率达98.19%,电视人口覆盖率达99.1%。

医疗卫生

医疗保障体系进一步建立完善,公共卫生条件得到进一步改善。全县医疗卫生机构226家,医院病床数715张,卫生技术人员607人。参加农村新型合作医疗289479人,新农合参合率99.76%;参加基本养老保险职工10255人(含城镇居民),参加基本医疗保险职工51200人(含城镇居民),参加失业保险8645人。城镇新增就业2852人,城镇登记失业率2.8%,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7658人。

体育

乡村体育活动设施和县城室内体育场所增加,城乡群众体育活动丰富活跃,全民健身活动蓬勃开展,人民体质不断提高。

人民生活

城乡居民收入稳步增长,人民生活质量进一步改善。全年城镇在岗职工年人均工资28967元,比上年增长13.26%;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6017元,比上年增长12.33%;农民人均纯收入4868.69元,比上年增长11.97%。城镇居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10509元,其中食品消费支出4526元;农村居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3929元,其中食品消费支出1531元。

8、民俗文化

毛南族“肥套”


肥套

“肥套”即毛南族的还愿仪式,“肥”即举办的意思,“套”专指还愿仪式,与“道场”之意相近,是毛南族最古老的风俗之一。毛南族“肥套”源于原始宗教的祭祀活动,带有丰富的地方民俗文化内涵,曾历经多次灾难和洗劫,1980年以后,又渐渐复苏,并逐步在毛南族聚居地盛行。“肥套”最具价值的地方,是贯穿始终的“傩”,主要有傩舞、傩歌、傩戏、傩乐、傩面及乐器和服饰。毛南族“肥套”保留着近乎完整的毛南族原生态文化,因此被列入国务院公布的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国发18号)。2009年6月16广西壮族自治区文化厅批准设立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保护基地(毛南族“肥套”展示中心),展示中心设在环江文物所内,一楼展厅设主神坛、文字及图片说明;二楼展厅陈列“肥套”36张面具、神像图、服饰等,三楼为生产生活用具、器具、手工艺品展示。毛南族傩文化艺术团曾到日本、韩国、*等国家和地区演出,受到好评。  

毛南毛南族分龙节被列为广西民族文化十大节庆之一。“分龙节”是毛南族一年一度特有的传统节日。是毛南族人民在长期农耕和稻作传统中形成的以娱神、娱人为内容,以歌舞、祭仪活动为载体,含有历史、宗教、民俗、艺术、口头传说等诸多文化元素的传统节俗文化活动。“分龙节”毛南语又称“肥庙”,时在旧历五月农历夏至后的第一个辰日(龙日)前后举行,一般活动有两三天,一是祭拜神龙、玉帝,祈求风调雨顺,五谷丰登;二是祭拜毛南山乡饲养菜牛的创始人“三界公”。“分龙节”体现了古老的毛南族神农氏、“三界公”崇拜和社祭文化,承载着毛南族许多重大历史文化信息和原始记忆,还传递着毛南族人民对大自然的认识,对生命的理解,对人性的尊重,集中反映了毛南族地区民间文化丰富多彩的生存发展状况。为抢救和保护这一民族文化遗产,保护和弘扬优秀民族文化传统,2009年6月28日,由环江毛南族自治县人民*牵头,广大民众参与,成功地在县城区举办了“中国?毛南族分龙节”文化活动,彰显了毛南族传统文化特色,扩大了“分龙节”的影响力。同年,毛南族“分龙节”被列为广西民族节庆文化十大品牌之一。族“分龙节”

9、旅游景点

下南古墓群


下南古墓群

下南古墓群位于下南乡堂八村东南凤腾山上,距环江县城约72公里,是毛南族祖先的“陵园”,有大小古墓700多座。毛南族只有语言,没有文字,直到清代才学汉文,所以清以前的古墓立的是“无字碑”。立碑刻字的多数建于清朝乾隆、嘉庆、道光、咸丰年间。这些墓全用大块大理石砌成,墓碑、拱门、石柱矗立,在上面雕刻或阴刻或浮雕,刀笔浑圆、凝重、工整的楷体书联、墓志,作为毛南族发展的历史见证,毛南族古墓群已经被批准为自治区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北宋牌坊

北宋牌坊位于明伦镇北宋村,是北宋村人卢式慎为纪念其家族九人在一次抵御流寇的战斗中殉难所建。此牌坊为石牌坊三连门两座,第一座牌坊横额上写:“一门贞烈”,第二座牌坊横额写:“一门九


北宋牌坊

烈”,整座牌坊全用大青石雕刻而成,气势非凡,技艺精湛。1994年7月8日,1994桂政发(63号)文定为区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东兴杨梅坳避暑旅游风景区

东兴杨梅坳避暑旅游风景区位于东兴镇九万大山久仁林场内,距县城120公里,与融水县交界。那里森林茂密,古树参天,天然林保存完好、生态环境良好。目前杨梅坳地区属自治区级自然保护区,2005年已经申报与融水、罗城一起申报*自然保护区。

长美崖刻

长美崖刻在下纺屯附近小环江左岸的巨崖石壁上,有着“山高水长”四个大字,字体刚劲有力,气势雄伟,小环江发沿岸峰峦树木葱茏,翠竹倒映,形影相连,由于植被保护良好,江水清澈碧透,沁人心脾。山峰间被江水冲积出的-原上绿草如茵,田园成片,农舍错落。乘船观江景,远近山光水色交替入目。

木伦卡斯特森林保护区

木论喀斯特森林保护区位于环江西北部木论、川山乡境内,因最早发现于木论乡境内而得名,距环江县城72公里,面积约有90平方公里,1998年被国务院批准为*自然保护区。经中科院及国家林业部专家考察论证,木论喀斯特森林保护区属于中亚热带石灰岩区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生态系统,是世界上喀斯特地貌区幸存连片面积最大,完好性保存最佳,原始性最强的喀斯特森林。

10、地方特产

特产 简介 图片
环江香猪 环江香猪,产自环江县东兴乡、明伦乡,那是香猪的发源地,有专供烤香猪的禾草,烤出的味道绝对独一无二,香脆嫩滑,是环江特产之一。


环江香猪

环江香牛 环江菜牛以黄牛的犊牛育肥为主。育肥方法采用传统的舍养方法,不放牧、不劳役、单栏圈养,以各种青草、野生莎树叶、青麻叶及红薯藤、玉米杆、玉米芯、黄豆壳等配以精饲料玉米、小米、黄豆等饲育。环江菜牛获国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


环江香牛

环江凉席 凉席表面光滑平整,组织致密,雅致大方,轻薄耐用,一般可使用10年以上。可叠卷存放,展开后平整无皱,携带、使用方便。


环江凉席

环江香粳 环江香鸭产于环江县境内东北部三个乡镇,其个体小,体重1.2~1.5公斤,土法土养,肉质别有风味,是本地特有品种。


环江香粳

环江香鸭  环江香鸭产于环江县境内东北部三个乡镇,其个体小,体重1.2~1.5公斤,土法土养,肉质别有风味,是本地特有品种。


环江香鸭

毛南红香窑酒 毛南红香窖酒产自世界罕见的中国南方喀斯特生态原始森林的九万大山境内,采用久负盛名的环江香糯、深山泉水、民间中药酒曲为原料,以祖传手工技术酿造,经陈窖数年而成,是当地山民数百年来家中珍藏和接待贵客的上等礼酒。


毛南红香窑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