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市玄武区
玄武区是南京市的中心城区,是南京现代化国际性人文绿都标志区之一,国家重要的科研、电子、信息、文化、商务中心,华东地区现代服务业基地,南京市委、市*及军队机关所在地。玄武区面积80.97平方公里,东至仙鹤门、大朱庄、马群,与栖霞区、江宁区交界;南至中山东路、出中山门、至沧波门(苜蓿园、后庄除外),与秦淮区为邻;西至中山路、*路全线,与鼓楼区隔街相望;北至东井亭、仙鹤门一线,与栖霞区连接。截至2014年初,玄武区下辖7个街道,64个社区居民委员会。
中文名称:玄武区
外文名称:XuanwuDistrict
行政区类别:市辖区
所属地区:南京市
下辖地区:7个街道办事处
*驻地:梅园街道
电话区号:025
邮政区码:210002210018
地理位置:南京主城中心
面积:80.97平方公里
人口:户籍51.08万常住65.2万(2011)
方言:南京官话
气候条件: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
著名景点:中山陵、紫金山、玄武湖、明孝陵、总统府、江宁织造府等
火车站:南京站
车牌代码:苏A
生产总值:426亿元(2013年)
行政代码:320102
1、玄武概况
南京市玄武区
玄武区风景秀丽、历史悠久。区域内有著名的钟山风景区和玄武湖风光带,具有融山、水、城、林于一体的独特风貌,绿化覆盖率达58%以上。自公元229年孙权迁都建邺开始,玄武区曾是东吴、东晋及南朝宋、齐、梁、陈六朝宫阙御苑所在地,明朝初期的紫禁城、明太祖朱元璋的陵寝明孝陵、清朝太平天国的天王府、近代孙中山的临时大总统府以及中山陵等名胜均在区域范围内。全区有重点古迹、文物保护点72处,是南京旅游景点最集中的地区之一。
玄武区科教发达、人文荟萃。区域内有东南大学、南京理工大学、南京林业大学、南京农业大学、江苏省农科院等40余家大专院校、科研院所。在江苏省拥有的70多名两院院士中,在玄武区生活、工作的有31名。珠江路科技街3万多从业人员中,就有本科以上学历的1万余人,硕士以上学历的2000多人,相当于一所大学的规模。
改革开放以来,玄武区经济、社会一直保持快速健康发展。全区初步形成了以科技信息业、文化旅游业、商贸商务业为主体的经济发展格局,区生产总值和财政收入分别以每年15%以上和20%以上的速度递增,经济实力位居南京主城区前列。区域环境明显改善,建成北极阁风貌区、长江路文化街,成为南京新的标志性景观。先后荣获全国社区建设示范区、全国社区服务示范区、全国科技进步示范区、全国科普示范区、全国社区红十字服务示范区、全国老龄工作先进区、全国社区残疾人工作示范区等称号。
2、历史沿革
南京市玄武区
1955年8月,命名为玄武区。
玄武区管辖范围上溯,战国时区境为金陵邑辖地。
秦、汉时,今区境南部属秣陵县,北部属江乘县,先后隶属会稽郡、鄣郡、丹阳郡。
东汉建安十七年(212),孙权改秣陵为建业县,区境南部属之,同时废江乘县改设典农都尉(相当于县一级的民屯政区),区境北部属之,均隶属丹阳郡。
西晋太康元年(280),复改建业为秣陵县。太康二年(281)(一说为太康三年)分秣陵秦淮河以北置建业(次年又改称建邺)南为秣陵县(见《建康实录》、《晋书·地理志》)。建兴元年(313),改建邺为建康,区境为建康和江乘辖地,直至陈朝末年。
隋朝统一南北后,将建康、秣陵、江乘等县及侨置郡县并为江宁一县。此时,区境属江宁县,隶属蒋州。
唐上元二年(761),改江宁为上元县,至清末区境均属上元县。
民国元年(1912),临时*废上元、江宁2县,置南京府,区境属南京府。民国2年,撤南京府,以旧上元、江宁二县复置江宁县,区境属江宁县。民国16年,改江宁县城区为南京市,区境属南京市。
民国20年(1931)3月,实行京市自治,全市划分为21个自治区,分区筹办,但进展迟缓。民国22年3月,重新划分为8个行政区时,今玄武区为第一区,设区公所。区界以中山路以东,中山门以西,九华山以南,中山东路以北为区域范围。面积8.85平方公里。
民国23年(1934)9月,省市划界,南京市区域扩大,将原属江宁县辖地的孝陵卫地区划归南京市,建立孝陵区,为第十区(乡区),燕子矶区为第九区(乡区)。今区境内孝陵卫街道地区和玄武湖街道的仙鹤门行政村(仙鹤乡),属孝陵区。中山陵园区域属国民*直接管辖。今锁金村街道、玄武湖街道(仙鹤门除外)和红山街道地区属燕子矶区。
民国27年(1938)1月,伪南京市自治委员会以新街口为中心,城东南、西南、东北、西北4片,分别划为第一、二、三、四区。原一区分属第三区。区境以中山东路之北分界,西沿中山路、中山北路至挹江门止,北从挹江门沿城根经和平门、玄武门、太平门至中山门北侧。民国28年1月,重新划分区界,将玄武湖全部划入第三区;孝陵区改称孝陵卫区。民国31年4月,增设城区自治实验区,郊区以燕子矶为乡区自治实验区。今区境北极阁(北极坊)、玄武门(玄武坊)地区为城区自治实验区辖地;锁金村、玄武湖(仙鹤门除外)、今红山街道地区,为燕子矶乡区自治实验区辖地。
民国34年(1945)9月,国民*还都南京,恢复抗日战争前第一区建置,辖区则向中山东路以南、逸仙桥以东一带扩展。同时,太平门至*门城墙以外玄武湖地区划出,改属第六区。今区境的锁金村、红山、玄武湖街道和孝陵卫街道,仍分属燕子矶和孝陵卫区。
解放初期,沿用第一区建置称第一区人民*。1950年6月,南京市人民*决定重新划分城郊区。区境以旧一区为基础,划出中山东路以南,逸仙桥以东地区,增加原属旧六区的*路以东、玄武门以南地带及玄武湖之全部,又增加原属旧十区的岗子村至太平门以西地带,建为新一区。原九区改为八区,今红山、锁金村街道地区和玄武湖街道部分地区改属新八区。原十区撤销,以原辖区内的中山陵园及周围地区新建中山陵园区,今孝陵卫街道地区和玄武湖街道部分地区,改属中山陵园区。
1955年6月,第一区人民*改称第一区人民委员会。1955年8月,第一区改称玄武区,第八区改称燕子矶区,中山陵园区名称不变。今区境分属玄武区、燕子矶区和中山陵园区管辖。1958年11月,4个郊区建制撤销,合并为“大郊区”,今区境原属中山陵园区和燕子矶区的地区,划归郊区管辖。1960年5月,成立玄武人民公社。1960年9月,撤销“大郊区”,原郊区的龙潭、十月、紫金山3个农村人民公社,划归玄武区管辖。1961年6月,玄武区兼辖郊外栖霞镇(包括摄山)、孝陵卫镇和龙潭镇。1962年7月,市郊区办事处成立,原郊区3个人民公社及3个镇复划归市郊办。8月玄武人民公社消失,恢复玄武区人民委员会。1963年4月,恢复设立燕子矶、栖霞、雨花、江东、陵园5个郊区建制。市郊农村人民公社复由各郊区管辖。7月,陵园区(辖紫金山人民公社和孝陵卫镇)改称中山陵园区。
1965年5月,5个郊区合并为雨花台和栖霞2个区,中山陵园区划归栖霞区管辖。1967年3月,玄武区改称要武区,实行军管,称南京市军事管制委员会要武区分会。1968年3月,成立要武区革命委员会,1973年11月,改称玄武区革命委员会。
1970年1月,经江苏省革命委员会批准,南京市成立钟山区,将紫金山公社、马群公社、玄武湖公社、孝陵卫镇和陵园管理处划归钟山区管辖。1975年4月,撤销钟山区,原辖地改归栖霞区管辖。1980年9月,玄武区革命委员会复称玄武区人民*至今。
1984年2月,小市镇的韶山路、玄武新村两个居委会和玄武湖大队、岗子村、新庄村等地段(包括南京林业大学、锁金村),从栖霞区划归玄武区,玄武区面积扩大到17.5平方公里。
1995年4月,全市区划调整,将原属鼓楼区的*路东侧的廖家巷、大树根、后大树根、*门4个居委会划入玄武区;将玄武湖镇、孝陵卫镇(苜蓿园、后庄村除外)以及小营、红山、藤子3个行政村和伊刘苗圃、中山陵园风景区,从栖霞区划归玄武区管辖。至此,全区面积达80.97平方公里,成为南京市面积最大的城区。
3、行政区划
南京市玄武区
1995年,将鼓楼区*路东侧廖家巷、大树根、后大树根、*门4个居委会划入玄武区玄武门街道办事处管辖;将栖霞区玄武湖镇、孝陵卫镇(苜蓿园、后庄两个村除外),迈皋桥镇的小营、红山、藤子3个行政村,伊刘苗圃、红山公园及属中山陵园管理局行政管理的范围,划归玄武区管辖。其中从迈皋桥镇划入的3个行政村并入玄武湖镇。1996年,全区面积81平方千米,人口约34.8万人。辖10个街道。区*驻珠江路455号。
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玄武区总人口491364人,其中:兰园街道40168人、梅园新村街道25595人、新街口街道36658人、丹凤街街道49888人、玄武门街道45753人、后宰门街道54771人、锁金村街道51847人、红山街道47458人、孝陵卫街道92807人、玄武湖街道46419人。
2005年1月,玄武区将原来的11个街道调整为8个:撤销兰园街道并入梅园新村街道,撤销丹凤街街道并入新街口街道,撤销卫岗街道并入孝陵卫街道。
2009年末,玄武区总面积75平方千米、总人口51.52万人。辖8个街道:梅园新村街道、新街口街道、玄武门街道、后宰门街道、锁金村街道、红山街道、孝陵卫街道、玄武湖街道。区*驻兰园街道。
2010年第六次人口普查,玄武区常住总人口651957人,其中:梅园新村街道107395人,新街口街道93906人,玄武门街道41993人,后宰门街道61990人,锁金村街道76063人,红山街道88217人,孝陵卫街道112654人,玄武湖街道69739人。
2012年,将梅园新村街道北京东路以北的公教一村社区和后宰门街道龙蟠路以北以西的辖区部分(太平花园小区)划归玄武门街道管辖,将调整后的梅园新村街道与后宰门街道合并设立新的梅园新村街道。调整后,全区辖7个街道:梅园新村街道、新街口街道、玄武门街道、锁金村街道、红山街道、孝陵卫街道、玄武湖街道。
4、人口统计
南京市玄武区
2012年玄武户籍总人口数:507739人。
2011年玄武户籍总人口数:512515人。
2010年玄武户籍总人口数:514914人。
2009年玄武户籍总人口数:515253人。
2008年玄武户籍总人口数:510751人。
2007年玄武户籍总人口数:500461人。
2006年玄武户籍总人口数:488984人。
2005年玄武户籍总人口数:475902人。
2004年玄武户籍总人口数:444443人。
2003年玄武户籍总人口数:418463人。
2002年玄武户籍总人口数:398906人。
2001年玄武户籍总人口数:386575人。
5、经济概况
南京市玄武区
城市建设步伐加快,为实现全市“三年面貌大变”奋斗目标,五年来,全区开发竣工面108万平方米,其中复建房70万平方米,建设居民小区26个;建设改造15条总计27.1公里的道路;建成了鼓楼市民广场和一批游园、绿地,全区绿化覆盖率达57%。
社会事业协调发展,大力发展社区服务,建成社区服务中心等一批5万平方米的硬件设施。改造了24所薄弱学校,创国家、省示范、重点小学5所。近几年,玄武区荣获“全国社区服务示范城区”“国家卫生城市达标区”“全国先进城区示范单位”“全国计划生育先进集体”等荣誉称号,连续九年被市*授予建设新南京有功(先进)区。
6、居民生活
南京市玄武区
解放后,随着经济建设和其他各项事业的发展,特别是*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玄武区人民生活发生很大变化,消费水平逐年提高。区内职工1979年人均年工资收入589.17元,到1999年达10038.5元。至1999年,区内12个村均达小康水平,农民人均年收入6968元。有10个村进入市“百强村”行列,小卫街、藤子村跨入亿元村。
第一节居民收入
【职工收入】
*,区内企业职工收入微薄,为生存而挣扎。解放后,随着国民经济的恢复与发展,职工收入逐年增加。1956年,职工工资进行调整,1957年与1952年相比,区内全民所有制职工平均工资提高33.5%。由于1959年至1961年受国民经济困难的影响,1962年全民所有制职工平均工资比1957年有所下降。1963年,随着国民经济的恢复与发展,职工工资又有所提高。“*”期间,职工收入没有增加。*十一届三中全会后,职工收入逐步提高。1977年70%以上的职工增加了工资,1978年给少数工作成绩突出的职工增加了工资,1979年10月又对40%的职工增加了工资。1979年,区职工人均年工资为589.17元。1983年10月,对企业职工工资进行普调。1984年后,随着工资制度改革逐步深化,扩大了企业自主分配权,劳动部门实行宏观指导与调控。1985年,区职工人均年工资为1071.3元,1995年上升至3552.2元,到1999年达到10038.5元。1995年起,区贯彻执行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为低于最低生活保障线的职工发放生活保障金。最低生活保障线,1995年为每月人均生活费210元,1996年升至260元,1999年复上调至320元。根据1999年对区兰园街道50户居民抽样调查,户均年收入为25000元,人均年收入7800元。
【农民收入】
*,区境内大多数农民租种地主土地,一年辛苦所得,交完地租后所剩无几,难得温饱。少数自有土地的农民,由于生产方式落后,加之天灾人祸频仍,也仅能温饱,生活水准低下。
解放后,农村进行土地改革,无地的农民分得了土地,后又走上合作化、公社化道路,生活较前有所提高。但由于生产效率低下,农民收入始终在低水平徘徊。*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农民生产积极性空前高涨,开展多种经营,收入逐年提高,生活也得到很大改善。1995年,区内农民人均年收入达到2304元,至1999年,增至6968元,基本实现小康。
第二节居民消费
【衣】
历史上区内人民群众,民风淳厚,衣着简朴。民间有“新三年,旧三年,缝缝补补又三年”和“新老大,旧老二,补补缝缝给老三”之说。
民国时期,男性衣着以长衫为常服,冬着棉袍,春秋着夹袍,也有少数人穿中山装。劳动人民为方便生产劳动,均以穿短装为主,一般男性是青布对襟短衫、短袄,女性以青布衫居多。中小学生一般穿学生装。上层官吏和士绅,穿西装革履,仕女小姐多着旗袍。衣料质地因阶层而异,富者呢绒、绸缎,贫民则多为粗纱土布。
30年代至*夕,衣料以洋布为主,时行斜纹布、卡叽、线呢、花格布等。城区居民衣着款式有香港衫、白府绸衬衫、西装短裤、黑纺绸裙子及茄克衫等。冬季富者穿西装大衣,呢料长袍,女子穿皮毛大衣,内穿毛线衣;穷人大多穿棉袄棉裤,少数内衬卫生衫。
解放初期,衣料以棉布为主,款式则流行苏俄列宁装、乌克兰衫等。60年代,服装款式单一,以中山装、人民装为主,色调多为蓝灰、藏青。“*”期间,穿着绿色军便服、军大衣,成为一时风尚。70年代后期,服装原料以维尼龙、涤纶、粘胶等化纤织物为主,同时丝绸、毛呢需求大增,棉织品退居次位。区内民众衣着的款式,质量也不断变化,中山装、牛仔衫裤、滑雪衫并存。1978年以后,以穿绸缎、毛呢与化纤面料服装为主。青年男女服装讲求时尚,小脚裤、喇叭裤等曾风靡一时。90年代,男女服装丰富多彩,追求名牌,如“金利来”、“梦特娇”、“花花公子”等。区内居民佩戴首饰的日渐增多,质地有水晶、珍珠、钻石、珠宝、黄金、白银、铂金等。
旧时男女一般穿着千层底布鞋,式样有尖口、圆口、方口、松紧口、蚌壳棉鞋,雨天穿油钉鞋,夏日多穿木屐。少数富者男穿皮鞋,女穿绣花鞋。解放后,塑料底鞋逐渐取代布底鞋;橡胶套鞋、解放鞋取代了油钉鞋。穿皮鞋、球鞋者也日渐增多。80年代后,鞋子的品种日趋多样化,塑料鞋、皮鞋、牛筋底鞋、旅游鞋、休闲运动鞋等难以尽述。
旧时男子多戴罗宋帽、西瓜皮帽、法兰西帽、礼帽。解放初期至60年代,时行八角帽、解放帽、乌克兰帽。“*”时期流行草绿色军帽。80年代后,帽子的质料日趋多样化,有毛呢、皮毛、毛线、化纤等,式样则丰富多彩,不仅具防暑或保暖功能,更具美化人民生活的作用。
【食】
区内居民的饮食习惯为一日三餐,有的下午还吃“下昼”(点心)。解放初期,一般居民早晚吃粥或泡饭,佐以各式酱菜、咸菜,也有吃烧饼、油条、豆浆或其他面点的。中午吃饭,配以烧菜、羹汤。1959年~1961年国民经济困难时期,居民粮油、副食品均凭票证计划供应,以粮食、蔬菜为主,荤食品较少。1963年后,居民膳食有所改善,但“*”十年,始终处于较低的消费水准。*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粮油市场逐步开放,副食品供应日渐丰富。随着居民收入的逐年增加,膳食结构发生显著变化,早餐一般为豆浆、牛奶、包子等。中晚餐主食米饭,菜肴讲究荤素搭配。荤食品从过去以猪肉为主,向鸡、鸭、鱼、牛、羊肉多样化、营养型发展。面包、牛奶、方便面等快餐食品,在职工与学生中十分风行。区内居民有好客的习惯,亲友登门均热情招待,中晚餐都要做个“八样头”(菜肴)。不少家庭每逢节日喜庆、亲朋聚会,常在饭店、宾馆摆筵席庆贺。90年代,少数居民讲求排场,待客菜肴追求高档、丰盛,辅以名烟名酒。
【住】
商周时期先民以树干为屋架,竹枝编墙,茅草盖顶,地坪用火焙烤防潮。六朝时为竹草和砖结构。明清普遍砖木结构,富户住房为多进式,三开间多为3~5进,大门外有照壁,大门内有重门、大厅、轿厅,中间为客堂,两端为卧室,多进之间自成院落。一般居民住房为一幢一两间。民国时期,新式花园住宅分布在蓝家庄、天山路、峨嵋路一带。宋子文、孔祥熙等官僚们的公馆分别建在北极阁、高楼门等处。而一般居民住新村、里弄,贫苦劳动人民搭建简易棚屋。优劣悬殊,布局极不合理。解放后,1952年掀起棚户区改造高潮,汉府新村拆棚屋,改造成砖木结构房。至1976年,区人均居住面积为4.69平方米。1980年起国家、地方、企业、个人四方面一起加速住房建设。成片的住宅楼小区陆续建成,鳞次栉比的大厦取代青砖小瓦旧式房屋。
民国38年(1949)4月,区住宅建筑面积为575679平方米,居住面积298279平方米,人均居住面积为4.8平方米。到1985年分别达2412844平方米、1184891平方米和7.36平方米。至1999年底,住宅建筑面积达6876508平方米,居住面积3562958平方米,人均居住面积为9.62平方米。分别为1949年的11.94倍、11.95倍和2倍。居民住宅成套率1996年为84.05%,1999年达84.54%。
【行】
民国前,区内居民出行以步行为主。少数官宦富绅出门乘轿、骑马或乘马车。民国时期居民外出仍以步行为主,或乘人力车、三轮车与马车。当时区内已有“小火车”与公交汽车通行,成为居民外出的机械化交通工具。此外,极少数居民家中已备有自行车。
解放后至60年代,市内公共交通日益发展,区内居民出行多选择公共汽车,少数骑自行车,人力车、马车已逐步淘汰。80年代,居民家中自行车拥有量迅速增加,区境内公交车线路也逐年增多。至90年代,市政建设加快,道路拓宽,交通条件有很大改善。居民出行不仅有自行车、助力车、摩托车、公交车,还有中巴车、出租车,十分快捷方便。至1999年,通过区境的公交车线路达到64条,在区内开业的出租车企业24家,共有出租车1541辆。此外,南京火车站、南京长途汽车东站、汉府街公路客运站等均设在区内,居民外出旅行,乃至出国、出境均十分方便。
【用】
居民生活用具无所不包,从日常消耗品到大件耐用品缺一不可。随着区内人民生活不断改善,已从简陋型到适用型,并向舒适豪华型发展。
家具旧式家具有八仙桌、茶几、三抽桌、板箱、橱柜、太师椅、盆架之类。解放后,提倡勤俭持家,50~60年代,城乡居民多不重视家具添置及摆设,当时男女结婚十分俭朴,机关*、工厂职工两张单人床一拼,送点喜糖就完成婚事。“*”期间,工厂处于停产半停产状态,职工打家具成风。70年代居民逐步添置大衣橱、书橱、碗橱等大件家具。80年代纤维板、三合板、五合板取代木质板材。家具用材轻便、做工精细,色调明快。90年代,钢木、竹、藤、人造革、真皮等各种质料家具走进百姓家,各种组合家具颇受青睐。
耐用品居民生活耐用品购买力投向,50~60年代是“三转一响”:手表、自行车、缝纫机、收音机;70~80年代,转向新五件:电风扇、收录机、洗衣机、电视机、电冰箱;90年代以来,空调开始进入家庭,从窗式、壁挂式、柜式,到*空调。其他用品,从高压锅、电饭煲、到微波炉、电磁炉;从自行车、助力车、电动车到摩托车、私人轿车;从普通照相机,到数码相机到摄像机,也逐步进入区内千家万户。通讯方面,绝大多数居民都装上住宅电话,许多人拥有BP机和各种款式的手机。
炊饮餐具旧时家庭炉灶,烧柴或煤炭,有的配制风箱,后来发展到烧蜂窝煤。80年代后液化气、煤气已在区内城乡普遍使用。碗、筷、盘、碟、匙等餐具,人们惯于春节前添置。旧时富裕人家有成套描金细瓷餐具及乌木筷、象牙筷、银筷。一般人家用竹筷,粗瓷大白碗。如今,城乡家庭整套餐具品种花色齐全,招待亲友无须借用。机关、企业集体食堂用餐,铝、搪瓷碗盆基本上改为不锈钢套餐具。现时,高档玻璃、瓷餐具已作为礼品赠送亲友。民国时期,烧水用铜壶、锡壶、铁皮壶,冲茶水用紫砂壶、陶瓷小茶碗,而贫穷之家常以饭碗代茶碗。50~60年代,竹壳保温瓶进入城乡居民家庭。70年代盛行铁壳、塑料壳保温瓶。80年代以来,气压式保温瓶、大口径保温瓶、电水瓶、饮水机在区内居民家中已普遍使用。
卧具、灯具旧时,富裕人家使用雕花床、棕绷床,铺垫棉、毡、棕、狗皮褥,挂罗纹帐。贫穷人家使用简易木床,铺垫草苫、秫席、苇席,无床者用稻草或麦草铺地铺。现今,城乡居民大都使用棕绷床、钢丝床、坐卧两用沙发床、席梦思床,普遍使用床罩、被套,棉被、鸭绒被、羊毛被、真空棉被、夏凉被等。
家庭照明,旧时用煤油灯、马灯,如今使用日光灯、吊灯、壁灯、台灯、吸顶灯等各式灯具。50~70年代为省电,节约开支,多数家庭用1瓦、3瓦、8瓦电灯,用20瓦已算奢侈。现今,有的富有和新婚青年家庭装饰吊灯、壁灯几十盏到上百盏。
第三节居民业余生活
【休闲娱乐】
*,区内广大劳动人民,为填饱肚子而日夜奔波,几乎没有业余生活可言。少数衣食不愁的人则去茶馆听说书消遣,或去戏院听戏,或相聚打打麻将,也有些人去舞厅跳舞。解放初期,劳动人民生活贫困,文化层次低,有的参加区文化馆组织的居民读报小组,听听国家大事,有的到茶馆和浴室闲聊,一些年长者则到唱经楼等处听说书,或到露天戏场听听扬剧、淮剧。50年代末期到60年代初期,经济有所发展,就业人员增加,居民基本生活得到保障,部分家庭购置电子管收音机,收听广播,了解国家大事和欣赏文艺节目。每逢节日到戏院观看《白蛇传》、《天仙配》等传统戏曲或到电影院观赏中国和前苏联影片。区文化馆还组织剧团,自排自演、自娱自乐。“*”期间,群众业余生活比较单调,“样板戏”充斥整个舞台。玄武区曾组织小红花文艺宣传队,为群众演出少儿节目,填补了文化舞台的空白,满足了部分群众的文化需求。
*十一届三中全会后,黑白电视机逐步普及。80年代随着改革开放步伐加快,彩色电视机逐步普及到家庭,看电视成为群众业余生活的主要内容。同时放像机、VCD步入居民家庭,人们文化生活更加丰富多彩。年青人到歌舞厅跳“迪斯科”,中年人乐于种花、养鸟陶冶情操。离退休老人每天清晨光顾市民广场、街头绿地,进行晨练,有的还成群结队参加攀登紫金山活动。一些老人还积极参加老年大学的学习,或参加各种业余培训班,提高文化素质,充实自己。还有一些老人参加下棋、打牌、跳舞等活动。一些文艺爱好者则去文化馆、站参加业余剧团、票友活动。
【读书看报】
区域内古代官府藏书和私家藏书众多。民国时期则有东南大学图书馆、*图书馆等,有众多读者前去借阅。
解放后,区内有省内最大的南京图书馆,藏书700万册,为国家一级图书馆,是人们读书看报的好地方。60~70年代曾出现读者排队等座位借阅的盛况。80年代建成金陵图书馆。90年代起,图书馆逐步实行计算机管理,建立图书网站,更方便读者借阅,为群众提供丰盛的精神食粮。此外,区属公共图书馆有区图书馆以及为少年儿童服务的区少儿图书馆、各中小学图书馆室。
50年代末到60年代初,区内职工上业余夜校,部分工人上速成中学。80年代以来,读业余夜大学和电视大学的人逐年增加,机关青年则参加*、省、市党校培训和自学考试。随着电脑进入部分居民家庭,青年人上网了解国内外大事,充实自己各方面的知识。不少家庭为了培养孩子,或请家教,给小朋友吃文化“小灶”,或参加书画、电脑等培训,增加专业技能。1995年后,玄武区率先建立社区文化活动中心,居民可以去中心看书读报,参加各种有益活动。区内民众订阅报刊、杂志已成为新的时尚。新型报刊亭,为玄武街头增添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各报刊亭销售各种报刊杂志数十乃至上百种。
【旅游】
80年代以前,区内除有海外亲友者出境探亲、旅游外,一般居民外出旅游的较少。80年代开始,部分经济效益较好的单位和学校开始组织先进职工和教师集体外出旅游。90年代随着人们收入水平的提高,到外地旅游已是人们的一大精神需求,北京、海南、云南、三峡、九寨沟、张家界、香港、澳门等,已是人们旅游的热点。过去到国外观光旅游,是人们想都不敢想的事,如今,不少家庭举家游“新、马、泰”,到越南、韩国旅游者也与日俱增。
7、历代建筑
南京市玄武区
第一节宫城建筑
玄武区内有自东吴以来历代宫城和王府遗址,但由于历代战火大都湮没。本节根据文物发掘和史书记载,从宫城建筑这个侧面展现玄武地域作为古都南京政治、文化中心的概貌。
【东吴宫城】
东吴宫城包括太初宫、昭明宫、南宫、苑城及太子西苑等,统称吴宫城。孙吴时期,实行的是多宫制,其宫城早期以太初宫为中心,晚期以昭明宫为中心。无论是太初宫还是昭明宫都是一重宫墙,墙体可能是夯土砌筑。
太初宫位于今北门桥以南稍东一带。黄龙元年(229)九月,孙权定都建业,以其兄孙策“故府”旧屋为宫,称太初宫。赤乌十年(247)三月,将武昌宫殿拆除的旧材运至建业,改建太初宫,次年三月宫成。改造后的太初宫,《建康实录》记载:“周回五百丈”。左思《吴都赋》描述太初宫规模:“抗神龙之华殿,崇临海之崔巍”,“东西胶葛,南北峥嵘,房栊对扩,连阁相径”。太初宫屡建屡毁,最后于晋咸和年间苏峻之乱后被废弃。
昭明宫位于今成贤街南段偏东一带。《建康实录》记载:宝鼎二年(267)六月,“起新宫于太初之东,制度尤广。大开苑囿,起土山作楼观,加饰珠玉,制以奇石。又开城北渠,引后湖水激流入宫内,巡绕殿堂,穷极伎巧,功费万倍。十二月新宫成,周五百丈,署曰昭明宫。正殿曰赤乌殿,后主移居之。”
苑城位于今东南大学一带,为孙吴皇家苑区及宫廷禁卫营地,又称后苑,亦名建平园。苑城“周八里”,内有苑仓,又称仓城,为宫中仓储所在。《金陵古今图考》称吴时“宫城之后有苑城,晋所谓台城”。
南宫位于太初宫南半里左右,为吴太子宫。
西苑位于今北门桥以南一带。西苑为吴(及晋初)太子的御花园,历代地志亦称为太子西池。
【东晋宫城】
东晋沿用吴时旧址,魏晋谓皇帝所居禁省曰“台”,故其宫城称“台城”。晋元帝、明帝及成帝之初均以旧时太初宫为居。咸和二年(327),历阳太守苏峻作乱。四年,纵火攻台城,宫阙荡尽。五年,于吴时后苑起建新宫,始缮苑城,七年十一月新宫成,署曰建康宫,亦名显阳宫。此后,称建康宫城为台城,历南朝宋、齐、梁、陈四代,虽屡经兵火之灾,代有更作,而宫城基本格局未变。建康宫初造时,因立国不久物力维艰,宫城建造简陋,随后历年补充改作。太元三年(378)二月,因宫室朽坏,对建康宫城进行翻造扩建,七月新宫成,有两重墙,周八里,内外殿宇三千五百间。太极殿为正殿,“高八丈,长二十七丈,广十丈”,殿宇十二间。显阳殿为皇后所居正殿,东有含章殿,西有徽音殿。另有清暑殿及洪训、崇训、崇德、崇化、弘化诸宫。
【南朝宋宫城】
刘宋时建康宫正殿太极殿及显阳殿沿晋之旧。明帝时,建紫极殿,又有两厢,合称“紫极三厢”。孝建元年(454),建正兴殿。后又拆武帝刘裕所居西殿,另建玉镯殿,“雕栾绮节,珠窗网户”,远较西殿奢华。大明元年(457),将晋时清暑殿改称嘉禾殿。另有:崇正殿、景福殿、仁寿殿、曜灵殿、宣融便殿、光兴供殿及宣训、永禾、崇宪、永训、弘训、弘化诸宫。
【南朝齐宫城】
南齐时建康宫太极殿及显阳、含章诸殿沿晋、宋之旧。建元二年(480),拆宋明帝紫极殿。史料未见齐初筑殿堂记载,所见与前朝不同殿名,如临光、昭阳、乾光、延昌、延德、崇明、正福、延明、乾和、太阳殿等,不能确定其改名或更作。
武帝时,建风华、寿昌、曜灵、招婉诸殿。武帝死后毁招婉殿。永元二年(500)及三年,宫内两次遭火劫,三千余间殿宇皆尽。后建芳乐、芳德、仙华、大兴、含德、清曜、安寿等殿。又为潘妃建神仙、永寿、玉寿三殿。
【南朝梁宫城】
天监十二年(513)二月,改建太极殿,扩为13间。梁时,建康宫中殿宇增多,有无碍、琬琰、披香、光严、五明、至敬、显阳、龙光、百福、文德、华光、乐寿、武德、玉衡、宴居、延务、寿安、善言、昭阳、宝云、净居殿等数十殿。梁末,侯景作乱,入宫烧毁太极殿及东、西堂。
【南朝陈宫城】
永定二年(558)七月,新作太极殿,十月太极殿成。陈宫殿宇尚有:璇玑、有觉、宣福、大政、紫极、承香、求贤、柏梁、光昭、嘉德、宣明、德教、天保、文德殿等。永定年间,又作昭德、寿安、乾明等殿。
隋灭陈后,文帝杨坚下令将建康城邑、宫室平荡耕垦,六代豪华建康都城被毁殆尽。
【明故宫遗址】
明太祖朱元璋营建的皇宫,在今中山门内至逸仙桥的中山东路南北两侧,南至光华门,北至北安门路一带。皇宫由皇城和宫城两部分组成,宫城的主要建筑在区内。宫城内又分“前朝”和“后庭”两大部分,合称“朝庭”。前朝建有奉天殿、华盖殿、谨身殿,其中奉天殿最为宏伟,俗称金銮殿。三大殿东面有文华殿和文楼;西面有武英殿和武楼。后庭建有乾清宫、坤宁宫、交泰宫、东、西六宫及西花园。宫城四周筑城垣,设午门、东华门、西华门、玄武门。
元至正二十六年(1366)八月,明王朝尚未正式建立,先拓展建康城,于旧城东门外增筑新城,在钟山南麓建新宫。同年十二月确定宫室图,第二年九月在区境建成奉天门、奉天殿、华盖殿、谨身殿、奉先殿、文楼、武楼、乾清宫、坤宁宫及东西六宫等宫殿门阙。
由于时间紧迫,皇宫规制过于简朴,建材质量也不高。到洪武八年(1375)九月,大内宫殿推倒重建,十年十月建成。虽说中轴线上的布局大致依旧,但基础加固,工料讲究,规模较前闳壮。西六宫前建有西花园。
建文和永乐年间仅略有增改,永乐十九年(1421)北迁后,就很少改作。洪熙元年(1425)仁宗决定还都,曾命郑和等主持过一次大修。到明中后期国力日衰,宫殿倾圯也多,决定不再修建。从此皇宫日益破败,惟有武英殿,因原是太祖、成祖斋戒所居,并且奉有二祖御容,后来才被议准修理。太平天国时期建造天王府,又曾拆去一些砖石材料。加之战火重创,明故宫已是“昔者凤阙无巍峨,皆成颓垣断残壁”。民国定都南京后,此地或建房筑路,或辟为练兵校场,或垦为菜畦农田。
1950年7月,曾开展对明故宫的调查。当时尚存奉天殿土台基及其两侧廊庑柱础,花园假山下石券洞。同年8月,在中山东路北侧的遗址上修建教练场,将土台基推平,350多个柱础就地挖坑掩埋,其中以奉天殿柱础最大,方2.7米、厚1.8米。1985年废弃教练场,在原三大殿遗址东西两侧开辟故宫路。而原廊庑及其外侧的文华、武英、奉先等殿和东西六宫等处,在“*”期间和1980年前后已高楼林立了。
1986年市园林局在区境原南京明故宫奉天、华盖、谨身三大殿遗址上建设明故宫遗址公园。1991年,三大殿台基竣工,44个柱础移至平台就位。1992年5月,明故宫遗址公园建成开放。
【太平天国天王府遗址】
位于长江路292号。原为明初封陈友谅之子陈理为汉王时兴建的汉王府。后为明太祖朱元璋之养子西平侯沐英的府邸。永乐二年(1404),明成祖封次子朱高煦为汉王,仍在此建新汉王府。清代设两江总督衙署于此。清咸丰三年(1853)二月太平天国定都天京,将督署改建为天朝宫殿(天王府)。
天朝宫殿以清两江总督署为基础扩建而成。咸丰三年(1853)遭火焚。次年在原址重建宫殿,东至今长江后街黄家塘,西抵今长江西街,南至利济巷和科巷,北至杨吴城濠(北门桥河),呈长方形,周长约5公里,规模宏伟,有“宫垣九重”之誉。
天朝宫殿分外城和内城两重,外城名“太阳城”,内城名“金龙城”,大门南开,名“天朝门”或“真神荣光门”,门前御沟深宽各二丈,沟上建桥三座,桥前有大照壁,高数丈,宽十余丈,照壁附近搭有“天台”,其左右各建木牌楼一座。二门名“圣天门”,门内东西两侧各建内外三层朝房,经“忠义门”至“荣光殿”(俗称“金龙殿”),该殿最为崇宏,雕琢精细,金碧辉煌。殿后是后宫,最后是花园,名“后林苑”,东西各有一池,内有石舫。
同治三年(1864)七月,天京陷落,天朝宫殿被清军洗劫一空后焚毁,仅存西花园石舫等。
同治九年,曾国藩在天王府遗址上原督署界内,重建两江总督衙署。同治十一年四月竣工,包括门厅、大堂、正宅、厅、楼、阁、亭等1189间。署前建有“两江保障”、“三省均衡”二坊。清末端方任总督时,又进行较大规模的兴建及改建。民国16年(1927)9月17日始,国民*在此办公,先后拆除门厅,修了大部分房屋,增建“子超楼”。民国37年5月,改为总统府。
解放后,市文物保管委员会及省*、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江苏省委员会等单位先后在此办公,并多次维修。1982年,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现存主要建筑有:沿中轴线东西朝房、金龙殿、穿堂、二殿、三殿、子超楼及中轴线以西的西花园,其中金龙殿通面阔7间32.5米,通进深18米,建筑面积585平方米;金龙殿与穿堂、二殿、三殿合为一组建筑,建筑面积1500平方米,占地面积2195平方米;子超楼通面阔30米,通进深17米,每层建筑面积510平方米。虽屡经修建,但同治年间的衙署至今仍保持原貌。
第二节公共建筑
玄武区现存古代的与近代的公共建筑遗迹中,有总统府邸、官府衙门,有金融、交通、天文、气象、科研、教育、文化、艺术、卫生、体育等机构以及社会公益建筑设施。
公共建筑在形式风格上,有宫殿式、仿宫殿式、新民族式的,还有西方文艺复兴式,仿外国古典式和现代式等等,其中一部分被国家建设部和国家文物局评为近代优秀建筑。
【北门桥】
位于珠江路西段,北门桥路。
该桥在南唐时,为都城北门护城河上之桥,故名,后又称玄武、清化、草堂(现桥券内有石刻“草堂桥”三字)、武胜桥。现仍称北门桥。桥跨杨吴城濠。明清时期,这里是重要的集市贸易场所,有著名的“北门桥市”。太平天国时期,天朝腆店(肉店)和天朝鱼行就设在北门桥市。
现桥为明代重修遗存,为三孔石拱桥,长21.5米、宽7.6米、桥孔净跨均6.3米。因河道淤塞,仅剩一孔桥面、栏杆已重修,桥基、墩保持原状。1995年拓宽道路,北门桥仅保留半边,成为都市新景“半桥”。
1992年列为南京市文物保护单位。
【竺桥】
竺桥位于杨吴城濠东北面的转角处,也是明故宫护城河最西北面的一座圆拱单孔桥,长约17米,宽6米,始建于南唐。元至正二十五年(1365)朱元璋在苏州抓获张士诚,押解南京后,曾将其在竺桥上杖责而后勒死。竺桥单拱,用砖石纵向并列砌筑而成,拱券上方各有2只龙头桥翼,雕刻纤巧精细。因河床原因,当年桥身建造得略斜。
【武庙古闸】
图3-1武庙闸(90年代摄)位于北京东路41、43号武庙后,珍珠河涵洞与玄武湖相通之处,是引玄武湖水进城以控制珍珠河水位的一座节制闸。
该闸系明洪武初年建城墙时一并筑成,名“通心水坝”。闸身长宽各7.5米,方井深度为8.5米,穿城涵管名“灵福洞”。1950年,在城墙内拱涵东端砌筑矩形水池,装闸门。1954年修闸时测知其总长度为143.9米,其中铜管103米(每节长0.85米),铸铁管37米(每节长0.82米),管径均为0.95米。此闸原有两个进水口,地下安装有双合铜水闸两套,方形,边长1.3米、厚0.25米,呈公母状。下合装在条石砌成的方框内,内凹有直径1.1米的母穴,穴内穿5孔,中孔直径0.28米,四边4孔为0.21米;上合呈反凸字形与下合相合,即为关闸断流。上合正中有一直径0.09米绳孔的铜钮,以铁索连接地面上的绞关起动,闸门绞刀随水流转动而切碎水草,以防堵塞。绞刀惜已不存。闸漕和涵管现藏南京市博物馆。1955年改建两座进水闸,闸门宽3米。1971年拆除原一百多节铜管和铁管,改为水泥管道,并增加一直接进水口。1986年玄武湖管理处在其上修建台城水关景点,包括方亭、观景轩、三曲长廊等。
【文庙、武庙】
位于北京东路41、43号,原国民*考试院、今市级机关大院内,有一组崇宏古朴的古建筑群,它包括大殿、后殿及东西厢房。这组建筑为600多年前的文庙(孔庙)遗迹,到清代同治年间移武庙于此,遂习称“武庙”。
明初,农民出身的朱元璋在称帝之后,他感到“育人材,正风俗,莫先于学校”,于是大力倡导办学。初在今秦淮河畔夫子庙办国学,后虑其地狭规模小,遂于洪武十四年(1381)四月丙辰诏建国子学于鸡笼山下。十五年三月改国子学为国子监。是年正月甲午,于国子监东建孔庙(又称文庙),祭拜先师孔子。
明初文庙规模甚巨,殿宇宏伟,有大成殿三间,两掖台高一丈二尺九寸,阔一丈一尺六寸。东、西斜廊各五间。前露台,高九尺四寸七分,阔七丈一尺二寸,上有石栏杆,前有石阶级。两庑东西分列,连计六十二间。前为大成门,东西列厢,两厢有路。东有神厨七间;西有神库七间;门之东、西各有厢五间,北向。前有棂星门三座:中座高二丈三尺五寸,阔一丈五尺;东、西二座各高一丈九尺五寸五分,阔一丈二尺。初用木为之,景泰年间改用石造。中石刻孔子像,殿宇间栽种一百二十四株杉、桂、桧、柏,崇宏而肃穆。
清顺治九年(1652),原国子监改为江宁府学,但祭孔仍如常。因清初战火文庙受损,两江总督马国柱又“增修圣殿、旁设两庑,前立棂星门、戟门,改彝伦堂为明伦堂”。康熙十九年(1680),知府陈龙岩“又修两庑及七十二楹”。康熙二十一年总督于成龙在府学前修碑亭四座,即今称之为“四牌楼”地名之由来。同年,在棂星门前开凿泮池,筑屏墙,今屏墙虽改,而泮池尚存。此后于康熙四十五年江宁织造曹寅、五十五年江宁布政使张圣、雍正十三年(1735)总督赵宏恩,均相继重修,故文庙及校舍“历久而常新”。嘉庆中,文庙遭大火,后虽作修建,已远不如前;咸丰间又逢战火,这座历时420多年的文庙及府学校舍,至此“遂无寸瓦尺椽之遗矣”。同治五年(1866),署总督李鸿章命知府涂宗瀛,建府学于朝天宫故址,至九年竣工,移去府学。并于同治八年,在原文庙的基地上,增筑武庙,将虎踞关之北(后移至三元巷以东)的武庙又迁移至原文庙处。这在《钟南淮北区域志》上亦有记述:“山(鸡鸣山)东麓有夫子庙。明为国子监,清为江宁府学,同治迁府学于冶山(今朝天宫),即以其地作武庙。”至今已一百余年。
1982年列为南京市文物保护单位。
【如意里太平天国壁画】
位于如意里40号和44号。该处曾作过太平天国的衙署。
该处壁画发现于1953年,原有5幅,现为两幅并排画在露天石灰墙壁上的水墨画。画面长5米、高4米,因长期遭受日晒雨淋,画面已严重剥落。现在尚能看到的右侧松鹤图,仅留一段松杆和两只松鹤头,左侧仅留下一段树枝。现已搭棚保护。
1982年列为南京市文物保护单位。
【孙中山临时大总统府原址】
位于长江路292号大院西侧,原址分办公室和起居室两部分。
孙中山临时大总统办公室在西花园西侧,原是清两江总督端方在天王府西花园西侧建造的西式花厅,民国元年(1912)元旦,孙中山先生择此为临时大总统办公室。该厅系一幢坐北朝南、面阔7间的巴洛克风格西式平房。正中有凸出走廊的方形门厅,进厅是一条宽阔的走廊,当中一间是穿堂,宽3.3米,进深8.55米。穿堂西边三间为大会议室,宽13.15米,重要会议在此举行。穿堂东边第一间为小会议室兼会客室,宽4.4米。第二间是办公室,宽4.5米。第三间也是办公室。1984年,按原貌恢复,并对外开放至今。
孙中山起居室在西花园东北,是一幢面阔三间二层木结构小楼。楼下三间为卫士室,后改为孙中山的眷属住房。楼上三间,西为盥洗室,宽3.55米,进深4.6米;中为餐室,宽3.85米,深4.6米;东为卧室,宽3.59米,进深7.9米。现亦按原貌恢复,对外开放。
1956年列为江苏省文物保护单位。
【国立*大学旧址】
位于四牌楼2号。现为东南大学。其前身为三江师范学堂、两江师范学堂、南京高等师范学校、东南大学、第四中山大学、江苏大学。民国17年(1928)5月改名国立*大学。1949年改名国立南京大学。1952年秋院系调整时,成立南京工学院。1989年改名东南大学。
原*大学保存至今的建筑有:体育馆、图书馆、江南院、金陵院、中大院、大礼堂、南校门、生物馆、科学馆、梅庵等。分别为杨廷宝、李宗侃等人设计,上海三合兴营造厂施工,民国11年(1922)至民国22年陆续建成,校园面积35.4万平方米,建筑面积22万多平方米。建筑均为西方古典形式,体育馆为砖木结构,其余均为钢筋混凝土结构,大礼堂为爱奥尼壁柱装饰主体,曾作为国民*第一届国大会堂使用。
1991年该处被国家建设部、国家文物局评为近代优秀建筑。1992年列为南京市文物保护单位。
【北极阁气象台旧址】
在北极阁2号,鸡笼山巅。
六朝时,在鸡笼山建我国第一座气象台,名日观台,又称习天台。元至正元年(1341),从今北京运来宋、元天文仪器,并铸浑天仪等新的观测仪器,于明洪武十八年(1385)扩建钦天台。清初建北极阁,山因阁名。
北极阁后原有旷观亭,因康熙曾题亭额“旷观”而得名,今毁。现存康熙二十四年(1685)两江总督王新命等人立的《旷观碑记》。
民国17年(1928)蔡元培、竺可桢在此拆阁建台,将北极阁改建为气象台。现存气象台塔楼一座,钢筋混凝土结构,六面三层,顶平,两侧有墙。民国19年在其后建图书馆一座,为二层仿古建筑,砖木结构,奠基石上刻有“中华民国十九年八月十五日,国立*研究院气象研究所。蔡元培题记。”现为江苏省气象台资料室。
1992年列为南京市文物保护单位。
【国立紫金山天文台旧址】
位于紫金山第三峰。现为中国科学院紫金山天文台。
紫金山天文台于民国18年(1929)由国民**研究院天文研究所筹建,民国23年底落成。由天体物理学家、第一任台长余青松亲自勘测设计并主持施工,这是中国自行设计建造的第一座现代化天文台。1950年改名为中国科学院紫金山天文台至今。图3-2紫金山天文台(90年代摄)
整体建筑按轴线对称布置,中轴大台阶经民族形式牌楼直达庞大圆顶观象台。各级平台均设民族形式栏杆,建筑外墙采用就地开采的毛石砌筑,与环境浑然一体,庄重朴实。主要建筑分为天文台本部、子午仪室、赤道仪室、变星仪室等六座。天文台的兴建在当时极受重视,主要建筑的奠基碑文分别为蔡元培、汪精卫、戴季陶、于右任题写。“天文台”牌坊横额为林森题书,至今保存完好。
1991年被国家建设部、国家文物局评为近代优秀建筑。1992年列为南京市文物保护单位。
【励志社旧址】
位于中山东路307号。现为钟山宾馆。
励志社旧址主要建筑为三座宫殿式楼房,均为三层钢筋混凝土结构,仿古建筑。礼堂为重檐四角攒尖顶,另两幢是单檐歇山式。该组建筑建于民国20年(1931),建成后,励志社迁入,主要任务是接待国内外军政要员。
南京解放后,开始作为华东军区*子弟学校及幼儿园,1953年为中苏友好交际处。1956年1月,改为省委招待所,习称“307招待所”。
1991年被国家建设部、国家文物局评为近代优秀建筑。1992年列为南京市文物保护单位。
【国民*考试院旧址】
位于北京东路41、43号。现为市机关大院。
该处原为武庙(详见本节〔文庙、武庙〕),太平天国时遭战火部分焚毁。民国19年(1930)成立国民*考试院,次年在武庙废址上陆续修建了明志楼、衡鉴楼、公明堂、宁远楼、待贤馆、华林馆等建筑,占地面积8277平方米。该建筑群有东、西两条中轴线。东部以原武庙为基础,两侧各建五楹楼一座(现分别编为16、17号楼),为考试院之秘书处、参事处及铨叙部。宁远楼为考试院办公厅和院长戴季陶办公之处。今市委宣传部(21号楼)为考试院图书馆书库。宝章阁(今22号楼)建成于民国23年,为考试院的档案库。西侧明志楼(今市*大礼堂、会议室等),建于民国22年,为整个考试院建筑之首,当年为考试院之考场。该主楼为清宫殿式歇山顶、钢筋混凝土仿木结构建筑,中部二层,内外雕梁画栋,装饰精细。此楼后面为衡鉴楼(今市*办公厅),是考试委员会办公室。再后为公明堂(今市人大办公厅),是典试、襄试委员会评阅试卷之处。
考试院旧址为原国民*五院(行政院、立法院、司法院、监察院、考试院)建筑保存至今最为完整的一处,其规划齐整,建筑考究。
1991年被国家建设部、国家文物局评为近代优秀建筑。1992年列为南京市文物保护单位。
【*医院旧址】
位于中山东路305号。现为南京军区总医院。
该建筑于民国20年(1931)由基泰工程司设计,建华营造厂施工,民国22年建成。主楼临中山东路,高四层,为一集中式病房楼。钢筋混凝土梁柱楼板,砖承重外墙,入口门廊尺度适宜,细部简洁大方,具有中国传统特色。是建筑大师杨廷宝早期的又一佳作。
1991年国家建设部、国家文物局评为近代优秀建筑。1992年列为南京市文物保护单位。
【*体育场旧址】
图3-3*体育场旧址(80年代摄)位于中山门外大栅门,今南京体育学院内。
该工程是当年全国最大工程之一。它包括田径、游泳、篮球、网球、国术、跑马等赛场。大都设计于民国20年(1931),竣工于民国22年,由基泰工程司设计,利源建筑公司施工建造。主体建筑田径赛场为钢筋混凝土结构,外部水泥粉饰,以民族形式的细部装饰为特征,其他赛场进出口均采用民间牌楼形式。
1992年列为南京市文物保护单位。
【交通银行南京分行旧址】
位于中山东路1号。现为中国工商银行南京分行。
该建筑坐北朝南,钢筋混凝土结构。原为三层,日伪时期在屋顶两侧增建一层。民国21年(1932)由缪凯伯设计,民国22年竣工。整座建筑平面近似正方形,建筑占地面积约2867平方米,具有西方罗马古典复兴的建筑特点,内部天窗中庭,外部爱奥尼柱式作为主要立面构图,加以每窗口下均用意大利大理石饰面以及屋顶栏杆、窗棂、墙柱线角等衬托,使整个建筑轮廓清晰,线条多而不紊。
1991年被国家建设部、国家文物局评为近代优秀建筑。1992年列为南京市文物保护单位。
【**党史史料陈列室旧址】
位于中山东路309号。现为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
该组建筑包括警亭、入口牌坊及陈列室等,均为钢筋混凝土仿木结构,采用中国传统形式,重檐歇山顶。陈列室共三层,有菱花门窗、天花藻井,门前设汉白玉栏杆、石阶,整座建筑沥粉彩画、富丽堂皇。民国23年(1934)由建筑大师杨廷宝设计,民国24年7月完工。1977年扩建东西两座配楼。
1991年被国家建设部、国家文物局评为近代优秀建筑。1992年列为南京市文物保护单位。
【*研究院旧址】
位于北京东路39号。现为中国科学院南京分院及江苏省科学技术委员会、南京古生物研究所办公地。
该建筑群包括*研究院办公楼(民国24年竣工)、地质研究所(民国20年竣工)、历史、语言研究所(民国24年竣工)、社会科学研究所(民国36年竣工)等建筑,建筑均为仿清宫殿形式,歇山顶绿色琉璃瓦屋面,外部面砖贴面抱厦出山,富有民族气息。其中院办公大楼,主楼共三层,采用大屋顶结构,后与图书馆相联结,呈丁字形,主楼前面为三座亭式建筑,总建筑面积2600多平方米。该建筑群是著名建筑大师杨廷宝把中国古典建筑设计、建筑手法,成功地运用于具有现代功能建筑的又一创作实践。工程由朱森记营造厂施工建筑。
1992年列为南京市文物保护单位。
【国立美术馆旧址】
位于长江路266号。现为江苏省美术馆。
国立美术馆于民国24年(1935)11月30日举行奠基典礼,次年8月底竣工。主体4层,建筑立面呈“山”字形,采用西方近代建筑常用的勒脚、墙身、檐部三段划分法,仅在檐口、雨棚、门厅等处雕刻出具有民族风格的浅浮雕装饰图案。主楼凸出部分为阶梯回廊,中腰为3条纵跨二、三楼的透明玻璃窗。陈列大厅宽敞明亮、气势轩昂,3层楼陈列室面积达1700平方米。1960年9月,更名为江苏省美术馆。现建筑与周围环境保护完好。
1992年,列为南京市文物保护单位。
【*地质调查所陈列室旧址】
位于珠江路700号。现为南京地质陈列馆。
*地质调查所前身为北平地质调查所。民国2年(1913),中国地质事业的开创者章鸿钊、丁文江、翁文灏在当时北京*工商部管辖下在北京创办了地质研究所(实际上是一所地质学校),开始招收培养第一代地质专门人才。到民国5年10月这批学生毕业,成为中国第一批地质调查研究人员,遂将地质研究所更名为北平地质调查所。民国22年,所长翁文灏筹划南迁,民国24年迁南京现址并改名*地质调查所,并在主楼内辟出两层,作为地质标本陈列室,为科研及展览之用。
该馆主楼为三层现代建筑,钢筋混凝土结构,采用对称式构图,红砖饰面,并做出有规律的图案。内部有简洁的古典线脚,楼梯、墙裙等采用木装修。该建筑是建筑大师童隽设计,民国24年8月竣工。
1992年列为南京市文物保护单位。
【国民大会堂旧址】
位于长江路264号。现为南京人民大会堂。
该建筑是为筹备“国民大会”的召开而兴建,民国25年(1936)5月竣工。全部建筑采用钢筋混凝土结构,2层,占地面积3400平方米,建筑立面采用了西方近代建筑常用的勒脚、墙身、檐部三段式构图,而在装饰上大为简化,仅在檐口、雨棚、门厅等处加了民族风格的装饰。国民大会堂亦称国立戏剧音乐院,属近代剧场形式。迎街为办公室,两旁为两层休息室,舞台呈前凸半月弧形,月牙型乐池。会堂内设有3000多个座位。
南京解放初期,三十五军文工团进驻,后由南京市人民*管理,改为南京人民大会堂。至今,人民大会堂仍是江苏省和南京市召开重要会议、举行庆典活动和文艺演出的场所。
1992年列为南京市文物保护单位。
【**监察委员会办公楼旧址】
位于今中山东路311号(原明故宫内文华殿遗址)。现为南京军区档案馆。
其建筑是由一组仿明代宫殿式建筑和围墙、大门、警卫亭组成。占地总面积578212平方米,共有房屋90间。平面布局为南北向,建筑主轴线与中山东路垂直,轴线东西两侧对称。主建筑周围有水泥路环绕,东西呈半园形;南部为一个大庭院,设有绿岛花坛,植有松柏。大门为一座三开间牌楼式建筑,三楹四柱,钢筋混凝土结构;庑殿顶,上覆深绿色琉璃瓦;额枋旋花彩绘,仿木木斗拱形式;柱座为莲花图案的假石饰面。主建筑高两层,钢筋混凝土结构,重檐歇山式大屋顶,深绿色琉璃瓦屋面。檐口部分仿木木斗拱,红漆圆柱,梁额彩绘,棱花门窗。外墙用深黄色缸砖砌筑,坚固美观。该楼于民国25年(1936)2月开工,次年2月竣工后,**监察委员会迁入办公。
解放后,由南京市军管会接收,曾先后作为华东军区教练场、南京军区体工队、步兵学校等单位用房。1983年5月,辟为南京军区档案馆。至今保护良好。
1992年,被列为南京市文物保护单位。
【*博物院旧址】
位于中山东路321号。现为南京博物院。
民国22年(1933)蔡元培倡议创建*博物院,由著名建筑学家刘敦桢为指导,梁思成、刘敦桢任顾问,兴业建筑师事务所徐敬直、李惠伯设计。该院于民国25年6月始建,因抗日战争影响,工程至民国36年方告竣。主体建筑人文馆的入口大厅为仿辽式五脊大殿,外观仿自蓟县独乐寺山门式样,主楼三层,两翼及后部为二层,屋顶为四阿式,上覆紫红色琉璃瓦,坡度曲线平缓,气势宏大,构件也相当古朴,其中瓦当、鸱尾等构件都是经过一番考证后加以制作,柱子有“侧脚”、“生起”,而且一切做法均参照宋代法式,比例严谨,形象古朴。它是在满足现代功能的要求下采用新材料、新结构仿古建筑的著名实例。占地面积13万平方米,建筑面积2万平方米,有展览厅、陈列室等,展厅部分为平屋顶,四面屋檐做顶。陈列总面积达3700多平方米。该建筑为钢筋混凝土仿木结构,总体布局严谨对称,做工精细考究,是南京惟一仿辽建筑。
1991年被国家建设部、国家文物局评为近代优秀建筑。1992年列为南京市文物保护单位。
【《新华日报》驻京办事处旧址】
位于中山路258号。现一楼为中山路百货商店,二楼为商店办公室、仓库,一部分为民居。
《新华日报》是中国*在*统治地区办的机关报。抗日战争胜利后,以*为首的*代表团至宁后,在代表团的领导下,建立了重庆《新华日报》驻京办事处,开始筹备南京《新华日报》。
《新华日报》驻京办事处旧址为四开间二层楼房,通面阔30米,通进深12米,建筑面积536平方米,占地面积268平方米。
1982年列为南京市文物保护单位。
第三节居住建筑
现存古代居住建筑,大多始建于明清。民居为江南多进式院落,还有独具地方特色的河厅与河房。名人故居令人注目,有厉行革新的思想家、政治家住所;有学识渊博、造诣精深的建筑家居室;有位居显要达官贵人的公馆、宅第等。
民国居住建筑中的西式花园住宅,风格各异,外形有折衷式、现代式、欧式等,是引进西方建筑学的建筑实例,对近现代建筑的发展具有重要影响。近代西式花园住宅建设豪华、环境幽雅,多为官僚公馆、富商私宅,少数为学者寓所。
【焦故居】
位于同仁街19号。
焦(1541~1620),字弱侯、号漪园,人称澹园先生。江宁(今南京)人。明朝著名学者、史学家和书法家,万历进士,入官翰林修撰,著有《澹园集》。
焦故居现存读书楼一座,1982年11月文物普查时发现。楼坐北朝南,2层,面阔5间,东西两侧有厢房,平面呈“凹”字形。占地总面积350平方米,建筑面积270平方米。梁架、童柱两侧有“三幅云”等雕刻,梁、檩、枋、斗上均有彩画,月梁上的锦文、包袱和旋子图案尚可辨。该楼是一座典型明代风格的古建筑,为南京已发现的明代建筑中保存较完好的一处。因年久失修,又有七八户住家杂居其中,房屋受损严重。
1992年列为南京市文物保护单位。1994年拆除。
【江宁织造府西花园遗址】
位于太平北路19号。
江宁织造府为《红楼梦》作者曹雪芹之曾祖父(曹玺)、祖父(曹寅)、父辈(曹、曹)三代袭官居住地。曹雪芹曾在此生活了17年。织造府始建在清初江宁府上元县地界(即今大行宫一带),康熙南巡时,以织造府为行宫,后乾隆游江南又经粉饰,正式作为行宫,到同治年间命名为大行宫。其西花园原有“楝亭”一座,为曹家聚会文人学士的重要场所。
1984年8月,在西花园遗址发掘到假山石几十块,染料及明清初年瓷片、龙纹瓦当、砖雕残片等,证实这里为江宁织造府西花园遗址。
1992年列为南京市文物保护单位。
【国民*主席官邸旧址】
位于中山门外小红山。
官邸俗称美龄宫。始建于民国20年(1931)冬,民国22年落成。此处原作为国民*主席的寓所,故名。民国36年~37年,蒋介石和宋美龄常至此休息、住宿。此别墅曾充作蒋、宋私人教堂,供做礼拜之用。
官邸入口处建有一门卫用房,往前设有橄榄形环状车道一圈,主体建筑则立于后部圆形高台之上。建筑骨架为钢筋混凝土结构,建筑外观仿传统清宫式建筑做法,歇山绿琉璃瓦顶,脊带饰有各种脊兽;前后门廊与腰檐亦用琉璃瓦顶相配合;墙身则用现代手法,外部贴黄色面砖,并用长方形钢窗,下为条石基座;周围平台及栏杆俱用石制;内部用木装修,饰有传统花纹,做工精美细致,富有民族气韵。
主体建筑面积共约2000余平方米,平面近似“凸”字形,内部分三层。底层入口位于北面,前有门廊。进大门后有门厅及大扶梯,原来还布置有接待室、衣帽间、秘书办公室、秘书卧室、厨房、配膳室、洗衣室、卫生间与服务用房等。该层中间与南端利用原有山地土面架空筑成上部平台。二层原来主要作起居与会客之用,内部设有大厅、客厅、大饭厅、配膳室、书房、秘书室、穿堂、回廊等。通过大厅还可向南出门至室外平台,周围绕以清式石栏,场地开阔,可供露天活动与茶饮之用,在此观赏自然景色亦属最佳处。顶层原为居住部分,设有女客厅、4间大卧室及卫生间、小餐室及厨房等。
该官邸由著名建筑师陈品善设计,新金记康号营造厂施工。解放初,由杨廷宝主持维修过,先改作高级疗养院,后交给东郊宾馆经营。1984年3月25日正式对外开放。
1991年被国家建设部、国家文物局评为近代优秀建筑。1992年列为南京市文物保护单位。
【孔祥熙公馆旧址】
位于高楼门80号。现为单位住宅。
孔祥熙(1880~1967),山西太谷人。清光绪二十七年(1901)留学美国,回国后,曾任广东革命*财政厅厅长、国民*财政部长等职。
该宅为典型西班牙风格二层楼房,砖木结构,红色筒瓦缓坡屋顶,外墙用黄色粉面,造型以复杂多变与大圆拱窗为特色,屋内设施齐全,院内草坪、假山布置有序,环境优美宁静。民国21年建成使用。原为国民*海关总署,民国34年(1945)以后孔祥熙住用。
1992年列为南京市文物保护单位。
【宋子文公馆旧址】
位于北极阁1号。现为江苏省委办公厅招待所。
宋子文(1884~1971),广东文昌人,曾任国民*财政部、外交部部长等职。
宋宅为西方乡村别墅式三层钢混结构,依山势而筑,建筑面积约700平方米,外墙朱黄色粉刷,基座部分用天然毛石,仿茅草屋顶与仿木客厅天花梁,做工精细,真实感极强,别具一格。屋顶为不对称的人字形,顶上有长方形壁炉烟囱。住宅入口处设在二层的西北面,由石拱门廊步入二层,内部原布置有会客厅、餐厅、书房等;底层为服务人员住房及厨房等辅助用房;三层原为卧室。该建筑始建于民国22年(1933),由著名建筑学家杨廷宝设计,陶馥记营造厂营建,民国35年竣工。公馆东北面相距数十米处,有一座古典式的双层建筑,与公馆以石径相连,当年蒋介石*爱国将领*于此,俗称“囚张楼”。
解放后,刘伯承进驻南京期间,在公馆的西北侧与书房交接处,加筑了上下两层,上设平台,曾一度居于其中。该建筑是南京市目前保存较完好的别墅式庭院之一。
1992年列为南京市文物保护单位。
【孙科公馆旧址】
位于中山陵8号。现为南京军区招待所使用。
孙科曾任国民*委员、铁道部部长、立法院院长、行政院院长、考试院院长等职。他在城内中山北路254号今南京政治学院内另有一公馆“孙科楼”。
中山陵8号孙科公馆又称延晖馆,是他于国父陵园管理委员会主任委员任上所建,位于中山陵西南约600米处。公馆建于民国37年(1948),由基泰建筑工程司杨廷宝设计,馥记营造厂承建。二层钢混结构,现代建筑形式,平面外形如风车状,外观采用西方现代派建筑手法,白粉墙,造型呈简洁的几何形组合,再配以弧形平台与花架,形成虚实相间,明暗对比的效果。入口朝北,前有门廊,底层原布置有大客厅、小客厅、书房、客房、餐室、卫生间和其他辅助用房;二层主要为卧室及小厅。在朝南的主卧室平屋顶上还设有水池。院内有大面积的草坪、树丛,环境幽深恬静。公馆占地约25200平方米,其中建筑面积1000多平方米。
1992年列为南京市文物保护单位。
【杨廷宝住宅】
位于成贤街104号。现为民居。
杨廷宝(1901~1982)是中国近现代建筑大师和建筑教育家,50年代曾任世界建筑协会副主席。
杨廷宝的住宅又名“成贤小筑”,是他于民国35年(1946)10月自行设计建造的,主体为二层砖混结构,整体造型简洁,经济实用,环境优雅。
1992年列为南京市文物保护单位。
第四节宗教建筑
南京的古刹名塔,历史久远,为数众多,而分布在玄武区境钟山南北的佛寺就有六七十座。寺庙大都始建于南朝梁、唐及明代,有的寺庙建造宏伟华丽,犹似宫殿。
寺与塔,有单独建造的,但不少寺塔同建,且一般塔沿寺名。古寺名塔大都荡然无存,毁于战火。保存至今的寺塔,为数寥寥,寺塔并存的,更屈指可数,愈显珍贵。寺庙大都为帝王官府建造,也有僧尼化缘营建,亦有个人舍宅为寺的。
【唱经楼】
在现丹凤街都司巷南。古唱经楼原名忏经楼,始建于南唐,为南唐李后主忏经诵佛的地方,后原楼毁。明永乐年间仁孝皇后在原遗址重建之,取名唱经楼,作为宣讲佛学和唱念佛经的场所。据说原来楼堂的规模很大,解放后仅存一庄严古朴的旧式二层楼阁,系后代所建,但楼额上的直书“古唱经楼”篆书匾额为原来所有。其东西两街名亦因楼名而称。
1984年被列为区级文物保护单位。
1994年因城市建设道路拓宽,此楼已拆,拟易地重建。
【灵谷寺】
位于中山陵东1.5公里,紫金山南麓。前身为南朝梁时开善寺,北宋时更名为太平兴国寺,明初又为蒋山寺。
明太祖朱元璋为修造陵墓,根据蒋山寺住持和太师韩国公李善长的选择,将寺由独龙岗迁到钟山东麓青林岗前重建。灵谷寺工程始于洪武十四年(1381)九月,第二年六月告竣,以后又陆续增建殿宇。负责灵谷寺工程的是中军都督府佥事李新,由5000名罪囚充当工匠。寺建成后,明太祖亲自赐名为“灵谷禅寺”,并题书了“第一禅林”四字悬于寺门。
朱元璋在新寺建成后,前来游历时写的《游新庵记》中说:“钟山之阳有谷,谷有灵泉曰八功德水”。因而起名“灵谷寺”。该寺规模宏大,占地33.4公顷,自山门至梵宫长达2.5公里,一路松树,声如海涛,也称“灵谷深松”。寺内金刚、天王、无量等殿,气魄宏伟。据记载:“殿宇如云,浮屠矗立,建筑宏大,可容千僧。”宣德七年(1432),灵谷寺发生一场大火,建成仅20多年的大宝法王殿全部焚毁。毁于大火的五方殿和律堂,后修复。三绝碑亦毁,成化十二年(1476)按旧拓本重刻。
康熙年间明代原有的殿宇,除金刚殿外,都已修复。修复后的法堂,改称毗卢殿,律堂改称观音殿。寺内浮屠矗立,殿宇如云,并有灵谷八景著称。康熙皇帝于康熙四十六年(1707)第六次下江南时,在谒明孝陵后曾游灵谷寺,亲笔为灵谷寺题写寺额“灵谷禅林”,并有“天香飘广殿,山气宿空廊”诗句。
乾隆皇帝六次下江南,都到灵谷寺,并在灵谷寺大宝法王殿旧址建行宫。乾隆皇帝第一次到灵谷寺是在乾隆十六年(1751),他御笔亲书“福”字一幅,并赐纸裱华藏图一轴。乾隆皇帝还问起三绝碑,法守和尚拿出三绝碑的拓本进呈,乾隆皇帝下谕旨要灵谷寺重刻三绝碑。六年以后,乾隆皇帝第二次到灵谷寺时,三绝碑已刻好,乾隆皇帝当即亲笔御书“净土指南”四字,令刻在三绝碑上。以后,乾隆二十七年(1762)、三十年(1765)、四十五年(1780)和四十九年(1784)乾隆皇帝还曾四次驾临灵谷寺,每次他都要作诗。其中最后一次到灵谷寺他写的一首诗中,直率地批评明太祖迁寺建孝陵:
建陵故迁寺,儒释典俱违,
儒固有忠恕,释仍有是非。
旧名殊杳杳,新景自依依,
暂向匡床坐,那看花雨霏。
乾隆皇帝这次住灵谷寺行宫,赐灵谷寺《无量寿经》一部,墨刻娑罗树一轴和一如意。
咸丰年间,太平天国建都南京,清军与太平军在钟山下进行了长达十年的战争。灵谷寺遭到空前的破坏。除无梁殿由于是拱券砖石结构,不施寸木,因而得以保存外,其余殿屋全部焚毁。
同治六年(1867),因连续数月干旱无雨,时任两江总督的曾国藩四次率僚属到灵谷寺八功德水处焚香祈雨,后来终于降雨,灾情有所缓解。事后,曾国藩在无梁殿东、八功德水侧建龙神庙,共造山门、正殿、客厅、僧房、斋堂、厨房等25间,并置办了钟鼓桌椅等各种用具。
光绪十三年(1887),两江总督曾国藩派人至灵谷寺祈雨时,看到宝公塔仅存遗址,于是令清军南字营兵丁会同工匠重新修复。加之光绪十一年,灵谷寺住持光莲募资重修的金刚殿、天王殿,这样,到清朝末年,灵谷寺内共有金刚殿、天王殿、无梁殿、宝公塔和新建的龙神庙等建筑。
民国20年(1931),国民*将原灵谷寺址改建阵亡将士公墓,并将原有佛像迁入龙神庙,即成今日之灵谷寺。
今寺内院落共有三重,西首为大雄宝殿,宝殿正*释迦牟尼塑像,左右为观音菩萨和地藏菩萨,殿两侧排列十八尊罗汉。东首的院落原为观音殿,后改为玄奘法师纪念堂。后院为藏经楼、法堂、祖堂、客堂所在,院额为“深松觉苑”四字。
70年代初,市佛教协会重修灵谷寺,于1973年曾商得南京博物院同意,就灵谷寺特辟玄奘法师纪念堂,奉安玄奘法师顶骨于此。
【无量殿】
图3-4无量殿(90年代摄)在中山门外灵谷公园内,因供奉无量寿佛而得名。系砖拱结构,不设梁柱,故俗称无梁殿。建于明洪武十四年(1381),为灵谷寺内一座佛殿。
无量殿平面呈长方形,面阔5间53.8米,进深3间37.85米,高约22米。自基至顶,全用巨砖垒砌成券洞穹窿顶。重檐歇山屋顶,上覆灰色琉璃瓦,饰有正吻、角兽和仙人,正脊上还饰有3个白色琉璃喇嘛塔,正中一个最大,并与殿内藻井相通。斗拱在民国年间改用混凝土制作,上檐斗拱出3跴,下昂外伸饰麻叶云,下檐斗拱不出跴,较为简单。殿前檐墙设3门2窗,后檐墙设3门,两山各设窗4个,均采用拱券形式,外贴有水磨砖作门状。殿内,正面5开间,每间1券,每排5券,4排共20券;侧面3间,各为纵列式大筒券,计3列,当中一间券洞最大,跨度11.25米、净高14米,前后拱券的跨度各为5米,高约7.4米。拱券下有深厚的实体墙,结构十分坚固。
明正统年间,曾在此藏经,中祀3尊大佛,两旁塑有24诸天像。清康熙、嘉庆、道光年间,均整修过。太平天国时,清军江南大营设此。民国24年(1935)将无量殿改建为国民革命军阵亡将士公墓的祭堂。(参见本编第三章第二节)
无量殿雄浑古朴,在江苏的5座无量殿中,它是建成最早、规模最大的一座。
1956年列为江苏省文物保护单位。
【宝公塔】
宝公塔在今灵谷寺西侧丛林中,系梁代名僧宝志之墓塔。
宝志生前与梁武帝交往甚多,颇得武帝尊敬。天监十三年(514)宝志病死,梁武帝将他葬在钟山独龙阜,梁武帝的女儿永定公主捐钱为他建造了一座五层宝公塔。
宝公塔是古代钟山的一处名胜,善男信女到这里来焚香卜筮,文人墨客至此游览赋诗,终年游人不断。元代胡炳文在游记中说:当时的钟山“径狭荒芜,游客罕至,独拜塔者累累不绝”。
明代因朱元璋欲在此建孝陵,宝公塔于洪武十二年(1379)拆除,两年后在灵谷寺律堂(今松风阁址)后重建了一座新的五层宝公塔。清咸丰年间塔毁于兵火,光绪十三年(1887)在原址重建。民国时期阵亡将土公墓建成后,因宝公塔与其不相协调,再次迁塔。民国24年(1935)拆除宝公塔,挖得一小棺,外椁已经腐朽,棺内有一石函,内贮陶钵一只,钵内藏宝志的佛牙、舍利,另有石碑一方,上镌明洪武十五年礼部尚书刘仲质撰的迁葬记。当时重做了一个石棺,把石函、陶钵、佛牙、舍利等一同迁葬于松风阁西侧今天的位置。新的宝公塔始建于民国26年,因抗战爆发,日军侵入南京,工程*中止。民国30年10月由汪伪南京市*募资完工。
60年代后期因“*”宝公塔遭到破坏,1981年重新修复。
【志公殿】
位于宝公塔南不足百米处,是供奉宝志和尚像之像堂。志公殿,原在开善寺宝塔前(明孝陵址),现在的志公殿建于民国33年(1944),殿堂后壁左右各嵌一块石碑,左面一块是民国30年汪伪时期重修灵谷寺志公塔碑记,右面一块是明洪武十五年的礼部尚书刘仲质撰的迁葬记。
殿为三楹,仿古禅堂式,屋面盖本瓦,二龙脊,殿内红柱白墙,宁静肃穆,中间供奉宝志大师雕塑像,神态如生。像前设香案,终年香火不绝,前人游历留下许多像赞。殿前东西两侧建有牡丹池,池中植名贵品种,其名有观音面、粉西施、素鸾娇、醉春客等。开花时堆霞叠锦,香馥异常。每年谷雨季节,灵谷赏牡丹,游人云集至此。殿前建有天泉小桥,水声淙淙,奔流不息。越桥咫尺,红墙引壁,墙垣装饰门窗,前有方亭,左堆假山。此景古朴幽奇,引人入胜。可惜年深日久破坏殆尽,1982年国家拨款基本修复。【香林寺】
位于青溪桥36号。
寺始建于南朝萧梁天监年间,位于今江宁县湖熟镇。洪武元年(1368)迁入城内,建寺于今址,取名兴善寺,为明初南京三大巨刹之一。成化十五年(1479)重修。清康熙三十八年(1699)康熙第三次南巡时进寺游历,见林木茂盛,鸟语花香,遂改名为香林寺。现仅存大殿、藏经楼和六面宝瓶状的柱础若干,及明万历年间石碑两块。大殿坐东向西,南北长24米、东西宽18米,5楹,进深4间;墙用大城砖经水磨砌成;硬山顶,四角上翘,屋脊两端置兽吻。柱础华丽,肩、腹、胫三层均作浮雕;图案为吉祥纹饰,有八卦、如意、方胜、龙凤、花卉,及蝠(福)、鹿(禄)、兽(寿)等谐音图案,为一般寺庙所少见。在厢房内有《香林寺庙产碑》,记载了曹雪芹祖父一次施舍420亩(合今约28公顷)香火田之事。
1992年列为南京市文物保护单位。
【毗卢寺】
位于汉府街6号。
毗卢寺旧名毗卢庵,因庵内供奉毗卢舍那佛而得名。清咸丰年间毁于战火。同治三年(1864),海峰和尚募化湘军物资扩建。原寺规模宏伟,一进山门为天王殿,再进为大雄殿,殿后为藏经楼。楼东为万佛楼,供万佛塔,塔高5层,绕以八角围屏,上列24诸天,雕镂极精。楼西北有三藏殿,供接引佛。寺为清末南京城内著名古刹。民国时期,中国佛教会设此。
寺内藏经楼原供奉一尊千手观音,民国30年(1941)被汪伪*送往日本。解放后,市佛教学会一度在此办公,并创办一所佛学院。“*”期间,寺遭严重破坏,佛像全部被毁,山门拆除。现仅存天王殿、观音殿、法堂、禅堂、万佛楼、藏经楼等建筑。
1992年列为南京市文物保护单位。
【定林寺】
位于紫金山南麓。现无存。
南朝时紫金山上有两座规模宏大的古刹——上、下定林寺。下定林寺始建于刘宋元嘉元年(424),在蒋山(即紫金山)陵里,距城十五里。元嘉十六年,禅师竺法秀又在下定林寺之后,建了一座上定林寺。南朝著名文学理论家刘勰早年因家贫如洗,又笃志好学,不曾婚娶,曾长期居住在上定林寺(齐梁时下定林寺已久废)帮助沙门僧佑校定经藏。由于仕途上的落拓不得志,刘勰郁闷苦恼,产生幻灭感,最后遁世出家,改名慧地。一年后(532)逝于定林寺。
据南宋《景定建康志》记载,下定林寺又叫定林庵。在这座定林寺内,有王安石的读书处,王安石诗云:“定林自有主,我为林下客,客主各有心,还能共岑寂。”就是讲他寄寓定林寺过安静生活的。定林寺与王安石的住处半山园相去不太远,王安石时常骑着毛驴,乘兴来定林寺游览、休息、读书、著述,或接待来访的客人。著名的书法家米芾、大画家李公麟等,都是在定林寺与王安石相识的。米芾为王安石的这所读书处取了个颇为雅致的名字“昭文斋”,并题写了斋名。李公麟为王安石绘了一张“着帽束腰,神采如生”的肖像画,悬挂在昭文斋中。欧阳修、苏轼、曾巩等都曾来这里拜访王安石,他们相聚一起,宴饮赋诗。
1975年10月,在下定林寺遗址之后的岩壁上,发现了一块南宋爱国诗人陆游题名的石刻,全文曰:“乾道乙酉七月四日,笠泽陆务观冒大雨独游定林。”共20个字,楷书,书体洒脱秀美。记载南宋乾道元年(1165),陆游从镇江调往隆兴军(今江西南昌)任通判,途经建康府(今南京)冒雨独游钟山的事。陆游曾在《入蜀记》中写到,王安石逝世后,“斋(指昭文斋)常扃闭,遇重客至,寺僧开户,客忽见像皆惊愕,生气逼人。”他感触很深,于是在昭文斋壁上题名留念。乾道六年七月八日,陆游应王炎之邀,前去四川参加抗金,再次路过建康,二游紫金山,此时,定林庵已毁于火灾。而他当年在昭文斋壁上的题名,已由僧人摩刻到寺后的岩壁上了。
【三藏塔】
位于九华山巅。建于民国32年(1943)2月,为南京市近现代所建二塔之一。
该塔五级四面,为方形砖塔,系仿西安大雁塔形式,内藏唐玄奘法师部分顶骨,故名“三藏塔”。塔底层正中的须弥座上有一正方形石匣,边长0.6米、高0.45米,上刻“玄奘法师灵骨”六字,塔基上刻有《唐玄奘法师西域行迹图》圆形碑刻及碑记等2方,直径1.45米,现已漫漶难识。
史载,唐玄奘于唐麟德元年(664)在长安圆寂后,初葬氵
【鸡鸣寺】
位于鸡鸣寺路3号,在北极阁东,鸡笼山上。
明洪武二十年(1387)在鸡笼山建鸡鸣寺,并迁灵谷寺宝公函葬于山岭,上建五级志公塔,该塔遗址现已发现,塔旁有施食台。
清咸丰年间,鸡鸣寺毁于战火。同治年间重修,规模较明时为小。山门东向,左有志公塔址,前有施食台。山门内有弥勒、韦陀殿和正殿,后面有观音楼。楼右是两江总督张之洞在南唐涵虚阁旧址上建的豁蒙楼;楼东是僧人石寿、石霞兴建的景阳楼。寺有房屋10余间。
“*”期间,鸡鸣寺为南京市无线电元件九厂占用,1973年该厂失火,观音楼、豁蒙楼、景阳楼等建筑被毁。1983年起重建观音楼、豁蒙楼、景阳楼等殿宇,新建七层八面,高44.8米的药师佛塔,并塑佛像,基本上恢复了清末的寺院规模。
1982年列为南京市文物保护单位。
第五节纪念建筑
玄武区域内纪念建筑,或寺或祠,或塔或庵,均为纪念先贤名臣、革命先驱,以示缅怀。建筑风格迥异,造型独特,有些保存完好。
【王安石故居】
位于中山门里海军指挥学院内。
王安石(1021~1086),字介甫,号半山,抚州临川(今江西抚州)人,北宋著名宰相。熙宁九年(1076)罢官后,在江宁府城东门到钟山的半道上卜宅赋闲,取名“半山园”。元丰七年(1084)舍宅为寺,宋神宗赐“报宁禅寺”额,寺亦称半山寺。图3-5王安石故居(80年代摄)
明初筑南京城,半山寺被圈进城内,成为皇城禁地,寺遂废弃。清道光年间,陶澍再建,咸丰三年(1853)又毁于兵火。同治九年(1870),留守魁玉复建,宣统时两江总督端方又加修葺,并补建一亭于山坡,取名半山亭。
1984年以来,海军学院两次拨款修复半山园。现存坐东北朝西南三进硬山顶宅院及半山亭,宅院通面阔25米,通进深33米,建筑面积375平方米,分成东西两院,庭院之间有拱门相通,第一进门厅墙上嵌有清光绪十六年(1890)的“半山寺碑”和海军学院“修复王安石故居记碑”;厅后为天井,中间一条青砖甬道直通正堂。第二、三进为王安石的卧室和书房,门楣、窗棂上木雕山水花鸟。院东曲溪潺潺,小桥流水,半山亭6米见方,坐东向西,歇山顶,坐落山岗,亭内有清碑一通。
1982年列为南京市文物保护单位。
【陶澍、林则徐二公祠】
位于长江东街4号。
陶澍(1779~1839),清朝大臣,字子霖,号云汀,湖南安化人,嘉庆进士。道光五年(1825)任江苏巡抚,道光十年任两江总督。林则徐(1785~1850)字元抚,晚号竢村老人。福建侯官(今福州)人,嘉庆进士,中国近代史上著名的民族英雄。道光十二年任江苏巡抚,道光十六年任两江总督。陶、林两人同时在南京为官,相交甚厚,政绩卓著。光绪七年(1881),左宗棠调任两江总督,为表达敬慕之心,于光绪九年建陶、林二公祠。
祠坐北朝南,有前厅、大厅、左右廊和东厢房。大厅通面阔3间12.9米,进深7檩9.3米,高11米,硬山抬梁式建筑,用料较大,前檐正面一排替檩上有14攒7踩斗拱,两侧山墙端面各有一组砖雕人物图案。整组建筑现保存完好。
1992年列为南京市文物保护单位。
【孙中山纪念馆】
位于中山陵东侧。
原名藏经楼,为中国佛教协会募资所建。是一座仿清代喇嘛寺的古典建筑。这座陵园附属纪念性建筑,由主楼、僧房和碑廊3部分组成。占地面积约万余平方米,建筑面积3000多平方米。建筑师卢树森设计,建业营造厂承建,于民国25年(1936)冬完工。
主楼是一座重檐歇山式宫殿建筑,钢筋水泥构筑。楼层挑檐飞角,楼顶覆盖绿色琉璃瓦,主脊与垂脊以龙凤狮头吻合,正脊*饰有紫铜回轮华盖,梁、柱、额枋均饰以彩绘,整座建筑显得华丽壮观,金碧辉煌。
解放后,市人民*在保护好中山陵的同时,于1955年拨专款修复主楼,并曾把它一度作为省国画院,当时一些书画名家也偶或至此寻幽作画。在“*”中,这座隐蔽于郊外密林深处的宫殿建筑,也没有逃过劫难,再次遭到人为的严重破坏,宫殿被毁,碑廊的碑文被凿,残砖断垣,一片狼藉。
1982年到1989年,国家和地方先后拨款200多万元,按国家对历史文物修缮要求,不改原貌,修复一新。楼之藻井饰以金箔描绘图案,光泽夺目。同时新建混凝土弹石盘山公路1000米,重建了僧房和碑廊。1985年藏经楼主楼修复后对外开放。1987年5月,市人民*正式批准将藏经楼辟为孙中山纪念馆。1997年中山陵园管理局又投资200多万元,对纪念馆整修一新,使其更显得雄伟壮观。(参见本编第五章第二节)
【国民革命军阵亡将士纪念塔】
位于东郊紫金山南麓灵谷寺。
该塔俗称灵谷塔,原是国民革命军阵亡将士墓的主体建筑之一。墓设于灵谷寺旧址上,由正门、牌坊、祭堂、纪念馆、纪念墓区和纪念塔组成,全部建筑除东西墓区外,都在一条纵轴线上,占地约34公顷。建筑师茂菲担任总设计,工程于民国20年(1931)动工,民国22年落成。
纪念塔系钢筋混凝土结构,为中国传统多层形式,八面九层,高66米,底边5.91米,塔身外表镶以花岗石,细部做工雅致。塔作楼阁式,外设腰檐,敷盖深绿色琉璃瓦,檐下有平座,立石栏。沿塔心柱有螺旋式扶梯,共252级,每层设门8个,4隐4现,相间开辟。塔内各层内壁均嵌有题词碑刻。底层前门门额书“灵谷塔”三字,后门额镌“有志竟成”四字。外壁四周刻有蒋介石书“精忠报国”4字。塔下有八边形花岗岩砌平台,有栏杆,前、后、左、右设台阶。塔前石陛,镌刻“海山云日”图案,刻工较精细。
1992年列为南京市文物保护单位。
【梅庵】
位于东南大学校园内。
民国3年(1914),在两江师范学堂(前三江师范学堂)原址,筹建南京高等师范学堂。当时为纪念两江师范学堂校长李瑞清(字梅庵,号清道人),在校园内“六朝松”旁建了三间茅屋,取名梅庵。门前有李瑞清手书的“嚼得菜根,做得大事”八字校训木匾。
民国11年(1922)5月,南京共产主义青年团成立于此。后改建为砖混平房。现通面阔15.5米,进深8.8米,尚有柳诒徵题写的“梅庵”匾额,宽约2米,高0.65米,题于民国26年6月9日。
1992年列为南京市文物保护单位。
第六节军事建筑
玄武地域之古城墙,是古代极其重要的军事建筑,辅以宽阔的护城河,“高坚甲于海内”(本编第二章专述)。天堡城、地堡城是太平天国时期修筑的天京城防中两个重要军事要塞,反映了当时的军事工程技术与军事指导思想。
【天堡城遗址】
天堡城位于南京城东北的紫金山西峰(第三峰),即今紫金山天文台内。始建于太平天国攻克南京并建都于兹的咸丰三年(1853)春。天堡城有石垒二座。南北长37.2米,东西宽62米,原有城门及上下两层内堡,东西南三面均有进出口,今天文台东南侧尚有城堡遗迹可寻。
同治三年(1864)二月,天堡城被清军攻陷,天京不久亦被攻破。
清末曾在此建炮台,辛亥革命时期浙军攻取南京,夺此要塞后,建纪功塔于此。孙中山改天堡城为“韵珂城”,以纪念为保卫此城而牺牲的杨韵珂烈士。
1956年列为江苏省文物保护单位。
【地堡城遗址】
地堡城则位于太平门外龙脖子处,东依紫金山西麓龙脖子隘口,西临白马湖(今已基本干涸),南靠太平门东侧城墙,北至明常遇春墓附近。
太平天国建都后,为保卫天京,除在钟山西峰构筑天堡城外,咸丰三年(1853)春,又在太平门外靠近城墙处筑造地堡城。地堡城依山傍水,紧靠城墙,以营护城,扼守龙脖子隘口及其近城的山麓,有石垒三座,周围濠沟三道,濠外栽梅花桩十余层,炮台坚固,与天堡城上下呼应,互为犄角,阻隔清军接近城根,确保天京安全。同治三年七月,地堡城被清军攻占,数百名太平军官兵全部壮烈牺牲。
地堡城遗址内,尚存一条东西走向长约100米,深约3米,宽约5米不等的濠沟,及一些修筑地堡城石垒用的大石块和石构残件。
1992年列为南京市文物保护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