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科普小知识本站旨在为大家提供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科普小知识,以及科普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科普文章

环境演变与自然灾害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科普小知识2022-10-05 11:17:26
...

北京师范大学环境演变与自然灾害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是在周廷儒院士1964年创建的“新生代古地理研究室”和张兰生教授、史培军教授1989年创建的“自然灾害监测与防治研究室”基础上组建,1994年经国家教委批准,作为“北京师范大学环境演变与自然灾害开放实验室”开始运行;1999年经教育部批准,作为“北京师范大学环境演变与自然灾害教育部重点实验室”运行。

中文名:环境演变与自然灾害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类型:重点实验室

研究方向:环境演变与自然灾害

科研人员:34人

1、基本概况

目前实验室建设的基本思路为:以地理学为基础,以自然灾害学为核心,以自然灾害监测为技术支撑,通过自然灾害评估模型与模拟方法,研究区域环境演变规律、自然灾害发生过程与应急管理模式;建立综合的自然灾害与风险学科体系;争取在综合自然灾害、巨灾风险、气候变化与巨灾的关系以及巨灾转移途径等方面起到引领作用。

2、研究方向

(1)区域环境演变与灾害形成规律;

(2)自然灾害监测与应急响应;

(3)自然灾害评估模型与模拟;

(4)防灾减灾与风险防范。

室内测试实验室有沉积、树木年轮、孢粉分析、稳定同位素、大小风洞模拟、数字地球、灾害监测、信息处理和模拟等。野外试验基地有北京房山和陕西靖边。实验基地和实验设备全部对外开放。

3、科研队伍

实验室共有固定科研人员34人;校内兼职人员12人;校外兼职人员23人;博士后研究人员8人;所有科研人员全部具有博士学位。2008年新聘任2名“985”科技创新平台研究人员和1名长江学者特聘教授。

4、主要业绩

1999-2008年来实验室承担了大量科研任务,发表了许多论文,获成果奖19项。其中2002年“多尺度生态系统动力学研究”获教育部自然科学一等奖;2004年“区域自然灾害系统研究”获教育部自然科学一等奖;2005年“黄土沟壑区土地利用与土壤侵蚀”获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2006年“机载遥感技术系统的研发与示范”获国家测绘进步二等奖;2008年“近地表风沙活动规律研究”获北京市科技奖。实验室目前承担各类科研任务70多项,其中863项目3项、973项目1项、国家科技攻关项目13项、国际合作项目4项及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7项,年到位科研经费1980多万。

5、抗震救灾

在2008年冰雪灾害和汶川地震灾害应对过程中,实验室与民政部国家减灾中心密切协作,与国内外有关部门和单位的专家共同承担了国家减灾委-科技部的减灾响应工作,全面完成了应对二次巨灾的科技支撑和咨询工作,提出80多条科技支撑咨询建议,多条建议被国家有关部门采纳,获得好评。

6、人才培养

实验室建立开放型人才培养机制,和减灾与应急管理研究院合作进行硕士、博士生的培养工作、博士后进站工作以及国内外访问学者的合作研究工作。目前实验室在读研究生152名,其中博士研究生65名,硕士研究生87名。

7、合作交流

实验室积极开展多渠道、多层面的学术交流活动,积极组织、承办和参加国际、国内相关的学术交流会和科学研讨会;同国内外知名大学和研究机构建立良好的学术交流和合作机制。

上一篇:崔辰熙

下一篇:中华天胡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