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福
梅福(公元前57年-33年),字子真,西汉九江郡寿春(今安徽寿县)人。少年求学长安,是《尚书》和《谷梁春秋》专家。西汉南昌县尉,后去官归寿春。经常上书言政。
姓名:梅福
字号:子真
生卒:公元前57年-33年
籍贯:九江郡寿春
民族:汉族
主要成就:南昌尉
1、生平
梅福炼丹
梅福,字子真,九江郡寿春(今安徽寿县)人,西汉南昌尉。少年求学长安,因精通《尚书》、《榖梁传》、《春秋》等,初为郡文学,后补任南昌县尉。西汉末年,大司马王凤当权,外戚王氏控制了西汉政权。汉成帝永始元年(前16年),皇太后之侄王莽封为新都侯,朝政日非,民怨四起。梅福忧国忧民,以一县尉之微官上书朝廷,指陈政事,并讽刺王凤,但被朝廷斥为“边部小吏,妄议朝政”,险遭杀身之祸,因此,梅福弃官而去,回归故里寿春。
梅福最初隐居于南昌城郊之南,今青云谱处,垂钓于湖。东汉时,他垂钓之处被称为梅湖,并建梅仙祠祀奉梅福。汉平帝元始年间(公元1—5年),梅福料知王莽必篡政,乃隐居于南昌西郊飞鸿山学道,遁避尘世。后人赞赏梅福的高风亮节,将飞鸿山改称梅岭,并立梅仙观、梅仙坛、梅尉宅以祀之。梅福曾在泰宁栖真岩炼丹修行,岩内至今保留其炼丹的石炉。
公元8年,王莽篡位称帝,改国号曰新。梅福逃避王莽的挟嫌追究,离家去了海昏(今江西永修县),卒于吴门(今江西永修县吴城镇)。
轶事
秉笔直言
梅福
梅福经常上书言政,还几次奏请要求皇帝在行所召见,以便对县道内发生的重大事件提出对策,但屡遭拒绝。京兆尹王章因讽刺王凤被杀后,朝野上下无人敢言,只有梅福敢于上书成帝,要求去除奸邪,改革政事。他提醒皇帝应“四开大门,招揽贤才”,目观四方、虚心纳谏,并警惕权臣势隆于君,“如果大臣的*已凌驾于君王,权力之隆盛已超过主上,然后再作防范,就来不及了。”梅福的奏章洋洋数千言,其中有“天下以言为戒,最国家之大患也”这样的警句。但当时的汉成帝荒淫好色,外戚专权,皇帝根本没有听不进去。梅福谏言的态度向来是鲠直无私的。在中国封建王朝,向皇帝进逆耳之言是要冒杀头,甚至被诛灭九族的风险的。这一点梅福非常明白,他说:“‘不在其位,不谋其政’。政者职也,位卑而言高者罪也”。但梅福却坚决表示:“越职触罪,危言世患,虽服质横分,臣之愿也。守职不言,没齿身全,死之日,尸未腐而名灭,虽有景公之位,伏历千驷,臣不贪也”。
尊孔封孔
公元前八年,梅福曾与匡衡(就是凿壁偷光的那位)联名上书要求“封孔子世为汤后”,建议汉成帝分封孔子的后代,以求圣人的荫庇。成帝接受梅福建议,下诏封孔子世为殷绍嘉公。绥和元年二月,汉成帝封孔子的后世孙孔吉为“殷绍嘉侯”,一个月之后,汉成帝又追封孔吉为“殷绍嘉公”,荣宠之至。梅付的建议被采纳,确立了孔子世的“地位”,从而开创了历代皇帝分封孔子后裔的先河,在中国儒学发展史上书写下了精彩的一笔。
2、记载
据《永乐大典》记载,在宋神宗年间,宋神宗封梅福为“寿春真人”。
南宋绍兴二年(1132年),宋高宗又赐封梅福为“吏隐真人”。
3、评价
从历史上看,梅福算不得什么重量级人物,南昌尉不过芝麻大的小官,但他“位卑未敢忘忧国”,他通儒明礼、忠君爱国;鲠直敢言、冒死直谏,赢得了世人的尊敬。
4、古迹
明万历三十五年(1607年),在南昌西湖南岸建造吏隐亭,又名梅仙亭;民国十九年重修吏隐亭,并立石碑,与孺子亭对峙。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