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潜
张潜(1025—1105年),北宋炼铜家,德兴市银城镇新营村吴园人。他结合前人经验和自己的长期实践总结出一套完整的湿法炼铜工艺,于北宋绍圣年间(1094—1098年)写成《浸铜要略》
姓名:张潜
字号:字仲升
籍贯:德兴
生于:1025年
卒于:1105年
1、人物简介
张潜(1025—1105年),北宋炼铜家,德兴市银城镇新营村吴园人。他结合前人经验和自己的长期实践总结出一套完整的湿法炼铜工艺,于北宋绍圣年间(1094—1098年)写成《浸铜要略》,因而成为世界湿法冶金技术第一人。这标志着中国是世界上最早使用化学方法炼铜的国家。
2、人物生平
张潜,是生于德兴长于德兴的一个普通的自耕农家庭。“张潜,布衣,博通方技,谙胆水浸铁生铜。”(《宋史》)
据德兴《张氏宗谱》记载,张潜的远祖是秦末汉初杰出的军事谋略家张良(刘邦的谋士,被封为留侯)。德兴张氏是由张良的十世孙张协(西晋文学家)系的一支,于唐末黄巢起义时从江淮迁居安徽歙县。北宋初,张潜的高祖父又从歙县迁到“饶州德兴”。
张潜的高祖父迁到德兴,经过努力置下几亩田地,休养生息,临终前嘱咐子孙要“勤稼穑,以耕读为计”(《张氏宗谱》)。到了张潜的父亲辈时,张家人丁兴旺起来,但仍然是过着种田读书的恬静生活。张潜兄弟姐妹10人,他排行第六。父母所忧者,乃“稼穑之勤”。他的父亲常对他的兄弟们说:“仕官不至将相,孰若躬为子职之为愉耶。”这意思是说,读书做官做不到将相(大官),还不如在家种田尽孝道愉快。
张家人口多,家产却不多,供不起众子孙读书追求功名。张潜也不想追求功名,但喜欢读书。当长大到能挑能扛的时候,他便放弃了学业,下地种田了。可每日稼穑之余,张潜仍保持着好学不倦的“良习”,“于书无所不窥。尤好《史记》、《三国志》,于天文、地理、人伦之学,尤精。有诗集十卷,长于古风,气格遒正,杯酒间乐章立就。”(《张潜行状碑》)。然而,勤耕读的张潜没有迈入搏取功名的行列,却成了湿法炼铜第一人。
张潜发明了湿法炼铜后,使张家的资产翻了数十倍,成为远近闻名的巨富。张潜创造的财富,给张家奠定了雄厚的物质基础。仅张潜一房,就五世同堂。张潜在世时,他有5子2女,孙男23人,孙女16人,曾孙男女30人,玄孙男女4人。此后50年中,张家有10人中进士,“至礼部者”(相当于举人)30人,人称其族“食禄叙封,上下五世,捂绅推之。” 张家成为大姓望族,人多,财丰,势大,也招致朝廷顾忌。后来朝廷下令张家分家析产迁居各地。这样,张潜的五个儿子又成了迁居各地的张氏支祖。张潜的长子张磐留在德兴,延续着德兴张氏一脉。
张潜的第五子张盘迁上饶县旭日街道办前山村桥上自然村。可世居该村的村民却不知村名为何叫“桥上村”,桥到底在哪里?直到2006年7月,上饶工业园区开发建设,在推土时发现该村一座古桥(文物专家鉴定这是座古代的风景桥),83岁的村民张优财拿出张氏宗谱来,一看,才知到这里是张家的花园,原有3座风景桥,桥下有石桌石凳。可见,当时迁到此处的张潜第五子张盘,具有雄厚的经济实力。
民间至今流传,宋崇宁四年(1105年)2月,张潜去世了。德兴及周边乡民得知后纷纷前往悼念,哭声传出数十里。其中,有个乐平人,自己正在生病,听说张潜辞世,拄着拐杖,不远百十里赶来凭吊。
3、人物贡献
北宋哲宗绍圣元年(1094年),69岁的张潜让二儿子张甲管理家政,自己开始整理多年的探索与实践经验,着手写《浸铜要略》以传世。宋哲宗绍圣五年(1098年),这部开世界湿法冶金先河的著作在这位博览群书的种田老人手中诞生了。
在《浸铜要略》里,张潜总结出了从浸铜方式、取铜方法、到浸铜时间的控制等一套完整的湿法炼铜生产工艺流程。这一技术的问世,改变了火法冶炼耗工量大、消耗原料多、生产成本高等缺陷,最大限度地提高了产铜数量。湿法炼铜的书写成后,张潜对张甲说:“此利国术也,尔(张甲)献之(朝廷)。”派张甲把《浸铜要略》献给朝廷。
公元1098年,张潜的《浸铜要略》获得了朝廷的批准。朝廷认为湿法炼铜有费时短、成本低、易操作等许多优点,它的诞生不啻是经邦济世的一剂良方,是朝廷渴慕已久的企盼。当皇上得知《浸铜要略》竟是一位73岁老人所著时,感动不已,立时授予张潜少保府君之衔,同时分别授予其子张磬、张甲少师府君和成忠府君之衔。
接着,朝廷连着颁发了两道诏谕:一是批准设立德兴“兴利场”,命张潜为场官,张盘、张甲协助总管铜场事务。二是在全国推广湿法炼铜,敕令江西信州铅山场、广东韶州岑水场、湖南潭州永兴场、安徽铜陵场等官办铜场效行其法。从此,这项冶金新技术很快在全国推广,“诸路岁收铜数百万”。到了宋高宗绍兴年间(1131—1162年),湿法炼铜产量已占全国铜产量的85%以上。当时,中国便成了世界上产铜最多的国家,德兴也因之逐步走上了中国铜都的舞台。直到今天,德兴依然雄踞亚洲铜业之冠的宝座。
4、人物轶事
德兴与婺源、乐平交界的海口一带,有洎水、乐安两河汇合。北宋时,这两条河的汇合处还有一个很大的水泽。由于这一带的地势比河低,每遇山洪爆发,常因河水倒灌而酿成水灾。张潜家因张潜发明了湿法炼铜而成了远近闻名的大户。春夏季节,洎水河、乐安河一发洪水,灾民就纷纷来到吴园。乐善好施的张潜见难民涌来,即立刻开仓赈灾。开仓赈了几次洪灾,张潜想,如此施赈不是长计,只有把洪水根治了,百姓才能安居。他决定治水患。
他亲自到洎水河、乐安河和海口一带察看地形地势。他采用大禹治水时采用“导”和“堙”结合的办法,倾其家资,用了5年的时间组织两河流域的居民修筑了河堤,填平了水泽。此后,洎水河、乐安河流域不再遇水患。
5、人物事迹
张潜常对子孙说:“要让钱发挥应有的作用,就应当把自己多出的一部分去弥补他人的不足。不然,就是个守钱奴。我们家所以能够富裕起来,是因德兴物阜人和。我的祖父和父亲都教导我们人要勤快、多行善事,这是以有余补不足的大善。这是我们不敢忘记的!”每到青黄不接时,往往有大财主哄抬谷价。张潜却相反,他粜出的谷价反比平常还低几倍甚至十几倍。如果遇上大旱之年歉收,他就分文不要,向缺粮农户分发粮食。这样一来,发大灾财的不良财主只好跟着减价。宋哲宗绍圣四年(1097年),德兴遭遇百年不遇的大旱,有人哄抬粮价,灾民们典地卖房,鬻儿售女。张潜非常痛心,联合了几个善良财主以比常价低20倍的价格粜米。结果德兴竟没有一家穷人外出逃荒。翌年,为了感谢张潜慷慨济世的大功德,德兴人筹资在洎水岸边为张潜建了生祠。张潜逝后300年里,德兴周边方圆百里每逢大灾之年,仍保留着不涨谷价的优良风习,很多人因此避免了*。
在德兴,至今还流传着很多张潜施善的故事。穷人因困难向他借钱、借米,他从不计账。谁家有人生病没钱看,他会立刻派人请医送药去。谁家老人亡故买不起棺木、坟地,他立即代买棺木赠送茔地,让亡者入土为安。哪里的桥梁、道路坏了,他带头修葺。哪个穷秀才进城考试没有路费,他立即出盘缠。有一次,他到九江斋僧回来,正好有个人因翻船向郡守求助,他也不问人家姓名,留下自己回程的路费后,就把囊中的钱统统给了那人。
6、张潜行状碑
1971年,张潜世居的德兴市新营村吴园出土的《张潜行状碑》,详尽记述了张潜的生平事迹和他对炼铜事业的杰出贡献,以及有关德兴的矿冶史实和风士人情。此碑为国家一级文物,是研究张潜的珍贵资料,也是张潜发明湿法炼铜的有力证据。
《张潜行状碑》刻于北宋大观元年(1107年)3月,青石质,碑体平整,厚重丰硕。铭文清晰,书体介于正楷与草书之间,笔法奔放*,丰秀劲丽,布排疏朗得宣。碑刻精镌细刻,完好无损,是石刻精品。碑石145厘米见方,厚15厘米;碑文纵58行,行64字,共3600余字。碑文撰述者万如石,是北宋代文学家。碑文记载:“尝读《神农书》见胆矾水可浸铁为铜,试之信然,曰,此利国术也。”碑记还说,张潜有经营才能,博通方技,以长期的实践经验总结出浸铁取铜的一整套完善的湿法炼铜工艺,于宋绍圣年间(1094~1098年)撰成专著《浸铜要略》,“命其子甲献之,朝廷下其法,诸路岁收铜数百万。”朝廷称此术“用费少而收功博,宜乎朝廷之所乐阐也”。
7、史籍记载
宋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篇》记载:“胆水浸铁成铜曰胆铜,饶州德兴山有胆泉,亦曰铜泉,土人以浸铁数日,辄类朽木刮取屑,锻炼成铜。”这个“土人”就是张潜。宋欧阳悫《舆地广记》记载:“始饶州德兴之张潜博通方技,得变铁为铜之法,使其子诣阙献之。”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