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科普小知识本站旨在为大家提供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科普小知识,以及科普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科普文章

天津市河东区

科普小知识2022-10-06 15:52:01
...

河东区是天津市中心市区之一,位于天津市东部,占地40平方公里。现有居民73万人,区*位于泰兴南路,是市区连接滨海新区的前沿,是实现天津市经济中心战略东移的要地。从地图上看,其形状宛如一只迎风展翅的鸽子。

行政区类别:市辖市

中文名:天津市河东区

所属地区:中国天津市

下辖地区:辖13个街道

*驻地:泰兴南路

电话区号:022

邮政区码:300171

地理位置:天津市东部

面积:39平方公里

人口:86万人

方言:天津话

气候条件:暖温带半湿润气候、大陆性季风气候

著名景点:天妃宫遗址、荐福观音寺

火车站:天津站(河东区与河北区交界处)

行政代码:120102

拼音:HedongQu

1、行政区划

 河东区原有18个街道,经过规划后,目前下设12个街道办事处:二号桥街道办事处,中山门街道办事处,富民路街道办事处,大直沽街道办事处,大王庄街道办事处,唐家口街道办事处,春华街道办事处,上杭路街道办事处,向阳楼街道办事处,常州道街道办事处,东新街道办事处和鲁山道街道办事处。

2、历史沿革

自中国元代天津出现“直沽寨”至今,河东区大直沽地区迄今已有800多年历史。大直沽历史上伴随漕运、南北贸易而出现、而发展。大直沽是南粮北运的终点,历史上曾给天津带来了经济繁荣和产业的发展。它是天津的发祥地之一,故有“先有大直沽、后有天津卫”之说。元代初年在此兴建的天妃宫,不仅是天津最早的寺庙建筑,也是中国北方历史悠久的天妃庙宇,它是元朝规格最高、影响最大、受祭次数最多的天妃宫,被誉为“元代第一庙”与“开沽(直沽、天津)妈祖”,成为天津城市形成与发展的历史见证。

河东区历来十分重视大直沽古文化遗存的保护和开发工作,尤其是近年随着城市建设步伐的加快,河东区以“恢复古文化建筑带动公建,以公建促危改和以路带拆,以扩带路”为思路对大直沽地区进行了全面的开发和改造,使大直沽地区的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同时,在党*和天津市*的正确领导下,河东区各方面的建设正大跨步向前发展。

3、地理环境

环境特点

河东区属于暖温半湿润大陆季风型气候,季风显著,四季分明。春季多风沙,干旱少雨;夏季炎热,雨水集中;秋季寒暖适中,气爽宜人;冬季寒冷,干燥少雪,全年平均气温为摄氏11度以上。属于暖温半湿润大陆季风型气候,四季分明,春季多风,干旱少雨;夏季炎热,雨水集中;秋季气爽,冷暖适中;冬季寒冷,干燥少雪。年平均气温在11.4~12.9摄氏度,1月最冷,平均气温在-3~-5摄氏度;7月最热,平均气温在26~27摄氏度。季风盛行,冬、春季风速最大,夏、秋季风速最小。年平均风速为2~4米/秒,多为西南风。平均无霜期为196~246天,最长无霜期为267天,最短无霜期为171天。在四季中,冬季最长,有156~167天;夏季次之,有87~103天;春季56~61天;秋季最短,仅为50~56天。年平均降水量为520~660毫米,降水日数为63~70天。在季节分布上,6、7、8三个月降水量占全年的75%左右。日照时间较长,年日照时数为2500~2900小时。

地形特点

河东区是天津市中心市区之一,位于天津市东部,占地40平方公里。河东区统计局2011年6月27日,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常住人口86万人,河东区是天津的发源地之一,是市区连接滨海新区的前沿,是实现天津市经济中心战略东移的要地。从地图上看,其形状宛如一只迎风展翅的鸽子。

4、人文环境

资源优势

海河水系是天津市工农业生产和人民生活的水源河道。河东区正处在海河东岸,因其地理位置而得名。

土壤:是第四纪沉积物发育而成的土壤,在农业生产上具有较高肥力。

水利:海河水系是天津市工农业生产和人民生活的水源河道,河东区正处在海河东岸,因其地理位置而得名。

植物:树木有白蜡、槐、椿、柳、杨、泡桐等。

鱼类:海河鱼类产量较多的有鲤、青、草、鲢、梭等鱼种。

人口

2010年底,天津市辖13个市辖区、3个县,全市户籍人口为1293万人。外来人口350万以上。河东区占地39平方千米户籍人口86万.

教育

至1995年,河东区区有驻区高等院校5所,区职工大学1所,中等专业学校5所,中等技工学校15所,职业中专9所,职工中专4所,中学39所,职工业余中学7所,小学62所,启智学校3所,幼儿园223所;初中毕业率、高考升学率分别达到99.63%和93.83%,小学入学率、毕业率分别达到100%和99.8%,通过了国家教委和市*普及9年义务教育达标验收。天津工业大学、中国民航大学、交通运输部民航局、天津音乐学院、天津广播电视大学等知名大学享誉全国。


天津工业大学

工业

河东区近年来加快大项目好项目建设,去年建成和在建工业项目630项,总投资530亿元,其中亿元以上项目68项,有12项列入市级重大工业项目。今年将做大做强先进制造等主导产业,加快发展航空航天、节能环保、新能源新材料等战略性新兴产业,推进中国北车、康库得、中冶循环经济、中航科技、贵航总部等22个项目加快建设,加快国家电网、住宅集团、半导体照明基地、光纤通讯、成飞等15个项目落地开工。

  同时,将安排资金2亿元,推动民营、国有中小企业向科技型企业转型,积极引进科技型企业,快速壮大科技企业群体,并以奖励基金方式引进领军科技型人才。全年新增科技型中小企业330家,"科技小巨人"企业累计达到56家。将积极推进留学生创业园、清华科技园等载体建设,全年新建孵化器18家,生产力促进中心6家。

开展为区域经济发展服务推动月活动。结合年度目标任务,确定每年三月份为区域经济发展服务推动月,届时开展为经济发展服务系列活动。解决好执法与服务、权力与责任、环境与发展的关系。区优化区域经济发展环境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负责组织实施工作。

城市建设

调整房地产开发结构,适度增加普通商品房和中高档商品房开发数量,发展健康住宅、绿色环保住宅、节能型住宅。开发建设商品房500万平方米。改造鲁山道小二楼、东宿舍、郑庄子等8大片100万平方米旧危房。

以城市总体规划为依据,完善功能设施配置,提高城市管理水平。以创建国家卫生城区为目标,加大环境综合治理力度,完善城市管理长效机制,提高市容环境整体质量。继续推进旧楼区改造。深入开展爱国卫生运动,加大对违法搭建、设摊占路的整治力度。推进城区管理*改革,加快环卫设施建设,提高环卫机械化作业水平,加强城区垃圾全过程处理,建设10座垃圾中转站,改造公厕32座。

科技

过去两年工作回顾

自2010年天津市实施加快发展科技型中小企业工作以来,河东区全力落实市委、市*的部署,实施《河东区科技小巨人成长计划》,科技型中小企业得到快速发展,为河东区经济总量增长、产业结构调整,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一)推动了科技企业数量规模增长。截至2012年底,河东区科技型中小企业总数达到1096家,占全区中小企业总数的14.46%,比2010年增加了839家。年销售收入1亿元以上的科技小巨人企业总数达到19家,比2010年增加了10家。2012年科技型中小企业主营业务收入达122.47亿元,比2010年的53.88亿元增长127.3%。

  (二)推动了产业结构升级优化。河东区的科技企业中,光机电一体化、高新技术服务业、电子与信息等三个领域的科技型企业数量排在前三位。在不断巩固传统主导产业的基础上,生物与医药、资源与环境、新能源与高效节能等领域的科技企业也取得了一定发展,进一步优化了产业结构。

  (三)推动了科技创新能力提升。2012年河东区科技型企业专利申请1175件,专利授权527件,拥有有效专利656件,在市内六区中位居前列;两年来,科技投入从3.75亿元增至11.12亿元,科技投入占主营业务收入的比重由6.66%增至9.59%,高于全市平均水平。

  (四)推动了科技就业人数增加。截至2012年底,河东区科技型企业总就业人数为28011人,比2010年增长了128%;其中科技人员11107人,比2010年增长了172.83%;科技人员占从业人员比例达到39.65%,比2010年增长了6.5个百分点。

  (五)推动了科技企业发展环境改善。为支持科技型中小企业发展,在企业融资、技术创新、市场拓展、人才引进、发展空间等多方面加强了为企业服务的力度。两年来,区财政共向科技企业、科技载体投入资金3296.7万元,为企业科技成果转化提供了政策支持。同时,利用各项扶持政策,为企业争取国家和天津市各类科技项目无偿资助资金2704万元,落实融资1.74亿元。全力开展区域推介、科技招商、银企对接、企业培训、创业产业联盟等活动,优化了创新创业氛围。两年来,我区科技型中小企业发展虽然取得了一些成绩,但和兄弟区县比,还有许多差距和不足,主要表现在科技扶持政策覆盖面较小、科技企业融资仍有较大难度、科技领军企业少、科技企业区域税收贡献率不高、高水平科技载体不多等。

今后三年发展总体要求和目标

  (一)总体要求

  2013-2015年,河东区科技型中小企业发展要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会议精神,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全面落实《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天津市科技小巨人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13-2015)》,紧紧围绕“金贸河东”的功能和产业定位,以*机制创新、科技创新为动力,进一步强化创新驱动,加快引进发展一批初创期科技企业,形成铺天盖地之势;做大做强一批成长期、壮大期科技企业,形成顶天立地之势,使科技企业尽快成为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的生力军。

  (二)发展目标

  1、到2015年,全区科技企业新增600家,总数达到1700家以上。科技小巨人企业新增15家,总数达到34家。着力培养科技小巨人领军企业和科技品牌企业。

  2、到2015年,确保筹集财政资金1.2亿元,培养扶持100个以上科技重点项目,发挥*科技投入的拉动和撬动作用,带动科技企业加大科技研发经费投入,积极争取国家、天津市政策资金扶持,形成多元化的科技投融资模式,促进科技产业对财政收入的贡献取得新突破。

  3、到2015年,建成科技企业孵化器、科技园区、科技企业转化基地、企业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科技创新载体20家。鼓励科技企业兼并、收购国内外科技研发机构。

  4、到2015年,我区重点发展光机电一体化、电子信息、新能源与高效节能、新材料制造业、科技服务业等科技主导产业,开发“杀手锏”产品5个,居国内领先水平的新产品50项,承担国家、天津市各级科技计划项目100项。

人文景观

全国三大妈祖庙宇之一的天妃宫遗址、清朝末年的北洋机械局、北洋武备学堂、北洋水师学堂、周公祠都始建于河东区。中国近代启蒙思想家、教育家严复也曾在河东区度过他最光辉的那段时光,这些历史见证都是河东区富含商机的宝贵资源。大直沽文化旅游商贸区是河东区区委、区*规划建设直沽文化旅游基地的重要内容之一。也为天津市海河开发重要节点之一。该区建设以直沽历史文化为底蕴。以大直沽中路和刘庄斜拉桥东侧河岸构成的“T”型地段为中心,辐射周边区域,进行资源聚合和优化升级,培育直沽文化知名品牌,重点建设一街、两片、一线、多点。

荐福观音寺位于天津市河东区大直沽中路27号,占地面积8400平方米。大直沽是天津的发祥地,历史上有30多座寺院庵堂,又称“先有大直沽,后有天津卫”,荐福观音寺是由佛教荐福庵异地重建的新道场。位于小孙庄的荐福庵原是周馥的家庙,现已是河东区文物保护单位,现常住尼僧20人,1996年开放后由一座名不见经传的小庵发展成为初具规模、香火兴旺,道风井然的佛教活动场所。教务法务的进行、弘法利生事业的开展、慈善公益善举的传播,在国内外的信徒众多、拥挤不堪,而且面临拆迁、规划退线,在市、区各级领导的关心、支持、帮助、协调下和东达房地产开发公司的鼎力相助,圆满促成了荐福庵异地重建并更名为“荐福观音寺”。路文化旅游商贸街,全长约1500米。按三段建设不同风格的文化旅游区间。


荐福观音

生态环境

建立优化发展环境考核制度。各单位、各部门党政一把手要对本单位承担的优化区域经济发展环境工作负总责,列入工作议程,作为年度工作计划的重要内容,并形成逐级负责制,科、所、站、队发生违纪问题,追究主管领导责任,执法人员发生违纪问题,追究科、所、站、队负责人的责任,作为年度业绩考核依据,层层抓落实,切实抓出实效。区组织、人事部门将各单位、各部门在优化经济环境建设中的工作作风、服务态度、服务质量和服务效率纳入考核内容,作为评选优秀领导班子、优秀领导*和优秀公务员的重要依据,凡被投诉并经调查属实造成一定影响的,年终取消评优资格,并将考核结果与*任用、晋级、奖励相结合。 

坚持开展企业直评行风活动。由区监察局、区纠风办牵头,每年都要开展企业直评行风活动,对行政执法管理部门的行业作风由企业进行测评,排出名次,对名列末位并给企业造成不好影响的部门列为重点整改单位,并对整改情况进行效能监察。对市直属单位,要将评议结果和处理建议向其上级主管单位通报。

建立责任制,加大责任追究力度。由区纪委、区监察局、区委组织部、区人事局负责制定《河东区公职人员损害区域经济发展环境行为处理办法》,对由于服务不到位造成企业外迁的,追究相关部门和相关人员的责任。发挥区行政效能投诉中心的职能作用,对涉及区域经济发展环境问题的投诉,做到有诉必查、有错必纠、有责必究。

5、建设目标

2013年各项发展数据都呈现两位数增长,经济、民生发展扎实、新意频出——河东区的快速发展令其在本市市区之中颇受瞩目。2014年,河东区对自己提出了持续高速发展的计划,河东区委书记王福山日前为本报读者深度解读了河东区2014年的发展蓝图,并首次公开透露了河东区在人才、党政等方面的阳光化建设步伐。

河东区把着力点放在了调整优化经济结构、提高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上,紧紧扭住‘金贸’这个产业之魂,突出抓好土地整理出让、大项目小巨人楼宇经济和现代服务业发展。”王福山说,2014年河东区将全力推进总投资965.5亿元、总建筑面积678.5万平方米的29个重点项目竣工开业、在建提速、开工建设,加快重点功能区建设。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