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科普小知识本站旨在为大家提供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科普小知识,以及科普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科普文章

广西金钟山黑颈长尾雉*自然保护区

科普小知识2022-10-06 19:03:19
...

广西金钟山黑颈长尾雉*自然保护区位于隆林各族自治县与西林县境内。广西金钟山黑颈长尾雉*自然保护区以丰富的森林植被为依托,以极其丰富的野生动植物资源为特色,融珍稀濒危动物、植物和水源涵养林保护于一体,是中国野生动物类型中黑颈长尾雉分布最为集中的中型自然保护区。

中文名称:广西金钟山黑颈长尾雉*自然保护区

地理位置:广西隆林各族自治县与西林县境内

气候类型:中亚热带季风气候区

占地面积:20924.4公顷

景点级别:*自然保护区

保护对象:黑颈长尾雉

1、历史沿革

1982年经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批准建立广西金钟山自治区级自然保护区;

2002年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又进一步明确为林业系统自治区级自然保护区;

2008年国务院批准建立*自然保护区。

2、地理环境

位置

广西金钟山黑颈长尾雉*自然保护区位于广西西北部隆林县与西林县交界处,保护区北靠云贵高原,与贵州省兴义市沧江乡相望,南接西林县古障镇与八达镇,东邻那马村、平流村、弄八村等村,西与西林县马蚌乡毗邻,地理坐标为东经104°46′13″~105°00′06″,北纬24°32′44″~24°43′07″。

地质

广西金钟山黑颈长尾雉*自然保护区区地层为三叠系砂泥质岩,泥岩劈理发育,砂岩、粉岩微硅化,属海盆型类复理式沉积,出露地层以中三叠统为主,东部见下三叠统。

气候

广西金钟山黑颈长尾雉*自然保护区属南亚热带季风气候区。低纬度、高海拔,以及位于云贵高原东南隅,是影响金钟山气候的重要因素。由于经常受到北部湾和孟加拉湾海洋气候流调节,其海洋性特征明显。境内平均气温17.1℃,霜期短。光照充足,年日照时数1569.3小时,年太阳辐射衷总量4329MJ/m,属于广西太阳能较丰富地区之一。年降雨量为1262.8mm,属广西降水量较少区域之一。雨量集中,干湿分明,雨热同季,有利于植物生长。境内地形复杂,高差悬殊,各种气象要素(光、热、水)形成不同的组合,气候类型丰富。

土壤

广西金钟山黑颈长尾雉*自然保护区的地带性土壤为红壤,海拔垂直高差大,气候、植被分异明显,导5致土壤垂直差异。保护区内共有红壤、黄壤和草旬土三个土类,红壤、山地红黄壤、山地黄壤、山地丛草甸土四个亚类。海拔700m以下为山地红壤,700~1100m山地红黄壤、1100~1800m为山地黄壤,1600m以上山顶区域分布山地灌丛草甸土。

3、区域面积

保护区地跨隆林县的金钟山乡、猪场乡和西林县的古障镇与马蚌乡,总面积20924.4公顷,其中隆林县境内面积17389.2公顷,占83.1%;西林县境内面积3535.2公顷,占16.9%。核心区面积为8404.3公顷,缓冲区面积为4292.4公顷,实验区面积为8227.7公顷。

4、自然资源

植物资源

广西金钟山黑颈长尾雉*自然保护区内有着野生维管束植物195科725属1487种,自然植被类型主要是暖性落叶阔叶林、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常绿阔叶林、山顶阔叶矮林、低山丘陵针叶林、竹林、灌丛、草丛等,人工植被主要是杉木林、松类林等用材林,经济林以油桐最为普遍。共有野生维管束植物1487种,其中蕨类植物123种,裸子植物7种,被子植物1357种。其中,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植物有贵州苏铁、隆林苏铁、伯乐树3种;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野生植物有中华桫椤、金毛狗、马尾树、喜树、柄翅果等9种;珍稀兰科植物53种。大型真菌有347种。

动物资源

广西金钟山黑颈长尾雉*自然保护区资源丰富,有陆生脊椎野生动物389种,其中两栖类20种;爬行类40种;鸟类274种;兽类55种。分布有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52种,其中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有黑颈长尾雉、金雕、蟒蛇、云豹、林麝等5种;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有虎纹蛙、山瑞鳖、鸳鸯、黑冠鹃隼、猕猴、穿山甲等47种。昆虫有561种。

5、保护对象

广西金钟山黑颈长尾雉*自然保护区主要保护对象有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黑颈长尾雉;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植物贵州苏铁和隆林苏铁;珍稀兰科植物资源;森林植被及其动物植物栖息环境;天生桥水库湿地及重要水源涵养林及丰富的野生生物资源。

6、价值地位

黑颈长尾雉不仅是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也是全球濒危物种,在中国动植物重点保护工程中被列在优先位置。它在中国的分布区十分狭窄,仅分布在云南西南部和广西西部少数地区。金钟山保护区是一处具有全球意义的黑颈长尾雉重要分布区,是中国黑颈长尾雉种群数量相对较多的地方,黑颈长尾雉仍然活动频繁,实属难得。林区内大面积的栎类林种子和云南松林种子为黑颈长尾雉提供了丰富的食物,境内地形复杂,山高谷深,沟壑纵横,是黑颈长尾雉种群的理想自然生存场所,是黑颈长尾雉的全球重要栖息地之一,保护好这一珍稀濒危物种及其栖息地,是中国自然保护的一项重要任务。另外,保护区内的黑颈长尾雉种群位于该物种分布区的边缘,而且与该物种的主要分布区已经地理隔离。一般而言,边缘种群变异较大,通常与分布区其它地带的种群存在较大的遗传差异,因而在遗传多样性保护方面具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