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科普小知识本站旨在为大家提供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科普小知识,以及科普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科普文章

三余镇

科普小知识2022-10-06 21:51:01
...

通州市辖镇。1957年为新余乡,1958年更名三余公社,1983年改乡,1984年乡镇合并设三余镇。位于市境东北部,距市府30公里。面积40.4平方公里,人口3.8万。省道掘青公路与金三公路在境内交会,团结河与三余竖河交错。辖23个村委会和2个居委会。农业以种植粮、棉为主,鳗鱼苗、文蛤为特产。企业产品有油咀、油泵、高档皮毛机。

行政代码:320612104

身份证前6位:320612

长途区号:0513

邮政编码:226000

隶属政区:通州区

行政级别:镇

车牌号码:苏F

辖区面积:40.4km2

人口数量:约3.8万人

人口密度:941人/km2

1、地方简介


三余镇

南通市通州区三余镇位于长江入海口北岸、通州区的东北部,东依浩翰无际的黄海,南邻海门市货隆镇、正余镇、包场镇和本市东社镇,西靠五甲镇,北临如东县,是通州、海门、如东、启东沿海通道的重要枢纽,素有“粮棉故里,江海乐土”之称,是苏中名镇之一,属江苏省重点中心镇、通东重镇,革命老区。全境面积180.09平方公里,人口12.71万,辖5个居委会和26个行政村。农业以种植粮、棉为主,鳗鱼苗、文蛤为特产。企业产品有油咀、油泵、高档皮毛机。

2、历史沿革

2007年,三余镇与海晏镇、北兴桥镇合并设立新的三余镇,镇*驻三余镇人民北路,并将原三余镇管辖的五甲苴居委会和河东、新桥、苴西、苴北、苴东、新福、东平7个行政村(即原忠义乡)划归东社镇管辖;调整后,三余镇面积180.09平方千米,人口12.71万人,辖5个居委会、41个行政村。

3、行政区划

三余镇区划

320612104001121中心社区居委会

320612104002121镇北社区居委会

320612104004121北兴桥社区居委会

320612104005121三门闸社区居委会

320612104006121海晏社区居委会

320612104007122团结社区居委会

320612104200122一社村委会

320612104202220贡安村委会

320612104204122红专村委会

320612104205121广运村委会

320612104207220大乐村委会

320612104209122新民村委会

320612104210220德兴村委会

320612104211220同盟村委会

320612104212220育新村委会

320612104220220中闸村委会

320612104221122海防村委会

320612104222122新闸村委会

320612104223220胜利村委会

320612104224220恒兴村委会

320612104225220安平村委会

320612104227122新华村委会

320612104228122光明村委会

320612104229122合兴村委会

320612104230122海晏村委会

320612104232220东海村委会

320612104234220闸北村委会

320612104238220海丰村委会

320612104239122东余村委会

320612104240220永平村委会

320612104242220东晋村委会

320612104244220建新村委会

4、地方人口

三余镇人口数据

(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

总人口63507

男29449

女34058

家庭户户数22859

家庭户总人口(总)61492

家庭户男28263

家庭户女33229

0-14岁(总)11562

0-14岁男5897

0-14岁女5665

15-64岁(总)43412

15-64岁男19881

15-64岁女23531

65岁及以上(总)8533

65岁及以上男3671

65岁及以上女4862

户口本地住在本地60483

5、人文历史


渔湾风景区

掀开三余的历史卷页,中国近代实业家、教育家张謇兄弟在此垦牧,创办了民国第一垦—大有晋盐垦公司,使当年杂草丛生的“金陵荡”、“野鹅潭”和寸草不生的盐碱滩涂变成了今日的万亩良田和繁华集镇;中国近代教育家、佛学家江谦晚年在此耕读,并在此安葬;荷兰专家特来克在这里规划建设建闸修桥,改变了三余频遭海潮浸蚀的历史,当时成排成窕的规划布局不仅在治水治盐上发挥了重要作用,按照同样布局建设的民居适应沿海的气候和地理环境,便于农民的生产和生活,也能满足现代农业的发展需要,适应连片种植和机械化耕作。几十年来三余的规划虽几经修编,仍保留了原有的规划格局,这种具有沿海特色的布局在全省乃至全国也是不多见的。清末二品道员、同盟会会员、北洋将领章静轩解甲归田,坐镇三余二十余载,使三余发生了臣变;抗战期间老一辈革命家梁灵光在北兴桥只身接管旧政权建立“南通县抗日**”。

6、社会事业

三余境内有学校8所,其中中学3所,小学5所;有工商很行、农业银行、建设银行、信用合作社等金融机构;并有国税*、地税*、工商*、交警中队、交管所、供电所、法庭、电信*、邮政*、自来水厂、医院等机构。村村建有村级公共服务中心和社区卫生服务站,新型合作医疗覆盖面达98%。镇级主干道实现灰色化,村级主干道实现黑色化。

现在的三余,人文荟萃,自然资源丰富、产业优势明显、历史文化底蕴深厚、生态环境怡人,是一座充满生机和活力的通东中心集镇。全国政协常委、全国政协社会和法制委员会副主任张绪武近年来多次视察三余镇,对三余当年的盐垦、水利规划给予高度评价;一九九六年在苏北率先建成了省级卫生镇,原省委副书记顾浩视察三余时,欣然题词喻三余为“黄海明珠”。

7、经济概括

工业门类齐全。现有300多家企业,形成纺织、针织、服装、轻工、化工、电子、机械、冶金、建材、玻璃制品、食品加工等16多个门类,180多个工业产品。以汽车零部件为主的机械制造业和人造毛皮制造业在国内享有盛誉。

农业颇具特色。三余是全国著名棉区,二十世纪五十年代,*总理把从美国引进的岱字棉良种放在三余繁殖育种,使三余成为国家岱子棉的繁育基地。现已形成优质棉、瓜果蔬菜、畜禽蚕桑、水产养殖等农副特色产业。“无抗”优质猪成为上海的生产基地,万亩双低油菜被评为省无公害基地。

2008年,全镇实现国民生产总值22.1亿元,同比增长17.5%,其中一、二、三产业分别完成3亿元、12亿元、7.1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6.6%、17.8%、8.7%;实现财政收入8467万元,同比增长13.4%;实现农民人均纯收入9173.3元,同比增长10%。

8、自然资源

拥有16.2公里长的海岸线和55万亩的浅海滩涂,是全国唯一的泥蚶自然苗种基地,蟹苗、鳗鱼苗的天然产区,也是全省最大的青蛤人工养殖基地。

9、经济发展

三余镇紧密结合三余镇实际,确立了“翻番、强村、和谐、创新”的工作思路,明确了2007年工作目标:国内生产总值比2007年增长15%,财政收入达到4000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比2007年增长10%。强力推进工业翻番。三余镇注重加快机械制造、人造毛皮两大产业的发展,重点推进四方集团的塑木项目、轧花剥绒公司的气流纺项目和星维公司的小型柴油机项目等开工建设;三余镇筹建“三余同乡会”、“招商联谊会”,以招商引资推进项目建设;鼓励民营企业做大做强,力争2008年培育亿元企业1家、规模企业6家。大力发展本地创业的内生型经济,着力提高百户家庭创业率,三余镇工业经济2~3年实现翻番。大力实施富民强村。三余镇狠抓项目农业建设,加快农业产业化进程,大力发展棚架蔬菜、扣蟹养殖、优质果品、畜禽饲养等特色产业,办好酒酿、蚕豆和山芋加工粉丝等深加工企业,引导农民投身二、三产业,同时有序组织劳务输出,使农民年人均收入增长10%以上;积极推广镇北村集体资产(土地)股份合作社的做法,实现集体资产保值增值,保障农民公平享受集体资产收益。三余镇在现有10个专业经济合作社的基础上,再成立3~5个专业经济合作社。着力构建和谐社会。三余镇在强化普法教育的同时,积极排查和调处各类矛盾。同时,加强村民思想道德教育,构建和谐发展的社会环境。倾力提高*素质。2008年,三余镇将加强镇村*自身学习,提高依法行政、为民谋利、谋划发展、科学管理的能力,增强镇村*驾驭市场经济的本领,加*余镇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发展。

10、文明建设

近两年,三余镇荣获江苏省工会工作模范镇、江苏省平安农机示范乡镇、南通市抗击特大风暴潮先进集体、南通市土地复垦“十佳”乡镇、南通市农村河道整治“十佳”乡镇、南通市创建安全乡镇(街道)先进集体等荣誉称号。

11、道路交通

三余镇交通便捷,省222线、金三线、平海公路穿境而过,是启东、海门、通州、如东四县市沿海通道的重要枢纽;团结河、三余竖河与通吕运河、长江相连,并在镇区交汇;周边40公里范围内,分别有南通机场、南通火车站、南通港、吕四港、洋口港、通常汽渡、海太汽渡,构成了现代化的立体交通网络。中国第一大桥—苏通长江大桥及崇海、崇启大桥建成后,三余将全面融入1小时上海大都市圈,规划中的沿海高速在我镇工业集中区有一互通,为此,三余镇将成为长江北岸最具发展活力、最具投资潜力、最宜人居住的首选之地。

12、附近景点


香光寺景区

香光寺景区

地处通东重镇二甲东北隅的香光寺,原名“香光莲社”,为“净土宗”道场。旧址在二甲团结街。1933年,为地方信士创建的居士林,1935年至1938年间,由信士姜其明(后出家,法名新道)募化、筹资相继建山门、大殿等33间,坐北向南,占地二亩,为四合院建筑。寺院建成后,礼请又修法师为首任住持。1940年,又真继承衣钵。原任通州师范学校校长、江苏省教育厅厅长的近代著名佛教居士江谦(字易园),应僧众之请来院讲经,“香光莲社”即为江居士欣题。后又真法师鉴于寺院已由僧人管护,遂易名为“香光莲寺”。从此名闻遐迩,成为通东地区规模较大、有影响的寺院。

风云开阖,世事多变。1958年,香光寺被改建为地方医院。余留的佛像“*”时又俱遭毁坏。至20世纪80年代,香光寺亦在1986年获准修复开放,1987年6月又被批准易地重建殿宇(时称念佛堂)。1991年南通市人民*批准定名为“通州市香光寺”。

今天的香光寺占地19.57亩,建筑面积3019.8平方米,是南通范围内规模较大、建筑宏伟的寺院之一。其建筑格局按佛教传统的中轴线结构,前庭后院,宗教活动殿堂处于中轴线上。两厢寮房,有的作迎宾接客之用,有的作经堂、佛堂和膳房。寺内广植花木,绿树成荫、四季花香氤氲,一派佛国神韵。

中国乒乓球通州训练基地风景区

中国乒乓球通州训练基地位于通州市的江中小岛——五接镇开沙岛内,与华能生态园毗邻而居。基地由国家体育总局乒羽中心、通州市人民*共同投资兴建,是一个集国家乒乓球队封闭训练、乒乓球科研、后备人才培养、承办国内外赛事等诸多功能于一体的国内一流专业乒乓球训练基地。

基地占地18万平方米,建筑面积3.3万平方米,投资1.2亿元。基地建筑风格新颖、布局合理。三个主体建筑以一条象征乒乓球运行轨迹的弧线加以贯穿,既相互连接又各自独立,将建筑室内外空间与景观空间融合在一起,组成了与环境相亲和的生态的、健康的、充满秩序感与动感的外部空间。

基地功能经济科学,考虑周全。训练主馆面积达7700余平方米,可按国际比赛标准摆放48张乒乓球台;主馆二楼配有活动看台,可容纳1000余名观众;副馆面积逾5000平方米;主副馆连接层科研室、健身房、淋浴房、理疗室、按摩室、贵宾接待室等功能室一应俱全;宾馆面积6000余平方米,有标准客房47间,套间6个;宾馆内配备了多功能厅、电教室、会议室、图书室、桑拿房、KTV室、棋牌室、桌球室、美容美发室等多个功能室;宾馆餐厅除有9个包厢外,还有一个同时可容纳200多人就餐的大厅。

渔湾风景区

渔湾风景园位于石港镇的东南隅,占地120多亩。是石港镇人民*和石港中学合建的旅游、休闲景点。这里一年四季绿树成荫,亭台轩榭错落有致,古文化的丰厚底蕴和现代文化的浓厚气息,在这里达到了和谐统一。

步入风景园的大门,首先映入眼帘的是绿茵如毯的草坪与形态各异的花木和千姿百态的假山,越过此景,令人眼前一亮,只见一汪碧水粼粼的湖泊。此湖旧称“吴公洗笔池”,想必是先贤练字作书洗笔之地。湖面30余亩,湖心有一小岛,大约亩余。湖四周皆为陆地,与外界水源无相通之处,也无排泄之道,但无论冬夏、旱季雨季,该湖水位四季如常,无涨无落。湖心小岛看似低洼,历史上却从未受淹,其中缘由众说纷纭:一说小岛为浮地,随着湖水涨落而浮沉;一说湖中有泉眼相通,地下深水可自动调节;石港的老年人则认为岛上因有一座“御葬坟”,入葬的贵人灵气所致,所以不旱不淹。虽然说法各异,但湖水水位始终不变,确是事实。

13、地方特产


正场熏糕

正场熏糕

清乾隆年间的金榜辑录的《海曲拾遗.卷六.物产》篇中写道:明嘉靖年间“……芝麻糕出秦灶,熏糕出正场……”说明这些茶食糕点的制作,距今已近5个世纪了。可惜后来由于种种原因,这些食品湮没不闻久矣!然而正场熏糕于改革开放以后,在通州食品工业园地中又恢复了青春、重放异彩。近年来,产品投放南京、上海、北京、浙江等市场,大有香压群芳之势。

旧时,熏糕在正场只有几家小作坊生产,数量甚微。产品大部分被达官贵人和豪绅商贾购去佐茶馈人,小部分被一些巡视官员带回分送各地,遂使正场熏糕名闻遐迩。然而,在近几十年里,有着“胜似宫庭糕点”美誉的正场熏糕却失传了。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改革开放的春风吹遍了神州大地,也激发了正场人决心恢复这一历史名产的雄心壮志。1984年,正场供销社下属的食品厂根据有关部门提供的历史资料,又先后找了几位年愈古稀、精于茶食制作技艺的老师傅开座谈会,请他们共同献艺攻关。这些老师傅看到领导这样重视和热情,便群策群力,共同回忆挖掘年轻时名师向他们传授的秘方,经过反复研制,终于获得这一历史名产的传统风味。为了满足广大消费者的需要,1985年2月办起正场熏糕厂,进行批量生产。

西亭脆饼

原名复隆茂白脆,始产于清光绪年间,已有100多年历史,产地为通州市西亭镇。曾获95国际食品博览会金奖。这种脆饼选料讲究、加工精细、形态别致、层次分明、香甜松脆、富有营养,是家庭食用、旅游携带、馈赠亲友的优质食品。


窨糕

西亭脆饼是江苏省南通市通州区西亭镇的特产。西亭脆饼用料考究,做工精细,具有酥甜香脆、美味可口的独特风格。

西亭脆饼是千年古镇西亭生产的一宗传统特色食品,它初创于晚清,迄今已有一百多年历史了。

西亭脆饼每只不足两公分厚,竟有十八层,干吃,有酥、脆、香、甜的感觉;泡食,层次不乱、汤水不浑、香味扑鼻,且纯正可口、营养丰富、健脾开胃,颇受人们喜爱。

窨糕

千年古镇石港,有种传统的应时茶食,名叫窨糕。说它传统,据石港九如斋茶食店的后代回忆:他祖上为避战乱,从镇江搬来石港从业已150多年了;说它应时,是指每年从惊蛰至立夏供应近两个月,过了立夏市场上就没得供应了。

窨糕,本名印糕,因每块糕上均用桃红印花而得名。民国初年,石港德兴祥茶食店老板姚少庭虽读而未成,没有考取功名,平时却咬文嚼字、文乎文乎,竟将“印糕”改名为“窨糕”,其他茶食店也跟着标新立异,改“印”为“窨”;南通城内的几家大茶食店中,有的茶食师傅就是石港人,也跟着叫“窨糕”。于是约定俗成,直到现在还叫“窨糕”。

上一篇:十总镇

下一篇:石港镇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