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母是什么样的?为何帝王修陵墓最怕碰见这个?
在我们中国文化当中,从古至今素来讲究已死为大。他们讲究着人去世之后依然是能够知道时间锁发生的事情,甚至有的人会认为人死后就是去另外一个世界过着同样的生活。所以很多人都极为重视“事死如事生”。所以一些达官贵人在还没有去世之前就会为自己找好入葬的风水宝地。而皇帝更是如此,他们甚至找到一些懂这方面的术士根据自己的生辰八字来寻找死后归宿,然而他们在修建陵墓的过程中都特别害怕会挖见“石母”。
从古至今流传下来很多关于“石母”的传说,“石母”要是在建造陵墓时挖到就会被认为极其不吉利。这里指的“石母”并不是袁宏道所写的“山中怪事知多少,石母生儿定有无。”这两个“石母”根本就不是一个意思,两个词有本质的差异。
袁宏道所写的“石母”是指那些天生生理有缺陷无法与男子洞房的女子。但是陵墓中的“石母”并不是这个意思,它也被称为“泉石”就是传说中水之精石,通俗一点其实就是泉眼。
“石母”其实就是一块被地下水浸泡了,千年百年的石头。如果在建造陵墓时挖到了“石母”就预示着这块地方的附近会有地下水源。如果有地下水源的话,根本无法建造陵墓,毕竟在这样的地方建造陵墓,会对陵墓造成极大的损害。
一般古代皇帝建造陵墓工程都十分浩大,很多皇帝在生前一直都在求仙炼丹,祈求长生不老。然而事实证明这所谓的仙丹并不能延长寿命,于是他们就开始为自己的身后事着想。其中最重要的莫过于死后要待的地方,也就是陵墓。
而秦始皇的陵墓估计是历代皇帝中工程最巨大的。这个陵墓的修建一直伴随着秦始皇一生的政治生涯,历经了39年,占地面积约十几万平方米。庆幸的是秦始皇在建造皇陵过程中并没有遇到“石母”,所以也就没什么损失。然而历史上有这么一位倒霉皇帝,建造陵墓都进行了一半,已经耗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却挖到了“石母”,最终只能重新再选其他地点。
这位倒霉皇帝就是清朝第8位皇帝——道光帝,他于1850年驾崩后葬于清西陵。正常而言,他本应该是葬在清东陵。因为当时乾隆皇帝曾经订购相关的制度,要求历代皇帝都要按照次序入葬,而道光帝已经违背了祖训。然而这件事情道光帝本身也是十分无奈,这完全就是迫不得已而为之。
在道光帝继位不久之后,就开始按照乾隆皇帝所规定在东陵选择风水宝地修建陵墓,后来通过几个月的考察,最终才选择了清东陵附近宝华峪的一块地方。当时道光帝为了保证陵墓修建的可靠性,还派了两位亲王作为监工。道光帝在位期间都极其节俭,吃穿用度能省则省,然而在修建陵墓上却花费了巨资。从这就可看出古代皇帝对自己的身后事有多么看重。
从选址到修建这段漫长的过程中,道光帝本人十分的关心。虽然两位亲王都会派人传来修建的进度,然而他却不放心,他不仅派心腹去检查,有时候自己以前去查看。就这样日复一日,东陵宝华峪终于在第6年全部完工。
建成之后,道光帝很快就将已经故去的原配妻子,葬入东陵。然而没多久,道光帝派去看守陵墓的人回报说陵墓地宫的墓门,似乎曾经有过积水。道光帝听到之后,立即派心腹大臣前往查视。查视之后,他们发现道光帝所修建的这个皇陵与地下水源极其接近,如果皇帝的灵柩放在这里多年之后肯定会被水给全部浸泡,而入葬的其他东西也随之消失。
道光帝听完心腹大臣的回报之后极其不愿相信,毕竟这个工程花费了多年的时间,耗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结果如今却白白修建了这座陵墓。于是他就亲自去查看,当他到现场看时,发现整个地宫已经有很多个地方十分潮湿,似乎有水流在慢慢涌进。无奈之下他只好将原配妻子孝穆成皇后的棺木,重新换了个地方安放。
如今皇陵进水不仅仅是陵墓的选址问题,更重要的是后期的工程中存在着严重的失误。道光帝想到这一点后,十分恼火,下令追查此事。没过多久,调查结果就出来了。原来当时东陵在动工期间就曾经挖出过“石母”,当时挖出“石母”之后立马向主管修建陵墓的两位亲王禀告。当时修建陵墓的人都应知道挖到“石母”意味着附近有地下水。
然而两位亲王听到这个消息之后,却不以为然。认为“石母”根本就不能意味着附近有地下水,它只不过是一块普通的石头。于是就没有向道光帝汇报这件事情,草草地处理之后就继续动工修建。如今就是因为当初他们的忽视,最终才导致花费了上百万白银的陵墓废弃。
一生惜钱如命的道光帝花费了巨资却打了水漂,得知真相的他十分恼火,一气之下就严惩了当时修建陵墓的相关人士。两位负责修建陵墓的亲王被降为了郡王,他还将其他涉事的官员全部革职。
将这些事情处理完之后,就立即开始令人重新选择新皇陵地点。后来负责此事的大臣在东陵接连选几块风水宝地,但是道光帝看到之后都极为不满意。最终只好选择将陵墓修在西陵。道光帝修建这两座陵墓一共花费了两百多万两白银,成为清朝修建陵墓花费最高的皇帝。
其实这不过是古人的封建迷信,不惜寻求风水宝地,劳民伤财的修建陵墓。这不过是为了满足心安,认为只有这样自己才能在另一个世界活得更好,王朝才能存续千年万年。可是如今又有哪一个王朝能维系上万年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