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潜龙”出海 新型装备助力深海科研
新华社杭州12月6日电:中国“乾隆”号帆船新装备助力深海科学研究
新华社记者刘石平
中国远洋49航次考察队6日起航,“乾隆2号”无人潜水器将随船出海。伴随乾隆2号的是一架水下滑翔机,它将首次在西南印度洋使用。一系列新的水下设备已经开发并投入使用,以帮助中国的深海资源勘探和科学研究。
“乾隆二号”将完成近300平方公里的深海勘探。
“乾隆”设备的应用是这次航行中对印度洋相关水域进行的250天科学考察的一个亮点。据中国大洋协会办公室副主任李波介绍,乾隆二号是一艘4500米的深海无人无缆潜水器,它采用了一种新的非旋转垂直布雷姆形设计。自主导航中,避碰控制基于前视声纳,可以同时检测高精度的近海底精细地形、高精度的近海底磁力和水体异常。
本次航次首席科学家陶春辉表示,根据“蛟龙探海”项目的总体部署,“乾隆二号”将在本次航次的第二、三航段下潜,完成近300平方公里的微地形地貌、水体异常和磁力探测任务,为多金属硫化物合同区的废弃提供关键数据支持。同时,积累了现场工程应用经验,初步形成了业务操作能力。
李波说,“乾隆二号”能够在复杂的海底地形环境下自主稳定航行。它经历了近40次潜水,累计工作时间超过400小时,航程超过1200公里,探测面积超过370平方公里。获得了西南印度洋合同区几个区块的数据、近海底照片、异常水体数据和近海底地磁数据。
国内水下滑翔机首次用于西南印度洋科学研究
在这次航行中,水下滑翔机也将出现在现场。水下滑翔机作为一种新型水下机器人,具有低能耗、大续航能力的特点。虽然它的航行速度相对较慢,但可以满足长期和大规模海洋勘探的需要。
陶春辉表示,中国科学院沈阳自动化研究所研制的水下滑翔机将在本次航行海洋调查的基础上,首次在西南印度洋使用,获取温度、盐度、溶解氧和叶绿素等环境背景数据,为后续4500米水下滑翔机的应用提供现场应用经验和技术储备。
“水下滑翔机的应用有望为海洋航行的商业运作探索一种新的海洋环境基线调查模式。”陶春辉说。
4500米载人潜水器通过明年科研应用验收
值得一提的是,越来越多的新水下设备正在或即将投入深海科学考察。其中,“深海勇士”4500米载人潜水器最近通过验收,将于2018年投入深海研究使用。
“该项目在深海关键技术和设备制造方面取得了重大突破。”“深海勇士”号的总设计师、中国船舶工业702研究所深海载人设备国家重点实验室副主任胡铮表示,作为继“蛟龙”号之后的中国第二艘载人潜水器,“深海勇士”号实现了“核心技术自主和关键设备国产化”,潜水器的国产化率达到90%以上。
根据该计划,中国将在2020年前完成一万米载人潜水器的开发。业内专家认为,从深度7000米到4500米,再到全海洋深度,“深海勇士”号是中国载人潜水器发展到“下潜”后“跳跃”的关键一步。
随着深海作业设备的开发和应用,我国深海资源的勘探和科研水平有望进一步提高。
上一篇:记汪品先院士:求解深海之谜
下一篇:动摇什么意思 动摇的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