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科普小知识本站旨在为大家提供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科普小知识,以及科普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科普文章

记汪品先院士:求解深海之谜

科普小知识2022-10-16 17:20:20
...

记汪品先院士:求解深海之谜

“你看,大西洋像这样裂开……”中国科学院院士、同济大学海洋与地球科学学院教授王指着办公室墙上的海底地形图,引导记者了解深海的概念。他认为海洋力量必须体现在深海中。

这位超龄科学家是推动中国深海研究的先驱。他是中国人设计和主持的第一次海洋钻探航行的首席科学家。他是第一个获得欧洲地球科学联盟奖的中国人。他是同济大学师生眼中的“科学化身”。他也是京剧和昆曲的爱好者。

这些经历是他在采访结束时说的话的脚注:“一个人生活经历的范围就是这个人的价值。否则,直线是平的,太无聊了。”

“如果你能活着回来,你就会赢。”

20世纪后期,地球科学的突破主要来自深海。王敏锐地意识到这一点,坚持要他的“小摊子”做深海话题。当时,这是一个“惨淡的行业”,但这为未来奠定了基础。

1985年,20世纪地球科学中最大的深海钻探计划发展成为国际海洋钻探计划(ODP)。每一次钻井航行都由一个国际专家组根据成员国科学家提供的建议进行投票。1995年,王提出“南海东亚季风记录及其全球气候意义”的建议。1997年,该提案在全球排名中名列第一,并被正式列为ODP 184航班。

1999年,这次航行在中国南海进行。王是首席科学家。“当我离开时,我告诉我的妻子,如果我能活着回来,我会赢。”这位科学家当时60多岁,压力很大。“我甚至还没当过海洋钻探兵。我想立刻成为主任。压力非常大。”

然而,他成功了。作为中国人设计和主持的第一次海洋钻探航行,他不仅在中国海域的深海科学钻探上实现了零突破,而且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在中国南海南沙和东沙深水区的6个站钻探了17口井,高质量的连续岩心达5500米。他还记录了3200万年来南海演变和东亚古气候研究的深海记录。这标志着中国进入了海洋科学领域的国际先进行列。

1999年4月,该船停靠在香港。这一幕当时还在王的脑海里。“这是我生命中令人激动的时刻”。

十多年后,他的“国际海洋钻井船将来到南海”的愿望实现了。“新的航行已经包括在钻井计划中,计划在2014年春天进行。这一次的主要答案是南海是如何形成的。”

南海变化的“寻根”

"南中国海可能有地球上最迷人的地质记录."法国古代海洋学家卡罗·雷曾经这样说过。

了解南中国海也承载了几代中国科学家的梦想。早在2000年,中国海洋学家就开始探索在南海进行大规模基础研究的可行性。从2007年开始,王开始编制《南海深部过程演化》计划。

为什么是南海?在王看来,认为,“要从根本上了解边际海的资源和环境,最好是解剖一只麻雀”南海只是一只有着各种器官的麻雀。他解释说,与大西洋相比,南中国海规模小,年代新,很容易掌握整个深海演变过程。与太平洋相比,南海沉积速率高,碳酸盐含量高,正好弥补了西太平洋的不足。

2011年1月,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研究项目“南海深部过程演化”启动,指导专家组组长为王。自实施以来,已经设立了35个次级项目。

八年计划的答案是什么?王说,南海盆地的形成是麻雀的“骨”,沉积物是“肉”,海水的生物地球化学是“血”。“有了这样一个集合,南中国海的‘生活史’将变得清晰,这可能最终成为研究边缘海的一个模式。”他笑着说,“但我已经80多岁了。”

中国不能再“迟到”了

进入本世纪,海底观测系统的竞争已经成为一个国际海洋争端。一些发达国家已经向前迈出了一步,并正在将其变为现实。

“过去,我们都研究海洋以外的海洋。如果我们在海底建立观测网络,就相当于在海底建立“气象站”和“实验室”王进一步解释说:“也就是说,人类到海底去进行‘蹲式调查’。”

在这场被视为海洋科学新革命的过程中,王希望“中国不要再重蹈覆辙”。只有尽快进行干预,它才能在相关国际规则的制定中获得发言权”。他不仅是倡导者,也是实践者。

自2006年以来,王一直致力于推动中国海底观测系统的发展。在他身后的架子上是2006年出版的《国际海底观测系统调查和研究报告》。由他领导的内部报告经过多次修订,最终在2011年定稿。“我花了五年时间才完成这本书,因为我需要了解介绍新事物的一切。”

2009年,在中国首个潜艇综合观测试验系统王的领导下,东海小曲山潜艇观测试验站建成并投入运行。2011年,中国的深海观测设备成功停靠在美国加州的900米水深测试站。最近,他们提出的“长期海底科学观测系统”被列入“十二五”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并将在东海浅水区和南海深水区建设海底科学观测网络。"中国海事界正在为国际海底科技竞赛做准备."王对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