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记海洋地质科学家秦蕴珊院士:向海洋地质进军
(1)2013年1月,秦蕴珊在青岛汇泉湾畔题写“科学与艺术在山脚下分手,在山顶相会”。
(2)2006年,秦蕴珊和陈莉荣,青岛中山公园,樱花树下。
③1994年,与医生合作。(前排从左至右:陈莉荣、秦蕴珊、翟世贵、史学发;后排从左至右:姚德、严军)
我们的记者廖洋
2015年11月22日,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研究员秦蕴珊在青岛逝世,享年82岁。
秦蕴珊,1933年6月出生于山东莱州,中国*党员,1995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曾任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中国海洋湖沼学会第六届和第七届主席及名誉主席。他曾任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九届全国委员会委员、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中国*山东省第五次党代会代表、中国*青岛市第五次党代会代表(党委委员)、中国海洋研究委员会主席。 国际第四纪委员会亚太区海岸线分会副主席、国际黄海研究会会长、中国科学院第四届党委书记、海洋研究所第四、五届所长
“看海很浪漫,但出海很难。当我想起那些惊涛骇浪时,我仍然清晰地记得它们,我甚至能感觉到每一滴水的寒冷。”对秦蕴珊来说,海水令人窒息的味道早已融入他的血液,广阔的海洋给他的生活带来了太多的惊喜。
秦蕴珊是中国海洋沉积学的先驱之一。他从事海洋工作半个多世纪,发表了60篇科学论文和3部具有代表性的专著,为国家培养了一批高水平的海洋科技人才,为中国海洋沉积学的建立和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是中国海洋沉积学研究中最具代表性的人物之一。
一个破碎的学习梦想
秦蕴珊1933年6月1日出生于辽宁省沈阳市(原名奉天),祖籍山东省莱州市(原名叶县)。
秦蕴珊的父亲秦雨福,年轻时在叶县当农民,上过私立学校。战争期间,他去沈阳与“闯关东”军做生意,并成为一家橡胶厂的老板。他相对富有。
秦蕴珊年轻时,家庭教育对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由于其丰富的家庭背景,秦蕴珊从小就收集了许多古今文案和文学作品,培养了他对文学的热爱。少年时,他已经读过巴金的《家》和许多其他文学作品,并开始临摹书法。早年,他在学术环境中养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并为未来的科学研究奠定了基础。
在沈阳上龚辉小学的时候,秦蕴珊每天都要唱*歌,因为沈阳被日本军国主义者占领,被教育所奴役。他曾说:“那时,不忘国耻,以怒为力的种子,就种在年轻人的心里”。
1945年,日本投降,*军队进入沈阳。1947年,秦蕴珊进入一所教会学校,并以极大的热情加入了童子军。
1948年春,时局动荡,辽沈战役激烈。年仅14岁的秦蕴珊和他的表弟与来自中国东北的流亡学生一起从沈阳走到金州。他目睹了*和饥饿的情景。“可怕的景象”成了他对那个时期的记忆。
随后,秦蕴珊从锦州乘火车到达北平,参加了反对*当局的*。1948年,他进入私立于颖中学,进入初中二年级。从那时起,他离开了家乡,开始独立生活。
解放后,受进步思想的影响,秦蕴珊于1949年10月加入共青团。在于颖中学的时候,他是班长兼团支部书记。他有机会与组织接触。在一个不稳定的时代,他努力提高自己的意识形态意识和行使他的组织领导。
从殖民教育、教会学校到新思想中学,秦蕴珊的求学之路经历了许多波折,包括对世界一无所知的“小人物”、童子军、流亡学生和共青团成员。正是在动荡和艰难中,他取得了进一步的进步,并为投身海洋地质研究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决心投身于新中国的地质事业
1952年9月是秦蕴珊一生中的一个重要转折点。他以第一选择进入了北京地质学院。从事地质学工作既困难又危险。那时,申请人很少。他的选择让他的家人和许多同学感到惊讶。
“我们的祖国幅员辽阔,资源丰富。我从未去过任何地方。我主修地质学。全国的名山大川都可以步行四处看看。”当秦蕴珊回顾他的青春岁月时,他仍然很兴奋。
进入地质研究的大门,快乐和艰难随之而来。
1953年,八所主要学院基本建成。学生们搬进了新的北京地质学院,秦蕴珊从金属专业转到了人口普查专业(专业系)。大学二年级时,他参加了昌平县的教学实践,学会了用指南针测量地层的倾角和走向。
不久,他经历了地质工作的艰辛。1955年,原地质部想在柴达木盆地寻找石油,决定从地质研究所抽调学生参加区域调查。秦蕴珊和30多名学生欣然报名,跋涉到格尔木,然后在苦水泉工作。经过三个多月的艰苦生活,他们没有水洗脸,有时甚至没有水喝,但他们始终记得为祖国寻找石油和矿物的使命。
1955年下半年,大多数学生选择提前毕业,而秦蕴珊决定留在学校做毕业论文。论文题目为“柴达木盆地苦水泉构造地层”。著名学者袁福利担任导师。王每次向导师寻求质量原则方面的帮助时,通常都是从战略角度出发,很少回答具体问题。秦蕴珊从导师宽广的胸怀中受益匪浅。他逐渐学会从宏观和全局的角度看待事物的发展,这对他后来的生活、理想和信仰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1956年1月10日,秦蕴珊光荣加入中国*,在理想和信仰的阶梯上又迈出了新的一步。同年夏天,秦蕴珊成功毕业。就在他准备响应国家号召去*的时候,一个调令下达,安排、范、叶义德去中国科学院海洋生物实验室。
9月6日,秦蕴珊三人终于抵达青岛。一辆马车带着他们直奔延安路宿舍。三楼最北的朝西的房间成了他们的家。下午,他们去惠泉海滨浴场观光,秦蕴珊第一次看到了大海。大海如此宽广,如此蔚蓝,如此美丽,秦蕴珊激动不已。他对未来感到非常开放和自信。
从那以后,秦蕴珊的专业从陆地地质学转变为海洋地质学,学习的梦想最终被固定为海洋地质学研究,从而开始向海洋地质学进军!
海洋的浪漫和艰辛
浩瀚的大海给了人们许多奇妙的遐想。然而,探索海底世界的奥秘需要比在陆地上多几倍的艰辛。他一生热爱大海,也尝到了大海的浪漫和艰辛。
1956年12月,海洋研究所租了一艘渔船,带着20多名新分配的大学生去海边体验和锻炼。这艘船正从青岛驶往石岛。他们都睡在鱼缸里。令人窒息的气味让秦蕴珊很长时间都记得很清楚。风浪很大,船很颠簸。很快,它就在我的胃里眩晕和翻腾。秦蕴珊清醒地意识到,他的工作在未来不会轻松舒适。
这个年轻人第一次出海时受了点苦,但很快大海以宽广的胸怀接纳了他,给了这个勤劳的年轻人无数丰收的喜悦。
当时,中国的海洋科学刚刚起步。只有少数科学家对南海和北海岸珊瑚礁的海平面升降和新构造运动进行过研究,对海域的研究基本上是空白。
当他们第一次接触海洋地质学时,秦蕴珊没有实验室,没有以前的数据,几个人挤在一个小房间里。然而,困难并没有吓倒他们。他们邀请了前苏联的专家来帮助他们。在阅读和学习的同时,他们查阅了资料,开始建造实验室。经过几年的努力,他们克服了困难,最终建立了海洋地质实验室,取得了许多阶段性成果,填补了我国在该学科方面的空白。
1958年,第一次全国综合海洋调查开始。26岁时,秦蕴珊成为海洋地质研究小组的组长。他带领他的同事从南到北,覆盖渤海、黄海、东海和北部湾。他发表了许多论文和专著,对国内外学术界产生了很大影响。他的研究也为中国的海洋地质研究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1960年,秦蕴珊被派往前苏联海洋研究所,在北京外国语学院学习俄语。由于中苏关系恶化,此行取消了。那一年,他被提升为助理研究员,并于次年前往越南,协助越南相关单位建立相关机构并开展海洋调查。
1962年,秦蕴珊坐在青岛寺博物馆的屋檐下写论文。他做出了大胆的假设,仔细核实并最终确定了最终草案,草案充满了学者的严谨和勤奋。本文自发表以来,在国内外产生了很大影响,一些观点至今仍被学者引用。
与此同时,精力充沛的秦蕴珊带领一个团队对渤海海域进行了为期一个月的海洋地形、沉积物类型、工程地质等项目的专项调查,并向石油部提交了长达10万字的技术报告。
1966年,原石油部641厂计划在渤海湾钻探油气井。为了获得前期项目的地质资料,秦蕴珊带领考察队深入渤海,奋战三个月,完成了“海一”井和“海二”井的工程地质钻探,为国家海洋油气开发做出了突出贡献。今年,经科学院批准,他被任命为海洋研究所海洋地质研究室副主任。
最后,渤海湾工程钻探取得了阶段性胜利。这时,仍不满意的秦蕴珊正看着长江流域。为了研究长江水下三角洲的发展历史,他积极宣传和参与长江水下三角洲的工程钻探工作。
科学研究的道路充满艰辛。秦蕴珊非常清楚,只有合作才能带来双赢的结果。他经常说:“科学不分国界,许多研究都是通过国际合作完成的。”
1978年,秦蕴珊参加了我国正式派出的第一个中国海洋科学代表团,并开始了对美国近一个月的访问。当时,中美两国尚未建立外交关系,代表团访问了美国多个重要的涉海单位,看到了与发达国家的差距。
他深深感到,要使中国的海洋科学研究达到国际水平,就必须加强国际合作与交流。
机会来了!1980年,作为专家组成员,秦蕴珊参加了中美第一个大型海洋科学合作项目“长江口及其邻近地区沉积动力学调查”。第二年,他被允许成为一名博士生导师,并将自己的精力传递给下一代。
在接下来的三年里,继长江口之后,秦蕴珊参加了第二次大规模的中美海洋科学合作项目“南黄海沉积动力学研究”,韩国也应美国邀请参加。通过合作,秦蕴珊对南黄海的动力沉积和古地貌问题有了新的认识。更重要的是,我国借此机会引进了浅层地球物理技术和设备,提升了我国的海洋地质调查能力。
曾几何时,由于国家之间的隔离和对立,科学家只能对着大海叹息。由于中韩两国尚未建立外交关系,中国在研究黄海时只能研究与中国相邻的一半海域。站在黄海之滨,看着黄海滚滚的海浪,秦蕴珊经常问自己,东半海的海底沉积了什么?这个谜什么时候能解开?
终于,解谜的日子到了!1988年,秦蕴珊被允许组织一个代表团去韩国,可以看到黄海的全景。两国科学家多年来的夙愿终于实现了。中国和韩国科学家先后出版了一套地图集和一系列论文。这些研究成果已被载入国际黄海研究史册,成为全人类共同的科学财富。在第三届黄海海洋科学研讨会上,秦蕴珊被韩国仁和大学授予荣誉博士学位,成为中国第一位获得这一荣誉的海洋科学家。
进军海洋地质学
在蓝色的海洋下,隐藏着无数的秘密。无论岁月如何变迁,秦蕴珊总是被深深吸引。
在前人工作的基础上,秦蕴珊率先在我国引进并建立了大陆架沉积模式。它从宏观角度解释了沉积分布的空间格局,特别强调对时代的控制。在此基础上,他划分了两种不同形成时代和不同成因类型的内陆架沉积和外陆架沉积。他用大量实测资料编制了我国第一张完整的大陆架沉积类型图,被国内外同行广泛引用。
1995年秦蕴珊访问*时,*国立成功大学的一位教授说,秦蕴珊等人合著的《东海地质》一书是该校研究生指定的参考书,也是*出版的唯一一本海洋参考书。
秦蕴珊率先研究了冲绳海槽的浊流沉积和火山沉积,这是一个特殊的单位。20世纪80年代,《海洋学杂志》和《海洋与湖泊》首次阐述了他和他的同事们的发现。
此外,秦蕴珊还特别重视建立海洋沉积物海洋调查技术。他亲自参与了超过20次的海洋调查,几乎覆盖了除*海峡以外的所有大陆架水域。他是最熟悉*架海底沉积物分布的科学家之一,为建立中国完整的海洋地质和沉积学海洋调查技术做出了巨大贡献。
秦蕴珊是第一个对细颗粒物的迁移和扩散进行研究的国家。他突破了传统观念,建立了新的学术思想。
早在20世纪60年代,秦蕴珊就研究了渤海的悬浮泥沙和黄河入海的物质通量。在20世纪80年代,来自其他海域的细粒物质也被研究。他证明了现代河流物质入海到大陆架的扩散范围,特别是强烈的冲击区,完全局限于一个有限的地貌单元,而黄河物质入海的最大数量只能到达山东半岛石岛附近海域,而没有大量的溢流。他突破了传统观念的束缚,论证了韩国西海岸浅海软泥沉积的来源与现代黄河无关,而是再运输和再沉积的结果。这些结论在学术界引起了轰动。
在长期的研究和积累中,秦蕴珊率先发现和研究了海底黄土和海洋“类黄土”沉积,推动了海洋风成沉积的研究,开辟了新的研究领域。
20世纪60年代,秦蕴珊在南黄海首次发现海底黄土,并对海州湾的黄土沉积进行了研究。在20世纪90年代,他和他的同事应用风成理论阐明了海底黄土沉积物都是末次冰期期间近源风成过程的产物。同时,他们首次发现并研究了菲律宾深海区的“黄土状”陆源沉积,并从岩石学、矿物学和地球化学方面证明了其风成性质。此后,从*到赤道南太平洋的大断面沙尘研究初步揭示了风携带的沙尘对海洋沉积的影响不可忽视。秦蕴珊和他的团队所做的科研工作不仅在中国是开创性的,而且在世界上也是罕见的。尽管他的学术思想还有待于深化和完善,但他的学术思想已经并将继续推动中国海洋沉积学的发展。
根据多年的沉积地质资料,秦蕴珊深入研究了晚更新世以来*架的演化过程,不仅探讨了古水系和埋藏沙丘的形成过程,而且提出了大陆架演化的四个阶段。第一,泛大陆阶段,当海岸线应在当前水深130~150米时,气候寒冷干燥,风起着重要作用;第二个是年轻的大陆架,海面上升,但由于海侵率高于海退率,泛大陆架受到侵蚀,同时保留了泛大陆上的海退序列和一些沉积体。第三个是成熟的大陆架,其中各种海洋自生矿物如海绿石和黄铁矿相继形成。全新世沉积物分布不均,厚度变化很大。第四,现代大陆架。他提出的大陆架演化过程不同于欧洲和北美,充分体现了各自的特点。
20世纪60年代初,我国有关部门在渤海海域开展了以多道地震为主要手段的地球物理勘探。结果表明,渤海湾的油气潜力非常令人满意。当时,石油部下属部门计划在渤海湾浅水区打两口井。
1964年3月,秦蕴珊船长带领一个年轻的团队登上“金星”号海洋调查船,在渤海湾水域进行了为期三个月的工程钻探工作。工作区的水深在10米到32米之间。他们克服了各种困难,花了将近两个月的时间。最后,他们通过在一艘船上首尾相连地投掷张开的锚,成功地固定了船的位置。后来,他用工程地质学在船的后甲板上建造的钻井平台上钻孔,总共钻了13个孔。海上作业结束后,秦蕴珊继续进行土壤力学等各种室内分析,为“海一井”和“海尔井”的顺利钻探提供了宝贵的初步工程数据。
此外,秦蕴珊还重点研究海底灾害地质和工程地质。
随着海洋油气资源勘探的快速发展,对海底灾害地质和工程地质条件的要求越来越迫切。然而,由于种种原因,我们仍然缺乏许多先进的潜艇探测设备。1983年,中国首席科学家秦蕴珊与美国伍兹霍尔海洋研究所共同开展了为期三年的“南黄海海洋沉积动力学”合作调查研究。在合作期间,美国提供了一整套探测海底浅层地质结构的设备。秦蕴珊研究小组还引进了先进的设备,如浅层剖面仪、侧声纳和脉冲地层探测器。这些仪器和设备的使用大大提高了海底灾害地质调查和研究的深度和广度。
通过大量的海洋调查和研究,秦蕴珊提出了中国海域甲烷气体的三种来源。一是深海底的天然气藏通过泄漏过程上升到海底表面,在许多海域形成各种“麻坑”,如海南岛南部海底的麻坑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第二,现代生物形成的甲烷气体出现在晚第四纪地层的海底。第三个是海底热液喷口区,热液喷口也携带甲烷气体,如冲绳海槽所示。
灾害地质学的研究主要是关于海底稳定性。20世纪90年代初,秦蕴珊将海底灾害的地质现象分为两类:一类是地层内部各种不稳定因素引起的灾害;另一个是与海底地形发展相关的不稳定因素,包括9种埋藏古河流、浅层断层和海底滑坡。
秦蕴珊的一系列研究成果获得国家和科学院一、二、三等奖6项,发表学术论文60余篇。代表性专著包括渤海地质学、东海地质学和黄海地质学。
在科学的道路上,秦蕴珊一直潜心钻研。他的一生总是把新中国的海洋地质研究推向一个又一个高峰。
快乐、满足但不平凡的生活
时间抬高了竹子的关节,它也给秦蕴珊的生活带来了许多礼物——他的家庭,学生喜欢家庭。
1962年,秦蕴珊的同学和未婚妻陈莉荣在前苏联列宁格勒大学地质系获得副博士学位后,来到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年底,他们在北京举行了婚礼。从那以后,这对夫妇一直在海洋地质战线上并肩作战。共同的事业,他们互相支持和合作,他们的夫妇是海洋学研究所的一对罕见的博士生导师。共同的生活,他们和谐的分工与合作,他买了她煮的蔬菜,和美美一起变老。
1984年,也是副研究员的秦蕴珊被破例批准为博士生导师。20年来,他认真培养了21名博士生。他认为支持年轻人是自己的责任,并致力于教学。他的大多数学生已经成为我国新一代的学术带头人。“他们都很好。他们在新年和假期都给我打电话。如果有什么私事,他们必须打电话给我。”说到学术继承人,他不禁感到欣慰。
2013年6月1日,在秦蕴珊80岁生日之际,一张纪念专辑《我的工作,我的家》呈现在大家面前。“你是地球上的四月天”这首诗(画册的名字是指照片的意思,是在樱花盛开的时候照的,林的诗的名字是“你是地球上的四月天”)赫然印在扉页上:“我说你是地球上的四月天,笑声照亮了四风;光明的灵魂在春天的光辉中舞蹈和变化...你是一棵接一棵的花,一只在梁间低语的燕子,你是爱、温暖、希望,你是地球上四月的天空!”
这是他——秦蕴珊的快乐、满足但非凡的真实生活!
现在,秦蕴珊离开我们已经一年了,他的精神将永远存在!
《中国科学日报》(专题,第7版,2016年12月2日)
阅读更多
海洋地质学家秦蕴珊院士逝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