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科普小知识本站旨在为大家提供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科普小知识,以及科普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科普文章

国家地震预警系统在福建试运行 正拟标准

科普小知识2022-10-17 09:53:18
...

在九寨沟县发生7.0级地震的瞬间,地震预警系统在几秒钟内就开始了与地震波的较量。

阿坝州所属的汶川县电视台播放了一段地震波到来前的预警视频。四川广元、甘肃陇南和陕西汉中等6个城市的11所学校成功收到警报,比地震波提前5-38秒,而其他学校因为没有打开设备而没有收到警报。

成都市高技术减灾研究所开发了上述预警系统。

地震预警是在大地震区设置密集(站距15-20公里)的地震探测仪器。地震发生时,利用仪器记录的地面运动的初始信息可以快速确定地震参数。由于电波传输信息的速度比地震波快,在地震造成破坏之前,可以通过手机、微博、紧急广播和专用接收终端等提前几秒至几十秒向用户提供地震预警。人们可以及时采取行动减少伤亡,重要项目可以紧急处理,以减少经济损失和次生灾害。

中国地震局工程力学研究所副所长、国家地震烈度快速报告和预警项目副总设计师李善友在接受澎湃新闻(www.thepaper.cn)采访时表示,中国地震预警系统在2008年汶川地震后开始快速发展。

从中国地震局获悉,国家地震预警系统示范工程已在福建登陆,并在福建省地震局试运行两年。福建省地震局防震处处长魏福泉告诉澎湃新闻,福建省发布了《福建省地震预警管理办法》,授权地震局向全省发布地震预警。目前,正在制定技术标准,预计到年底将向全省发布预警信息。

为盲区之外的区域提供几秒到几十秒的警告时间

许多人对地震预警系统的了解始于2013年4月20日四川芦山地震。

在这场7.0级地震中,成都地震预警系统赢得了28秒的预警时间。开发上述预警系统的成都市高技术减灾研究所(以下简称成都减灾研究所)所长王屯告诉本报,地震后预警系统的响应时间快达7秒,并向武警、消防部门、*部门和不明人员(电视、手机、媒体)发出预警。

然而,根据成都减灾研究所的官方微博,自2013年以来,上述系统已经连续警告了38次造成损害的地震,没有遗漏报告或虚假报告。

地震预警不等于地震预测。李山说,地震预测是指在地震发生之前预测地震的时间、地点和规模。然而,地震预警意味着地震已经发生,系统必须在破坏性地震波到达某个地方形成灾害之前发出预警。

由于地震发生后纵波(主要是上下撞击地面的纵波)和横波(主要是左右撞击地面的横波)的传播速度不同,地震预警还可以在破坏性更大的横波到达之前对预警目标进行预警,与时间赛跑,让目标人群有更多的时间提前撤离。

不同于一般人的理解,地震预警只是一个简单的地震发生的通知,李善友说,地震预警不仅要确定震级,地点和时间,而且要确定影响范围。“在发布预警时,如果汶川发生大地震并不意味着我们除了发布汶川预警之外,也不会立即向全国发布预警。我确信我们将向第一个预警方发出预警,并且在地震破坏可能发生的地区的最严重的地方发出预警,所以我们需要估计预警的范围。因此,预警和快速报告是不同的。”

早期预警最重要的是它在几秒钟内的及时性。李善友将其描述为与地震过程波的竞赛。“如果一个地方发生地震,向外传播50公里,纵波速度为每秒6公里,那么它可以在98秒内传播到50公里。横波的速度是每秒3.5公里,50公里大约需要12-1314秒。超过10秒,如果我们能在10秒内确定地震参数,那么在50公里处将有几秒钟的预警时间。纵波可能先到达,传播快但破坏力小,横波传播慢但破坏力大”。

李善友告诉澎湃新闻,确定地震的位置和震级不能在地震触发台站后立即完成,需要几秒钟来等待观测数据的积累。因此,当地震后某个时刻发布预警信息时,剪切波已经覆盖了震中附近的某个区域,即所谓的“预警盲区”。预警是一场用剪切波来确定地震参数、震级和压力的竞赛,它可以在几秒钟内完成,为50公里以外的地方(即盲区之外)提供几秒至几十秒的预警时间:由于预警的形成要求地震波到达至少两个几十公里以外的台站,剪切波对震中的破坏已经形成,这就是所谓的“预警盲区”)。

国家地震预警系统示范工程正在福建试运行

2008年汶川地震后,中国地震预警系统建设开始加快。据李山介绍,中国国家地震预警系统建设项目于2015年经国务院常务会议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批准。中国地震局今年2月完成的科学研究可行性研究报告获得批准,目前正在进行初步设计。

据公开信息,在“十五”期间,中国地震局完成了中国数字地震观测数字网项目,地震台站数量在一定程度上已达到近1000个。根据李山的一些说法,地震快速报告的问题已经解决了。近年来,地震预警一直是人们关注的焦点。

“汶川地震后,包括各级*在内的我国地震部门也十分重视地震预警技术的研究和系统建设。2008年,中国地震局设立了两个研究地震预警技术的科研项目。2009年,向科技部申请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进一步研究地震预警和地震烈度快速报告预警的关键技术和应用。通过这两个项目,我们基本掌握了地震预警的核心技术,并进行了深入研究,开发了相关软件,并进行了一些示范应用。”

随后,中国地震局于2010年1月成立,准备启动国家地震预警系统建设项目,启动项目并撰写项目建议书。2012年10月,他向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报告。2015年6月,该项目获得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批准,并开始基础设施建设进程。目前,可行性研究已经完成,初步设计工作正在进行中。预计明年初将进入实施阶段,三年后将进入试运行阶段。“全国地震烈度速报预警工程”实施后,不仅可以在华北、南北地震带、东南沿海和*天山中段实现二级地震预警,而且可以在全国范围内实现二级地震烈度速报。

从中国地震局获悉,国家地震预警系统示范工程已在福建登陆,并在福建省地震局试运行两年。福建省地震局防震处处长魏福泉告诉澎湃新闻,福建省发布了《福建省地震预警管理办法》,授权地震局向全省发布地震预警。目前,正在制定技术标准,预计到年底将向全省发布预警信息。

《澎湃新闻》还从魏福泉那里了解到,地震局实行24小时轮班制。根据计划,如果地震超过紧急级别,无论白天还是深夜,每个人都必须在半小时内到达单位,所有人员都必须做出紧急反应。

魏福泉说,如果发生大地震,如汶川地震,四川地震局和预报员应尽快赶到前线,预报员还应负责收集所有数据,分析震后趋势,开展研究和判断结果,包括监测周围各种地下水和报告余震信息。

此外,地震系统和地方省级*,依靠军队,包括消防和武装警察部队,达到一定的地震水平,并在第一时间根据军队动员机制赶到灾区。

“以汶川地震为例。汶川地震后,海南省和广东省的救援队与包括江苏省地震局在内的地震局一起参与了救援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