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科普小知识本站旨在为大家提供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科普小知识,以及科普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科普文章

“远望号”上科技工作者:海上科学城“追星族”

科普小知识2022-10-17 09:56:40
...

“远望号”上科技工作者:海上科学城“追星族”

王源刘士亮7号船

“远望号”上科技工作者:海上科学城“追星族”

胡金辉正在操作雷达。高超的摄影技术

“远望号”上科技工作者:海上科学城“追星族”

田正在英国(中国)测试设备。高超的摄影技术

“远望号”上科技工作者:海上科学城“追星族”

雷正在修理设备。杨林海摄影

1月20日上午,成功完成26颗和27颗北斗导航卫星海上监视和控制任务的王源6号,停靠在中国卫星海上监视和控制部码头,这也意味着中国卫星海上监视和控制部在新的一年开始工作。

“王源”号调查船被称为“海洋科学城”。2017年,“王源”舰队成功完成了11次海上监视任务。在这里,《科技日报》记者看到,海洋科学城的“观星者”正在海洋中追逐梦想,在太空中构筑梦想,用实际行动书写实现“太空梦想”的时代篇章。

金牌经营者胡金辉:海洋领衔明星的“第一人”

一盆干净的水,一个乒乓球,一双筷子——一场激烈的比赛正在进行。海浪冲击着船舷,船身摇晃,水中的乒乓球不停地转动。电光石火之间,一双筷子牢牢夹住了乒乓球。

“胡锦辉又来了!”旁观者欢呼起来。胡金辉,王源6号船TT&C技术员,TT&C雷达主要操作员。

为了测量和控制海上空间目标,要求操作人员快速、准确、稳定地跟踪目标。雷达操作员的任务是在第一时间用雷达跟踪和捕捉目标,这直接关系到海上TT&C任务的成败。他们是第一个在海洋上空看到卫星的人,所以他们被称为在海洋中领导卫星的“第一人”。

玩这个小游戏不仅是为了娱乐,也是为了训练雷达操作员的视力、手腕和臂力说到敬业精神,胡金辉滔滔不绝地说,“船上的电磁波干扰和海平面折射干扰都会影响到捕捉目标。如何消除干扰,快速捕捉目标,需要操作人员有敏锐的观察力。左手控制“方位角”,右手控制“仰角”。两者的结合相当于一只手画圆,另一只手画正方形。为了精确控制设备,操作者的手需要非常熟练并且紧密配合……”

在一次任务中,目标提前十多秒出现,天空仍在下雨,很难捕捉到目标,因为它不停地闪烁和跳跃。胡金辉突然失去了知觉,他的脑袋一片空白,双手冒汗,小腿颤抖。最初的紧张过后,他强迫自己冷静下来,找到一条预先确定的路线,用自己多年积累的技能迅速抓住目标。

2011年,神舟八号和天宫一号将首次在太空交会对接。王源6号将需要跟踪宇宙飞船100次。100圈,圈都是测试。海况很差,追踪时间很长,身心都必须经受多次考验。在这场持久战中,胡金辉和他的团队成功地完成了任务。2013年,他和他的同事在执行任务期间,面对前所未有的恶劣海况,对设备进行了仔细测试和维护,最终实现了雷达天线的“零故障”。圆的跟踪精度满足指标要求...

自从登上王源号以来,胡锦辉已经成功地完成了50多项任务。胡金辉说:“我的梦想是继续在我的岗位上工作,尽我所能为航天事业做出贡献。”

新成员田颖博士:给专业团体以效率的翅膀

丰富的理论和短暂的实践,丰富的理想和残酷的现实,这两者都遭到了严重的打击,田莹莹博士,新的船员的王源6号船,她一上船。

他第一次出海时,来到了印度洋,那里的海洋条件恶劣。对其他人来说,晕船已经是司空见惯的事情,并让他尖叫。

在他的第一份工作中,他被奇怪的设备、无数的电路图和复杂的信号流程图弄得不知所措。

坐在监测站后,紧张的气氛和紧张的过程让他第一次感到自己的渺小和任务的光荣。

困难总是要克服的。从基本原则出发,从基本操作出发,不了解主动与岗位师傅沟通,不了解加班补课。打下坚实的基础后,田的英国取得了迅速的进步。仅用了两个月,他就掌握了经纬仪测星和变形点检测等一系列操作,并懂得了原理,成为一名合格的光学岗位科技人员。

成功通过实习后,他没有停止学习。负责设备是每个岗位人员的基本要求。田给自己定了一个更高的目标——找出设备的不足并加以纠正。

当对两个不同型号的惯性导航装置同时离线进行数据比较时,他发现这种手动比较方式费时费力,操作步骤复杂。准确性和及时性也容易受到人为因素的影响。

为什么不充分发挥你的特长,用自动化软件代替人力进行科学比较呢?对于长期在实验室从事软件数据处理的田和英国来说,一切似乎都很顺利。经过查阅资料、讨论分析、优化算法、整合界面,经过反复尝试和探索,他成功开发了“某型测量船惯性导航数据离线比对软件”。该软件首次成功运行,将比对时间从10分钟以上缩短到4分钟,大大提高了比对的准确性。

在刚刚上船的100天里,新船员田英开发了近10个小软件,包括经纬仪测星优化软件、船舶高程计算软件等。,赋予专业团队效率的翅膀,使海上测控更加精确。

系统工程师雷:期待海陆接力的“中国之星”

从小就向往大海的雷2008年大学毕业后来到工作。出人意料的是,他被分配到王源2号,该船即将从海上监视线上撤离。“尽管王源二号取得了杰出的成就,但停航意味着她不能出海!”雷有点郁闷。

如果船不出海也没关系,如果人们不战斗,那才是最可怕的事情。振奋人心的是,雷建造了2号船,将卫星长管任务作为海上监测任务,探索了“有人值守”的新模式,将值班人员由6人减少到2人,成功完成了16颗卫星、1150多发长管任务,圆满结束了2号船的监测过程。

2014年10月,王源7号船正式开工建设。雷被选为第一个骨干去设备开发厂开始设备学习和质量监督。

他已经战斗了600多个昼夜,先后到过10多个城市。参与审核设备设计图纸250余份,发现图纸错误20余处,解决设备问题50余处,牢牢把握设备质量控制关,为王源7号船TT&C设备顺利完工和TT&C能力快速形成做出了巨大贡献。

2016年5月,在王源7号船建造后的第一次全系统全面演习中出现了问题——信号闪了!然而,从发射机到接收机,从电缆到插头,从硬件到软件一一检查,都没有找到症结所在。熟悉7号船的雷带领专业小组加班加点,逐一进行调查。该问题最终被定位为透射偏振模式中的一个错误,这完全解决了主要的技术问题。

在神舟11号载人飞行任务中,王源7号是海陆接力的第一棒。在目标即将进入车站的紧急情况下,设备的保险丝烧断并发出警报。雷进行了紧急调查,成功定位故障位置,使设备恢复正常运行。在雷的带领下,专业团队连续奋战20个小时,为神舟飞船准确入轨提供了强有力的监控支持。他领导的专业团队因其出色的业务能力和完成的任务被评为“优秀团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