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科普小知识本站旨在为大家提供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科普小知识,以及科普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科普文章

高校“人工智能热”:人工智能应该怎么学?

科普小知识2022-10-17 10:17:17
...

南京大学、吉林大学、天津大学等高校近日宣布成立人工智能学院,人工智能正日益进入高等教育领域。

面对这个全新的专业,高校应该如何进行专业建设,教师应该如何进行课程教学,学生应该做些什么准备?

一个月内,四所学院和大学将成立人工智能学院。

近年来,人工智能在世界上迅速崛起。2017年,国务院发布了《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特别强调“将高端人才队伍建设作为人工智能发展的重中之重”、“完善人工智能领域的学科布局”、“尽快在试点高校建立人工智能学院”。

目前,建立人工智能学院已经成为高校的一股热潮。仅在今年5月,天津大学、南开大学、南京大学和吉林大学就举行了人工智能学院的开学典礼。据不完全统计,中国科学院、西安电子科技大学、重庆邮电大学、湖南工业大学、长春科技大学等多所高校都曾设立过人工智能学院或相关专业。

“人工智能是一个接近应用层面的领域。中国在这一领域拥有大量数据,比如移动支付,它每分钟都会产生大量交易。如此大量的数据将有助于企业和科研人员解决问题。这是我们独特的科研驱动优势。”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博士生导师、副研究员罗平说。

根据教育部今年4月发布的《高校人工智能创新行动计划》,到2030年,高校将成为建设世界主要人工智能创新中心的核心力量和引领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的人才高地,为中国进入创新型国家的前沿提供科技支撑和人才保障。

课程和教学模式仍在探索中。

“人工智能产业发展的最大瓶颈是人才。现在,它已经进入了一个人工智能人才全球竞争的时代。高层次人才培养的“造血功能”将直接影响人工智能产业的核心竞争力,为产业集聚提供动力。”南京大学人工智能学院院长、长江学者周志华教授说。

根据《2017年中国人工智能产业专题研究报告》,随着科技、制造等行业巨头布局的深化,中国人工智能产业规模将进一步扩大,更多的工业和消费应用将出现。未来,“人工智能+”有望成为一种新的模式,人才储备将成为制约我国人工智能发展的重要因素。

记者梳理了解到,各高校设立的人工智能学院基本覆盖了本科、硕士和博士的培养层次,并通过多种方式培养了人工智能人才。

——高度重视理论研究。“要掌握基础理论的主动权,我们不应该只注重应用。核心算法、核心系统和核心硬件不应由他人控制。”罗平说,硬件、算法和系统没有捷径可走。西方不会与世界直接分享其核心优势。在当前环境下,人工智能领域的竞争大于合作。因此,有必要做好计算机科学的硬件基础和底层基础。

-不断发展和提升课程体系。“人工智能是一门跨学科的学科,因此我们必须根据未来科学技术的发展趋势来设计课程体系。”长春博利电子技术有限公司董事长、复旦大学智能机器人研究所副所长张立华告诉记者。在复旦大学智能机器人研究所,在强调基础课程的同时,教师团队还将为高年级学生和研究生开设一些新课程,让他们接触更先进的技术。“许多新技术课程来自项目进展过程中发现的新研发成果。”

苏州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院长范蠡主任表示,基于人工智能的跨学科特点,将根据需要在认知心理学与教育学院、人工智能硬件与电子学院等不同院校开展联合教学。,以便每个学院的教员能够相互合作。

-建立学校和当地企业之间的三方合作机制。高校与地方企业三方合作机制有助于打破高校现有人才培养模式中教学与实践相对脱节的现状,实现学校学习、专业实践和行业实践的深度对接,探索人工智能专业人才培养新模式。目前,南京大学将京东(南京)人工智能研究所作为学生培训基地。“京东在电子商务、物流和金融领域拥有丰富而准确的数据。与南京大学的合作可以推动人工智能技术支持京东的各项业务,从而实现产学结合。”京东集团副总裁兼人工智能平台与研究部部长周博文表示。此外,吉林大学人工智能研究所与百度、滴滴等公司也签署了合作备忘录。

专家呼吁冷静看待人工智能的“热潮”。

人工智能具有技术属性和社会属性高度融合的特点,涉及数学、生物学、计算机、脑科学、心理学等学科。虽然目前已经建立了许多人工智能学院,但在具体的操作层面,如课程设置、教学计划、师资准备等,仍有许多难题有待解决。

“目前,专门用于人工智能的课程数量远远不能满足需求,导致人工智能专业课程只能浓缩到‘高级科普’的水平。”不过,周志华表示,一流人工智能学院的教育目标应该是培养具有源头创新能力和解决该领域企业关键技术问题的人才,而不是仅仅停留在“科普”阶段因此,与其修补现有的学科培训体系,不如根据人工智能学科本身的特点构建一个新的课程体系。

至于高等院校的“人工智能热”,许多业内人士呼吁社会各界保持冷静。一些专家表示,人工智能是一个热门行业,许多学校都设立了相应的学院和专业,但他们可能没有实力做好。如果学院本身没有足够的积累,它怎么能培养高端的人工智能人才呢?

“教师是关键。”上海师范大学的岳龙教授说:“设置人工智能专业也对教师的知识结构提出了新的挑战,因此,建立一支专门的教师培训队伍非常重要。"

“在建立新的学科或专业之前,应该有一套完整的标准来评估高校是否有足够的教师和研发条件,学科的发展应该循序渐进。”张立华说:“我们可以选择基础条件比较好的学校进行试点,并在探索中推广。”(记者陈希元、孟、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