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科普小知识本站旨在为大家提供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科普小知识,以及科普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自然科普

早期宇宙膨胀直接证据为宇宙研究打开突破

科普小知识2022-01-28 09:08:34
...

大爆炸留下的辐射可能成为解开早期宇宙最大谜团的钥匙。天文学家决心利用这一“天赋”探索更多的宇宙奥秘。

南极BICEP2望远镜照片:斯特芬·里克特

大约50年前,人类第一次探测到大爆炸的“晚霞”,宇宙微波背景(CMB),这是一种由长波长光子组成的暗淡光。3月17日,天文学家声称位于南极的微波探测器BICEP2首次记录了“B模式”信号。这种信号是一种涡流数据,很难在CMB中捕捉到,是早期宇宙的印记。大爆炸理论认为,爆炸后会立即产生大量的辐射,辐射会产生引力波,扩散到整个宇宙。这次探测到的B模式信号是宇宙时空结构中引力波的直接证据。

现在的关键问题是:这次检测到的B模式信号是真的吗?如果结果如大多数领域的专家所认为的那样是肯定的,那么将会出现许多更广泛和更精确的测量方法,并且B模式天文学研究将进入一个新的时代。科学家希望通过研究B模式信号来发现大爆炸后星系是如何形成和聚集的,并对宇宙的原始形状有更深的理解。随着B模式信号研究的进展,许多原本神秘的因素,如控制宇宙形状和命运的暗物质和暗能量,也将一个接一个地揭示它们的秘密。

英国剑桥大学的宇宙学家乔治·埃夫斯塔西奥说:“宇宙微波束是我们研究早期宇宙的最佳突破。”然而,仅仅用B模型来研究早期宇宙是不够的。这次探测到的信号是有限的,而且各种正在进行的研究之间没有很好的协调。此外,可供研究的手段有限。

研究的早期阶段

发现B模式信号纯粹是一个“愉快的事故”。1964年3月20日,新泽西霍姆斯贝尔实验室的阿诺·彭齐亚斯和罗伯特·威尔逊在绘制银河系无线电发射图时注意到一个微弱的信号,这个信号似乎来自四面八方。起初,他们认为这是当地人类活动的产物。直到他们与同事交流,他们才相信它来自宇宙。

对于B模式信号,大爆炸理论早就预测到了。这一发现是强有力的证据,支持宇宙并非一直存在或保持不变,而是在某个时刻由一次大爆炸形成的理论。彭齐亚斯和威尔逊的发现证明了宇宙的温度曾经比今天高得多。他们记录的光子是在大爆炸后38万年释放的——当时膨胀的宇宙已经冷却到足以将电子和质子结合形成氢原子。光子在宇宙中不停穿梭,它完美地保存了释放时记录的“宇宙碎片”。

1990年,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发射的空间背景探测卫星(COBE)第一次精确地测量出宇宙飞船的温度为2.725开尔文,并证明从任何方向测量的结果都是相同的。这表明原始等离子体具有一致的特性。

但是科学家们很快证明了慢粒的分布是不均匀的。1992年,COBE的科学家发现,随着宇宙的膨胀,CMB的温差约为十万分之一。这个微小的“各向异性”包含了关于宇宙演化的重要信息。当光子被释放时,它们将在CMB中形成“热点”和“冷点”,代表不同区域气体密度的微小差异。大多数宇宙学家认为这种差异的形成受到重力的影响。在重力的作用下,宇宙中气体密度较高的区域将开始聚集并形成星系。

“各向异性”的发现也启发了理论家,从而提高了人们对资本市场的认识。科学家们认为,宇宙中大量的压力波和密度波决定了宇宙中“热点”和“冷点”的大小。随着宇宙的膨胀,这两种波动的频率有高有低,就像小提琴的和声回声一样。

天文学家可以通过研究CMB中两种波动的主频或声峰值来推断宇宙的许多物理特征。例如,最大声音峰值波动约为1度,相当于月球直径的2倍。这与理论上的推测完全相同,证明了膨胀的宇宙是一个几何平面,所以穿梭于宇宙中的平行光线永远不会相交。此外,第二个最大峰值的波动约为0.4度。天文学家推测,原子、行星和恒星等普通物质的总质量不到整个宇宙总质量的5%,其余95%的物质是看不见的暗物质和暗能量。

极化现象

十年前,科学家开发了一种对光子偏振高度敏感的探测器。此后,招商银行的研究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极化现象是由宇宙等离子体中的光子散射*移动的电子引起的,而测量这种现象最有可能的方法是B模式。科学家认为,通过研究模式b可以找到直接的证据:宇宙在最初的10-36~10-32秒左右经历了极其强烈的辐射。

理论家在20世纪80年代早期提出了一个想法,来解释为什么宇宙作为一个整体呈现出一个平滑的几何平面。他们相信宇宙的快速膨胀会驱逐掉大多数不规则的物质,并使所有弯曲的物质变平。剩余的几个不规则物质表现为宇宙磁场中的温度各向异性,这可以极大地放大宇宙能量中原本微小的量子涨落。

然而,以上都是理论假设,研究人员必须有能力测量B模式来证明它。这要求他们找到一种方法来识别微弱的信号,这些信号很容易被宇宙尘埃和星系磁场释放的极化物质所隐藏。这次由BICEP2探测器探测到的B模式信号的幅度约为1度,这足以避免星系磁场的干扰。研究人员可以探索一些基本的偏振模式,比如膨胀的引力波。BICEP2的探测结果激发了整个宇宙圈,但也带来了新的疑问:BICEP2探测到的偏振模的强度大大超过了任何宇宙模型的预测。

在未来几年中,将在南极洲和智利共进行六次实验,具体是为了确认BICEP2检测结果的真实性。此外,普朗克卫星研究数据将于今年秋季发布,包括新绘制的偏振图。宇宙学家有更高的期望,因为普朗克卫星比陆基探测器有更大的探测范围。后者只能探测不被空气中水蒸气吸收的窄带辐射频率,相比之下,普朗克的超强探测能力可以为天文学家提供“一体化”的视角。如果普朗克卫星证明BICEP2的发现是真的,那么整个学术界都会陶醉其中。如果结果不理想,宇宙学家必须给出合理的解释,这将是一个困难的挑战。

下一代实验

在“纠缠”BICEP2检测结果的同时,研究CMB的科学家也在致力于提高他们测量B模式的能力。例如,目前有许多理论用于精确测量辐射,每一种理论都对引力波在宇宙中的分布做出了具体的推测。掌握测量B模式的方法有助于天文学家整理和排除明显错误的理论。

此外,B模型还与宇宙中的质量分布和星系的聚集模式密切相关。科学家可以通过研究B模式信号来解决宇宙中许多悬而未决的难题,比如理解暗能量的本质和识别不可见的暗物质粒子。前者加速宇宙的膨胀,而后者占宇宙总质量的绝大部分。

通过将对宇宙中氢的研究与对B模式信号的研究结合起来,科学家可以探测到宇宙中第一批恒星和星系发出的电离辐射。科学家认为,从那个时代散射出来的电子一定包含了宇宙微波背景中B模型的重要极化信息。

然而,资金短缺是阻碍B型研究的一个障碍。一些天文学家建议削减一些研究B模型的陆基实验项目。他们抱怨说,这些基于陆地的中巴研究项目不愿意分享研究数据。然而,其他人认为陆基试验项目更经济,两个渠道携手确保更好地促进B模式研究。最终,所有人都同意,开展太空中巴研究项目势在必行。

尽管未来有许多不确定因素,研究中巴的科学家们仍然充满斗志。Efstathiou说:“仁慈的大自然给了我们如此珍贵的礼物,我们有机会看到早期宇宙的样子。我们必须牢牢抓住机会,找出答案。”(段鑫)

中国科学新闻(2014-05-19第三版国际版)

阅读更多

《自然》杂志的相关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