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晤士报高教增刊:年轻大学如何走向世界一流
由加拿大多伦多大学研发团队开发的机器人路德维希可以与人交谈并与人互动。它还能让人类表达快乐、愤怒、惊讶和简单的身体动作。它将为老年痴呆症患者提供服务。CFP供应图
《世界青年大学排行榜》是《泰晤士高等教育增刊》公布的六大排行榜之一。从2012年开始,该名单将每年公布一次,对在国际范围内成立不到50年的大学进行排名。它主要考察了年轻大学的五个指标:教学、国际化、科研、引用和产业合作。
随着2016年排名榜的公布,世界大学排名再次引起国际社会的关注和热烈讨论。从数量上看,欧洲、美国和一些亚洲国家和地区的表现相对“抢眼”,英国(25)、澳大利亚(19)和法国(15)位居前三位。就质量而言,香港、韩国和瑞士的大学稳坐榜首,有些甚至发展成为世界顶尖大学。
中国的高等教育发展历史相对较短,大学作为一个整体具有年轻化的特点。当前,借鉴世界一流青年大学的发展经验,有利于优化我国大学的发展战略,提高大学的发展水平。那么,世界年轻大学的发展特点是什么?他们战略发展的切入点是什么?中国的年轻大学应该如何选择合适的发展战略,奔向世界一流大学?希望本文的解读具有一定的启发意义。
*的大力支持
19世纪末,约翰·洛克菲勒和哈佛大学校长查理·义律在谈到建立世界一流大学的条件时说,“需要6000万美元和200年”。然而,在20世纪初,芝加哥大学只用了20年就建成了一所世界级的大学,花费不到1亿美元。如今,建设一所世界级大学可能需要数十亿美元。没有国家的财政和政策支持,新兴大学很难在短时间内发展起来。
以韩国为例,韩国高等教育的发展历史相对较短,但成效明显。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在于*的大力支持。20世纪90年代末,韩国启动了一项发展世界级大学的计划。从1999年到2012年,国家启动了“21世纪情报计划”,总投资1.3亿韩元,重点支持建设世界一流大学。2008年,中国还启动了世界一流大学计划(WCU),总投资8250亿韩元。国家政策的大力支持有效地促进了韩国高等教育的发展。到2012年,韩国有7所大学进入世界前400名,有2所大学进入世界前100名,即年轻的浦项科技大学和韩国科学院。
韩国*对世界一流大学发展的大力支持为年轻大学的发展做出了贡献,这也成为年轻大学后来赶超的关键因素。从《泰晤士报青年大学排行榜》来看,超过90%的大学是公立的。在*强有力的财政投入和政策支持下,这些年轻的大学能够有足够的资源吸引人才,改善教学和实验设备,提高教学和科研水平,从而在短时间内实现快速发展。
“小而精”的发展战略
常量大学校长鲁迪格说,“年轻的大学不能从大学的传统组织模式中受益。它们必须采取小而精的发展模式,以便更加灵活”。由于办学历史较短,在资金、校友、声誉等方面都存在短板。很难推行大而全面的发展战略。因此,集中资源办出特色已成为青年大学的第一战略选择,这也使他们在面对多变的社会环境时更加积极、灵活。
与传统的世界著名学校相比,世界上年轻的大学校学生少于5000名,教师少于500名,而一些大学只有1000多名学生。除了人数少之外,年轻大学的组织结构也非常简化,往往集中在几个学科,如浦项科技大学,它只设立了工程和自然科学领域的11个专业。通过严格控制规模,为精英教育和重点研究领域奠定了基础,高度独立和选择性的招生保证了学生的质量。在教学过程中,严格要求增加师生互动学习的机会,通过各种教学评价来保证教学质量。在科学研究中,我们应该把社会需求与自身优势紧密联系起来,抓住机遇,发展重点学科。例如,英国邓迪大学已经掌握了学校的地理位置优势,结合国家产业发展战略和市场需求,集中力量发展生化研究。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邓迪大学的生物化学研究中心已经发展成为世界顶尖的生物化学研究中心,拥有来自60个国家的900多名科学家。世界各地的青年大学在注重科研的同时,也重视科研成果的转化和社会效益。一些大学通过与企业建立合作研究或创办校办企业来促进科研成果的商业化和产业化。一方面,这种方法可以增加学校的经费来源,另一方面,它可以在基础研究领域与传统的一流大学相抗衡,扩大应用研究的优势。
塑造国际合作意识
与《泰晤士报》2016年排行榜相比,年轻大学的国际化指数平均得分为57.6分,而传统大学的平均得分为48.5分。国际化是青年大学赢得排名优势的核心竞争力之一。
以洛桑的瑞士联邦理工学院为例。2000年,学校中海外教师和学生的比例分别为37%和27%。到2015年,这一比例分别升至70%和50%。教师和学生的国际化程度发展迅速。让我们以韩国的浦项科技大学为例。自2008年以来,该校已经聘请了10名诺贝尔奖或菲茨奖获得者。91%的教师来自海外或拥有海外博士学位。
一方面,国际化发展战略为学校带来了资本收益。例如,澳大利亚年轻大学20%的收入来自国际学生。另一方面,通过引进国际知名学者,参与国际科研合作和项目合作,对促进学校科研实践和引用的影响起到了积极作用。例如,浦项科技大学通过引进国际人才,大大提高了其科研实力。从2010年到2014年,该校分部平均科学引文索引(SCI)的论文数量和平均影响因子分别从5.25和2.95增加到6.49和3.99,大大提高了该校的世界排名。
国际化水平不仅体现在外部指标上,还要求年轻大学形成国际合作意识。通过参与国际交流与合作,我们可以优势互补,提高大学的影响力。2015年,当《泰晤士报青年大学排行榜》发布时,一个新的大学联盟组织——欧洲青年研究大学联盟在爱尔兰首都都柏林举行的泰晤士报青年大学峰会上成立。该联盟由18所大学组成,重点关注科研、国际化、教学质量和毕业生就业能力。这些合作将进一步提高大学的国际化分数,增强其国际化影响力。在内部,它将有助于进一步塑造学校文化和组织战略,追求国际化的视角。
世界青年大学的发展可以反映一个国家或地区高等教育体系的稳定性和凝聚力,也是建设世界一流大学有效性的重要标志。通过研究,我们发现,在高等教育领域处于“严阵”领先地位的国家和地区越多,其年轻大学发展的活力和影响力就越强,其高等教育的综合实力就越强。那么,在影响世界一流高等教育的过程中,中国应该如何发展世界年轻的大学呢?
首先,国家政策应该有利于年轻的大学。从中国现有的国家政策来看,它过于倾向于传统的知名大学,而新兴大学受益较少,难以分享国家的“政策红利”。因为他们年轻,他们很难赶上“政策之旅”。因此,从国家层面来看,应重视有发展潜力的青年大学,重视高等教育梯队建设,并在政策上适当鼓励青年大学的发展。
其次,从大学自身的角度看,要充分利用当前中国提升世界高等教育实力的机遇,结合中国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将“世界名校”的目标纳入学校总体发展规划,从学校规模和质量的角度提高办学质量。积极寻求发展特色,开展错位竞争,着力发展符合社会需求的学科;从长远来看,学校的发展应该作为一项长期的战略工作来规划。在追求外部指标的同时,应积极提高学校的内部质量。以开放的心态和国际视野,积极参与国际合作和交流,不仅要引进国际经验,还要进行自我提升。
(本文作者是上海师范大学国际比较教育研究所杰出研究员夏仁清和上海对外贸易经济合作大学高等教育研究所助理研究员朱彦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