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科普小知识本站旨在为大家提供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科普小知识,以及科普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科普文章

在线教学的含义远不限于慕课

科普小知识2022-10-18 22:01:25
...

2月17日是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和其他高校“推迟开学并如期上课”的日子。不久前,教育部要求在延长期内,高校利用网络平台“停课,继续教与学”,以应对疫情造成的教学延误。

近年来,高校大力建设大规模的开放在线课程(MOOC),这给了他们应对疫情的“信心”。然而,在高校纷纷响应网络教学的同时,也出现了一些新的焦虑——教师害怕成为“锚”,学生难以适应新的模式,学校教学管理难以开展...面对“抗疫”机遇,我国高校网络教学应如何思考和改进?

为此,《中国科学报》采访了北京大学计算机科学教授李小明,他在大规模开放网络课程方面有多年的教学、组织和推广经验。

关闭的大规模开放在线课程将重新开放

《中国科学报》:教育部鼓励利用网络平台“停课继续教学”,随后指出“停课继续学习”不是单纯的网络课程,也不仅仅是课程学习,而是更广泛的研究;“停课不停课”并没有特别提倡或建议高校要求每一位教师都要进行现场授课...在网络教学中,这样的规定会给高校教师带来什么样的认知?

李小明:总的来说,这是教育部门在疫情形势尚不明朗、立春在即的情况下及时采取的积极行动。它的主要意义是向各级教育当局和学校发出一个明确的信号——不要考虑定期开学,不要让寒假继续下去,而是要想办法组织学生在家学习。没有相关文件的指导,学校很可能会不知所措。

至于学习什么和如何使用它,这是一个次要的重要问题,这不是教育当局的要求。学校和老师可以自己处理。我认为,相关文件不应过于详细和技术性。

更重要和更现实的是敦促学校和教师开放所有以前的大规模开放在线课程,并提供一个真正免费课程的“大超市”。目前,这件事还没有做好。在过去的五六年里,高校开设了数以千计的大规模开放在线课程,但一些大规模开放在线课程在开放一段时间后就关闭了。教育当局应该动员教师重新开放这些课程,这不同于鼓励大学在疫情流行时建立一批新的大规模开放在线课程,因为时间不多了。

《中国科学报》:在这种流行的形势下,高校应该如何利用大量开放的网络课程来完成网络教学?

李小明:网上教学是教育部文件中的一个关键词。多年来,大量开放在线课程的积累可以说是这一指导意见的基石之一。毕竟,已经有成千上万的课程经过实践检验,包括普通课程、专业基础课程和专业课程。他们只能在这场流行病中扮演一个角色。例如,在我在中国大学大规模开放网络课程平台上开设的一门课程中,广州大学和陕西师范大学的学生将参加下学期的课堂学习。

然而,我之前的研究表明,现有的大规模开放在线课程只能满足全国大学的一小部分需求。因此,此时网络教学的意义应该远远超出大规模开放的网络课程。对于学院和大学来说,有一个可用的大规模开放在线课程当然是好的。如果没有,学院、大学和教师应该另寻出路。目前,网络基础设施和信息技术已经相当成熟,网络教学方法应该丰富多彩。

主要的焦点是教学而不是技术。

《中国科学报》:最近几天,教师向“主播”的转变让许多大学师生感到紧张。教育部在其“停课和继续学习”中指出,“没有必要要求所有教师进行录音和广播”。从根本上说,我们大学的老师和学生在哪些方面还没有准备好?

李小明:我听说有些老师对此很焦虑,但我也很好奇,这种大家都觉得必须做现场直播和视频直播的氛围是怎么形成的。

我在北京大学有一门课程,将于本周开始,但我发现没有一门大规模的开放式在线课程适合这门课程。因此,我打算采用一种更“保守”但可靠的教学方式。简而言之,本课程不需要专门的平台,只使用微信群和邮件群。

当然,需要在早期阶段做好准备。我准备了一套书面材料,包括整体教学安排、教材的电子版、12个每周学习指南和家庭作业问题、12个教学PPT、一个课程项目设计和一套开卷期末考试问题。

我和我的学生之间的交流和互动是通过微信和电子邮件安排固定的时间来实现的。这样,教师可以专注于教学而不是技术。虽然看起来有点“土”,但很实用。我以前练习过很多次。

《中国科学报》:你认为在这种流行病下,网络教学给教师未来的教学带来了什么新的想法?

李小明:最重要的是处理好教学和技术的关系。教师应该拥抱技术,但不要盲目相信技术。视频的呈现形式是好的,但它在教学中有一定的挑战,并不总是最合适的。根据教学需要和目前能做的,应该考虑采用什么技术。

教学需要什么?例如,一旦老师开始上课,就会有时间和节奏的压力。时间很容易,做一些课程视频很好。时间很短,不制作视频不一定是坏事。此外,最后一课远没有“讲述教训”那么简单。如上所述,除了PPT,还有反映教师教学水平的每周学习指南。“脚手架”的建立应该反映“引导学习”,而不是片面的“自学”。

似乎每个人都可以参加面对面的现场直播,但教师呈现正式教学内容的经验普遍有限。目前,一些教师能够理解他们对网络教学的抵触和负面情绪。一般来说,教师观念的转变需要一个相对较长的过程。

例如,PPT自1990年以来就在我国使用,但在2000年以后才被普遍接受。虽然现在仍有一些人抵制它,但它已不能再抵制普遍应用的趋势。只要技术给人们带来实质性的好处,每个人都会逐渐接受它。

《中国科学新闻》:在这种流行病下,你认为网络教学会给学生未来的学习带来什么新的想法?

李小明:疫情下的网上学习对学生来说确实很有挑战性。假设学生在一个学期中选择了五门在线学习课程。不同的课程采用不同的方式,甚至不同的在线教学平台。熟悉这一切会产生额外的“认知负担”此外,教师并不都有网上教学的经验,这可能导致过高或过低的期望和不合理的要求等问题。由此产生的矛盾可能集中在学生身上,给学生带来焦虑。

对于学生,我建议:首先,更有必要学会学习,比如时间管理,学生可以在新的条件下更有效地学习。我的课程通常会让学生明白,这是一门3学分的课程,每周要花3-6个小时学习。第二,培养较高的信息技术素养,使他们能够快速适应各种要求。最初课堂上只有一种听课模式,但现在网络教学可能有多种模式。导入各种平台信息是不可避免的。学生的自主性和自我调节能力必须跟进。

高校应用好课程管理系统

中国科学新闻:在线教学管理和传统教学管理有什么不同?需要解决的最关键的问题是什么?能提供一个相对可行的解决方案吗?

李小明:教学管理大致可以分为过程管理和结果管理。

在当前高校传统的课堂条件下,过程管理的核心往往是一个时间表,根据这个时间表,教师和学生在同一时间和地点上课,迟到或早退的人可以被追究责任。成绩管理主要体现在学生成绩和学生对教学的评价上。

从技术上讲,更实用可行的在线教学管理方法是使用课程管理系统(LMS)。经过多年的研发和应用,今天的课程管理系统已经相当成熟,不仅支持成果管理,还支持过程管理。

当然,要做好教学工作,除了技术和管理之外,还有更重要、更关键的因素,那就是教师的积极性和积极性。热情,热情,没有条件就会创造条件,相反,任何管理措施和技巧都很难强迫教师去做。

《中国科学报》:您认为网络教学会给未来的高校网络教学管理带来什么新的思路?

李小明:根据本周开班的计算,大学一般会在开班后至少几周内采用网络教学方式。换句话说,数以千万计的大学生将通过互联网进行与信用相关的研究。这是一个伟大的实践。如果太紧,就会引起抱怨。例如,老师被要求“解释”太多“你将做什么”,而没有给出适当的反馈和帮助。如果太“水”,将会发生大面积的吐痰。

此时谈网上教学的管理有两个层次:短期和长期。

短期的,也就是目前的临时决定。两周前,老师和学生都没有准备,下周将全面展开。从教学管理的角度来看,只要我们努力,就应该优先调动人们在非常时期的自然热情,宽容各种做法。在支持教师采用他们最熟悉和最舒适的技术手段的同时,鼓励他们采用统一的平台并提供现场指导。

从长远来看,每所大学都应该有一个相对较好的课程管理系统。教师通常在平时使用和指导常规教学。一旦学生们习惯了这种情况,疫情就来了,他们自然会把注意力转移到上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