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科普小知识本站旨在为大家提供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科普小知识,以及科普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科普文章

调整科研经费结构有望破局“项目多”

科普小知识2022-10-19 13:12:44
...

■本报实习生程,记者甘晓。

“一个科研团队做相对大量的科研工作,由于资金不足,它必须把一件事分成几件事来申请这个项目。”这是哈尔滨工业大学副校长、中国科学院院士韩杰经常看到的。当然,如果科研项目资金充足,科研团队只需要申请一个项目,就可以完成项目。

各种各样的项目已经成为科学家追求他们喜欢和讨厌的职业的必要选择。《中国科学日报》记者在中国知网科研项目数据库中发现,截至目前,国家和地方批准的科研项目有1115424个,其中自然科学和工程科学217875个,基础科学33970个。

"现在研究人员花费了太多的时间和精力试图获得资金."韩杰才指出,“没有资金,团队研究无法继续。”

在科学家看来,以“项目过多”引发的一系列问题为切入点,有望使科学家摆脱学科申报和资金管理的繁文缛节,激发科研人员的创新和创造力。

“多项目”引发的竞争也受到了广泛关注。特别是在基础研究领域,科研项目的过度“竞争力”被认为不完全符合科研规律。

“竞争是一把双刃剑。一方面,它可以促进每个人产生结果;另一方面,过度的竞争将允许科学家们做简短、平淡和快速的主题,尽快发送文章并产生结果,并通过这篇文章申请更多的项目。韩杰才说,“当涉及到国家发展中需要突破的关键而紧迫的科学问题时,很少有人去做。因此,现在应该做的是鼓励科学研究人员静下心来,一辈子把一件事做好。”

高校的基础科研经费可以说是众多竞争性支持项目和资金中的“一条清晰的河流”。然而,韩杰才看到,由于资金数量少,科研机构如学院和大学在科学研究课题的决策上几乎失语症。“大学可以将这笔资金分配给研究小组,让他们独立进行研究,但这笔资金在研究总资金中所占比例太小。”

“僧多粥少”是当前科研经费和项目数量之间关系的形象比喻。为了解决这一矛盾,增加基础研究的投入是一个途径。目前,中国基础研究投资约占全部研发投资的5%,远低于发达国家25%以上的水平。

同时,合理配置资源和调整科研经费结构也有利于解决“大量项目”中反映的问题。韩杰才建议对科学研究的支持应该分为不同的层次。“国家层面主要支持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并鼓励一群人安定下来,认真做事。当涉及到应用研究,尤其是“短期、快速”研究时,国家就足以引导它,国家没有必要提供太多的财政支持。

在韩杰才看来,日本大学的模式值得学习。在日本,除了基本工资之外,教授补助金还包括用于独立研究的适当资金,以便他们能够对他们感兴趣的项目进行研究。

此外,优化评价体系也有望控制量化评价指标下过多项目和过多项目应用的浮躁局面。

中国科学新闻(2018-06-14,第一版集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