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科普小知识本站旨在为大家提供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科普小知识,以及科普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科普文章

对创新主体调查:"科研围着经费转"仍存在

科普小知识2022-10-19 13:12:38
...

原创主题:让基金为人们的创作活动服务

对创新主体调查:"科研围着经费转"仍存在

一系列旨在让科研人员告别“财务担忧”的“不附带条件”的政策带来了许多积极的变化。

研究经费是创新活动的重要保证。*总书记在两院院士大会上指出:“要改革和创新科研经费的使用和管理方式,使经费服务于人民的创造性活动,而不是人民的创造性活动。”近年来,中国出台了一系列“不附带条件”的政策,以《关于进一步完善**科研项目资金管理等政策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50号文件”)为代表,对“简化预算编制”和“改进结转结余资金的处理办法”提出了具体要求,以让科研人员告别“经费困扰”,专心科研。

在记者最近对杭州、南京、合肥、武汉、Xi、北京等6个城市的120个创新主体的调查中,研究人员普遍反映,在“50号文件”等“不附带条件”政策出台后,配套文件相继出台,带来了诸多积极变化,有效释放了创新活力。

“有了研究财务助理,我再也不用像会计一样结算账目和报销,节省了近1/3的研究时间!”在调查过程中,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的研究员吴边告诉记者,过去他必须花几个月的时间做预算和填表,才能申请项目资金。“这非常令人不安。”目前,越来越多的研究人员,如吴边,受益于“项目承担者应建立和完善科研财务助理制度,为科研人员在项目预算编制和调整、支出、财务决算和验收等方面提供专业服务”的政策

“科研人员转投资金”和“钱不能花,还没花”的现象依然存在。

记者还从调查中了解到,“50号文件”及其配套文件中的一些政策还没有完全落实。“科研人员转投资金”和“钱不能花,还没花”的现象依然存在。

-预算太好了。

纵向资金(指各级*部门批准的科研项目资金)一般分为直接成本和间接成本。前者主要包括设备费、材料费、测试加工费、差旅费、会议费等。后者包括承担研究任务的单位提供的现有设备和房屋、水、电、气、热消耗、相关管理费用和绩效支出,共20余项。

武汉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教授杨代昌表示,虽然“50号文件”说要“简化预算编制”,但在实际操作中,科研人员在制定预算时必须“非常具体和详细”。例如,使用了多少个试管,每个试管的成本是多少,总成本是多少,它们必须被“钉牢,铆接,并且正确”。

他告诉记者,为了做出一个好的预算,教授、医生和研究组的硕士应该被组织起来,并且需要一两个月的时间来做加法、减法、乘法和除法。“进行科学研究不像建造一座建筑,它基本上可以按照计划进行。一个项目将持续3-5年,中间有很多不确定性。要求如此高的预算不仅违反了科学研究的规律,也浪费了科研人员的时间。”

-迟到了。

安徽省农业科学院园艺研究所研究员张进云等研究人员报告称,近年来,中国的科研经费分配速度加快。现在科研经费的数额到年底已经基本消失,但与一些科研需要相比仍然为时已晚。

资金姗姗来迟产生了一些不利影响:

当你需要钱的时候,你没有钱去花。张进云说:“我培育新的桃子品种。春天是研究的关键时期。有许多地方需要钱。如果研究资金不能及时到位,就会影响研究活动的发展。”

当你不需要钱的时候,你必须花钱。南京某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副院长崔佳表示,由于“50号文件”中“项目实施期间,年度结余资金可结转下年继续使用”的政策尚未完全实施,当每年的10月和11月成为部分大学、实验室和研究团体最渴望花钱的投标时间时,“否则它们将被撤回并影响下一次资金申请”一家*研究所的研究员鲁鹏说,为了在年底前花掉“后期”研究基金,大部分时间都是“花钱”,甚至一些本不能花掉的钱也不得不以各种名义花掉。

-报销太严格了。

许多研究人员报告说,虽然根据“50号文件”,会议费、差旅费、国际合作和交流费可以合并为一个科目,即“酱油钱可以买醋”,但一些财政部门仍然严格“按章办事”,使报销更加困难。

例如,研究人员报告称,财务部门在报告项目预算时要求严格的“资产负债表”,否则很难报销。

另一个例子是,一些财务人员为了避免风险,经常让科研人员找领导来做报告并签字,这需要时间和精力。陕西省一家医院的科研部主任章昊说,有时候需要七位领导签字才能让研究人员报销一些正常的科研费用。“财务为什么有这样的要求?坦率地说,他们不愿意承担责任。事实上,在签订合同时,人们往往不看任何人,这就成了一种形式,从而浪费了每个人的时间。”

在调查中,研究人员反映,国家政策的出发点是“放开”研究人员,增加他们使用资金的自主权。然而,由于上述问题,往往很难“解开”,冷静下来,感到轻松。为了减少麻烦和规避风险,一些高校甚至出现了科研人员不愿意申请科研项目的现象。

为了真正落实“50号文件”等相关政策,实现*总书记提出的“让资金为人民群众的创造活动服务”,调研人员提出以下建议:

——遵循科研特点和规律,优化项目预算。一些项目可以尝试将当前科目资金的精确预算更改为“比例预算”。主管部门可以根据前期资金的实际发生和使用情况,利用大数据计算出不同类型科研活动中各科目所需资金的大致比例,以便科研人员根据这一比例填表和编制预算。

——财政部门应及时拨付科研经费;如果分配真的很慢,会计年度管理可以根据实际收到时间来实施,以避免突然支出。此外,根据“50号文件”的要求,应改进结转盈余资金的处理。

——科技、财政、审计等部门应共同研究制定与科研经费有关的政策。按照“尊重人才、尊重法律、调动积极性”的原则,引入统一的操作规则,列出负面清单,有效解决相关政策不协调的问题,解除科研人员的后顾之忧。

有些地方横向资金参照纵向资金管理,不利于产学研合作和科技成果的转移转化。

科研机构和其他企业通过市场委托获得的横向资金是我国研究开发资金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我国近年出台的创新政策中,横向基金从未被要求按照纵向基金进行管理。《50号文件》指出,横向基金要独立管理,规范运作。法律专家认为,横向项目受普通法人和自然人委托,属于民法中的“雇佣合同”。研究团队完成的工作量和支付的报酬应由项目委托方和研究团队协商决定。管理部门只能建立规则来指导它们,而不应将它们用作垂直资金管理。

但是,记者在调查中发现,一些地方对横向资金管理和纵向资金管理提出了过于严格的要求,限制了科研人员的手脚,不利于产学研合作和科技成果的转移转化。

合肥某大学科技部副主任王蒙表示,由于一些地方要求对横向资金进行纵向管理,该大学要求研究人员像纵向课题一样制定详细的预算。它看起来很漂亮,但实际上弊大于利。如果主要提供技术服务的横向项目按纵向资金管理,“严格按预算支出”会给资金的使用增加许多不必要的要求,不利于项目的正常发展。例如,在横向项目中,科研人员主要从事技术服务,劳动力成本占大部分,但纵向管理后的比例受到严格限制。按照垂直管理的要求,科研设备的采购必须按照*采购程序进行审批和采购,周期长,剩余资金难以转移。

南京某大学科技部副部长李海表示,横向项目除了科研人员自己的工作之外,还提供技术服务,解决委托方的问题。科研人员的劳动和智力贡献占很大比例,只要他们按规定纳税,就有理由肯定他们的合理收入。然而,由于一些地方实行垂直管理,研究人员很难从他们的劳动服务中获得相应的回报。

为了规避风险,一些高校和科研机构往往逐级提高管理水平,按照行政事业单位的“三公”管理横向科目的接待费和差旅费。科学研究人员表示,赢得横向话题并不容易。垂直管理后,他们不仅无法获得合理的劳动报酬,而且容易犯错误和受到惩罚,挫伤了他们的积极性。许多研究人员告诉记者,他们现在在处理横向话题时很谨慎,“与其犯错误,不如尽量不犯。”近年来对中部某省15所高校的抽样调查显示,这些高校的横向科研项目数量和合同金额连续三年下降,其中项目资金管理不合理是一个重要原因。

在调查中,研究人员建议横向基金和纵向基金应该区别对待,横向基金不应该按照纵向基金管理,要求应该过于详细。同时,尊重项目负责人的自主权,允许他们在遵守法律和客户合同的前提下,根据实际情况合理安排劳务、差旅等费用。

记者从调查中了解到,湖北省的做法值得借鉴。湖北省财政厅颁布了《湖北省高校横向科研项目经费管理暂行办法》,彻底放开了省属高校研发团队(公司)不受干扰地开展特定科研活动的私权。该政策的核心内容是:横向资金不作为高校的收入;除管理费和国有资源(资产)有偿使用费以外的横向资金不列入高校部门预算;学院和大学被视为“临时存款”,并根据独立使用的时间表分配到研发团队(公司)的指定账户。同时,按照行政权力与支出责任相适应的原则,高校可以按成本向研发团队(公司)收取相应的管理费和实验室等国有资源(资产)有偿使用费,纳入高校部门预算,按照部门预算和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的有关规定执行。

在调查过程中,许多研究者表示,我国科研经费管理中的一些问题已经积累了很长时间,需要在发展中加以解决和完善。从政策出台到实施通常需要一段时间。科技界有信心解决这些问题。

(应被采访者要求,文章中以崔佳、鲁鹏、章昊、王蒙、李海为笔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