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豚保护:只为留住江中那一抹微笑
3月29日,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以下简称中国科学院水生科学研究所)副研究员郝玉江博士结束了为期半个月的江豚迁徙,带着疲惫的身体和成功活动的兴奋心情回到了工作单位。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偶尔的咳嗽和略带沙哑的声音都证明了这项活动的艰辛。
郝玉江告诉《中国科学报》记者,这项活动于3月8日开始。接到通知后,郝玉江和他的同事经过几天的准备,于12日抵达江西省鄱阳湖的都昌水域。经过五天的选择,他们选择了八只成年江豚,包括六只雄性和两只雌性,它们都没有怀孕或哺乳,将被运送到长江江豚自然保护区和湖北省河王庙的石首天鹅洲自然保护区。然而,2000公里的往返旅程又花了5天。
此举是湖北省农业部领导的长江江豚救助计划的一部分。「行动计划主要包括几个主要方面,例如现场保护、迁地保护及江豚的人工繁殖。」郝玉强说道。八只江豚的成功迁移为项目的启动迈出了坚实的一步。
侵占的栖息地
“迁地保护的主要目的是通过在长江下游引进一些江豚个体来增加长江中游江豚的遗传多样性。”郝玉江告诉记者。尽管生活环境已经发生了变化,研究人员并不担心鄱阳湖的海豚会很快适应这里的新环境。他们还在其中一只海豚上安装了卫星跟踪设备,希望能实时监控海豚在新环境中的生活状况。
江豚和大熊猫一样天真。它的鼻子又短又圆,看起来它一直在微笑。然而,这种生活在长江流域的水生哺乳动物没有大熊猫那么受欢迎。至少在当地渔民的眼里,它曾经是被歧视的,被称为“*”。渔民认为这是不吉利的。各种各样的原因也导致江豚的数量远远低于受到人们精心照顾的大熊猫。
中国科学院水产科学研究所在其2006年的科学研究中发现,长江江豚仅存约1800只。“1000多人生活在长江干流上,其余的人主要生活在鄱阳湖和洞庭湖。”郝玉强解释道。然而,在2012年,科学研究小组发现生活在长江主流的江豚数量已经下降到大约500只。虽然鄱阳湖江豚数量基本稳定,但江豚总数只有1000只,年均下降率高达13.7%。因此,2013年,世界自然保护联盟将长江江豚列为“极度濒危”物种。
中国科学院水产研究所所长的年度调查还显示,鄱阳湖水域大约有450只江豚,相对稳定。随着长江干流水域江豚数量的减少,鄱阳湖种群已成为长江江豚最大的自然种群和最重要的江豚种质资源库。因此,鄱阳湖也被称为长江江豚的最后“避难所”。
安庆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从事江豚保护工作30多年的余道平教授见证了江豚的“衰落”。自1985年起,他被分配到家乡铜陵,并参与了当地环保局对白暨豚的搬迁保护工作。从那以后,他一直致力于保护长江豚。“在20世纪80年代,至少在铜陵江段,我们常见到20多种江豚,但现在很少见到10多种江豚。”余道平遗憾地对《中国科学日报》记者说。
所有威胁江豚生存的因素都指向人类。虽然人类的船便于运输,但水中的生物无法忍受这种噪音。如果用声学设备监测长江的水声信号,所收集的声音会很嘈杂郝玉江告诉记者。江豚主要依靠其独特的声纳能力来探测水下环境。强烈的环境噪音会干扰江豚的回声定位能力,这可能使它们无法正常避开过往船只,甚至被螺旋桨杀死。
不仅仅是噪音,还有一些非法渔民在捕鱼作业中使用的有害渔具,如迷宫、滚轴钩等。,不仅急剧减少了江豚的饵料生物,而且还可能直接伤害江豚。郝玉江曾经听一位渔民说起在迷宫中发现5只死江豚的情况。
再加上长江沿岸城市的发展、工厂排放、码头建设和沿海农业面源污染,大量化学品已经进入长江。“有机氯农药和重金属等持久性污染物难以在环境中降解,并将沿着食物链逐步积累。江豚位于长江食物链的顶端。体内的持久性污染物很容易积累。虽然很少有江豚因污染而直接死亡,但毫无疑问,各种组织和器官中富集的各种污染物将对它们的免疫系统和生殖系统产生重大影响。”郝玉强解释道。
上海海洋大学教授、鱼类研究室主任唐文桥也一直在长江口观察江豚,这也是江豚经常出没的地区。他发现,当每年3月至5月的长江口捕鱼季节形成时,江豚将会集中出现,数量将会很大,但随之而来的死亡也将频繁发生。「在过去五年,我们收集了超过九十只江豚的遗骸。死亡的主要原因是渔网缠绕造成的窒息。”唐文桥告诉《中国科学报》的记者。
此外,由于各种类型的水利工程、挖沙和高密度航运,适合海豚活动的空间减少,“交通事故”频繁发生。“更令人憎恶的是,长江的高电力网捕鱼让江豚无处生存。”唐文桥说道。
不要重复白暨豚的错误
“与人类只在地球上生活了几千年的历史相比,白暨豚和江豚都在地球上生活了2500多万年,它们是地球或长江的真正“土著”郝玉江说:“我希望更多的人认识到长江是我们的母亲河,是人类和长江上所有生物的共同家园。为了保护水生生物的家园,人类不应该盲目追求经济增长,而应该更多地考虑如何与生物长期共存。”
令人高兴的是,越来越多的人加入了保护江豚的队伍。他们唯一的愿望是不希望江豚重蹈白暨豚的覆辙。
白暨豚和江豚属于鲸目动物,生活在中国长江流域。尽管人们一再呼吁保护白暨豚,但它在2007年8月8日被宣布功能性灭绝。虽然“功能性灭绝”理论上仍不排除少数个体生物的存在,但其数量太小,低于生物存在和繁殖的最低限度。最终灭绝只是时间问题。
“现在,许多志愿者和环保主义者仍然不愿意相信白暨豚已经消失的事实。他们一直在寻找它,并渴望有一天能在某些水域再次找到它。虽然我也被他们的行为所感动,但客观地说,再次找到白暨豚的可能性非常小。”郝玉江遗憾地说:“接下来,我们更重要的工作是不让长江江豚成为第二只白暨豚。”
余道平不知道什么是濒危物种保护,更别说什么是白暨豚了。"不仅我,而且整个铜陵市*部门对这个物种都知之甚少."余道平回忆道。当时的南京师范大学副教授周开亚是第一个向铜陵市环保局总工程师、铜陵市政协副主席郭宁福介绍白暨豚保护重要性的人。他立即得到了郭宁福的支持。后来,铜陵市在铜陵大同镇捐赠了一个有十几名员工的国营农场,免费保护白暨豚。在此基础上,铜陵市逐渐发展成为今天的铜陵淡水豚*自然保护区。
不幸的是,由于上个世纪保护白暨豚的资金和技术短缺,白暨豚的迁地保护被拖延了很长时间,但当它真正下定决心要抓白暨豚时,却没有白暨豚的踪迹。经过一段痛苦的经历后,余道平毫不犹豫地加入了保护江豚的行列。在他的协调下,安庆西江长江海豚救助中心于2014年成立,成功救助了5只江豚。然而,救助中心的功能是为江豚提供临时寄养和治疗。去年秋天,余道平通过进一步谈判“承包”了整个西江,建立了一个可以容纳数十只江豚的迁地保护区。
长江江豚迁地保护区是中国科学院水产科学研究所在湖北省石首老天鹅洲长江建立的第一个长江江豚迁地保护区。1990年,中国科学院水产科学研究所首次引进五种江豚进行试种。它被证明是保护长江江豚的理想场所。江豚不仅能在这里健康成长,还能自然繁殖。
经过25年的建设和发展,迁地保护区的长江江豚种群已经进入快速增长阶段。根据中国科学院水产研究所2015年的调查统计,保护区内生活的江豚数量已超过60只,年增长率超过20%。据估计,今年保护区内的江豚数量可能超过80只,逐渐接近其环境容量。此后,2015年和2016年,保护区分别将4只长江江豚和2只长江江豚输入湖北省新建的监利河王庙(湖南华融综合堤)迁地保护区和安徽省安庆西江保护区。天鹅洲江豚迁地保护区种群已逐渐成为长江江豚迁地保护区的种源输出地,成为长江江豚迁地保护区的管理示范区。
「旧天鹅岛上江豚迁徙受保护种群的建立和逐渐发展的数据,给予我们信心。我们发现,保护区内成年雌性江豚的怀孕率接近100%,证明江豚种群自身的繁殖能力仍然很强。只要有足够的空间让它们不受人类活动的干扰,它们的人口自然增长就会很快。”郝玉强说道。
鉴于旧天鹅岛路江豚迁地保护取得的成绩,在农业部长江办公室的推动下,新设立了两个江豚迁地保护区,即旧湖北监利河王庙(湖南华融综合堤)和安徽安庆西江。根据中国科学院水产研究所的监测和确认,2016年,一只小江豚在老河王庙成功繁殖。
这些迁地保护种群的建立增加了对长江江豚的保护,并为这一物种的永久保护带来了希望。
保护江豚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然而,在陶萍看来,保护江豚工作的真正实施远不如媒体和社会所呼吁的那样。早在上世纪八九十年代,余道平就四处奔走,只是为了在西江建立一个江豚迁地保护区。直到2016年,安庆师范学院和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淡水渔业研究中心合作捕获了7只长江江豚,安庆西江江豚的迁地保护才开始。
原因是余道平自己的理解:“就经济条件而言,中国是一个发展中国家。在过去的40年里,*发布了许多航运计划、港口计划、水利计划等,但没有长江生态保护计划。”显然,经济建设一直是各级*的中心工作,长江流域是经济建设的主阵地。长江上的任何建设项目都是合理的。“对许多地方*官员来说,保护濒危物种等社会福利活动实际上与经济发展背道而驰。”余道平遗憾地说道。在这种背景下,长江江豚的保护不得不让位给经济发展,并转移到长江的老路,只是为了保护物种。
“由于江豚是生活在大型河流中的哺乳动物,很难在异地保护它们,而且投资成本很高,因此这项工作非常困难。改革开放以来,社会行为和个人行为沾染了功利主义色彩,人文关怀和生态文明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这条路很平坦。
与上个世纪开亚与富的全面合作相比,现在媒体宣传和公众舆论都在宣传环境保护和濒危物种保护的重要性。许多*官员都会谈到这项工作的重要性,但相应的工作却难以开展一百次。"这不能不说是这个时代的悲哀。"余道平说道。
即使面对这种情况,努力保护江豚的俞道平、郝玉江和唐文桥等科学家也没有放弃努力。唐文桥曾经为江豚寻找更好的栖息地。“我参观了三峡水库的一些海湾。水质很好,鱼饵鱼丰富,对人类活动的影响很小。它非常适合江豚的生存。它可以在一些库湾的外入口处被*,作为江豚的迁地保护区,甚至整个水库都可以用作保护区”。
余道平还认为,虽然长江江豚保护工作经历了曲折和艰难,但终于迎来了曙光,也就是把握长江大保护的历史机遇。同时,他提出了几点建议。首先,人们应该学习白暨豚迁地保护实践的经验和教训,从技术层面上支持江豚迁地保护。第二,农业部明确表示,长江江豚的迁地保护已在长江沿岸各省全面实施,作为其工作重点,许多技术工作需要不断创新和完善,以确保这项工作的顺利进行。
“我从事长江江豚保护工作已有30多年,我最大的感受是伟大、光荣、正确的中国*领导了中国人民的建设。同样,中国生态文明建设也离不开党的政策和领导。十八项生态文明建设写入行动纲领。长江生态环境将得到改善,长江江豚不会灭绝。”余道平自信地说道。
上一篇:张孝隆简介及代表作
下一篇:辟谣科普:仅靠头环就能检测注意力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