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科普小知识本站旨在为大家提供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科普小知识,以及科普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科普文章

不忘“三心” 筑起防御防护墙

科普小知识2022-10-19 18:39:31
...

新型冠状病毒疫情的防控已进入关键阶段。随着死亡病例的增加,人们对这种流行病感到恐慌,并让心脏骤停这个关键词再次进入公众的视野。心脏和呼吸停止将在死亡前发生,包括由新型冠状病毒引起的死亡。因此,如何了解心脏骤停的原因,针对不同的人采用不同的心肺复苏方法,管理好原发性心脏病中毒、继发性心脏病发作和病伤心的“三心”,是提高新型冠状病毒心脏骤停患者救治成功率的重要环节。

预防和制止原发性疾病和毒害“心脏”

病毒性心肌炎通常指由病毒感染引起的心肌局部或弥漫性急性或慢性炎症性病变,属于感染性心肌疾病。心肌炎发生在约5%的病人在病毒流行期间感染,也可以分散在发病。大多数患者经过适当治疗后恢复,少数患者在急性期死于严重心律失常、急性心力衰竭和心源性休克。

诚然,各种病毒都能引起心肌炎,其中引起肠道和上呼吸道感染的病毒感染是最常见的。对于目前新发现的冠状病毒,尚无关于病毒侵入心肌是否导致中毒性心肌炎或心脏骤停的临床研究和统计数据。但是,从病毒性心肌炎病因的一般规律出发,针对这种流行形势,我们应预防新型冠状病毒心肌炎的高危因素,采取防治策略,降低因心脏骤停引起的死亡率。

抵御“心脏病”继发疾病

冠状病毒是一个大的病毒家族,已知它会引起普通感冒和更严重的疾病,如中东呼吸综合征和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2019年武汉病毒性肺炎病例中发现的新型冠状病毒,于2020年1月12日被世界卫生组织命名。新型冠状病毒可导致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多器官衰竭、脓毒性休克,然后继发心脏骤停,甚至死亡。

新型冠状病毒继发心脏骤停的患者大多是患有基础疾病的老年人。及时应用腹压解除心肺复苏技术,不仅避免了胸肋骨骨折,保证了高质量人工循环的建立,而且延长了与患者的距离,降低了感染风险。同时具有腹部呼吸功能,达到建立人工循环和呼吸的目的。针对这种疫情,我们应警惕重症和危重新型冠状病毒患者的高危疾病,采取预防和治疗策略,降低因心脏骤停引起的死亡率。

防止疾病伤害你的心脏

现代医学时代已经从生物医学模式转变为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人的社会属性和社会角色决定了人的思想和心理的复杂性。语言、文字、社会环境、家庭及伴随的各种条件刺激,而由此带来的情感会影响人的心脏、呼吸,甚至引起心脏骤停。随着新型冠状病毒死亡率的不断上升,特别是一些患者病情的突然恶化和心脏骤停,人们应该警惕由心理失衡和情绪紧张等心理因素引起的心脏骤停的可能性。例如,情绪因素的兴奋加重了原有的心肌结构异常、电生理异常和血管形态的异常变化,从而引起心碎综合症。鉴于这种流行态势,我们应预防新型冠状病毒患者的高危型精神性心脏骤停,并采取立体预防和治疗策略,降低因心脏骤停引起的死亡率。

(作者是中华医学会科普分会主席、中国研究医院协会心肺复苏委员会主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