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科普小知识本站旨在为大家提供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科普小知识,以及科普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教育教学

苏联科普作品对中国科普发展影响研究

科普小知识2022-10-19 20:26:23
...

苏联的科普作品非常成熟。他们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向群众传达了丰富的科学知识,在苏联的科学普及中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大量优秀的苏联科普作品相继传入中国,受到读者的欢迎,影响和推动了中国科普事业的发展。尽管苏联科普作品的大规模翻译和出版热潮不再在中国重演,但苏联科普作品影响和培育了一代又一代的中国读者。

1苏联科普作品的兴起及其对中国科普发展的阶段性影响

经过密集而高效的工业建设,苏联在短短几十年内就赶上或超过了具有悠久科学发展和研究历史的欧洲发达国家。20世纪五六十年代,苏联进入了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的黄金时期。科技成果超过世界科技成果的1/4,科研人员超过100万,居世界第一随着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苏联也非常重视科学知识的宣传和普及。例如,它专门召开了苏联普及政治和科学知识协会大会,听取了该协会的工作报告,并讨论了该协会在人民中推广科学和技术知识的活动。在科普作品的创作中,不仅科普作家创作科普作品,科学家和科学家也积极参与科学知识的普及和创造。许多优秀的科普作家已经出现,如伊利亚、比安奇、贝里曼和其他人。这些杰出作家的科普作品非常成熟,用通俗的语言展示了丰富的科学知识。他们的作品通过图书、期刊、广播、电影、电视等渠道进入群众,在苏联的科普工作中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自20世纪30年代以来,中国引进了苏联的科技成果。这些优秀的科普作品对中国科普事业的发展和中国读者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根据翻译和传播的特点,苏联科普作品对中国科普发展的影响可以分为三个阶段:苏联科普作品的初始翻译阶段(1931-1949);苏联科普作品在中国翻译出版的繁荣时期(1950-1961)与“*”后苏联科普作品在中国的命运:经典时期的再探讨(1978-)。苏联科普作品在中国传播和发展的阶段性特征,与当时中国的社会环境、中国科学技术本身的发展以及科学普及密切相关。

1.1初始翻译期(1931-1949)

1919年的五四运动启发了中国人的科学和*思想,科学开始在人们的心理上获得了一定的地位。20世纪30年代,随着陶行知等人倡导和实践“科学下结婚”的口号,科学开始了一场大众运动。与此同时,许多爱国人士和科技团体开始走上历史舞台,发挥积极作用,推动西方科学技术在中国的普及。当时许多学者和组织做了一些科普工作,人们开始翻译大量外国科普书籍。苏联的科普作品此时开始进入中国人的视野,苏联作品的翻译一般都是从英文翻译成中文。据统计,从1931年到1949年,苏联著名科普作家伊利亚的作品主要被翻译,1937年,《别尔莱曼的快乐物理学》首次在中国出版。

伊利亚(1896-1953,他的真名是伊利亚·雅科夫列维奇·马尔夏克)是苏联著名的科普作家,我们的读者对此非常熟悉。他的第一部重要著作《夜未眠》深受读者喜爱。在接下来的30年左右的时间里,伊利亚为年轻人创作了几十部流行的科普名著,如《十万个为什么》、《五年计划的故事》和《人类如何成为巨人》。伊利亚科普作品的主要风格是将文学和科学与文学风格、生动的隐喻和典型事例相结合,创造诗意的意境,告诉读者科学知识。内容生动,逻辑严谨,趣味性强,材料丰富,语言简洁。谈到伊利亚,高尔基曾经说过,他有一种罕见的能力,能够简明扼要地描述复杂的现象和神秘的事物。

伊利亚的作品被翻译并传入中国已经80多年了。在如此长的时间跨度内,版本数量一直在增加,印刷数量没有下降。它一直是广大中国读者的好老师和好朋友。伊利亚科普作品的突出特点使其作品成为优秀科普作品的典范,对中国科普创作和科学界产生了巨大影响。成长于20世纪50年代的老一辈科普作家以及许多科普作家和科学家都受益于伊利亚的作品。如中国著名科普作家高士奇和叶永烈,以及著名科学家张景中等人。

高士奇本人声称受到伊利亚作品的影响,从事科普创作。他说:“我读过伊利亚的《十万个为什么》、《现在几点了》、《不眠之日》、《五年计划的故事》和其他书籍。伊利亚的作品成了我的密友。我想向他学习,用文学的方式写科学知识。这样,科学就能更贴近人们。”高士奇认为伊利亚的作品内容丰富,文字生动,思想生动,段落短小,这表明他对伊利亚科普书籍的钦佩。当我们比较伊利亚和高士奇的作品时,我们很容易看到他们风格的相似之处。

新中国成立后,我国编辑出版的《十万个为什么》系列丛书的主要作者、著名科普作家叶永烈在一篇文章中回忆了他是如何走上科普创作之路的,其中他曾谈到伊利亚对他的深远影响。根据叶永烈的记忆,初中时,他读过伊利亚的《十万个为什么》。作者写得非常有趣,并围绕他提出了一系列问题。这些看似普通而有趣的问题深深吸引了叶永烈。他认为伊利亚把科学和文学结合在一起,用文学的方式描述科学,让人们觉得津津有味地读他的书比读小说更好。此后,叶永烈还阅读了伊利亚的其他科学和文学作品,如《伟大计划的故事》、《现在几点了》、《山与人》等。后来,叶永烈走上了科普创作的道路,开始用文学的方式描述化学,发表了一个又一个化学小品,走上了与伊利亚相同的创作道路。

伊利亚的作品影响了我国的读者,也影响了他寻求知识和创造的方式。著名科学家张景中院士曾谈到他年轻时读过的伊利亚的“10万个为什么”,并对自己印象深刻。他说这是一本非常有趣的书。“因为它太吸引人了,我经常读几遍书。我理解的是有趣的,我不理解的,好奇心驱使我去思考和进一步研究。这些书引起了我的兴趣,我一直想寻找类似的书。”正是由于这样的亲身经历,他深刻认识到科普书籍对青年文化健康成长的重要意义,并因此勇敢地承担起这一重要任务。他相信他有使命和责任去创作科普书籍。从那以后,他对科普创作非常热情。他主要创作了《数学传奇》、《数学家的眼睛》等科普作品。现在他已成为著名的科普名著,深受年轻读者的喜爱,并获得国家科普作品奖。

由于伊利亚的科普作品深受大众喜爱,并对中国的科普创作产生了巨大影响,30年前伊利亚去世时,我国首都的科普界举行了一系列纪念伊利亚的特别活动,讨论伊利亚的创作思想、创作道路和现实主义等问题。

1.2繁荣时期(1950-1961)

新中国成立后,党和*在积极推动中国科学技术发展的同时,认识到科学普及的重要性,并采取了一系列政策措施来促进中国科学普及的发展。1950年8月,新中国成立了第一个科学技术普及组织。此后,经过多年的制度建设,中国的科普工作逐渐形成了一套保证科普工作顺利发展的政策体系。随着科普工作的逐步发展,中国成立了科普出版机构。从发表科普演讲、科普杂志和科普挂图开始,中国逐渐发展成为一个能够出版多种科普书刊的科普出版社。

然而,在当时的中国,儿童科普书籍仍然供不应求,科普创作者人数少且缺乏经验,这主要是通过翻译和出版其他国家的科普书籍来满足的。此时,苏联的科技发展正处于黄金时期,其科技水平居世界领先地位。由于与苏联的友好合作关系,中国能够及时、广泛地引进苏联的科技成果。例如,一份重要的科普刊物《科学画报》以专辑的形式系统地介绍了苏联的科技成就。每一册中介绍的苏联科技成果几乎占该期篇幅的1/3或1/2,涵盖工业和农业等各个方面。1954年,《科学画报》创办了一个新的专栏——《在兄弟国家》,介绍了*国家,主要是苏联的科技成就,如苏联摩托艇和新自行车的引进。1957年苏联第一颗人造卫星发射后,《科学画报》也进行了重点报道。与此同时,在此期间,中国翻译出版了大量的苏联科普书籍,如商业版的《苏联科普丛书》和苏联青年科普丛书等。著名科普作家张·认为,苏联科普作品“是成套出版、精选翻译或编译,并与中国作家的作品一起出版的。其中,伊利亚的科学和文学作品,贝尔曼的有趣的科学和比安奇的科学童话受到大多数年轻读者的喜爱。我们现在熟悉的苏联经典科普作品基本上都是在这一时期介绍的。在翻译外国科普作品时,“1958年以前,苏联进口科普书籍的数量几乎占了一半”。然而,在1961年中苏关系完全破裂后,苏联对科普书籍的引进几乎为零。此后,中国的科学普及进入了自主探索和发展的阶段。

在这一时期,苏联对中国科普作品的译介有以下特点:(1)从一种独特的风格走向百家争鸣。此时,苏联翻译出版的科普作品不同于新中国成立前只介绍伊利亚的作品,而是深入挖掘苏联优秀的科普作品,许多著名的科普作品被翻译介绍。(2)内容丰富,科普作品种类繁多,受众广泛。伊利亚的作品主要是针对年轻人的。新中国成立后苏联科普作品的翻译和引进,不仅注重发掘适合年轻人的书籍,而且注重扩大科普作品的种类和范围,如各种自然科学和工农业、医药、机械等方面的技术知识,涵盖常识和专业科普。在叙事风格上,有传记科普、百科科普、故事科普、历史科普等类别。

这些涉及许多学科的科普作品在20世纪50年代深受中国读者和青少年的喜爱。他们对自己的科学知识增长、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有着不可估量的影响。当时,许多人依靠这些作品来奠定高水平科学知识的基础。因此,苏联的科普作品在20世纪50年代成为中国人苏联情结的重要组成部分。许多人是“*”后重印的苏联科普作品的忠实追随者。例如,一些读者认为:“大多数旧的苏联教科书非常严谨,涵盖了广泛的主题。这不像一些美国教科书是草率的。此外,它不是简单的困难,而是简单的,一些教学材料适合于介绍性阅读(如辛钦的数学分析简明教程)。”有人回忆说,苏联有趣的科普作品系列使那些当时上高中的人受益,他们在“*”后重印时买了一整套。

在新中国的科普探索中,大量的苏联科普作品被翻译出版,为中国科普作品的写作和出版提供了范例。在翻译和引进苏联科普作品的同时,中国第一代科普作家开始逐渐成长和迅速成熟。他们研究并撰写了大量科普名著,其中中文版的《十万个为什么》系列最受年轻读者的欢迎。1961年,上海儿童出版社出版了《十万个为什么》系列的第一版,其中包括1000多篇科学论文。到1964年,已经印刷了580万册,创造了中国科普出版史上的奇迹。从那以后,它不断被重印,许多名为“十万个为什么”的科普书籍相继问世。然而,当我们将“100,000个为什么”系列与伊利亚的“100,000个为什么”相比较时,我们可以看到该系列写作技巧的灵感来自伊利亚,并借鉴了其他杰出的苏联科普作家如贝尔曼和比安奇的写作特点。从那以后,“100,000个为什么”的几个版本都是根据这个系列汇编的。到2013年,《十万个为什么》的中文版已经产生了六个版本。这些书的内容容易理解,叙事风格充满智慧和幽默。他们用生动清晰的语言向读者介绍科学知识和科学真理,成功地影响了当时的青少年,激发了他们对科学的热爱。

1.3经典时期回顾(1978-)

“*”期间,中国的科普事业遭受重大挫折,科普工作几乎停滞不前。那时,人们很少有机会接触到优秀的书籍。然而,在那个知识贫乏的时代,苏联图书馆角落里的科普作品为饥渴的人们提供了精神安慰,满足了他们对知识的强烈渴望。

“*”后,特别是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党和*高度重视科学普及工作。中国实施了一系列的原则和政策来促进中国科普事业的发展。科学普及被认为是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可持续发展战略”以及提高全民科学素质的关键措施。中国的科学普及又回到了正轨,迎来了一个快速发展的新时代。在科普发展的过程中,人们逐渐意识到以往科普工作的简单化倾向。广大科普研究者开始深入探讨“科普”的概念和内涵,并对大众在科普过程中如何看待和理解科学进行了理论研究。在这一过程中,中国科普界积极开展与外国学者的交流与互动,注重与国外先进的科普理念相融合,积极引进西方科普的先进经验,努力提高中国公民学习和借鉴国外先进的科普理论和实践经验的科学素养。

与此同时,中国涌现出大量原创科普作品。与此同时,人们也在努力翻译和出版其他国家的科普作品。出版物的数量和翻译量都远远超过了20世纪50年代和60年代的中国。科普作品市场非常繁荣。在这样的环境下,苏联的科普作品并没有被忽视。苏联的经典科普作品一再出版,受到读者的欢迎。当大众科学作品在市场上为读者提供多种选择时,苏联经典的大众科学作品可以一遍又一遍地重印,并长期保持繁荣(如《十万个为什么》、《有趣的物理学》和《森林报》等)。此外,这些经典作品能在中国拥有稳定而广泛的读者群也是一个奇迹。此外,在介绍科普名著的各种书籍中,苏联科普作品作为经典始终占据着不可动摇的地位。许多出版社以各种形式打包出版了苏联经典科普作品。可以说,尽管翻译出版苏联科普作品的热潮不再在中国重演,但苏联科普作品影响和培育了一代又一代的中国读者。不仅有20世纪50年代的青少年,也有不同时期的读者对前苏联的科普作品有着深厚的感情。

作者曾经在一些书店的科普书架前随机采访过一些读者。受访者既有给孩子买书的父母,也有给自己买书的读者。在众多的科普作品中,苏联科普作品往往被视为经典,被读者购买。一些家长坦率地说,因为他们在年轻时就被苏联的科普作品打动了,所以他们应该把这些经典作品介绍给他们的孩子。此外,现在有许多科普书籍,好与坏交织在一起是不可避免的,很难区分好与坏。此时,选择经典书籍阅读是一条捷径。我们可以看到,苏联科普作品已经成为中国古典科普的代言人。

结论

作者对两所大学的大学生进行了四轮问卷调查。当被问及“你读过苏联的科普作品吗?”当时,18.3%的学生回答是,81.7%的学生回答不是。当被问及“你认为苏联科普作品的特点是什么?”当时,我们发现大学生喜欢苏联科普作品的原因是:(1)知识性和理论性强;(2)作品严谨、科学;(3)情节强烈感人;(3)内容丰富、新颖、有趣、吸引人;(4)大众化,贴近生活。在苏联,书店和图书馆在获取科普作品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可以看出,传统知识媒体,如书籍和报纸,在公众获取知识方面仍然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通过分析苏联科普作品对中国科普发展的影响,可以得出苏联科普作品在中国读者中繁荣的主要原因是:(1)它们与中国科普发展密切相关。外国科普作品大规模译介到中国的几个高潮阶段都与中国科普事业的发展需要相关。在中国科普事业迅速发展的每一个时期,我们都可以看到苏联科普作品的身影。(2)中苏特殊关系的形成。1917年,十月革命把马克思主义带到了中国。在与苏联彻底决裂之前,中苏关系一直是密切的伙伴关系。这种关系曾导致中国在20世纪50-60年代以苏联为榜样进行*建设。当然,在科学普及方面也不例外。这时,苏联科普作品的大规模翻译和引进达到了前所未有的水平。(3)“*”期间,科普书籍的出版几乎中断,苏联各图书馆的科普书籍抚慰了这个饥饿时代一代人的心灵。(4)苏联科普作品能够持久的根本原因是作品本身的生命力。当繁荣的科普图书市场为读者提供多样化选择时,读者仍然可以选择苏联科普作品并将其视为经典。除了读者心理中存在的苏联情结,只有作品的魅力才能解释它。

综上所述,科学普及作为一种社会工作和科学交流的方式,一方面促进了科学知识在公众中的传播和流动,另一方面将科学精神内化为人们自身,从而促进了人类精神和物质层面的不断创新。科普作品作为科学普及的重要媒介和手段,在科学传播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纵观历史,尽管现阶段苏联科普作品在中国的传播与繁荣之间存在很大差距,但无论历史如何变迁,我们都不应忘记它对中国科普事业发展的重要贡献。现阶段,中国科普创作在引进国外优秀科普作品的同时,应借鉴国外作品的创作特点,结合国家和民族的特点,适应时代和科技发展水平,大力发展科普创作,把优秀的科普作品奉献给中国读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