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科普小知识本站旨在为大家提供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科普小知识,以及科普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科普文章

李佩成:踏遍青山人未老

科普小知识2022-10-20 13:14:51
...

李佩成:踏遍青山人未老

■霍、王、郑飞民

李培成

李培成,男,陕西省甘县人。1956年毕业于西北农业大学水利系,留校任教。他曾在Xi交通大学、陕西工业大学工作,并在苏联莫斯科地质勘探研究所留学。从1988年到1989年,他在列宁格勒工学院学习并开展合作研究。他于1972年回到西北农业大学。在此期间,他担任过教授、博士生导师、副总裁以及干旱和半干旱地区农业研究和培训中心主任。他于1992年调任至原Xi安地质研究所,2000年并入长安大学,担任教授、博士生导师、国际干旱和半干旱地区水资源与环境研究培训中心(中德合作)主任、水与发展研究所所长。他还是长安大学科学技术协会主席、陕西省生态学会主席、陕西省决策咨询委员会特邀委员。

李培成长期从事农业水土工程、地下水渗流、土地复垦、水资源与环境等领域的教学、科研和工程实践。迄今为止,已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一等奖等11项省部级奖励,撰写15本书,发表论文100多篇,培养博士生和硕士生100多名。1991年,他获得了国务院的特别津贴。1992年被农业部授予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称号。1996年,他被命名为Xi劳动模范。1997年和1998年,他被评为陕西省模范教师和陕西省优秀教练员。2001年,他被评为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他于2003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2004年,他被评为陕西省模范教师和全国先进个人。2006年,他被中国科协授予西部大开发杰出贡献奖。

20世纪90年代初,美国战略研究所所长莱斯特·布朗先生发表了许多文章,如《谁来养活中国》和《中国对美国和地球的挑战》,指责中国的粮食问题,对中国的国际形象造成负面影响。后来,他发表了《中国水资源短缺将动摇世界粮食安全》一文,并得出推论:中国的水资源短缺→水资源短缺将导致粮食短缺→粮食短缺将导致外国购买→外国购买将动摇世界粮食安全。

Xi的一位科学家实在无法忍受“把动摇世界粮食安全的责任推给中国”的错误观点。他写道“中国可以解决自己的水和食物问题——与莱斯特·R·布朗先生讨论”,并反驳道:“布朗先生对中国未来水需求的计算有2694亿立方米的差异,基于布的误差为25%。基于这些错误得出的推论当然是不可思议的。”这篇论文证据充分,合情合理,澄清了谣言。布朗先生不敢回应。他是李培成院士。

李培成院士今年83岁了,但他思维活跃,讲得好。他仍然正常上下班,仍然带着硕士学位,和年轻学生在一起。他是一个严格的老师和慈爱的父亲,甚至被年轻学生称为“隔壁的叔叔”。在假期,他总是被一群年轻人包围着,他们都是他的研究团队的成员和研究生。他非常忙,像一家人一样吵闹。他喜欢这样的气氛。

李培成一生都在与水打交道,他的性格中自然具有水的一些特征:清澈、温暖、湿润,但偶尔也有激情的浪花。他童年时被水束缚着,但他没想到这个梦会持续70多年。他不愿意在美丽实现后的今天醒来。

童年梦想带来水浒传

李培成是陕西省甘县人。他的家乡位于黄土高原的干旱半干旱地区,是一个世代缺水的地方。"因为缺水,有些人把“干鲜”读作“干鲜”。"童年时期李培成的干旱经历太深刻了:“饮水要采得远。有河流和水井,但不是所有的水都能喝。有些水又苦又咸,只能洗脸和喂牛。”

1943年的暑假,李培成被他的堂兄(西北农业大学的一名工人)带到西农“看世界”。一路上,渭北旱塬被烈日晒得焦渴。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渭河河水流淌,绿色的袁野和茂盛的庄稼从中滋润出来。李培成好奇地问谁修建了卫辉运河。表哥告诉他,他是李仪祉,我国现代水利大师。小李培成长大后想成为像李仪祉一样的水利专家。说来也怪,那天晚上,住在西农的李培成梦见了李仪祉,对自己说:“如果你想向我学习水利,你必须在背上刺上‘忠于水利,造福人民’的字样。”他欣然应诺。就在李仪祉准备纹身的时候,龙王突然走过来,从李仪祉手里接过钢针说道:“这个年轻人不算数。既然他愿意下定决心,他就会把它刻得更深,否则他就会忘记。“针扎得很深,血流不止。李培成大叫一声,从梦中醒来。刚才他把梦里的一切都告诉了他的表弟。听了这话,我的表弟很惊讶。没有人预料到童年,一个水神的梦想,已经成为他一生的奋斗。

1949年,15岁以下的李培成考上了高中。1952年高中毕业后,他毅然决定进入西北农业大学水利系,最终以优异的成绩被录取。这离他治理水的梦想又近了一步。

从西农到苏联

从进入西农水利系的那一刻起,李培成似乎就找到了一个终生的学术目的地。

水利系教授沙玉清是当时著名的水利专家,也是李仪祉的学生。他经常对李培成说,“学水利是很英勇的”,“为水而战一生”。这些话非常鼓舞人心。

沙玉清是南方人,但他有北方人的慷慨。如果他在西北沙漠找到了一个春天,他会愉快地躺在草地上,体验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感觉。后来,李培成无数次跑到西方,才真正体会到老师的“英雄”之感。

1956年,李培成以优异的成绩从西农大学毕业,留校任教。1958年,他通过了苏联研究生选拔考试。然而,1959年,中苏关系恶化,出国被推迟。直到1963年,两国重新签署了互派留学生的“协议”,出国留学才成为现实。今年9月,李培成和13名同学登上了开往莫斯科的国际列车。

苏联的导师是克瑞门托夫,他是中国的专家,从事建筑,培养了一批人,非常热爱中国。为了更好地训练李培成,他邀请了他的专业朋友来指导他无法指导自己的问题。因此,有四位导师负责李培成的教学,这也使李培成获得了越来越全面的专业知识。他提前完成了在苏联的博士学位论文,系统地提出了渗流计算的“截止井法理论”,推导出了相应的计算公式,并用数千个获得的数据编制了辅助计算图表...他从苏联留学中获益良多。

后来,李培成自己成了导师,并为学生们聘请了第二位导师,培养了许多跨学科的人才。他的学生中有学习法律、艺术和管理的人。西北政法大学政法学院院长李永宁是李培成的学生。他从李培成那里了解到他第一次全面提出的生态补偿和抗旱法律问题。

黄土辐射井和光井的发明

特殊时期的留学生活塑造了李培成独立思考的学术人格。因此,在“*”的大灾难中,他拒绝所有的反叛组织选择自己的运动,并远离喧嚣,寻找抗旱和找水的方法。他在关中平原和渭北旱源的农村井场、水库和农田建筑工地上留下了足迹。他在废弃的仓库里扎营,爬上爬下井架,参加找水、打井和修建地下水库的培训课程。他非常忙。他的家乡甘县经常发生旱灾,严重影响了粮食产量。李培成很担心,立即和他的合作者一起开发了一口黄土辐射井。

辐射井是一种特殊类型的井,是由过去的水平管井发展演变而来的。辐射井由一个大口井和多个水平集水管组成,水平集水管穿过井壁进入大口井下部的含水层。因为这些水平集水管呈放射状分布,所以它们也被称为径向水平集水管,简称辐射管。因此,这种带有辐射管的井被称为辐射井。

辐射井周围含水层中的地下水直接渗入附近的辐射管,然后通过辐射管流入大型竖井,供水泵抽取。

所谓“黄土辐射井”是指利用黄土的渗透性和工程特性来改造辐射井,从而有效地从黄土含水层中抽水的一种新型辐射井。这种井比其他类型的井产水多十倍以上,打破了黄土层不能形成有效含水层的传统认识。

从辐射井抽出的水像河流一样流向田野,流入村民的心中。干旱高原上的人们以前从未见过如此大而美丽的水。游客络绎不绝。李培成和村民们有着共同的甜丝丝之心。从1973年春天钻探的第一口井到1976年夏末,甘县仅三年就钻探了1600多口黄土辐射井,有效灌溉了10多万亩农田。从此,甘县成了一个“湿”县。

然而,随着生产向家庭的分配,农村的情况很快又发生了变化。当时,渭北地区发生了大面积的内涝灾害,也伤害了人民的生命。李培成开始心情沉重地思考:“如果我们能开发一口1800元就能灌溉20到30亩土地的‘轻型井’,它能满足农村承包责任制的需要,使农民及时排除积水,确保他们的生命安全吗?”

自1983年以来,李培成和他的团队一直在创新县镇村和周城乡地区研究和开发轻型井。他们在农民家里吃饭,住在土炕上。乐观的他还喜欢唱一首自己写的秦曲子:“我喝过打井粥,也吃过打井泥……”经过三年多的室内外研究和试验,一口井径小、出水量大、施工速度快、成本低的轻型井已经成功试水。

轻型井受到农民的欢迎,并于1986年10月开始推广。截至1988年,已有26个省、市、自治区发函希望获得技术支持,西农别无选择,只能组织轻井培训课程。同年,光井获得国家发明奖四等奖。

“八江绕长安”解决Xi安缺水问题

在基层找水打井的实践和探索中,李培成逐渐形成了自己的治水理论——“三个系统”的观察和管理理论。李培成解释说:“水的控制不能仅仅基于一种水。地表水、地下水和天空水自然循环,只有一种水可以治愈它。因此,有必要以统一的方式观察和管理三个水系统,并以统一的方式看待统一的管理和发展。”出人意料的是,这一起源于20世纪60年代的理论雏形,在90年代的实践中得到了极大的应用。1993年,Xi发生了大规模的水资源短缺:随着城市规模的扩大,地下水被过度开采,导致地面下沉、钟楼下沉和大雁塔倾斜。更可怕的是,老百姓没有水吃,消防车定期在居民区的指定地点分发水,市民们排着长队提着水桶。前水利部部长钱甚至呼吁“救救安”住在楼里,住在楼里,担心水!“这是当时人们非常流行的说法。

李培成很担心。“秦岭是一座绿色水库,每年有21亿到24亿立方米的水从不同的山谷中流出。Xi不应该缺水。1993年国庆节,李培成向陕西省领导提交了《关于谢静群玉水与谢静曲玉水结合,完美解决xi市供水紧张问题的建议》:“秦岭竹雨不仅水质好,更重要的是,有利的地形使这些山谷的水通过重力流入Xi市区,保证了水量。这就是著名的Xi“群玉谢静两水”缺水解决方案:秦岭北坡河谷(河)的水和地下水一起输送。Xi市委、市*采纳了李培成的治水战略,成功解决了城市用水问题。1996年,李培成被评为“Xi市劳动模范”。经过深入研究,他还预测Xi市的供水形势将“安全10年,无重大灾害20年”。"

解决了xi的缺水问题后,李培成开始考虑“南水北调”,即利用公路隧道作为输水隧道,将陕南(赣榆河)的水引至Xi的石板峪。这一提议开始受到许多人的质疑,并在时任陕西省委书记李建国的支持下得以成功实施。该项目投资2.01亿元,每年为Xi市提供4697万立方米的城市用水。它还创建了陕西省第一个南水北调跨秦岭工程和第一个交通与水利相结合的引水工程。《水》的文章,一篇一篇由李培成用真诚的心写满了纸的阴霾。

2001年,李培成和他的团队提出了“替换长安周围八条河的繁华景色的研究”。该项目实际上有李培成关于合理利用Xi安水资源、美化Xi安生态环境的长远规划。2002年暑假,包括李培成在内的十几位专家拄着拐杖,对“八条河”的生态状况进行了探索。研究报告于2004年5月完成。10年后,Xi市*在“八水运行长安”的基础上提出了“八水运行长安”,并于2012年12月批准了“八水运行Xi”计划。这一计划引起了媒体和普通公民的广泛关注,许多项目今天已经实施。打开“八江绕长安”的平面图和效果图,碧绿的水和蔚蓝的天空让人感觉仿佛置身仙境,仿佛鸟儿在耳边鸣叫。

实现三态平衡重建美丽的西北

1997年,李培成去陕北调查小煤矿的环境污染问题,发现这不是一个简单的技术问题,而是一个人的心理和社会世界的问题。他提出了“三态平衡”的观点,分析了心态和世界对生态环境的影响。李培成认为:“人的心理与其世界观有关;所有人的精神状态必然会影响世界的状态,而世界的状态反过来又会影响和决定人们的精神状态。许多人长期破坏生态环境的行为通常是由某种社会力量,即某种世界形势所驱动的。因此,为了平衡生态和心态,我们必须平衡世界。”他还说:“在就生态和环境问题做出决定之前,我们必须三思。我们必须对人类活动可能造成的生态环境变化做出认真客观的评估。同时,我们必须设计相应的对策,并从法律上予以保障。”

正是在这一理论的指导下,李培成的研究领域逐渐扩大,从关中到陕北,从陕西到甘肃、宁夏、青海,甚至*建设兵团的大部分地区。他的研究目标逐渐从“八水润长安”过渡到西北地区,即一系列“再造山川秀美的大西北”的研究。

1997年,李培成发表了《论三态平衡》及其后的《水控制哲学》,将他对水科学和人类水活动的理解提高到了哲学层面。他认识到,水问题的最终解决必须综合考虑各种相互关联的因素,如人类活动、水资源动态、经济发展、生态安全和社会进步。

1999年至2003年,李培成发起并主持了西北五省科技部门与*生产建设兵团科委联合承担的国家重点研究项目“西北秀美山川科技行动计划”的前期研究。该项目于1999年获得国家科委批准。从技术上讲,他主持了这个涉及该国1/6领土的重大项目。项目组完成了基础调研和战略研究,还建设了7个试点示范区。

该项目于2003年1月被科技部成功验收。项目专家组认定,该项目取得了显著成效,为恢复美丽的山川河流提供了技术储备。该项目还产生了丰富的理论成果:“所谓恢复美丽的山川是基于生态学、可持续发展和*经济学的原则。它基于文明之美、福祉和福祉的概念。它基于先进的生产力。它根据当地条件保护、修复和重建第一自然和第二自然,从而形成一个土地和社会环境——美丽的山川,万物繁荣、共存、生境良性循环。创造“天蓝、地绿、山绿、水秀、人富”的境界。这种研究摆脱了纯技术的束缚,将技术、经济和社会结合起来。这符合*提出的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构建和谐社会的精神。产生了显著的技术、经济和社会效益。

从2003年至今,李培成主持了六个相关项目:科技部项目“西北不同生态区美丽山川实验示范区建设及重大科技问题研究”(2003年),阿拉善生态协会资助项目“阿拉善盟姚坝绿洲地下水资源承载力及可持续利用研究”(2005年)。教育部、国务院外国专家局《干旱半干旱地区水文、生态和水安全创新情报引进基地建设》(2008),陕西省水利厅《提高大型灌区水资源利用效率和推进*新农村建设的试验示范》(2009),中国工程院《抗旱抗旱保粮保农战略研究》(2011), 陕西省科技厅《关于拓展“八江绕长安”规模功能的研究》(2011)

硬朗的“113553工程”

“水太重要了!”李培成似乎在对自己和整个世界说话。他工作室的墙上挂着一幅凹凸不平的“中国地形图”,整个西北地区被一片凸起的焦黄所覆盖,令人感动。他多么希望他走过的所有地方都是明亮的绿色。他从未停止过这个梦想。

当选院士后,李培成为自己制定了“113553工程”的人生规划,即:再清醒10年,向国家提出10项重要建议(每年1项),完成3个较大的科研项目,多编5本书,多培养50名研究生,多发表30篇论文。

10年后的2014年,李培成完全超额完成了任务:身体健康,思维敏捷。共向相关部门提出了21项建议。主持6个科研项目;68名研究生接受了培训。完成6本书;他发表了32篇论文。

目前,他仍在讲课、指导学生、进行科学研究、参加重要会议和公益事业,并进行实地考察。这位是李培成院士,他“游遍青山,还年轻”。

(作者分别是长安大学文学艺术与传播学院、政治与管理学院和环理工学院的教员,他们都是李培成收集小组的成员,该小组是一个为老科学家的学术成长收集数据的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