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大:在量子世界翻起“筋斗云”
在《西游记》中,孙悟空一个“筋斗云”就能翻越千里。
数百年后,中国科技大学的潘剑伟团队在微观粒子层面验证了“筋斗云”超级力量的可实现性。由量子纠缠发展起来的量子隐形传态,可以像孙悟空的“筋斗云”一样,准确地将未知的物质量子态传输到遥远的地方,实现从A到b的瞬时传输
由中国科技大学领导的“量子科学实验卫星”将于今年发射。它将能够实现高速的星地量子通信,并连接到地面大都市量子通信网络。1000公里光纤量子通信骨干工程“京沪干线”工程正在稳步建设中,将于今年年底左右竣工。它将推动量子通信技术在国防、政务、金融等领域的应用。
“如果我们带着保险箱去北京开会,保险箱的钥匙留在合肥,合肥的同事可以通过量子隐形传态准确地把钥匙的每一个特征传送到北京,而在这个过程中他没有任何关于钥匙的信息。这在经典世界是不可想象的。”潘剑伟这样描述了量子世界和经典世界的区别。
在这个神奇的世界里,团队有一个清晰的路线图:通过量子通信研究,从最初实现本地量子通信网络到实现多个水平和垂直方向的全球量子通信网络,确保信息传输的绝对安全;通过量子计算研究,为大规模计算问题提供解决方案,实现大数据时代有效的信息挖掘。通过量子精密测量研究,实现了新一代定位导航。
2004年,潘剑伟团队首次利用五光子纠缠实现了终端开放、多接收用户的量子隐形传态。2006年,该团队首次利用六光子纠缠实现了双粒子复合系统的量子隐形传态。2015年,多*度量子隐形传态首次实现...
2016年初,国家自然科学奖一等奖在期待中揭晓,中国科技大学潘剑伟团队的“多光子纠缠与干涉测量”团队获得了这一荣誉。上个月,英国物理学会新闻网站公布了2015年国际物理学十大突破。潘剑伟和卢朝扬因为他们首次实现了基本粒子(光子)量子隐形传态的两个内在性质而被选为第一名。这也是他们第一次因为在中国的工作而获得这个荣誉。
这是团队的荣誉。
“科学研究需要长期规划和团体作战,不能单独作战。”作为团队的核心,潘剑伟从2001年开始分配人才。从中国科技大学开始,潘剑伟带领德国队于2008年重返中国科技大学,而来自世界各地的其他年轻人也陆续回到中国。以陈玉傲、卢朝扬、张强、赵波为代表的一批优秀青年学者组成了精干的研究团队。
2007年,英国杂志《新科学家》在《中国的崛起》特刊中评论道,“潘和他的同事们已经使中国科技大学乃至整个中国在世界量子计算地图上占据了一席之地”。2012年,英国杂志《自然》(Nature)在报道量子通信的研究成果时称赞了项目团队的新闻专题“量子空间竞赛”(Quantum Space Contest),称:“这标志着中国在量子通信领域的崛起,从十年前一个不起眼的团队发展到目前的世界实力,并将引领欧洲和北美……”
为什么你取得了如此显著的成绩?“有好机会,”彭承志谦虚地说。"兴趣决定我们能走多远,并坚持我们总是准备好的."你遇到什么困难了吗?当潘剑伟第一次完成他的博士论文时,他觉得光子纠缠的方向不能再进一步深化了。“当时,他非常困惑。”然而,坚持下去,只是为了展示树的阴暗面。
辩论是这个团队的常态。团队成员、菲涅尔奖获得者陈郁·奥说:“我们经常在学术问题上‘争吵’潘剑伟说:“我随时准备改变主意。只有团队的开放、包容和密切合作才能促进他们各自的成长。”
上一篇:中国科大高颜值机器人“佳佳”走红
下一篇:中国科大原创歌曲致敬西部支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