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科普小知识本站旨在为大家提供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科普小知识,以及科普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科普文章

南中国海区域海啸预警中心正式运行

科普小知识2022-10-20 16:57:20
...

在中国南海的历史上,曾发生过许多悲惨的海啸。1976年的莫罗湾地震海啸、1994年的明多罗地震海啸和2004年的印度洋海啸都给南海周边国家的人民生命和财产造成了严重损害。

从地震到海啸蔓延到周围的土地,通常只需要几分钟到几个小时。短暂的预警时间关系到沿海居民能否顺利逃生。

2019年11月5日,联合国教育、科学及文化组织*间海洋学委员会南海海啸咨询中心正式投入运行,为中国、文莱、柬埔寨、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菲律宾、新加坡、泰国和越南等9个南海国家提供全天候地震和海啸监测及预警服务。

10分钟内报警

据海啸预警中心主任于福江介绍,国家海洋环境预测中心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一直在开展海啸研究,并开发了一些关键技术,如西北太平洋和南海定量预警数据库、基于震源机制解W相快速反演的海啸数值预测技术以及海啸浮标反演预测方法。我们开发了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智能海啸信息处理系统,包括海啸监测系统、海啸预警系统和信息发布系统,能够在获取地震监测信息后10分钟内发布海啸预警信息。

海啸预警中心的工程师王宗琛告诉《中国科学日报》,海啸预警中心依靠全球和国家地震网络,将一天24小时监测地面运动。

如果超过5个地震台站同时监测高信噪比波动信号,地震监测系统将通过算法确定是否可以将其关联成事件。如果是,系统将自动分析地震的发生时间、地点、震级和深度。当震级达到6.0级且焦点落在南海区域时,预报员将利用快速检索技术从海啸场景数据库中获取地震事件可能引发的最强海啸场景,从而进行快速定量预警。

根据标准业务流程,预报员需要在8-12分钟内完成地震参数的确定、海啸数据库的检索以及预警产品的制作和发布。南海区域海啸预警中心将通过传真、电子邮件、网站公告栏和GTS(世界气象组织全球电传系统)同时向相关领导和周边国家发送南海周边国家发生时间、空间位置、深度、地震烈度、最大海啸波高和到达时间等信息。

三海九国人民的福音

海啸预警中心首席预报员徐志国告诉《中国科学新闻》,海啸预警中心在南海地区的服务范围包括南海、苏禄海和苏拉威西海三个海域。

如果马尼拉海沟北部发生8.5级以上地震,海啸波将在地震后10-30分钟到达菲律宾西海岸,约40分钟后开始到达*岛南端,约1小时后影响南海主要岛礁,2小时后到达海南岛和越南海岸,3小时后开始影响中国广东海岸。

很难想象在10分钟内有多少生命会被预警信息从死神手中夺走。

在中国、马来西亚和其他国家的倡议下,2009年2月,太平洋海啸预警和减灾系统*间协调小组同意设立一个南中国海区域工作组,通过加强区域合作,在南中国海建立一个次区域海啸预警和减灾系统(ICG/PTWS-二十三. 4和5)。

自2018年1月26日以来,南海区域海啸预警中心已经向南海周边国家试行发布海啸预警信息产品。

今天,海啸预警中心正式运行了整整十年。

“南海海啸预警中心的建立是中国对海洋可持续发展的又一重要贡献。”

教科文组织助理总干事兼*间海洋学委员会执行秘书弗拉基米尔·拉比宁博士在贺词中说。

面对海啸,一起面对

“减少极端事件(如海啸)和其他海洋灾害(如台风)造成的风险是我们面临的一项紧迫需求。”

拉比宁说,“对于海啸,我们需要在三个方面开展工作。首先,我们需要加快研发项目的实施,部署更多的监测设备,开发新的海啸模型。二是建立综合多灾种预测系统,建立与*减灾部门的沟通渠道。第三,应努力提高人们对风险和备灾的认识。最近的海啸事件表明,人们没有为海啸风险做好充分准备。”

马来西亚气象部门的气象官员*·纳斯里克·本·阿卜杜勒·拉赫曼(纳什)是海啸预警中心的国际工作人员。他告诉中国科学新闻,他是预警中心的第二名国际工作人员。前两个阶段共有5个人,分别来自印度尼西亚、菲律宾、马来西亚和越南。

"作为肖海预警中心的国际工作人员,我感到非常荣幸."纳什说。“我在这里接受了两个月的培训,接触到了W-Phase和其他人以前没有学到的方法。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框架下,这是一个*和宝贵的机会。”

“海啸将给人们的生命和财产造成严重损失。南海地区海啸预警中心的建立和运行将有助于所有沿海国家的人民在地震后及时采取措施,做好准备,减少海啸造成的损失。”纳什告诉记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