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中国科技论文统计说起:中国科技论文的虚实
■张天侃
[诺贝尔奖对科学成果的检验极其严格,从诺贝尔奖来看,中国现阶段的科技论文只能说有大量的参考文献,但要检验它们是否真的质量好还需要时间。】
10月12日,中国科技信息研究院在北京发布了中国科技论文的最新统计结果。这些结果从多个维度反映和反映了中国的科学研究水平和中国在世界上的科技地位。有些指标达到了世界一流水平,值得祝贺。然而,也有必要对中国的科学论文有一个全面的了解。
中国科学论文的几个指标令人惊叹。中国被高度引用的国际论文数量和国际热点论文数量均位居世界第三,仅次于美国和英国。中国在8个学科的论文被引用的数量排名世界第二。中国连续六年在各领域最具影响力的国际期刊上发表的论文数量位居世界第二。
所有这些成就都是真实而伟大的“干货”。此外,从这些指标来看,中国的科技论文已达到世界第二位。然而,试卷应该有其他更好的维度和指标,如科技成果转化,因为论文的发表意味着结果的发表,无论这种结果是大是小。科技成果转化可以分为广义转化和狭义转化。前者包括应用各种成果、提高工人素质、加强技能和提高效率。后者仅指技术成果的转化,即科研成果转化为新产品以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
衡量科技成果转化有一个简单的指标,即科技成果转化率,它是指科技成果应用数量与科技成果总数的比率。遗憾的是,我国大量的科技论文和科技成果,很多都是为了发表、职称评定、晋升等级和加薪而发表的,致使大量的科技成果无法转化为实际应用。根据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发布的官方统计,中国的科技成果转化率只有10%左右,远远低于发达国家40%的科技成果转化率。
从这个角度来看,如果忽视质量,即使中国的科技论文在数量上是世界第一,被引用的论文数量也是第一,就像寺庙里菩萨的金身一样。它的表面非常光彩夺目,但它的衬里却是空的,甚至很差。它没有实际意义。此外,许多没有质量的纸是灌溉纸,很少或没有干货,甚至寺庙里的金菩萨也是劣等的。
当然,决定科技成果转化率的原因有很多,科技成果的转化率也受到很多因素的制约,如资金、投资、专利和利润分享等。因此,它不一定是衡量科技论文质量的唯一标准。因此,还有其他标准来衡量科技论文的实际情况,如论文的高引用率。论文的高引用率意味着论文发表的结果在一定程度上被他人认可,也是科研成果可以重复的标志之一。中国在八个学科的论文被引用的数量排名世界第二。这是否意味着中国报纸的质量已经基本达到世界第二?
不一定,因为引用不仅是结果的转换,而且是初步程度的重复验证。一些研究者认为某项研究结果更可信。然而,论文的结果是否可以重复,是否真实可信,还需要更长时间的实践检验。这种检验时间可能很长,但也有一些更可行的证明方法,即获得世界公认的各种奖项,如诺贝尔奖。
虽然各种奖项也从理论到理论得到验证,而不是像科技成果转化那样从实践中检验科学研究成果,但这种奖项比论文中引用的奖项更高层次,更严格。诺贝尔奖的选择不仅取决于论文的高引用率,还取决于该结果是否得到该领域所有国际研究成果的检验,以及该结果是否真正转化为产品和生产力。诺贝尔奖通常把时间测试放在一个重要的位置,一项成就的奖励至少有20年的测试期(除了一些结果)。
2016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被授予了yoshinori ohsumi,因为他发现了自噬,这一结果已经被该领域的所有研究证实。2009年,高锟、威拉德·博伊尔和乔治·史密斯获得了诺贝尔物理学奖,因为高锟在1966年在光纤应用方面取得了突破。后两者在1969年通过使用电荷耦合器件发明了世界上第一个成功的成像技术。用了43年来检验高锟的结果,用了40年来检验波义耳和史密斯的结果。
从检验科学成果极其严格的诺贝尔奖来看,中国现阶段的科技论文只能说有大量的参考文献,但检验它们是否真的质量好还需要时间。以20年为一个周期,从1994年到2014年,共有155人获得三个主要的诺贝尔自然科学奖(生理学或医学奖、物理学和化学奖)。美国赢了90分,英国18分,日本10分,位列前三。
此后,德国7胜,法国7负,以色列6负,澳大利亚5负,俄罗斯3负,荷兰、加拿大、挪威和瑞典并列第9,丹麦、比利时、芬兰和瑞士并列第10,并列第1。
在这20年中,中国获得诺贝尔自然科学奖的人数为零,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如今,中国被高度引用的国际论文数量和国际热点论文数量均位居世界第三,仅次于美国和英国。中国连续六年在各领域最具影响力的国际期刊上发表的论文数量位居世界第二。即使我们以诺贝尔自然科学奖为指标,而不是以科技成果转化为指标,我们也可以看到,在15到20年间,中国有多少科技成果被诺贝尔奖评审委员会认可。只有这样,我们才能了解中国科技论文的份量和含金量。
《中国科学新闻》(第7版,2016年11月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