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表委员:科技“成果”为何多成“陈果”
新华社北京3月10日电(记者姜晓、于晓杰、彭卓)科研成果不能走出实验室,企业不能期待先进生产力...多年来,科技成果“难以进入市场”的问题已经成为制约科技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真正动力的顽疾。
《2015年*工作报告》提出“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努力开辟科技成果转化渠道”。代表委员们还围绕科技成果“难以进入市场”的问题进行讨论,并写出“药方”。
科技成果丰富但转化率低,障碍在哪里?
“中国在国际科学论文数量上居世界第二,专利申请和授权数量居世界第一和第二...科技成果的转化率只有10%左右这是中国科技发展战略研究院《2013年国家创新指数报告》的统计数据。
该报告还显示,中国有超过324.7万R&D人员,排名世界第一。研发基金长期以来一直在快速增长,超过1万亿元,居世界第三位。但科技创新能力仅排在世界第19位。
一方面,它是一支庞大的科研队伍和世界领先的专利成果,另一方面,它又令人尴尬地缺乏科技成果转化率和创新能力。多年来,我国一直存在一个痼疾,即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是无效的、不利的、不顺利的。
“经济科技的‘两皮’问题长期没有解决。”沈阳市某直属科研院所研究室主任王(音译)告诉记者,一些大学或科研院所重视科研成果获得职称评定,但对成果的产品化和商业化概念漠不关心,致使有价值的科技成果成为毫无价值的知识储备。
“科技成果转化的‘障碍’在于科技成果与市场需求的脱节。”全国政协常委、广西*学院院长刘说,目前开发的科技产品在技术、生产方式和管理方法上缺乏针对性和实用性,没有解决企业面临的实际问题。
让主角在舞台上唱戏,研究人员也可以成为“百万富翁”
今年*工作报告提出“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努力开辟科技成果转化渠道”、“通过制度创新促进科技创新”。
全国人大代表、南开大学校长龚克说:“当务之急是建立以企业为主体的产学研结合的市场体系。其中,企业的主导地位是关键,真正唱好“主角”
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吴晓灵认为,科技成果顺利转化的关键在于三个因素:一是要明确科技成果的归属;第二,要建立科技人员的激励机制。第三,*应为成果转化提供良好的政策环境。
两会召开前,全国人大常委会首次审议了《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法》修正案草案。此次修改完善了科技人员奖励制度,将有效调动科研机构和科技人员的积极性,帮助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启动国家创新驱动的“新引擎”。
刘说,正如*工作报告中所指出的,“我们应该加快科技成果的使用和处置以及收入管理的改革”,以便创新人才能够分享成果的好处。未来,随着相关激励政策的明确,一群研究人员将通过转化他们的成就成为“百万富翁”和“千万富翁”。
“创造客户”力促科技创新与市场持续“接力”
回顾2014年的工作,*工作报告称,互联网金融如雨后春笋般涌现,电子商务和物流快递等新形式迅速发展,许多“客户”涌现,文化和创意产业蓬勃发展。
去年9月24日,中国“硅谷”中关村协同创新服务平台正式开通,包括清华科技园、北京大学科技园等13个“创新站”,近50名“创新导师”获得认证,推动了科技创新和成果转化一站式平台的形成,成为中国科技领域制度创新的“中关村模式”。
“*工作报告中第一次出现“创造客户”一词,是*顺应互联网时代推动大众创业和创新的形势,旨在让创业和创新成为时代潮流。”龚克代表说,
去年年底,南开大学为天津市举办了首届“孟元金城”创业班。二十个大学生的创业项目立即受到天使投资者的青睐,并成功赢得了第一桶金。龚克表示,以大学生为主体的“创造客户”正在成为推动科技创新和市场对接的强大力量。
全国人大代表、西北大学副校长陈超认为,创新不仅是科技人员的事,也是社会生活各个方面创新的可能性。特别是在科技创新受到高度重视的今天,中国基层“神创论者”正面临着最好的发展机遇。
在采访中,几位代表建议国家加大相关政策支持力度,大力发展市场化、专业化的“公共创造空间”,实现创新与创业、孵化与投资相结合,打造新的经济发展“引擎”。(原标题:为什么科学技术的“成就”变成了“陈果”?——代表委员会成员撰写科技成果“难以进入市场”的处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