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科普小知识本站旨在为大家提供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科普小知识,以及科普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科普文章

抗击疫情 上海科技界研、防、治统筹协作

科普小知识2022-10-21 18:36:40
...

自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爆发以来,以中国科学院(以下简称中国科学院)为代表的上海科学家和技术人员,一直积极从事疫情的预防和控制工作。他们在流行病学研究、检测试剂研发和急救药物开发领域启动了第一批应急科技研究项目。

中国科学院上海巴斯德研究所研究员郝佩、中国军事医学研究所国家应急防控药物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研究员钟武、中国科学院分子植物研究中心合成生物学重点实验室研究员李璇共同对武汉新型冠状病毒的进化起源和人类感染机制进行了学术解释。这是了解新型冠状病毒的来源和主要宿主以及评估病毒在物种或人类之间公开传播的风险的重要一步。

此外,中国科学院上海巴斯德研究所和中国科学院生物安全研究中心上海分院的研究表明,新型冠状病毒与非典和MERS病毒大不相同。该病毒可被认为是非典冠状病毒的远亲,但不是非典冠状病毒的变种。该研究还表明,病毒在人与人之间传播后可能会开始变异,但这需要更多的病毒测序数据来证实。

中国科学院上海医学研究所充分发挥综合科技和人才优势,利用以往冠状病毒研究和抗非典药物研究积累的经验,与包括上海科技大学在内的20多个国内研究群体组成的联合应急研究团队,联合开展了抗新型冠状病毒药物研究。此外,研究所药物发现与设计中心的许多党员也在抗击新型冠状病毒的第一线战斗,并正在进行抗新肺炎药物的先导化合物和候选药物的发现。

医疗物资的供需对接也是这场防疫战争中的一个难题。为此,上海市工业技术研究院“智能交通工程中心”在春节期间开发发布了“新冠肺炎材料公益平台”,为全国各省市搭建了“需求清单和一张图”,利用地理信息系统地图发布医疗材料和原材料需求,支持“材料类型”、“城市区域”、“发布时间”等多维查询。

国家人类基因组南方研究中心和安然基因联合推出了“新型冠状病毒核酸检测试剂盒(荧光聚合酶链反应)”来对抗这一流行病。该试剂盒采用一步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结合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检测方法,提取的血清核糖核酸可在90分钟内检测出来。目前,经国家卫生委员会推荐,该试剂盒已向湖北省武汉市捐赠1万份,向合肥市疾控中心捐赠300份。该工具包已在河北、河南、山东、湖北和内蒙古部分地区上市销售。同时,通过深度测序等技术,为构建的新冠状病毒基因库提供测序检测和信息分析,并密切跟踪可能的基因变异和病毒适应性。

为了更好地为健康人群服务,大量科学研究人员投资于疫苗的研发。目前,由复旦大学教授蒋世波和来自纽约血液中心、贝勒医学院和德克萨斯大学的学者组成的合作小组正在全面测试非典疫苗对新病毒的预防效果。

惊喜不断。同济大学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的曹志伟教授团队与上海公共卫生临床中心合作,发现了2019年新型冠状病毒与非典病毒之间的潜在交叉保护表位。研究人员对所有冠状病毒的S蛋白进行了系统的结构模拟和免疫原性扫描,计算了新病毒与17种已知冠状病毒亚型之间的免疫原性距离,发现新病毒的S蛋白的免疫原性一般更接近于非典。

同时,同济大学附属东方医院转化医学平台与微(上海)生物技术有限公司合作,依托“上海张江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干细胞战略库和干细胞技术临床转化平台”课题的子课题——基因合成平台的成果,快速推进新型冠状病毒基因疫苗的研发。最近,该项目已被紧急记录在案。该项目负责人李航文表示,疫苗样本制成后,可以送到指定的国家机构进行抗新型冠状病毒活性测试。必要的批准完成后,可以尽快投入临床实践。

防治疫情和抗战的战场时间不多了。上海交通大学自告奋勇。春节期间,19名医务人员组成了第一批上海医疗队,为武汉提供紧急援助,全力支持武汉开展医疗工作。上海市科委表示,将继续重点实施国家重点项目和首批市级应急科技项目,优化配置上海优势科技资源,精心规划第二批重点应急研究方向,适时启动研究,为抗击疫情贡献科技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