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理为灰霾“悬赏”:科技界怎么拿
■张南
雾霾是当前市民的心肺疾病。3月9日,在陕西代表团审议*工作报告的会议厅,中科院院士周卫健提出了“先发制人”的建议,希望加强对霾形成机制的科学研究。她的讲话立即得到了国务院总理*的高调回应:“我们愿意把总理的储备基金给科研团队,用于克服雾霾的形成机制。”
首相的回应无疑向科技界发出了更强烈的呼吁。“奖励”方法用于鼓励基础科学研究,首相储备基金的“私人资金”性质用作奖金。它背后的焦虑和焦虑情绪是可以想象的。
多年来,广大科技工作者一直在积极行动,潜心研究如何解决雾霾问题。中国科学院2012年启动的大气霾成因与控制试点项目,在两会前夕发布了一批阶段性成果,部分证明了霾的形成机制。
以2002年明确提出“霾”概念的年份为界,中国学者对大气气溶胶进行了20多年的有针对性的研究。这些早期研究为今天系统研究区域霾的形成机制和演变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近年来,我国对霾的研究内容也从早期定义、识别方法、气候特征等方面有所发展。涉及单粒子物理化学特性、光学特性、遥感研究、有机气溶胶毒理学、模拟、预测和预警、排放监测等多学科、多方向的领域。这些研究不仅增加了我们对雾霾的了解,也为科学控制雾霾指明了方向。
然而,不可否认的是,尽管进行了持续的科学研究,目前的研究仍然无法对诸如霾的确切原因等基本问题给出清晰完整的解释。从公众的角度来看,无论*公布的数据和个人的感觉有多大的差异,无论减排和监管措施有多有效,我们仍然不知道如何治理污染和防止受害者。尽管我们可以用肉眼看到蓝天,但事实上,导致气溶胶粒子污染物的各种气体已经存在,下一波雾霾正在酝酿之中。
不可避免的是,光凭视觉无法清楚地识别雾霾的真相。因此,有必要通过科学研究,从基础机理研究入手,探索霾的成因等一系列复杂问题,为这一顽疾的真正治理提供有力的指导和支持。如果阴霾没有被征服,人们每天都会恐慌。这就是首相大声叫喊并提供“奖励”的原因。
正如*总书记所希望的那样:广大知识分子应着眼于“经济竞争力的核心关键、社会发展的瓶颈制约、国家安全的重大挑战”,不断提高创新能力,不断攀登创新高峰。
为了保卫好蓝天,重奖不是目标。关键在于广大科技工作者要以不屈不挠的勇气和他人的信心,勇于承担重任,勇攀高峰,多学科协同突破,才能真正研究雾霾形成的机理,为大气污染物源头的雾霾控制和减排提供更清晰的认识和判断,提供更有效的科技支撑。
在这样的“民族战争”中,预计广大科技工作者将继续卷起袖子,努力克服困难,创造新的突破。
《中国科学新闻》(第一版集锦,2017年3月13日)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