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科普小知识本站旨在为大家提供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科普小知识,以及科普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自然科普

中国的“人造太阳”可以这样建

科普小知识2022-03-22 10:33:11
...
记者高圆圆核聚变发电,人类能源问题将得到解决。11月29日,在“ITER十年回顾与展望”会议上,专家们讨论了一个正在设计中的热核聚变实验反应堆,该反应堆可能成为未来核聚变发电厂的桥梁。氢弹的能量来自核聚变,但是让核聚变慢慢释放能量,我们还不能做到。托卡马克装置使用强磁场作为高温反应的容器。ITER(国际热核聚变实验堆)是国际合作的托卡马克核聚变实验装置。在ITER十周年纪念会议上,来自不同国家的专家聚焦于仍在讨论的“中国聚变工程实验堆”。科技部中国国际核聚变能源项目执行中心主任罗龙表示,中国核聚变能源实验堆的概念设计将于2015年完成,现在将进入工程设计阶段。根据中国科学家的假设,中国工程技术研究院分两个阶段完成。第一阶段采用ITER式技术,目标是稳定运行。第二阶段侧重于自主创新,旨在展示核聚变发电。"中国没有参与ITER的设计."中国工程院院士李建刚说:“在过去的三年里,我们基本上弥补了这个教训。从核心到项目,我们已经完成了所有的设计。”中国工程院院士万表示,中国工程技术研究院的使命是在和未来的核聚变电厂之间架起一座桥梁。在后期阶段,碳排放交易计划有望实现“Q大于25”的目标,即每消耗一部分能量,就会释放25部分能量;ITER的目标是q值大于10。实验堆还将面临一些困难,如选择哪种实验包壳模块,实验包壳模块产生和释放氚,获取能量,收集实验数据,这是实验装置的核心之一。在29日的会议上,外国专家也对技术性贸易壁垒的用途感兴趣。西南核工业物理研究所所长刘勇说,中国的聚变科学有自己的优势。例如,中国科学院等离子体研究所的聚变装置长期稳定运行,而核工业西南物理研究所的等离子体充电能力很强。在2007年参加ITER项目后,中国负责制造一些关键部件,这些经验可用于中国未来的实验装置。刘勇说,中国在ITER的制造任务包括反应堆最内层的材料,这需要很强的抗辐射能力。还有一个氚气体输送系统,它具有很强的氚渗透性,并需要很强的氚屏障涂层。然而,中国也不是没有弱点。例如,世界上有高能负离子源加热技术,而国内在这一领域的研究尚未开展。例如,进口高功率微波加热技术。刘勇说,中国正在开发一些核心的“瓶颈”技术。李建刚表示,CFETR的设计和制造也将依赖来自世界各地的专家。当天下午,各国专家发表了《北京融合宣言》,支持中国建设中国-东盟*贸易区。专家们表示,他们渴望与中国同行合作,通过互利共赢的国际合作,应对ITER和中国工程技术研究院面临的共同工程和技术挑战,为人类的未来开发清洁、安全和可持续的能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