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科普小知识本站旨在为大家提供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科普小知识,以及科普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科普文章

欧美黑杨退出洞庭湖保护区的调查与思考

科普小知识2022-10-22 19:51:12
...

欧美黑杨退出洞庭湖保护区的调查与思考

2017年11月27日,一名工人在南洞庭湖自然保护区核心区域清理美洲黑杨。新华社记者李嘎

欧美黑杨退出洞庭湖保护区的调查与思考

2017年11月27日,在南洞庭湖自然保护区的核心区域,机械吊杆将把清洗干净的欧美黑杨运到卡车上。新华社记者李嘎

编者按: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欧美黑杨被引入洞庭湖地区种植,种植面积迅速扩大。2017年,*环境保护督察在督察反馈中指出,欧美大规模种植美洲黑杨破坏了洞庭湖的自然生态。目前,湖南省正在大力推进洞庭湖自然保护区的杨树清理工作。

外来物种美洲黑杨的缺点是什么?为什么很难长时间停止禁令?在清理杨树的战斗中有什么困难?有什么启示和教训?最近,我们的记者深入洞庭湖地区进行了广泛的调查。

湖南省洞庭湖地区的四个自然保护区正在大规模开展一场清理欧美杨树等外来生物的战斗。

目前,洞庭湖自然保护区核心区的欧美美洲黑杨全部清理完毕,共计79982亩,共有植物197万株。根据省级规划,到2020年底,自然保护区缓冲区内的所有杨树都将被清除。试验区种植的杨树应根据种植区的林种、树龄、海拔和生态评价,分别采取清理和调整树种等措施进行处理。

自然保护区内的欧美美洲黑杨将被逐步淘汰,但如何在区域经济发展、人民收入增加和生态环境保护中赢得更多,仍是一场需要长期攻坚战。

环境保护检查员指出问题

“移民”美洲黑杨在欧美大面积生长,侵蚀湿地生态系统

这艘船进入了南洞庭湖自然保护区的腹地。湖南省沅江林业局的工作人员指着远处的湖洲说:“以前有欧美的杨树,现在都退了。”

这艘船在北嵊州附近。随着发动机的轰鸣声,拖拉机正忙着运输砍下的黑杨。在岸上,起重机将黑杨吊到船上,运出湖区。

北嵊州位于保护区的核心区域。它曾经是元江市最大的欧美黑杨林。现在,欧洲和美洲最后一片黑杨林已经完全与这片湿地分离。沅江市林业局副局长吴闲云告诉记者,沅江以南洞庭湖核心区欧美美洲黑杨面积超过24700亩。

湖南省常德市汉寿县被誉为“毛白杨之乡”。在汉寿县西洞庭湖自然保护区,记者看到了同样的场景。在湖上,几艘满载欧美黑杨的大型货船正在运送不久前被砍伐的黑杨。

欧美的美洲黑杨是洞庭湖的“外族”。它的品种是从欧美进口的。目前,洞庭湖区种植的美洲黑杨实际上就是美洲黑杨湖南省林业调查规划设计院副总工程师赵告诉记者。

欧美杨的大规模种植对洞庭湖生物多样性保护和湿地生态系统安全造成了一定的负面影响。随着十八大以来生态文明建设的大力推进,社会各界对此问题的认识越来越清晰。2017年7月,经调查研究,*环境保护督察在督察反馈中指出,欧美美洲美洲黑杨的大规模种植破坏了洞庭湖的自然生态。

赵说,一些农民在湖泊湿地挖沟造垅后在垅上种植杨树,严重破坏了湖泊湿地生态系统结构的完整性和连续性,导致湿地生态系统向陆地生态系统的演替,威胁到鱼类、水生动物和鸟类的生存环境。在湿地种植杨树会导致湿地植被群落的衰退,甚至大规模死亡,形成单一物种的“绿色沙漠”景象,导致湖泊湿地生物多样性的下降。

“欧洲和美洲的美洲黑杨也加快了湖区的沉积速度,降低了湿地的排洪能力。”赵说,黑杨根系发达,再加上林中灌木和草本植物的根系,具有明显的固沙作用,加快了泥沙沉积的速度。当汛期洪水位达到雨棚时,位于中低滩、湖区和主河道的杨树林大部分干支流被水淹没,对水流产生严重的阻塞作用。这种阻挡作用远远高于滩地灌草型原始植被,明显降低了洞庭湖湿地的泄洪能力。

“洞庭湖自然保护区旨在保护越冬候鸟和鱼类资源。种植杨树违背了保护区的保护目标。”湖南林业研究院的研究员李喜全说。

欧美黑杨被列入自然保护区的“黑名单”。湖南省制定了整改工作计划和任务清单,大力推进洞庭湖自然保护区杨树清理工作。

用铁腕惩罚真的很难。

保护区核心区域的197万棵黑杨树已经全部被“清除”

该省对相关地区和部门设定的“时限”是:2017年12月31日之前,保护区核心区内的欧美美洲黑杨全部清理完毕;3年内,防护林内的杨树清理和树种调整任务必须在防护林的缓冲区和试验区内完成。

省林业厅野生动物保护司司长薛平告诉记者,洞庭湖杨树采伐涉及东洞庭湖、西洞庭湖、南洞庭湖和横岭湖四个自然保护区。前两个是*自然保护区,后两个是省级自然保护区。每个自然保护区核实的杨树种植总面积为28.75万亩,其中核心区7.99万亩,缓冲区11.46万亩,试验区9.3万亩。

“压力很大,难度很大。我们正在努力清理杨树,就像我们正在努力防止洪水和抗击洪水一样!”西洞庭湖国家自然保护区管理局局长梅告诉记者。在管理局办公楼前,写着“用全县的力量打赢清除杨树之战”和“不搞大开发,保护好西洞庭湖生态环境”的标语十分醒目。会议室的墙上挂着一张杨树专项整治的进度清单,每天“战斗”的进度一目了然。

记者了解到,大部分业主已经转让了他们的林权,并在银行进行了抵押贷款。许多杨树尚未被砍伐。裁员会带来损失。解除合同和如期清理杨树有许多困难。

常德市林业局局长关剑锋表示,市林业局成立了杨树清理领导小组、现场监管小组和后勤保障小组。从2017年10月30日开始,局领导将带领并部署4-5名精干人员到西洞庭湖管理局协调、服务、指导和监督杨树清理工作。到11月25日,西洞庭湖自然保护区核心区的50852亩杨树将被砍伐。

截至2017年12月6日,洞庭湖自然保护区核心区的杨树全部被清理,比规定的整改期限提前25天,共清理79982亩,共计197万株。

不是“杀光所有人”

"这棵树本身没有什么问题,但它栽错了地方。"

当年欧美美洲黑杨是如何进入洞庭湖区的?

湖南省林业厅官员说,1977年,在洞庭湖区益阳市汉寿县和沅江市,美洲黑杨作为护岸林和灭螺林首次被引入种植园。从2000年到2005年,食品价格持续下跌,影响了湖区农民的积极性。此时,各地一批造纸企业大力推广“林纸一体化”模式。地方*为增加农民收入,利用欧美杨生长快、用途广、适应性强、投资回收期短、利润可观的特点,通过免收土地租赁费、补贴育苗费和低息贷款等方式鼓励种植欧美杨。欧美黑杨种植面积迅速扩大。

欧美美洲黑杨对洞庭湖湿地生态系统造成了危害。然而,专家们也指出,应该辩证地、历史地看待欧美黑杨的利弊。

赵和都认为美洲黑杨在欧美的有益作用不容忽视:每年可以为国家提供几十万立方米的木材,对保护湖区上游山区的森林资源起到了重要作用。它为调节气候、防止风浪、保护河岸和堤坝以及增加农业生产收入做出了贡献。湖区“平垸行洪、退田还湖”后,形成了稳定的接续产业和避灾产业,增加了农民和地方*的收入。只要种植在特定的区域和适宜的立地条件下,就能生产木材,保证木材的有效供应,加快林纸和林板的一体化,促进产业化进程。

有人称欧美黑杨为“湿地水泵”。专家说这个标题不准确。“欧美黑杨不是洪水猛兽,树本身没有错,只是栽错了地方,不应该栽在自然保护区。我们不想一棍子打死欧美所有的黑杨树。我们仍然可以把它们种植在保护区以外的合适地方。”李喜全强调。

生态补偿机制有待完善

要进一步理顺相关法律法规,实现生态保护和经济发展的双赢。

为控制洞庭湖区黑杨无序种植,湖南省*于2003年发布了《关于促进洞庭湖区杨树生产健康发展的通知》,明确要求“三个不同物种”,即保护区核心区无物种、行洪区无物种、基本农田无物种。2005年,湖南省人大颁布了《湖南省湿地保护条例》,规定了禁止引进外来物种的限制性措施。2013年,国家林业局颁布了《湿地保护管理条例》,进一步明确了禁止外来物种进入湿地的禁令。近年来,通过建立规章制度和加强执法和惩罚,美洲黑杨在欧洲和美国的非法种植得到了有效遏制。自2013年以来,东洞庭湖和西洞庭湖自然保护区在核心区清除了2.7万亩美洲黑杨。

因此,尽管有明确的限制,如“保护区核心区域没有物种”,为什么欧美美洲美洲黑杨没有被完全驱逐?

专家表示,在湿地型自然保护区中,许多地方的实验区、缓冲区甚至核心区都是普通人居住的地方。大部分土地所有权属于集体。根据中国物权法等法律法规的规定,农民有权自主经营。然而,我国对自然保护区的规定对自然保护区的生产经营有严格的限制,两者之间存在一些矛盾。清理欧美美洲美洲黑杨需要对所有者进行生态补偿,补偿金额过大,地方*难以承担。特别是南洞庭湖和横岭湖是省级自然保护区,国家和省级没有固定的资金渠道,使得清理工作更加困难。

“老百姓的海滩是重要的生产资料。自然保护区建立后,他们对海滩的使用受到严格限制,但没有任何补偿。前两年,洞庭湖*自然保护区首次获得了8000万元的生态补偿,但补偿尚未制度化。”李喜全说。

“利益驱动、一些地方*的主导地位以及缺乏补偿措施,使得控制变得不可能。这是欧美洞庭湖区大规模种植美洲黑杨未得到控制的主要原因。”赵表示,除此之外,欧美还没有比美洲黑杨更适合推广的树种。被称为“淡水红树林”的中国特有植物如松柳和枫杨是当地物种,具有很高的生态效益,但成林时间长,经济效益极低。构树和鸡桑具有一定的经济效益,但成林时间也比杨树长,推广效果不理想。

这些教训和启示是深刻和长期的。

没有长远的眼光,不遵循科学规律,最终的代价将不得不付出。

在“清理”自然保护区核心区杨树的同时,湖南省积极推进缓冲区和试验区杨树的清理和退出。

2017年12月,湖南省林业厅发布了《洞庭湖自然保护区杨树清理和湿地生态恢复规划》,要求到2020年,洞庭湖自然保护区缓冲区内的所有杨树都要清理干净。试验区种植的杨树应根据种植区的林种、树龄、海拔和生态评价,分别采取清理和调整树种等措施进行处理。属于生态林(防浪林、防血吸虫林)的杨树林,应当进行树种调整,种植适合湖区种植的乡土树种,不得进行商业性采伐和经营;杨树林为非生态林,轮伐期结束清理后,按照自然恢复和人工恢复的原则,制定湿地恢复技术方案,逐步恢复湿地生态景观;今后,禁止在自然保护区种植杨树,外来物种将受到严格控制。

清除杨树的任务是艰巨的。在后续工作中,可能会出现一些法律纠纷和经济利益纠纷,需要妥善处理。

黄庆华在南洞庭湖保护区的核心区北盛洲种植了4600亩欧美黑杨,他曾希望这些杨树能带来良好的经济效益,但没想到变化来得这么快。2017年12月7日,经过大约一个月的密集伐木,他别无选择,只能告别最后一片欧美黑杨。

从树苗到管理和保护、除草和病虫害防治,已投资1000多万元,目前的产量只有20%黄庆华低下了脸,说道。看着一棵棵倒下的白杨,他感到很难过。

彻底清理和恢复收获土地的生态也很困难。由于一些地方在植树时采用了挖沟、起垄的工程方法,导致地面沟壑纵横,堵塞了鱼类的洄游通道,生态恢复任重道远。长期种植杨树导致土壤水分流失,土壤板结严重,植被恢复困难。此外,已经收获的197多万棵杨树尚未清理,今年可能会出现需要清理的返苗现象。

湖南省*办公厅近日发布了《洞庭湖生态环境专项整治三年行动计划(2018-2020)》,突出了洞庭湖生态环境整治的十大重点领域和九大重点领域。到2020年,湖体的水质将达到三级标准。湿地和滩涂大规模种植美洲黑杨的修复就是其中之一。省林业厅官员表示,湖南省将在清理退化湿地的同时,逐步恢复这些湿地。

洞庭湖自然保护区从“植树”到“砍树”的历史进程给人们带来了深刻而长远的教训和启示。

他说:「我们应该以长远的眼光去做事,而不是只考虑眼前和本地的经济利益。为了遵守科学法规,国家法律法规对引进外来物种有严格的规定。引入后,这种程序对于小规模测试、中等规模测试和进一步推广是必要的。”李喜全说,“没有长远的眼光和科学的规律,我们最终将不得不付出代价。”

李喜全表示,长江经济带的发展必须“共同保护,而不是共同发展”,这已成为共识我们应该借鉴经验,遵循科学规律,遵守法律法规,爱护洞庭湖,尽快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未来。

■链接

自然保护区的核心区、缓冲区和实验区

1994年生效的《*自然保护区条例》规定,自然保护区可分为核心区、缓冲区和实验区。

《条例》规定,自然保护区内保存完好的自然生态系统和珍稀濒危动植物的集中分布区为核心区,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进入。除依照本条例第二十七条的规定批准外,不得从事科学研究活动。

可以在核心区域之外划定一个特定区域的缓冲区,只允许进行科学研究和观察活动。

缓冲区的外围被指定为实验区,可用于科学实验、教学实践、参观、游览、驯养、繁殖珍稀濒危野生动物等活动。

但事实上,在一些地方被指定为自然保护区之前,当地人已经在那里生产和生活了很长时间,土地属于集体所有。一些自然保护区的实验区、缓冲区甚至核心区居住着大量的居民,难以按照法律法规严格执行。

(本报记者刘一整理)

阅读更多

疯狂砍伐物种:洞庭湖砍伐300万株欧美杨树